“麒麟才子”徐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原名《他被稱麒麟才子,讓《孔雀東南飛》得以存世》

“江左梅郎,麒麟才子。”要說到這八個字,大多數讀者們肯定就會想到由胡歌大大扮演的“麒麟才子”梅長蘇。而在歷史上,還真的有這麼一位“麒麟才子”。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之一,但也是我國文學蓬勃發展的時期,從陶淵明到大小謝,再到庾信,一個又一個的文學大家耀眼於世,為之後唐詩的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能夠在這文學家輩出的南北朝時期尚且獲得“麒麟才子”的稱號,此人之能耐可想而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便是南朝著名詩人和文學家徐陵,要單純說到徐陵,或許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是說起來庾信,倒是有不少人有印象,而徐陵正是和這位文學大師齊名,並且稱之為“徐庾”,徐陵尚且在庾信之前。

徐陵,字孝穆,故世人常尊稱“孝穆公”。年幼便能賦詩,八歲可撰文,十二歲通曉《老子》、《莊子》等古文,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小天才,傳聞有高人稱讚其為“天上石麒麟”、“當世顏回”。

而長大之後,徐陵繼承了家族剛正而又謙虛的遺傳性格,為朝廷撰寫規章制度、兢兢業業。當然既然是“麒麟才子”,徐陵當然不可能僅僅只是如此渡過一生,不久之後,他便因為在朝堂之上當眾彈劾有權有勢的安成王陳頊而揚名。

據說當時陳頊因為徐陵的言辭鋒銳、正義凜然而汗流浹背,甚至就連當時的皇帝——陳文帝陳蒨也整肅衣冠,表示對徐陵的尊重,並且嚴肅處理了為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安成王陳頊幾個親信手下。

當然或許當時的徐陵並沒有想到,正是因為自己如此不畏強權的彈劾,反倒是讓胸懷天下的安成王陳頊對他青眼有加,陳文帝死後,繼位的陳廢帝陳伯宗碌碌無為,而攝政王陳頊南征北戰、穩定南朝局勢,並且正當壯年,顯然比陳伯宗更適合做皇帝。

而徐陵也因為陳頊的賞識而對他忠心耿耿,最終幫助陳頊登上皇位。君臣二人從朝堂上的敵人到相互扶持的好友,也不得不讓人感慨世事變化無常。

之後徐陵因為自己的才能和陳頊的賞識,一步步高昇,走到了尚書左僕射的位置上,執掌朝廷大權。

徐陵出身東海徐氏,在當時的世家豪族之中徐家只能算中下游,比之早年的王謝大族相差很多,而最終這個普通門第出身的孩子一步步走到了南陳權臣第一的位置上,也說明當時作為統治基礎的世家門閥制度正在崩塌。

因此在史學上,徐陵的晉升之路,常常被當做世家掌權時代結束的前兆。

而更讓徐陵值得尊重的,恐怕還是他在《玉臺新詠》中蒐集的詩詞。在以宮體詩橫行的南北朝時期,徐陵卻另闢蹊徑,注重蒐集各地的民歌民謠,彙總在《玉臺新詠》當中,而這裡面就包括《陌上桑》、《孔雀東南飛》、《上山採蘼蕪》等膾炙人口的名篇,使得這些我們後世人讀起來嘖嘖稱奇的民歌民謠得以以文字的形式流傳於世。

可以說在文化儲存和傳承上,這位“麒麟才子”同樣功莫大焉。

作者按:本文出自作者個人企鵝號“漫卷”,想要瞭解更多歷史、時政、地理、文化等知識,可以關注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