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發現一本奇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測,萬安大著膽子將紫金葫蘆放在了另一片放著礦石的區域。

下一刻,這紫金葫蘆再次變大,吞起了這些礦石,並吐出了一大堆硬幣一樣的東西。

等這裡的礦石都沒了,葫蘆又自動恢復了平常大小,萬安撿起這葫蘆旁散落的硬幣再一看,只見它們和之前的那些並無區別,唯一不同的就是上面的銘文。

“這個銘文的意思是‘無’,和之前的那些又有區別。”

“這麼說的話,這個硬幣製造器在工作的時候,也不單單是製作硬幣,似乎上面的銘文才是最主要的。”

“但到底是個什麼原理,才能讓每一枚硬幣上的字都不相同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也是用硬幣當錢用的嗎?”

“可若不是這樣,那個煉製出紫金葫蘆的人把它製作出來,又到底是圖什麼?”

“神級道器,又獻祭了一隻妖精皇,怎麼看都不像是隨意煉製,可它的用處實在是雞肋,難道關鍵在於這些銘文上?”

“或許它上面是記載著什麼東西?”

抱著這個想法,接下來兩天裡,萬安一直都待在地下寶庫裡翻譯這些銘文,然後試圖將它們組合起來,看看能不能得出一些詞或者句子。

兩天之後,地下庫房中,當萬安將他所以為的一大篇文章用硬幣上的銘文組合起來後,他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分明是一整篇《道德經》啊,怎麼這部地球上的道家著作會出現在這兒?”

“是靈感撞車,還是有跟我一樣的穿越者曾經來過這裡?所以把它傳了下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

“《西遊記》裡太上老君曾有一個紫金葫蘆法寶,相傳太上老君又是老子的分身,而《道德經》則是老子所作,如今這紫金葫蘆吐出了《道德經》,這之間是否有什麼關聯?”

又半天後,萬安將剩下那些開始出現銘文重複的硬幣再次試著組合了一下,再次拼出了一篇《道德經》。

至於再剩下的那些硬幣,上面所雕刻的銘文亦有重複,估計組合之後還是會得到《道德經》。

“這可能就好比一個拓本吧,紫金葫蘆吐出來的硬幣的原本是道德經,所以硬幣組合之後只能得出道德經,無論這些硬幣有多少,都只有這一篇文章。”

“道德經上的字為何會一個個出現在硬幣上,暫且不論,道德經為何會出現在這世界上,我現在也想不通,我現在更加好奇的是,如果說這件道器煉製的初衷就是為了記載道德經,不讓它在這個世界上隨著時間而流逝,那道德經到底對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呢?”

“這個世界的人更崇尚武力,而要想修煉,魔法典籍也好,武功秘籍也好,都是最至關重要的,難不成道德經也是一部能讓人修煉的功法?”

找了塊礦石隨意坐了上去,萬安揉了揉因為好幾天沒睡覺而酸澀無比的眼睛,本想閉上眼睛暫時休息一下的,閉上眼睛後,精神力卻突然察覺到周圍的靈氣濃郁了許多。

“這可怪了,這一整個書香宮所在地的靈氣都不怎麼濃郁,以前我也不是沒有探查過,怎麼突然寶庫裡的靈氣就多了這麼多?”

下意識的將精神力探向了第一次拼出來的道德經,萬安驚訝發現在這一枚枚硬幣的上方、居然出現了數量不菲的靈氣,而且風、雷、雨、霧、金、木、水、火、土九系靈氣一個不差,關鍵是它們的數量還挺均衡,就跟排列好了的一樣。

“這什麼情況?”

“聚靈法陣?”

“道德經還有這功效?”

打了個哈欠,萬安暗暗想道:“雖說出奇,但這也未必不可能,既然魔法師在空氣中沿著各自體悟出來的方式揮動魔法杖或是念動口訣,就能施展魔法,那一整篇道德經能夠聚集靈氣,又有什麼奇怪的?”

“這篇道德經本就是以上古甚至更久遠之前的銘文拼湊而得,而這些銘文本身又代表著一種意思甚至好幾種含義,屬於天地至理,那它們能夠勾動靈氣、達成一種很神奇的反應,不是理所應當嗎?”

想通這一點後,萬安越發覺得道德經很玄妙了。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句話解釋過後的意思是天地間一開始的時候萬物都沒有名字,而萬物有了名字之後,便相當於母親誕生了新的生物一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打個比方來說,當人們給馬取名叫馬的時候,斑馬因為斑斑點點的,又和馬長得像,所以可以叫斑馬,但若是人給馬取名叫驢的時候,斑馬就是斑驢了。”

“馬或者驢,本不是必須得取名的,也不是一定得那麼叫,畢竟馬到底叫做馬還是驢,馬也終究是馬,它從生下來就是馬,它的祖宗是馬,它的後代也是馬,這就是無名天地之始。”

“只是若有人管馬叫驢,有人管馬叫馬,就會容易混淆,所以必須得規定馬就叫馬,長了斑點的斑馬則必須叫斑馬,這就相當於給馬定義了新的意義,讓它獲得了新生。”

“同理,天地間本就有靈氣,哪怕有人管它叫臭氣,其實也並無不可,它並不會因為名字的不同而改變性質。”

“但人都約定俗成管它叫靈氣後,它也就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成了魔法師、修道者和七重以上武者都很喜歡的東西。”

“這種時候,怎麼使用靈氣,其實就相當於給它取名字一樣,並沒有一個一定正確的做法,既如此,魔法師看似隨意的划動和成篇大論的道德經,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所以說,道德經能夠勾動靈氣、聚集靈氣,甚至將來就算還有其它妙用,那也是正常的。”

“這麼看來,道德經還真是把這一現象的本質說的很通透啊!”

“道德經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這說的不正是我才看透的道理嗎?”

“天地之間有一種說不清看不明的東西,周天星辰和萬物眾生都在它的包含之內,這是天地間的開始,也是天地間的現下,更是天地間的將來,無論在天地間的哪裡或哪個時段,它都是它,為了稱呼它,只能叫它大道,如此一來,大道就成了大道,有了別樣的賦予意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