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君威呵呵一笑,走在了前往膳房的前面:“等你吃飽了,等皇上睡醒了,就會叫你的。”

白樂心想,肯定是發生大事了,於是立刻跟著李君威前往膳堂, 此時只有凌晨換班侍衛的飯菜,李君威要了一小碗麵條和兩個小菜,回頭問白樂想吃什麼時候,發現那個傢伙一直盯著侍從官手裡的公文袋,李君威捏著他的脖子轉過來,把自己挑選的東西遞給他:“你把這些東西吃了, 才能看。”

顯然, 白樂是食不知味的,李君威倒是吃的香甜還跟服務的女官點了兩樣爽口的醬菜, 讓加到日後他在宮中的早餐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白樂吃的很快,一點也顧不上健康不健康的,李君威見他吃光了,對侍從官說:“給他看看。”

公文袋被開啟,裡面有電報、外交函,兩份剪報,層層疊疊的,而佔據主體的是一個紅色的盒子,約麼掛曆大小,上面貼著封條,白樂看到它的瞬間,立刻把手縮了回來。

這是紅盒急報,能用這種辦法向皇帝奏報的,主要是情報系統、封疆大吏和心腹之臣, 是皇帝掌控帝國的一種手段。在太祖時代就已經如此, 而能擁有紅盒特權的,無一不是皇帝信重之臣。

在宮中, 只有裕王、誠王、裴元器三人可以在皇帝不方便的時候,為其接紅盒急報,這是絕對的信任。

雖然看不到紅盒裡的內容,但透過這些公文和報紙,已經可以搞清楚事情原委了,而這些所有的公文都來自日本,報告的正是‘京都事件’。

白樂快速瀏覽著,發現公文有駐京都大使館的,也有駐江戶、長崎兩地,而倫敦、海牙和巴黎則有電報傳來。距離‘京都事件’已經四天時間,經過發酵,各方都已經做出了反應,而白樂,這幾日處於放假狀態,才意外被遮蔽了,他想起兩天前有外交部的同僚來造訪,見英王妃在,就離去了, 想來應該是想要提前通氣的, 卻意外錯開。

“皇上知道這件事了嗎?”白樂小心問。

李君威點頭:“三天前, 皇上接到了第一波訊息,但訊息晦暗不明,很多自相矛盾,所以並未確定什麼。這一次,日本的天皇、幕府與相關的歐洲國家都已經有了初步的態度,皇上看到這些,肯定會找你的。”

白樂再次認真的看起這些資料,一直到皇帝起床,洗漱完畢,在七點召見了他們。

“老三昨晚沒休息好吧。”皇帝看到自己的弟弟雖然神采奕奕,但黑眼圈很重,關心問道。

李君威呵呵一笑,說:“今天這事如果能定下來,我就回家好好歇了幾天。對了,千萬別讓昭銘知道,不然這小王八犢子又要藉著我休息的時間,讓我帶他去這去那玩,我現在一把年紀了,可經不起小王八蛋的折騰。”

“好。”皇帝點頭,問白樂:“白大人,你對曾經給朕一個對日情勢判斷,說日本現在的局勢很微妙,像一口沸騰的油鍋,只要一個火星子就會爆燃。”說著,皇帝點了點桌上的資料,說道:“這可以算作那個火星子嗎?”

白樂說:“目前來說,幕府的反應還在預料之中,江川良秀身上有民族英雄的符號,其在京都事件中做的事,也符合日本法度。這件事能不能點燃日本局勢,主要看涉桉歐洲各國的反應,如果其只是譴責、要求審判和賠償,那麼這個火星子點不燃局勢,可如果歐洲各國派兵威脅,或者做出實質性的其他威脅措施,我認為是的。”

“江川良秀的做法符合日本的法度?你指的是他因為一個誤會,就殺死了幾個外國人嗎?”皇帝皺眉。

“是的,皇上。江川良秀是一位擁有三十萬石規格的大名級代官,按照日本的法律,他對那些外國人擁有御免討取的資格,也就是殺了白殺。”白樂知道皇帝對日本的文化和傳統不太瞭解,趕忙做出了解釋。

“事發地在京都,不在江戶。”皇帝說。

白樂點頭:“是的,現在只有法治不完全的德川幕府轄地實行的是傳統的法律,但是京都........。”

京都是日本法定的首都,在德川幕府開國之前,對於外國來說,長崎才是重要的地方,因為那是日本唯一的對外貿易視窗,帝國、荷蘭、南洋各國都在那裡貿易,但是等到德川幕府因為第一次日本內戰開國,日本分裂為西部大名聯盟和德川幕府轄地,因此江戶和長崎變的一樣重要,主要國家會在江戶和長崎都設立大使館。

而隨著日本民族主義的崛起,維持日本在法理上的統一成為了日本社會的共識,因此所有的大使館必須前往首都,而首都理應是天皇居住的京都。

在第二次日本內戰起來,位於主戰場周邊的京都幾次易手,西部大名聯盟在內戰一開始,想要以天皇為大義,討伐幕府,但幕府亦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而最終的結果是,天皇被西部大名聯盟控制,而京都被德川幕府佔領。

最終,當實現停戰的時候,雙方妥協,天皇迴歸京都,而京都則交由天皇統治。

所以,京都在日本也成了一塊特別的行政區,考慮到各國使節的進駐,京都的法律也必須與時俱進。但天皇仍然是傳統的象徵,所以按照京都的規矩,約翰那群外國人,見到江川良秀不用跪拜,但必須讓路。

因此,即便沒有那個黃狗的誤會,僅僅是約翰等人擋住了去路,江川良秀就可以殺了他們。

“皇上,檳城的急奏電報。”侍從官走進來,拿出了一封密電。

皇帝接了過來,看了一眼,遞給了李君威,李君威與白樂共同看過,才發現是印度洋海軍司令部的急電,是英荷法三國向帝國海軍申請補給,提供便利的公文。

雖然現在英法荷三國的海軍是帝國主要的海上對手,但海洋實在廣大,而人類的力量又過於的渺小,在海上,不分對手,在需要的時候都要互相幫助,帝國與歐洲各國制定的《海洋公約》就包括了這一點。

在和平時代,各國的港口也都會向其他國家的海軍提供便利,但那是在本國認為沒有威脅的時候,因此,當一個國家海軍船隻入別國的港口,除了友好國家,其餘的都要提前申報。

但並不是所有的船隻的航線都會得到便利服務,有些航線是可以的。

比如英國艦船如果前往地中海或者加勒比海,經過休達的時候會得到便利,而帝國船隻從開普敦前往休達,經過西非的英法殖民地的時候,也會得到便利,這種便利主要是補給。

有些航線則是不行的,比如帝國艦艇前往普魯士,在很多時候就不允許入三國港口,或者在出航前的申請會各種刁難。而三國船隻過了蘇尹士和南非,前來東方,也不會得到帝國服務,這主要是雙方把這些地方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當然,這也不是必然的,比如英法海軍曾經對帝國進行友好訪問,雙方提前規劃,友好協商,兩國的海軍從歐洲出發,南下縱穿大西洋,從開普敦開始,沿途都是停靠帝國的港口,一路抵達申京。

但這一次不同,三國組織的聯合艦隊提出了申請,但規模不知道,時間未確定,顯然只是試探帝國方面的態度。

“三國這是要組織艦隊發起遠征呀。”李君威說道。

皇帝直接問:“老三,他們有這個能力嗎?”

“理論上存在這個可能,但........很困難。”李君威想了想,說道。

他展開了一張地圖,說道:“首先,三國與奧斯曼帝國關系緊張,海軍船隻不被允許經過蘇尹士運河,因此只能走大西洋航線,過好望角進印度洋,在進印度洋之前,其補給應該不存在問題。

過了好望角,在非洲東海岸,艦隊可以進入葡萄牙的殖民地港口,以葡萄牙現在追求的平衡外交,這種服務,他們應該願意提供的。而過了印度洋,就進入了印度斯坦帝國,他們可以入港,但是再往東,就存在問題。

印度洋沿岸再無港口會接納他們,那是我們絕對的勢力範圍,我想也就只有馬打藍有膽量為之提供服務了,而出了爪哇海,到日本沿海,數千裡的海洋,全是帝國控制的海域,他們如何在這裡維持軍事存在,或許連補給都存在問題。

因此,三國的艦隊要想形成威懾,必須帝國支援,至少是預設。因此,軍事威脅這個選項,應該不存在。”

白樂聽著李君威的話,卻是皺起了眉頭,皇帝捕捉到了這一表情的變化,問道:“白樂,你怎麼看?”

“或許歐洲艦隊真的會來。”白樂說道。

他略作思索,才是說道:“西部大名們或許會提供幫助。”

“你開玩笑吧,雖然西部大名與德川幕府爭權奪勢,但江川良秀可是頂著個民族英雄的稱號,這將是為了日本一國,大和一族的進行的戰爭,西部大名們再想拆臺,也會看看時候。”李君威說道。

“但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白樂說道。

“你認為,西部大名會借刀殺人?”李君威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幾艘戰艦能做什麼,就算是當海盜,對德川幕府這樣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社會來說,造成的傷害屈指可數。

至於登陸,那更不可能,德川幕府的軍隊規模龐大,而第二次內戰的時候,就大量換裝線膛槍了,而它的敵人,歐洲聯合艦隊也就能組織幾百人規模的軍隊,頂天就千人規模,在技術沒有代差的情況,不可能輕易勝利。

白樂說:“不是利用歐洲人折損幕府的實力,而是利用三國,折損其威望。王爺,幕府將軍的名號可是徵夷大將軍呀。”

李君威聞言,不由的一愣,他想起了一些往事,一些日本思想界與帝國學界的辯論。

幕府將軍確實叫徵夷大將軍,這個名號由來已久,是幾百年前,日本朝廷給駐守東國的將領封號,所謂夷,指的是在本州北部和北海道的蝦夷人,也就是帝國現在認定的女真族一支。

這個職位原本是臨時差遣,後來就變成了幕府將軍的名號。

第一次日本內戰之後,帝國率領西部大名發起討幕戰爭,成王李海對日本進行了裁決,這是日本開國的開始,也是日本民族主義覺醒的開端。

日本知識界對這次戰爭念念不忘,在日本內部興起過一個討論,那麼就是是不要是取消德川家族的徵夷大將軍的名號,畢竟其根本沒有擋住來自帝國軍隊的進攻,別說徵夷,御敵於國門之外都沒有做到。

但大部分日本人都不認可,倒不是支援德川幕府,而是認為,不能將中國視為夷,中國是華夏,不是夷狄。

無論是明末還是帝國時代,日本國內都流行著對帝國的崇拜,一直到日本有識之士認識到,只要帝國在日本有影響力,那麼日本就永遠不能統一,這種崇拜才受到挑戰。

過去的事暫且不論了,但白樂一句話卻是點醒了李君威,帝國或許不被認為夷狄,但來自歐洲的白人一定會被認為夷狄。

其實不要說夷狄,現在歐洲人在日本名聲很臭,早些年,日本從帝國這邊學到了洋人一詞,稱呼白人。在小笠原群島事件之後,白人在日本境內的名聲一落千丈,日本人連洋人都不用了,直接稱之為鬼畜。

顯然,只要鬼畜的艦隊抵達,那就是對日本的挑釁,但德川幕府沒有一支像樣的海軍,根本就無法做到‘徵夷’,這必然是對德川幕府威望的極大打擊。

哪怕三國艦隊不與日本開戰,僅僅是在日本沿海轉一轉,都是如此。而很顯然的是,日本西部大名們樂意看到這一點,應該也願意提供支援。

“或許真的要防這一手。”李君威想了想,說道,他雖然要面子,但可不會堅持自己的錯誤見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