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兩全其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既然齊鐵嘴已經給她們指了一條“明路,”那麼霍家的人,自然是不會放過的,常沙城的天道觀,一直就是天道門比較重視的地方,所以歷年來在此駐守的,也都是天道門的親傳弟子。

霍家仗著和諸葛家族的親家關係,對於這裡,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只不過時光流轉,當年的那些弟子,早就已經回山修煉,或者是調往別處了,現在這裡的修士,霍仙姑可以說是一個也不認識的。

好在齊鐵嘴已經事先打過招呼,所以很快就有人接見了霍仙姑。

“哈哈哈,霍家主親至,貧道有失遠迎,贖罪贖罪啊。”可能是因為齊鐵嘴的關係,也可能是因為知道霍家的底細,所以這次招待她們的道士,還是很客氣的。

“哈哈哈,道長客氣了,民婦愧不敢當啊,這次霍家的事情,還要麻煩道長才是啊!”霍仙姑也不是死板的人,既然是求人辦事,那麼她的態度,自然也是要放低一點的。

“霍夫人,霍家的事情,齊師叔已經吩咐過了,您大可放心,只要您能證明這次的貨是合法的,那麼剩下的事情,自由我們來處理。”是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此時的齊鐵嘴,都已經是師叔背的了。

“呵呵呵,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放心了,至於證據,我們當然是有的,所有的手續,我們霍家是一應俱全的。”聽到天道門願意給她們出頭,霍仙姑總算是送了一口氣。

雖然霍家的手續齊全,但是這件事情,還是要有人去和那個張家“協調”的,至於協調的事情,自然也不用天道觀的修士親自出手了。

一個區區的“張家”而已,還有那麼大的面子,要出動天道門的修士,最後這個差事,就落在了常勝軍的身上。

此時的常勝軍,在經過這些年來不斷的發展之後,早就已經和原來的時候,有了很大的不同,因為世俗中現在的形勢,要比早前複雜的多,所以他們要應付的事情,也是越來越複雜的。

靈氣恢復這麼多年來,早前散落在民間的修行方法,早就已經被廣大的“人民群眾”所熟知,雖然那些功法,都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但是經過積年累月的修煉,也是能夠修煉出一些東西的,強身健體且不說,有了一些“異術”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這些“修煉有成”的百姓,並不一定都是“好人,”所以常勝軍在面對這些“百姓”的時候,就難免有些束手束腳的。

在知道這種情況以後,為了能夠叫他們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在經過陳修的特批之後,所有的常勝軍,都可以修習天道門的外門功法。

當然了,這些功法,也不會平白的教授給他們,除了最簡單的練氣之術外,其他的功法,都是要以軍功來換取的。

也就是說,此時的常勝軍,完全就是一支由修士組成的軍隊,雖然他們的修為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應對一些簡單的事情,應該還是綽綽有餘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起從前的老九門了,因為現在常沙城常勝軍的統領,就是從前的“章大佛爺”章岐山。

章岐山自從在常沙城落戶之後,就一直生活在這裡,在陳玉樓主政的時候,他加入了新成立的緝私隊,從哪以後,他就可以用平步青雲來形容了。

因為身懷血脈之力的關係,章岐山的實力,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認可,畢竟在軍中,有本事的人還是很受重視的,所以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晉升之後,他總算也是主政一方了。

有二月紅的老關係在,章岐山和霍仙姑自然也是認識的,只不過他們的關係,也就是點頭之交罷了,世事易變,上一輩子的老九門,所示徹底的不在了。

章岐山接到天道觀的命令,沒過多久就帶著自己的親兵小隊,直奔“邊境”而去,說實話,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血脈的關係,章岐山自從接受到了練氣之法後,在修行的速度上,就進步的很快。

雖然因為各種資源的關係,章岐山的修行速度,還趕不上那些天道門的內門弟子,但是在修為的提升上,他比之一般的外門弟子,也是不逞多讓的。

雖然只修行了十幾年,但是他現在的修為,已經達到了地師的巔峰,要不是因為軍功還不夠的話,恐怕此時,他早就已經達到天師的境界了。

各地的常勝軍雖然沒有“統屬”關係,但是大家畢竟是同僚,再加上章岐山還有常沙天道觀的手令,所以在到達邊境之後,他們很快就聯絡到了龍虎山方面的人。

自從自己家的元嬰真君,在天蓮山吃了虧之後,龍虎山在天道門的面前,就一直有些抬不起頭來,這次被天道門找上門來之後,他們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的。

依照霍家的手續,龍虎山方面,很快就證明了霍家貨物的“合法”性,既然是這樣,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啊?

剛開始的時候,龍虎山的修士,還想要“推脫,”用一些誤會之類的方法,來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當章岐山把霍家的“關係”一亮之後,那邊總算是不敢在“應付”他們了。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霍家的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決,霍家遇到的這中情況,只是芸芸眾生中很小的一部分。

只是她們的運氣比較好,有著天道門的關係在,所以在天道門插手之後,她們的貨物,很快就被要了回來,而且那個所謂的張家,也為此賠償了她們不少的損失。

其實這件事情說起來,也是那個所謂的張家做得太過了,認真的說起來,這個所謂的張家,也只不過是龍虎山一個前途“無亮”的弟子,在下山之後,組織的家族罷了,像他們這樣的家族,現在世俗間不知道有多少。

可能是因為這幾年“順豐孫水”慣了,所以使得他們盲目的有些自大了,在扣押貨物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打聽清楚霍家的來歷。

畢竟霍家和天道門的關係,也不是什麼秘密,只要是有心的話,他們很快就能打聽的到,不過既然他們自己作死,那麼也就怪不得別人了。

霍家的事情是順利解決了,但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可就只能是兩眼一瞪,聽天由命了。

要是他們是天道門勢力範圍內的百姓還好,在有了霍家的前車之鑑後,只要遇到了這種情況,他們就會找上各地的天道觀。

而在知道了這種情況之後,陳修就稟明了陳凡,陳凡身為一個後世的人,自然是知道商業對於一個領地的重要性的,所以很快就給各地的天道觀下了命令,並且要求,只要是在證據十足的情況下,各地的天道觀,就必須為他們討一個公道,而要是什麼證據也沒有的話,那麼就對不起了,他們天道門也不會以勢壓人。

剛開始的時候,各派還認為天道門是在小題大做,竟然為了那些“凡人”的凡俗之事,頻頻的“找上門來,”弄得他們不勝其煩。

有心不予理會吧,又怕這是天道門的“由頭,”萬一天道門要是以此為由,打上門來的話,那又應該如何是好啊?他們可不會認為,自己現在能夠得當得了天道門的進攻。

最後實在是不敢冒險的各派,只能是警告下邊的勢力,不得難為那些天道門勢力範圍內的商家,也算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吧。

叫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這些“決策,”才會造成了又一輪的“遷移,”只不過這次遷移的,大多都是各地的“鉅富,”其中就有福建的黃家,山西的孔家,還有安徽的胡家等家族。

這些商人,都是各地的商家大戶,很多人家早在清末的時候,就已經是聞名全國的大商人了,他們對於商業的理解,也是要遠超其他人的,所以在知道了天道門的這一舉措之後,他們就很果斷的,舉家的遷移到了天道門的勢力範圍之內。

他們的到來,大大的加強了天道門勢力範圍內的商業流通性,對於天道門的相關政策,和市場的環境,這些商家也都是大為讚賞的,他們都紛紛感慨道,自己是來晚了啊,要是早來幾十年的話,他們的買賣早就好了。

天下的聰明人,可不只是那些大商家,就是那些普通的買賣人,也是有著自己的“小智慧”的。

在知道了各派對於天道門麾下商人的“政策”之後,這些人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主意,那些商人也都學精了,他們在外行走的時候,都會懸掛天道門的招牌,當然了,那些招牌也是很有講究的,畢竟天道門的招牌,又怎麼可能會給那些商人用呢?

不過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些商人還是很“狡猾”的,他們很巧妙的變通了一下,就很完美的避開了這些問題。

這些“狡猾”的商家,只是使用了天道門麾下各地的地名,來作為自己商號的字首,這樣以來,就可以儘可能的避免掉一些麻煩了,就比如這是霍家的商隊吧,那麼他們的旗幟上,就會寫著常沙霍家。

這樣一來,他們既可以“藉助”了天道門的“威名,”又不會引起天道門的反感,完全就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