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且聽簾外雨潺潺 第143章:二十八枚石棋異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要真正追溯玄機閣的歷史,以目前所留存的古籍藏卷是遠遠不夠的,隨著時光洪流,太多的輝煌、秘密都已湮滅。唯一流傳於世間的唯有幾個強大的名字:千古第一人魯真言便是出身於玄機閣,上一代崑崙大帝亦出身於此,只是在他登臨帝位後玄機閣便杳然隱世。

之後,大衍學宮橫空出世。

時值亂世,其中之秘辛恐怕也只有世間極其強大的少數幾人明白。

玄機閣在無盡時光中出世隱世無數次,始終信奉兼學無類、體察天機的原則,對於心性守正的修士從來不吝於栽培,這樣的堂堂之風使得玄機閣培養出了無數來自各個種族的強大修士,甚至於智慧已開的妖獸亦有一席之地。

所以,從玄機閣走出的修士大多已成一方仙俠,是殘酷修行世界中極其珍貴的一股浩然之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洪荒九柱現世,每一個人心中皆生出勢在必得之決心,數百少年少女盤坐於廣場,在朝霞萬丈中凝神調動識海之力,緩緩觸控洪荒九柱。

——

古帝城城主之女,徐夢寧。

徐夢寧一身修為傳自於家族,無奈元陰之軀在暴烈至極的家族功法上實在難以登堂入室,修行路上的阻礙讓徐夢寧感到無比困惑,此刻她才明白父親給予的這個機會何其珍貴。

她雖生性刁蠻,但在家族內部傾軋下已感受到了太多來自各方的惡意與殘酷。

所以,如此大機遇大契機,一定要把握抓住。城主父親不能保護自己的女兒一輩子,何況他一生征戰,結下強敵無數,莫說那些異族之人,就是在西荒之內,也有眾多強大門閥始終對他虎視眈眈。

念及於此,徐夢寧面沉如水,斂去嬉笑之意。

目光炯炯落在那名傳大荒無盡歲月的洪荒九柱上。

——

洪荒九柱不知以何物鑄成,似是奇石又似某種金屬,透露出滄桑古老之意;繁雜密集的花紋覆蓋了整個石柱,這花紋在如今大荒的浩瀚書海中從未出現過,內蘊無盡道意。

徐夢寧只看了數眼便覺得胸口發悶,忙收回目光。

這洪荒九柱幾乎可稱為如今萬術之鼻祖,是關於修行術法的總綱級別寶物,豈能以眼看透?

徐夢寧平息紛亂元氣,緩緩入定,凝神於識海。

她的識海如一汪山林清泉,有風呼嘯而過;忽風疾馳,泉水如龍捲而起,一頭漆黑如墨的巨虎從泉中飛身而出,黑虎肩生雙翅,長鬚飄動,體長數丈,顧盼之間威姿盡顯。

徐族世代以九幽歸遲神訣威震大荒,這神訣修行到了極點,便可將識海內的九幽靈虎幻化成實體,召喚於世間,實力與主人無二,對戰之時便如同以二搏一,如此霸道神訣也正是徐族強大霸道的根基所在。

所謂識海,即察識萬物歸於滄海,是修士能否步入更高階段的重要基礎。

九幽靈虎現身,山林如有靈魂,清泉石上飛流。

一瞬間這位徐族刁蠻郡主便展現出了強大的修行之力,九幽靈虎識海一顯,便直撲那第一根洪荒九柱,這一次徐夢寧心中謹慎,洪荒九柱並未生起排斥之力,九幽靈虎如泥鰍般滑入那古老的花紋中。

——

這裡是一片清越的天空,一塵不染如水洗過;天空之下,是延伸到虛幻中的荒野,生長足有數丈高度的柔軟綠草,像波浪一般緩緩搖擺,放眼望去,盡是碧野綠浪。

徐夢寧以識海之力所化的靈體腳踏九幽靈虎,凝神閉目,仔細感受這方天地中存在的一切道韻;實際上作為古帝城城主獨女,她的修行天賦無與倫比,對於術法之領悟遠超同輩,無奈她偏偏又自幼嬌蠻貪玩,在修行之道上付出甚少。

她忽而雙目微微睜開,在無邊荒野的上空露出了絲絲惘然。莽莽大荒,每一位修士的經脈之線從來都是獨一無二的,基於每一位修士的骨骼、肌肉、皮膚,乃至於性情、生活環境、修習術法等任何一處的差異,都會造就一個人特殊的經脈之線,從而展現出迥然不同的實力。徐夢寧的經脈之線極其詭異,是從平滑的額頭開始,散入四肢而歸於臟腑。

面對浩蕩的無邊荒野,她心有所感,感受到了這片天地間的元氣呼吸,猶如清水流淌,猶如田間蛙鳴。

她的識海之力緩緩行於經脈,以奇異的韻律與這方荒野中的呼吸相和相應時,她忽然感到無窮的心悸與敬畏,看似尋常的荒野如甦醒的巨獸引動起了整片天地的氣息變化。在此之前這裡就像一汪平湖波瀾不驚,而徐夢寧的氣息便成為了破壞平衡的最後一根羽毛。

她並沒有料到這變化竟如此劇烈。

柔軟的青草瘋狂增高,如密密麻麻的青蛇向高空中的九幽靈虎卷去。少女目光落在變化中的青草上,直覺那扭曲的姿勢充滿奇異古拙之感,如風中古樹、春時花開,一時識海凝滯。青草瞬間而來,纏住九幽靈虎四足,黑虎呼嘯奔突,閃躲詭異的荒野青草。

而徐夢寧卻陷入無邊無際的夢魘中:穿著潔白長裙赤足踏在柔軟的青草叢中,清涼而溼潤;忽覺足如刀割,沙礫如利刃,切的赤足鮮血淋漓;遠處野火捲起,赤浪過處,青草枯黃;因這野火一時痛入心肺,因這失去便覺得好生悲涼;不知何時,微雨飄落,落在野火灼傷、沙礫花開的傷痕上,帶來絲絲涼意;微雨綿綿無絕,燒焦的荒野冒起綠芽,一夜又是碧綠荒野。

朝陽起時,有風至。

她伸手觸控在虛空中,如遭雷亟。頓然醒悟,眼前已盡是青蛇般的詭異青草,九幽靈虎半身纏滿青草,發出悲鳴。如此變化只在電光火石間,徐夢寧微怒:“這雨下的也太大了,能讓小小青草長到了天際。”

她的靈體元氣與這荒野息息相連,動怒中便震碎無數青草,少女腳踏黑虎如閃電般掠向更高處。

高空疾風正烈,一陣柔軟清風迎面拂來,少女一怔便渾體酥麻,癱軟在寬闊虎背上,化作一道流光衝過無盡荒野,在漫天盤旋的青草中消失。

——

巨大的廣場上,數百少年少女盤膝出神,探出識海之力觸控洪荒九柱。

就在徐夢寧被清風推出荒草世界時,其餘眾人也被莫名力量斥出洪荒九柱。

徐夢寧識海之力迴歸本體,嘴角卻緩緩流出一絲鮮血;望向洪荒九柱的目光有微微憤怒,更有一絲迷惘。

豫都王族的王允真。

江北崔氏的崔盡時。

歸淵漁族的漁瀾州。

北山喬氏的喬蘇黎。

西荒遊俠左青離,白江水堂的水柔媚,以及更多來歷驚天的名門遊俠。

西荒眾多門閥嫡系傳人和他們的臉上浮現出同樣的某種介於憤怒與迷惘的表情。

荒野青草中,徐夢寧幾乎已觸控到一絲道韻卻被清風送出。

想必此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有相同的遭遇。因此他們的目光都落在在見機知名堂大殿上的小先生身上,想尋找原因所在,更想聽聽小先生有什麼樣的解釋。因為這太過令人憤怒。

斷人機緣,無異與深仇大恨。

小先生閉目出神,紋絲不動。像崖間小松,儀態萬千風骨其中。

終究沒人敢出聲質問玄機閣的這位小先生。當眾人平息了反噬之力後,識海之力再出,卻已發現洪荒九柱在悄然無聲中已出現了巨大變化:

無盡歲月中,門閥積澱了強大的修行資源與術法,為嫡系傳人鑄就了堅實的識海。然而此刻,這些天之驕子任憑識海之力如何探索,洪荒九柱卻似歸於平淡,先前出現的種種世界景象彷彿消失。數百識海之力附著於石柱無跡可尋。

數百青年霍然起身,目光及處,玄機閣小先生已消失在原地。

——

只見小先生身姿索然站在鏡棋湖畔,淡然神色有微微凝重,又有一絲不解。

湖面如鏡,安寧寂落。荷花微微擺動,有淡淡清幽香氣彌散。

鏡棋湖中散落有無數巨石,一部分裸露在水面上如棋子。

小先生臉色微微變了,先前洪荒九柱忽生排斥之力,令他微微迷惘,但卻不至於震驚。畢竟作為遠古之寶,洪荒九柱有幾分脾氣也是正常的。

但是此時不一樣了。

因為落在湖面上的二十八枚棋子開始動了,在鏡棋湖中抖落了歲月積累的塵埃與青苔,在巨大的鏡棋湖水中循著某種奇異的路線急速運動。水花捲起了塵埃,鏡棋湖變得渾濁而狂野。

這變化讓許多人震驚。

包括小先生。

鏡棋湖是僅次於三塔、大殿、九柱的第四強大存在,這讓他不得不震驚色變。

鏡棋湖中,以水為鏡,巨石作棋,棋似迷局。

棋子在急速運動中轟然脫離水面,整整二十八枚巨石,盤旋於空中。緩緩懸於天際而歸平靜,呈星宿之勢分列四方,以肉眼難以辨別的微小頻率迅速震動。唯有巨石上的水漬依然滴落,在湖面濺起小小的浪花。

小先生不解,這鏡棋湖是玄機閣曾經的設立法陣之地。許多強大法陣皆以這二十八顆星宿石棋為樞紐而設下的,因此雖然荒寂多年卻有強大的陣法波動使修為淺薄的戰陣師沉迷其中。但是,這已然荒寂的法陣遺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而且影響鎖閉了洪荒九柱?小先生識海中無數秘聞變幻,終於在記憶深處尋找出一道蛛絲馬跡。

於是他的臉色真正的鉅變了。

——

他的布衣如鋼鐵一般紋風不動,抬眼看向三座高塔;高塔上散發的陣陣光華緩緩退去,替而出現是一片陰鬱的光華,如同一片巨大的黑布罩在了整個落霞小鎮。東方的朝陽被隔開在外,整個落霞小鎮變得陰沉而凝重,那烏黑的天空放佛即將飄起一場夏季才有的暴雨。周天大陣的變化已經證明了,此時玄機閣中必有大變,

但眾人毫不擔心,縱然此時此地只有這小先生一人,也沒有人懷疑在玄機閣中會遭遇不可抵抗的危險。這信心來自於洪荒九柱,來自於他們在洪荒九柱內界中的感悟,他們已堅信這裡必將是修行道路上的明燈啟迪之地。更何況,還有不少隱世強者作為護道者,不知隱藏有多少。

他們靜默觀察,亦想藉此看看玄機閣更多更深層次的東西。

——

鏡棋湖中的二十八枚石棋在細微的高頻率中震動,發出了奇異長嘯,這聲浪一層高過一層,讓湖水又翻騰起來。而聲音卷向天際時,卻被那烏雲般的周天大陣光幕吸收不見。

小先生心中默唸:“應該出來了吧。”

此時距離洪荒九柱封鎖已有半刻時間。

但是出來的是什麼,是人還是寶物?還是別的東西?沒有人知道。

半刻的時間太快迅速,懸於空中的二十八枚石棋又開始高速旋轉,如閃電般被神秘陣法的力量帶動,漸漸成一道灰光劃出一道圓形氣流。氣流不斷增強,鏡棋湖中的萬噸清水竟被緩緩堆積,如龍捲風一般形成了巨大的水柱,風聲呼嘯,水花濺射。

在天南地北的很多地方,有無數遙遙關注於此地的強者,但他們都沒有察覺:他們的強大神識圍繞在黯淡無光的周天-法陣上而無法穿透一分一毫。

因為小先生不願意讓他們看到這裡的景象,所以他們就看不到。

玄機閣上察天機,對於人間種種氣機變化有著敏銳的洞察力,這源自於歲月積累下的沉澱。

見機知命堂、三座高塔、洪荒九柱、二十八枚石棋。

就是玄機閣永恆不衰的基石,所以即便是只有小先生一人,這裡依然尊崇無比,沒有人敢強行侵入神識。

三座高塔如山石一般靜默無言,在整個落霞小鎮上覆蓋起了一層強大而堅韌的防護;洪荒九柱譽滿四荒,此時因二十八枚石棋之變而封鎖神識探入

。而始作俑者的二十八枚石棋卻在鏡棋湖中興風作浪,捲起十餘丈的巨大水柱,帶出呼嘯的風聲。

如此詭異情形小先生不會解釋,眾人也不會問。

很多人知道這裡是玄機閣廢棄多年的法陣遺址,但卻想不出因何有此鉅變。或有數位實力強大的門閥供奉精通陣法之變,隱約覺得此乃空間法陣的氣息波動,但卻不敢相信,因為這裡是玄機閣,誰能擅自連通如此強大之法陣?

玄機閣主?或是哪位前輩高人?沒人能想透。

但在眾位門閥弟子及大荒少年遊俠的心中,卻積鬱了一股憤怒。

只因,這變化打斷了他們在洪荒九柱內的修行頓悟與造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