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一章:風雨飄搖的大秦皇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主失蹤,又無指定的繼承人,這對於一方皇朝而言,簡直就是一場滅頂之災。

更何況還是如此強盛的大秦皇朝!

各方勢力,不知道秦劍歌是怎麼收服那些絕世天驕,更是憑藉著不過是古聖之境的實力,讓半步道尊這等存在的至尊為其所用。

但是他們意識明白一點,在秦劍歌離開大秦皇朝當下,大秦皇朝中應該沒有人能夠鎮壓這等絕世天驕。

就如同,一開始他們突然進攻之時的那般倉促,還有得知秦劍歌並不在皇朝之中的訊息時,那一剎那間的愣然。

更何況,天驕有傲骨,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將之壓服?

再是半步道尊級的存在,又怎會輕易的臣服於,一個比自身實力還要低弱的人的身上。

這也就意味著,只需要他們稍加挑撥,大秦皇朝說不得便會分崩離析。

再加上,對於各方勢力而言,便是在這亂世之中爭奪更大的疆土擴大勢力範圍。

所以,一時之間竟是只有著天羅皇朝九大玄族,還在關注著大秦皇朝之外,其餘勢力早已經是,開始了對外的征戰。

一時間,一場風雲再一次擴散開來,這一次針對的卻是整個天幽星域。

對於眾多的巔峰勢力而言,他們的目光都是長遠的。

大秦皇朝一時難以分崩離析,與天羅皇朝之間的戰爭會一直持續下去。

而在此期間,他們要做的事情,除了偶爾幫幫自己的盟友,便是擴張勢力範圍。

方才能夠在最後決出最終的天地主宰之時,佔有重要一席。

而在天幽星域這場巨大風雲之中,大秦皇朝之中更是醞釀著一場風暴。

隨著,秦劍歌消失無蹤,難以回來的訊息傳遍大街小巷之時。

正如各方勢力預料的一樣,一種混亂迷茫的勢頭,從大秦皇朝之中顯露出來。

皇主消失不見,尤其是處於這個關頭,這對於正處於上升勢頭的大秦皇朝,無異於當頭一棒。

誰能接受,一方皇朝之主消失不見的訊息!

秦劍歌一消失不見,這也是讓大秦皇朝之內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露出了不好的想法。

一方偌大的皇朝,誰能夠不動心!

世人言,人心叵測!

若說這世間最讓人無法預料的東西,還是當屬人心!

秦劍歌統御大秦之時,曾耗費無數殺戮點,兌換大道契約,以契約之力約束一些勢力,以及古聖大能。

但終究,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與秦劍歌簽訂了大道契約。

大秦皇朝疆域遼闊,偌大皇朝,坐擁兩洲之地,數百郡。

秦劍歌在時,尚且能夠把控著數百郡之地,舉朝上下歌舞昇平。

然而,當所有人都得知秦劍歌消失的訊息之後,一些個別有用心的人,在一些勢力的支援之下,便動起了不該動的念頭。

秦劍歌的消失,讓他們有機會窺探那至高無上的王座!

秦劍歌曾經壓服大秦皇朝那個方宗門勢力,家族勢力,簽訂了大道契約。

手中更是扶持,九龍宗,段家,雲家等勢力,統御著大秦皇朝疆土之內的宗門勢力家族勢力。

這個策略,在他在的時候自然沒有問題。

鎮壓一切,而下方段家,雲家,九龍宗,也算是位高權重,自然能夠讓那些宗門勢力家族勢力低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是,當他消失的時候,這個策略卻出現了嚴重的偏差。

位高權重又如何?

吾實力之高,尤其是爾等所能夠壓制!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辰天郡,南陽郡等數十個郡接連有世家以及宗門勢力起兵造反!

這些造反的家族勢力,宗門勢力,原本只能算得上是一郡之內小有名氣,本無什麼實力。

然而,有了各方巔峰勢力的支援,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得不說,天羅皇朝等勢力的手段實在是陰險!

所選擇的郡也是偏離大秦皇朝皇都,遠在雲洲。

所謂山高皇帝遠,只怕是訊息傳出去之後,便已經匯聚成龐大的規模了。

而且選擇的也是一些不被大秦皇朝高層所關注的小世家小宗門。

既可以避開大秦皇朝高層的注意,又能夠打大秦皇朝高層一個出其不意!

況且,對於天羅皇朝等勢力而言,選擇哪方勢力,對他們而言並無太大的差別。

有他們的支援,在弱小的世家宗門,都能夠成為足以先動大秦皇朝風雲的力量。

果不其然,沒費多少功夫他們便成功了!

數十個郡縣一同造反,如同一道引燃風暴的導火線,瞬息引爆了大秦皇朝下的暗流。

以雲洲北部開始,幾乎短短天,本就不是很穩定的,雲洲直接是淪陷了大半。

不斷有輿論被推波助瀾,流傳於大秦皇朝之內。

國不可一日無君!

皇主已經消失不見,拋棄我等,我等也是時候該選舉一位更賢明的皇主了!

這數十個郡的人馬,便打著共舉明主的旗號,肆無忌憚的傾吞著大秦皇朝的疆土。

更是因為沒有著軍隊的阻撓,變得越發的猖獗。

短短是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便已經擴散到大半個雲洲大地。

燒殺掠奪,無惡不作!

同時,因為這些郡的造反,使得大秦皇朝之內百姓人心浮動,惶恐不安。

一時間,整個大秦皇朝頓時有了分崩離析的可能。

就連大秦朝堂之中,都出現了不安穩。

面對著這些郡的造反,大秦朝堂之上,眾多朝臣之間也多了一些的猜疑。

例一些武將不派兵征戰討伐那些造反之人,便會引來一些文臣的猜忌。

更是有文臣大放豪言,秦皇恐難回來。

而在朝堂之上,透過系統徵召而來的英傑,現已經是權傾朝野的重臣。

除了秦劍歌自身完全相信以外。

一些原本出生本土的朝臣,也漸漸的產生了一些猜疑的心思。

甚至就連地位崇高的商鞅,張良等大臣都沒有逃過一些朝臣的猜忌。

對於他們來說

若是這些位高權重的武將或者文臣突然間造反,這後果就是難以想象的了。

說不得,整個大秦皇朝都會是在瞬息間崩潰。

…………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