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節目正式播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北電——學生會》的兩個預告片陸續釋出後,動靜是真不小,各位從北電畢業的明星導演們紛紛轉載,直接上了微博熱搜。

張一汕:“母校的電影紀實節目,非綜藝,無臺本,無套路,以拍電影的方式來紀錄,真心支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迷:“哎,可惜畢業早了,沒趕上,看完我都想參加一下了。”

周小雨:“哇哈哈,也太有意思了吧,申請重讀大學!@高雲,能不能特批我進學生會?”

黃雷:“勾起了我的回憶,當初我也是北電學生會其中的一員來著,真好。”

黃博:“藝考史上第一高分的考生兼史上最牛學生會主席說北電藥丸?那我得好好看看你想搞什麼了……”

楊紫:“羨慕還在校的同學!@高雲,研究生能不能入會啊?能的話我想考研,嘿嘿!”

……

因這些頗具名氣的明星們的推波助瀾,自發宣傳,加上高於自身的加持。《北電——學生會》的節目預告,當天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同時也佔據了各大短影片平臺的熱點榜單。

尤其是主席團對面試者們的靈魂拷問,還有最後高雲的那幾句評價;‘我只看到了浮躁、功利、虛假,面對名利的迫切渴望。這不是不好,現實一點沒問題,但是火候過了……這樣下去,北電藥丸啊’。

話題性十足,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符合了大多人對北電學生的刻板印象或者說偏見。

“影視圈就是個名利場,北電表演系的學生已經半隻腳踏入了這個名利場,表現的現實點很正常。”

“別說北電了,全國大學生都一個樣。成熟的早,知道追求名利沒毛病,要不是因為進學生會能出境演節目,還有高待遇,誰願意進?又有幾個是目的是單純的?阿雲太理想化了。呵呵,也有可能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

“是高雲的影片特點,真實!想看!”

“以拍電影的手段來紀實,感覺高雲和北電要聯手創造一個新的綜藝節目模式了。”

“北電畢業生匿了,和高雲說的一樣,我校裙帶關係成群,醜聞太多,歪風邪氣剎不住車。表面感覺很暖很舒服,其實很冷很勢利。常常擁有全國最長的假期,課程也可能是相對較少的,沒有硬性的作業。上課全靠自習+拉片,老師放羊似的管理模式,環境閒散。表演系的同學非常抓馬,一個比一個有戲且眼高於頂……”

“我校綽號很多,說幾個好聽的;首都黑幕學院、首都自習學院、首都拉片學院,首都戲精學院……”

“但是我愛它,它開放? 包容? 自由。學校一屆五百來號人,見面都是熟臉,在找人拍作業和被人找去拍作業中跟各個系的同學們合作共事最後成為兄弟,這是其他學校不常見的。是個溫暖的大家庭,更是個非常好的平臺,實現了學習上的自由與平等。我愛它? 我以在電影學院上過學為榮? 節目一定會看的!”

……

兩個預告片徹底勾起了人們的興趣?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 雲起趁熱打鐵? 全網公開釋出了《北電——學生會》的招新面試第一集。

依舊延續了預告的拍攝風格? 運鏡凌厲而富有電影質感,每個畫面的所傳遞的意圖都十分清晰。四十位面試者的面試過程? 每位都很有看頭? 從自我介紹到才藝展示再到考官問答……90分鐘的節目無尿點? 讓人欲罷不能。

同時也讓觀眾們認識到了各位面試者的優秀,或者說北電學生的優秀。

每位參加面試的學生不僅形象氣質好,談吐得體外,還掌握著多項藝術技能。從常見的音樂舞蹈樂器演奏到美術、書法,不乏獲得過各種重量級獎項的佼佼者。

畢竟是當初校考的時候,就是在兩三萬人裡脫穎而出的精英。不管北電在招生時是否存在著黑幕還是關係戶,至少大體上是沒問題的。

作為國內影視藝術類最高學府,北電表演系的學生,可能文化課存在嚴重缺陷,但在顏值、藝術內涵和自我表達上,平均水平是最高的。甚至只是靜靜地坐在那不動,便是在人群和鏡頭裡最閃亮的那一個。

表演系學生的厲害和特殊性就在於這點,她們的天賦厲害,她們厲害的是被老天爺賞飯,有那種‘同一個表情大家做出來,你就願意再多看他兩眼’,‘這個人好像在發光’的天賦。

而主席團那幾位非表演系的同學也不差,能進北電的基本都很厲害。畢竟單錄取率可以說,北電和清北比肩。也可以說,她就是藝術類的清華北大了,對於藝術生來講北電是夢寐以求的學府,而對於文化生來講清華北大最為神聖。

所以,北電的這些非表演系學生,文學素質也不差,表達能力強,有較強邏輯思維,應變能力極好,文筆也是極好的。

能進學生會的更要有兩把刷子,主席團幾位同學的專業是文學、美術、導演或攝影等。其人文素養和知識貯備不在應試教育,而在影視藝術。博覽群書文學修養超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要懂得三教九流。知識面廣,對很多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獨特見解,對生活和藝術非常敏感。

除了尋常的面試題,偶爾問些也會很刁鑽、稀奇古怪的問題,或者在互相交流中透漏出片鱗半爪。

“真假混合時,真突顯出假,假卻妨礙我們去相信真。一個演員,在一艘被真的風雨拍打著的真船的甲板上,假裝害怕沉船,我們既不會相信那演員,也不相信那艘船和那場風雨。”

“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如何看待這句話?又是如何看待《學生會》這個節目的?”

“……”

“你說自己的閱片量很多,每天都要看三部電影,那我問你一句臺詞。To see the ws dao e to. To see behind walls,draw closer;to fiher a is the purpose of life.(開拓視野,衝破艱險。看見世界,身臨其境。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這是出自哪部電影?你對其有何種感悟?”

“……”

“請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概括電影藝術的本質。”

“……”

主席團成員的這些問題,看似偏離了學生會招新面試的主題,感覺更像是文學專業或導演專業藝考的筆試題,但這就是高雲想要的。他要把進學生會做成一種綜合素質的選拔,不僅要招來的成員專業能力強,還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靈性,對電影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和熱愛。

而且高雲還有個小想法,透過新學生會的引領,祛除北電表演系甚至全校內過於浮躁的風氣。

北電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全校專業每個專業出幾個人,就可以校內完成獨立的影片創作,這個是其他學校比不了的,它代表了中國的電影教育。

但問題或者說缺點也比較明顯,那就是明星過剩,演員太少。曾經北電校方白字黑字的寫出要培養明星,導致風向出現了很多問題……目前北電校內除去極少部分的如文琪和張子風等等,大多數明星學生都是被資本培養出來的流量,而非熱愛電影的演員。

決定演藝圈的審美的,是資方。這是迎合市場,也是受資本影響,高雲作為資方現在想要再把風氣改變一下,讓節目更耐看,更值得觀眾品味。

或許,還能引發觀眾和圈內人對表演行業,影視行業的思考,讓整個行業做一些向好向善的改變。

也正是因為這些主觀問題,讓面試的淘汰率增高了,大部分表演系學生對此非常茫然,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當然,也不乏優秀的,靈性十足的面試者。

“這句話是法國導演羅伯特·布烈松說的。他是世界電影史上不可繞開的偉大存在,對當代影視語言和理論的最初建設都有著巨大的貢獻。我認為這句話講的很對,它說明了表演元素中真實感的重要性。表演藝術的特性決定了演員所表演的一切都是‘假的’,而角色需要把這一切‘假的’都當成‘真的’,只有演員把這些虛假的真實當成客觀存在的真實,他的表演才是可信的,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斯坦尼說:舞臺上的真實是指我們在自己心裡以及在我們對手心裡所真誠相信的東西……”

“那麼對於《學生會》這個節目,我認為不涉及其中真實性和表演的問題,我們的船是真的,風雨也是真的。我自身加入學生會的意願是真的,學生會所做的一切工作也都是真的,我所要做的只是真實反映,無需假裝害怕去表演什麼情緒,做真實的自己就好了。”

……

“這句話出自《白日夢想家》,嚴格意義上不算臺詞,是攝影師尚恩送給男主錢包上所刻印的,整部電影我看了大概五六遍,所以記得十分清楚。對這句話的感悟,還要引用某位作家的話;人生的意義,在於承擔人生無意義的勇氣。”

……

“電影,是在現實生活的空間裡,用光和聲去捕捉時間流逝的美。我愛她。”

……

《北電——學生會》第一集面試篇播放後,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

首播當日,微信搜尋指數便突破千萬大關。隨著節目熱播,話題發酵,節目熱度、口碑大幅度躍升,豆瓣開分8.1分一路升至8.8分,評價人數高達五千人,知乎8.5分漲至8.9分。

從其他大牌影片網站所製作的綜藝節目中,像一匹黑馬一樣殺出重圍,24次進入藝恩影片智庫播映指數排行榜Top3,兩天時間內全網破了六億的總播放量。製造全網熱搜數量超過百個,其中微博熱搜七十個,知乎期期熱搜,熱榜全站及分榜總計上榜38次。

可以說,《北電——學生會》僅憑一集,就奠定其年度現象級綜藝的地位。

其中除去高雲的名氣,本身就有一定熱度的明星學生,北電利用自身資源和知名校友進行宣傳等場外因素,節目的形式也讓人感到很新奇。

因為它完全不同於其他綜藝的明顯臺本痕跡、套路化、擺弄人設,《學生會》給人的感覺就是真誠,從極具質感的鏡頭語言到出鏡人員的狀態,滿滿的真誠。

這就是大學校園裡真實的學生會面試,雖然很難,但很有趣,也透漏著青春得味道。

當然,節目質量也至關重要,不僅有笑點、有衝突,還有一些讓人值得回味的東西,關於電影,關於表演……網友們紛紛在微博,論壇,貼吧討論。

“北電學生會是不是全世界所有學校裡最難進的學生會了?”

“同感,我們學校的學生會上趕著求人進,都沒人愛去。”

“面試四十人,錄取十二人,錄取率為30%,看起來不算難,但要是把北電表演系的錄取率也算上,那就,emmm……今年北電表演系報考人數一萬四千人,錄取五十人,錄取率是0.035%,勉勉強強千里挑一吧。”

“節目很包容,也很有內涵。可以在北電這座影視藝術類最高學府,以更客觀的角度看待電影相關的從業人員,瞭解電影這項藝術,也讓人懷念起了校園的美好歲月,難怪叫校園影視紀實節目。”

“感覺能學到不少東西,價值觀很正。每一個提問和回答,都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意義……或許還可以叫《鮮肉現形記》,那些不學無術的流量明星們在面試提問環節原形畢露……建議他們趕緊回去惡補業務知識,我滴媽,看到他們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的場面我都替他們尷尬。《白日夢想家》都沒看過,閱片量是有多貧瘠啊?還做演員呢?”

“明星學生好像只有陳非和宋祖爾過了,高雲有點狠啊,往下刷人刷得毫不留情面……”

“高雲果然沒讓我失望,創造了新的綜藝模式,牛!”

“漲知識漲知識,有高雲這倆字,呼朋喚友再叫上父母,管它是什麼節目還是電影,看就完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