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六七 歐洲安全協約組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個時候侍從官遞上來一份紅盒密奏,皇帝從裡面取出電文,遞給了李君威,李君威看了一遍,冷冷一笑:“這群王八蛋,倒是會順杆爬。”

紅盒密奏來自休達, 但卻不是外交密奏,而是軍事情報局的密奏,消息來源則是法國海軍的某位伯爵。

要知道,法國的新式海軍在建立的時候,是得到帝國的支援的,其中很多裝備乃至於造船裝置, 也是來自於帝國。帝國在法國海軍中有不少人脈關系,而不光是海軍因素, 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皇室權力被嚴重削弱,民權思想暴漲,皇權及及可危。

而法國則分為皇黨和民黨兩派,民黨是對外擴張主要原動力,是帝國的絕對敵人,而為了對付這群人,帝國選擇與皇黨進行秘密的合作,哪怕是現在的法國攝政王,都與帝國有秘密聯絡。

紅盒密奏提供了兩個訊息,一個是一份名單,是歐洲聯合艦隊艦船的候選名單,而另外一個則是一個機密消息。

該訊息已經有非常充足的把握,是英法荷三國藉助日本的宣戰,順勢而為,準備建立一個軍事同盟,而這個同盟的名字已經確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歐洲安全協約會議,這個狗屁名字, 嗯.....我們是簡稱它為歐約還是協約?”李君威看向皇帝, 主動問道。

“隨便,你覺得哪個順嘴。”皇帝倒是不以為意。

“還是皇上定吧。”李君威笑著說。

“歐約吧。”若是在別的事情上,皇帝還會謙讓幾個來回,但在這種事上,皇帝不會謙讓,因為他知道,裕王絕對不會順從他的。

這就是裕王在帝國中樞中的哲學,他可以大規模攬權,但會儘可能避免軍權這類特殊的權力,但有一點,他絕對不會養望。名聲這類東西,李君威素來看的很澹,與他的父親有著共同的觀點。

那就是當你站在權力巔峰,執掌過別人命運之後,你的名聲就不會是完美的,哪怕你再如何避免,如何維護, 功過是非,都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的。所以, 裕王從不在乎自己的名聲,甚至有意經營自己的惡名、臭名。

惡名會讓一些宵小懼怕,而臭名則降低國民的心理預期,有些爛事,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會被當成大事,但發生在裕王身上,那就是性情因素了,考慮到他為帝國建立的功勳,無傷大雅的事,不會有人說三道四。而當有些人故意將裕王汙名的時候,反倒是不容易欺騙國民。

但皇帝的名聲,是裕王傾盡一切維護的,不光是名譽。裕王素來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辦事,但做成事之後所獲的的讚譽,卻要統統由皇帝來享受,這是李君威的處世哲學,也是他能在兄長那裡得到全部信任的重要原因。

“那就歐約。”李君威聳聳肩。

“目前外交系統還沒有送來訊息,這個歐約是否成為現實,是否還要觀察一下?”裴元器仔細看了密奏上的行文用語,雖說提供情報的人信誓旦旦,但裴元器還是選擇慎重一些。

李君威搖頭:“沒有必要,即便現在沒有,將來這個組織也會誕生。”

歐約的倡議很早就有,大約是在大同盟戰爭的時候,歐洲各國就發現,帝國的影響力已經深入到了歐洲,其中有識之士就提出,歐洲必須團結起來,才能對抗帝國的威脅,只不過如何團結,各國有自己的算盤,路易十四是一門心思征服歐洲,達成團結,而弱國則寄希望於建立一個常態存在的同盟。

因為法國的存在,歐洲內戰不斷,所謂歐約也就沒有建立的資本,一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與英國完全和解,共同對外開拓後,歐約才有了基本框架,只不過那時候的英法還很弱小,而荷蘭則完全沒有建立歐約的打算。

當時歐洲國家根本不敢和帝國對抗,當時的歐洲分為三派,一派以瑞典、普魯士為代表,積極與帝國合作,引入先進技術,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富國強兵。一派以俄國為首,與帝國保持距離,但也進行改革,增強國家實力。

英法荷在早期屬於第三派,其認為如果坐視帝國擴張,則歐洲不保,但團結一起,主動對抗,又會招致來自帝國的打壓。因此三國聯合諸多歐洲國家,選了一條更聰明的道路,倡導國聯,寄希望於讓帝國與他們共同坐在一張桌子上,只吵架,不打架。

而國聯的核心準則其實就是世界大國劃分勢力範圍,這一點已經達到了,因為各國勢力範圍劃定,帝國在全球的利益得到承認的同時,給予了歐洲國家開拓的適當空間,因此歐洲與帝國進入了長時間的和平之中。

但帝國率先建立了東方同盟,把勢力範圍內的主要國家籠在了一起,建立一個涵蓋了政治、戰略安全與經濟貿易的全方位同盟體系,幾年下來,這個體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上,東方同盟國家加入了國聯,在國聯的各項議題上與帝國步調一致,每次帝國發言、倡議和提出方桉,那都是反響熱烈,而在經濟上,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經濟體,這個經濟體具有很強的排他性,防止了正在崛起的歐洲國家在東方的商業擴張。

而在軍事上,因為南洋主要國家與帝國結盟,所以在這個方向的力量可以收縮,減少了軍事開支,更保證了各國安全。

顯然,歐洲人也希望擁有一個自己的同盟,但他們缺乏共同利益,又沒有帝國這樣以絕對的實力處於絕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英法荷三國依舊擔心建立同盟會引起與帝國的全面對抗。

因此,即便三國在北非共同對付奧斯曼帝國,仍然不敢以此為由建立同盟,反倒是這一次,三國對日戰爭,給了歐洲三國正當的理由。

裴元器無奈點頭,把那份名單交給了侍從官,說道:“去會議室,準備一下。”

皇帝接了一句:“把海軍司令趙大人請來。”

“看來,這一次海軍又要獅子大開口咯。”李君威打趣說道。

“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次向海軍投資的重要理由嘛,至少議院那邊不會全都反對了吧。”皇帝也笑了。忽然,皇帝的話鋒一轉,問:“昭譽現在在哪裡,手頭的工作如何了,似乎一個月多月沒見了,前幾日去他家,也是不在。”

李君威說:“不是在北京,就是在山西。”

皇帝無奈,只能看向裴元器,裴元器呵呵一笑:“昨日已經抵達大同了,大公子的工作重心投入到了對煤礦產業的整肅之中,不久的將來,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在李明勳去世之後,李昭譽就投身於全國範圍的整肅反貪運動之中,從帝國菸草總公司開始,逐漸向其他的國有資產部門偏轉,在前往北京之前,直接把裴元器的國資小組的職差給要了去,那就是要全面動手了。

而蘇日安則全程陪伴在他的身邊,在北京整肅完重工業,又順藤摸瓜,去了山西,現在的李昭譽已經是帝國新聞界的絕對熱點人物,在帝國輿論場上掀起一個又一個的高潮。

皇帝想了想:“元器,老三,你們介入一下,讓他在山西的事在九月之前完成,下一步的工作做什麼,我不管,但人必須在申京左近活動。”

“懂,海軍那邊的資料,我會讓趙龍城給昭譽送去。”李君威已經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立刻說道。

裴元器明顯慢了半拍,但聽到裕王如此說,立刻也就反應了過來。

帝國兩代皇帝,對軍權的控制是極為嚴格的,帝國軍隊中的重要崗位和系統,都是由皇室、勳貴來擔任,要麼就是新的軍功勳貴。皇帝可以接受民權政治勢力在司法界、行政領域的擴張,但絕對不會讓其接受軍隊、內衛這類軍事暴力機構。

李昭譽之所以投身於對既得利益集團進行整肅的過程中,是這些既得利益者確實傷害到了帝國的利益,而皇帝想要其以一個孤臣的姿態將來繼承自己的位置。

這也是帝國皇位繼承的必要經歷,皇帝在承襲皇位之前,也是透過清理商屯,整肅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如果連得罪人的覺悟都沒有,是沒有資格參與皇位競爭的。

但這一條不適用於軍隊,得罪軍隊的事,皇族從來不參與,都是讓其他人去做,反倒是施恩於軍隊的事,皇帝必須掌握自己或者信賴的人手裡,很顯然,這次日本對歐約宣戰,帝國的海軍可能會擺脫前十幾年的隱瞞,獲得大量的投入,這種好事,自然不能落在外人手裡,李昭譽作為皇室子弟更適合來做這件事。

這也體現了皇帝對李昭譽的態度,當然,與皇帝討論這件事的三個人,其實早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等一行人來到會議室的時候,趙龍城已經安排人準備好了一切,在實木會議桌上,擺了兩排艦艇的模型,一排屬於帝國海軍,一排屬於歐洲各國的先進戰艦,而在尾端,堆著幾艘略顯寒酸的船,甚至連戰艦模型都稱不上,那是德川幕府的水上力量。

軍事情報局提供了一份設計了三十七艘艦艇的名單,當然,這份名單只是聯合艦隊的候選船隻,歐約組織現在也無法決定派遣哪些船隻去,其中緣由相當複雜。

僅僅是以哪國海軍為主,誰來擔任司令,就足以讓三國爭破頭了。

這三十七艘船中有七艘是確定的,這七艘中的五艘其實是五艘運煤船和一艘補給船,運煤船全都是商業船隻,而兩艘戰艦則是屬於英國,這是一支原本就在東方的船隊,包括兩艘鐵甲艦,一艘補給船和一艘運煤船,是英國訪問波斯、印度兩國的艦隊,若不是戰勝爆發,這支艦隊會在兩個月前就開始返航了。

而其餘的運煤船都是活躍在印度洋上的商業船隻,是註冊在歐洲一些小國,實際卻是英國商船,這樣操作,主要是為了透過蘇尹士海峽,這類運煤船進行的煤炭運輸活動,主要就是為倫敦經直布羅陀、蘇尹士運河、馬六甲海峽到申京的這條繁忙航線補充英國煤炭,其中有兩艘更是為帝國海軍服務的。

威爾士煤炭是世界上最好的煤炭,帝國海軍也是英國煤炭的重要合作伙伴,當然,商業活動中也有使用,雖然英國煤炭普遍價格貴,但其高品質仍然是海洋貿易之中的必需品,尤其是活躍在東西方航線上那數量眾多的郵輪或者客貨混裝船,會使用英國煤炭,提升乘客的航行體驗。

“這是親王級鐵甲艦中的魯伯特親王號,是一艘排水量在七千噸級的大船,其前身是一艘風帆木質戰列艦,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結束後,這艘船削了一層甲板,披掛了熟鐵裝甲,升級成了鐵甲艦。

保持了三條桅杆,裝備有二十四門六十八磅滑膛炮和十一門110磅滑膛炮,這是傳統的船旁列炮鐵甲艦,技術水平大約相當於帝國三十年左右水平。是英國海軍蒸汽動力化和鐵甲艦化的產物。

另外一艘則是雅典娜號鐵甲艦,排水量四千噸,是英國戰艦技術水平的最高代表,而且是英國商人贊助建造的,使用了複式蒸汽機,而且是採用裝甲堡設計,屬於船腰炮室鐵甲艦。裝備有兩門110磅滑膛炮,還有4門七英寸的線膛炮。

從設計理念和技術水準上來說,相當於帝國三十五年左右的水平,某些技術上更為先進。但作戰效能上並不是很高。”趙龍城親自做出了介紹。

李君威笑著說:“龍城啊,這可是要錢好時候,你把對方說的這麼弱,皇上可是要少給錢的。”

“在皇上面前,微臣不敢說謊,實事求是。”趙龍城說道,實際上,實事求是是李君威那次拉走趙龍城時的要求,趙龍城答應是因為裕王保證幫忙要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