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踏上西天取經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日後,魏徵再次登門。

閒聊了一陣子,魏徵終於道明來意:替天子招賢納士。

“先生的才學不應埋沒於市井之間,如先生願入朝為官,陛下定然十分欣慰,絕不會虧待先生。”

雖說魏徵沒有說封幾品官,但有些話不用說的太明,他相信顧鳴能聽懂。

結果,顧鳴卻微笑著拱手道:“多謝陛下的賞識,也多謝魏大人的抬愛,只是在下一向散漫慣了,也不太喜歡朝堂紛爭,所以……也只能多謝陛下與大人的好意了。”

這樣的結果魏徵並不意外,早有心理準備,而且也準備了一番說辭,繼續遊說。

可惜,顧鳴的態度很是堅定,不為所動。

無奈之下,魏徵只能起身告辭。

次日,又登門而來。

“木公子說與先生一見投緣,故而備下美酒,想與先生再飲上幾杯。”

顧鳴似笑非笑回道:“敢問大人,這木公子到底何許人也?竟有這般能量,能讓大人曲尊到寒舍相邀?”

魏徵不由苦笑:“先生不是早就猜到了麼?”

“好吧,既如此,那在下便卻之不恭了。”

“先生請!”

“大人請!”

……

皇宮,御花園。

“啟稟皇上,魏大人與客人已到。”

“快,有請!”

“是!”

太臨應聲而去。

不久後,便帶著魏徵便與顧鳴二人一起走了過來。

“微臣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魏徵急步上前施了一禮。

顧鳴也隨之上前拱手見了一禮:“在下顧鳴,見過陛下,見過皇后娘娘。”

“先生不必多禮!”

太宗皇帝微笑著移步上前並抬了抬手。

“久聞先生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儀表不凡,氣宇軒昂。”

長孫皇后也跟著上前誇讚了一句。

“多謝陛下,多謝皇后娘娘。”

“上次與先生一番交談,朕自感受益良多,故而今日邀請先生前來,想與先生再多多交流一番。”

“陛下言重了……”

一番客套之後,一行人坐了下來,一邊賞花,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聊了一會,長孫皇后不由道:“先生,陛下一向求才若渴,先生何不留下輔助陛下治理天下?”

“陛下與娘娘的一番盛情在下甚為感激,只是在下一向喜歡四處遊歷,故而陛下與娘娘的一番美意只能心領。”

一聽此話,太宗皇帝不由皺了皺眉,顯然有些不喜。

畢竟他乃當今天子,像這般有誠意地招攬賢士可謂是第一次,不僅親自登門拜訪,還特意將顧鳴邀請到御花園賞花、喝酒。

換作他人,恐怕早就感激涕零表忠心了,結果顧鳴居然又一次拒絕,難免讓太宗皇帝感覺有些天顏。

這一點,顧鳴心裡自然清楚。

故而,又補上一句:“不過,承蒙陛下垂青,在下可以以客卿的身份呈上一些策論,以供陛下參考。”

“哦?”

太宗皇帝不由眼神一亮。

說起來,這倒也算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客卿不屬朝廷編制,相當於是謀士一類,在野不在朝,如此一來就自由多了。

“陛下,臣妾以為顧先生這個提議也不錯……”

長孫皇后適時打了個圓場。

“臣附議!”

魏徵也應了一聲。

“嗯……”太宗皇帝沉吟片刻,不由笑了笑道:“也罷,既然顧先生著實不願入朝為官,那就依先生所說,以後便以客卿的身份輔助朕。”

“多謝陛下!”

“不過,先生既為客卿,朕自然也得有所表示……這樣,朕便賜先生宅院一幢、奴僕十人、黃金三百兩、綢緞三十匹……”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

顧鳴早就籌劃好了一切,當即報之以瓊瑤,從身上掏出一份詳盡的方案。

“陛下,這是在下近幾年蒐集、整理,並書寫的一份計劃書。只不過,這件事憑在下一個人是不可能辦成的,唯有朝廷方才有能力達成。”

“哦?這是……”

“此乃一套大型叢書的方案。皇朝的發展與繁榮離不開文化傳承,但歷史走到今日,很多珍貴的古籍已然流落民間,甚至是湮沒於歷史的長河中。

如若陛下願意,可命人蒐集、整理各類書籍,包括那些流散於民間各地的古籍,將之歸類整理,整合為一套大型叢書,使之成為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歷史文獻。

此事若成,必將是千秋功績,流芳百世……”

這件事,顧鳴早就有了成功的經驗。

當初在聊齋世界時便推行了永平大典,令永平帝聲望高漲。

因此,他相信太宗皇帝絕對拒絕不了流芳百世的誘惑,會大力去促成此事。

果然,顧鳴的這番話一出口,太宗皇帝的眼神頓時一片灼熱。

千秋功績,流芳百世,但凡有一點點抱負的君王,誰不嚮往?

“好,這個想法簡直絕妙!”

魏徵也有些失態地撫掌呼妙。

“先生果然奇人也!”

長孫皇后也一臉驚喜地感慨了一聲。

“娘娘過獎!”

顧鳴謙虛地回了一句。

同一時間,太宗皇帝迫不及待地開始翻閱那份詳盡的方案。

“咳咳咳……”

過了一會,長孫皇后突然咳嗽起來。

“娘娘……”

站在附近的幾個宮女趕緊上前。

太宗皇帝也驚醒過來,一臉關切地問:“皇后是否身體不適?”

“多謝陛下關心,臣妾不礙事……”

長孫皇后笑著擺了擺手,但臉色看起來卻略顯蒼白。

這時,顧鳴下意識細細打量了長孫皇后一番,隨之不由皺了皺眉……

按照前世的歷史,長孫皇后是因病去世的,年僅三十六歲。

一代賢后早早香消玉隕,未免讓人扼腕。

這裡雖然不是歷史世界,而是神話世界,但經顧鳴暗中探查,震驚地發現長孫皇后已然身染隱疾,怕是撐不了幾年。

生老病死,乃是大道輪迴,就算貴為天子,貴為皇后也不例外。

換作他人也就罷了,但顧鳴既然已經走進了皇宮,見到了長孫皇后,那就不妨順手改改她的命數。

命由天定,那只是普通百姓的說法。

到了顧鳴現在的境界,想要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並不算難事。

於是當即問道:“不知娘娘以前是否有過更嚴重的症狀?”

一聽此話,太宗皇帝忍不住問:“難不成先生還會看病?看出了一點什麼?”

“略通一些,娘娘這病……怕是已經落下病根,久未治癒。”

太宗皇帝不由長嘆一聲:“先生說的沒錯,皇后在幾年前曾經病危,之後雖然治癒,但病根卻未根除。

朕遍尋名醫、遍尋靈藥,包括袁愛卿、李愛卿也想了不少法子,只可惜,見效並不大。”

“陛下不必煩憂,臣妾沒事,只是偶爾有些乏力罷了。”

長孫皇后柔聲安慰了一句。

話雖如此,但太宗皇帝又怎麼可能不煩憂?

皇后的病根,也是他心中的一塊心病。治了幾年都沒治癒,這要是換作普通人家,恐怕……

“對了先生,既然你能看出皇后的病根,不知是否有法子治療?”

太宗皇帝一臉期盼地問。

“在下雖懂一些醫術,但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居於在下院中的白姑娘或許可以。”

聞言,太宗皇帝驚喜過望,當即起身揖了一禮:“懇請先生相助,請白姑娘入宮替皇后診斷。”

由此也可見,他對長孫皇后的確是情深意重。

長孫皇后也起身福了一禮:“有勞先生!”

“陛下、娘娘不必多禮……這樣,明日在下便帶白姑娘一起入宮替娘娘診斷如何?”

“多謝先生!”

回去之後,顧鳴第一時間便告之了白素貞此事。

白素貞本就是心地善良之人,加之顧鳴開了口,她自然不可能拒絕。

次日一早,皇宮裡便派了人過來接顧鳴與白素貞。

一番診斷之後,太宗皇帝似有些迫不及待地問:“白姑娘,皇后娘娘的病情如何?可有希望痊癒?”

白素貞笑了笑:“皇上不必擔憂,皇后娘娘雖落下病根,但福緣尚可,還是有很大的希望治癒的。”

“太好了,白姑娘儘管放手治療,只要能治好皇后,無論花多大的代價朕也不在乎。”

“皇上對娘娘一片真情著實令人感動,皇上請放心,小女子定當竭盡全力。

不過,要治此病尚需顧師弟配合,另外,皇上還要做一些善事替娘娘積福。”

其實,僅僅是治病的話倒是簡單。

但長孫皇后患下的病根乃是一種命數,這也是為何久治無果的緣由。

想要徹底斷根,那就必須替她逆天改命。

如此,自然就需要長孫皇后也或是太宗皇帝替皇后多積善緣才行,否則依然還是逃不過宿命。

聽到白素貞所說,太宗皇帝不由道:“其實朕一直都在替皇后祈福,這幾年下詔修復了不少古寺,塑了不少金身……”

“皇上,修復古寺固然也是善舉,但,皇上用於修繕古寺的錢從何而來?”

“這……”

太宗皇帝一時語塞。

“如若為了大量修復寺院而加重賦稅,導致百姓怨聲載道,試問皇上,這還能稱為善舉麼?

小女子言盡於此,還望皇上思量。”

這一問,更是讓太宗皇帝陷入沉思之中。

數日後,顧鳴搬了新居:一幢前後三進,帶個小花園的精緻院落。

這幢院子正是太宗皇帝所賜,裡面一應俱全,拎包便可入住。

又過了半個來月,長孫皇后徹底康復,再也沒有以前那種時常乏力與目眩之感。

而且整個人看起來似乎還年輕了幾歲,神采奕奕,步履輕快。

如此變化也讓宮中一眾御醫驚奇不已,畢竟他們替皇后娘娘治療了幾年,比誰都清楚皇后娘娘的病根所在。

但,最震驚的卻是袁天罡。

袁天罡雖非朝廷重臣,但卻是太宗皇帝相當倚重的異人。

此人精通玄學,憑風聲風向,可斷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等。

其實,袁天罡早就看出長孫皇后壽緣不長,但卻不敢當著皇上的面明說,因為他知道皇上十分寵愛皇后,他要說了實話,搞不好皇上會雷霆震怒。

而現在,他卻發現長孫皇后的面相有了驚人的變化,壽緣大大延長,完全不像以前那般似風中殘燭一般。

這說明,她的病根已經徹底清除。

但是,袁天罡心裡很清楚,皇后的病乃是命數,僅憑醫術是不可能治癒的。

唯一的可能就是……她的命數已改!

震驚之下,袁天罡匆匆找到太宗皇帝密議。

“陛下可知那顧先生與白姑娘的來歷?”

太宗皇帝不由眉頭一抬:“哦?聽愛卿的語氣,似乎知道一些?”

“陛下,事到如今,臣有一事需要先行奏明,那就是皇后娘娘的病情……

之前,臣一直未敢與陛下奏明,是怕陛下心裡難以接受。”

“皇后的病情?愛卿有什麼不敢奏明的?”

“其實之前,臣已經看出娘娘壽緣……已不長,也就是說,娘娘的病情乃是命數,這也是為何一直無法根治的原因。

但現在,這一切突然改變了,娘娘病根已除,壽緣大漲……

這,便意味著一件驚人的大事,有高手暗中替娘娘……逆天改命!”

“逆天改命?”

太宗皇帝不由失聲驚呼。

“沒錯!”袁天罡一臉凝重地點了點頭:“臣敢用性命擔保!”

“這……”太宗皇帝愣了許久,喃喃道:“難怪,難怪白姑娘讓朕替皇后多積善緣……”

“多積善緣?是了,是了……”袁天罡嘆了一聲:“果然是高人!逆天改命乃是一樁違背天道輪迴法則之事,但,如果福緣足夠,也能抵消功過。”

“愛卿,世人果真有此等高人,能夠替人逆天改命?”

“陛下,要說逆天改命,其實微臣也可以。但,皇后娘娘母儀天下,其命數又豈是一般人能改的?

故而,臣大膽猜測,那顧先生與白姑娘多半是仙人降世。”

太宗皇帝一臉震驚:“他們是……仙?”

“沒錯,而且不是一般的仙。畢竟,皇后娘娘的命數非同一般,普通仙人不可能有能力改變之。”

“愛卿言之有理……那,他們這樣做有什麼目的?”

“臣不敢妄自猜測,不過,臣相信是一件好事,陛下不必擔憂。”

“那……朕以後該如何待之?”太宗皇帝忍不住問。

“既然對方不願道破身份,想來有他們的道理。故而,臣以為陛下也不必去點破,以前如何待之,以後也如何待之。”

“愛卿,不管怎麼說,他們二人替皇后逆天改命,增加了壽緣,這乃是天大的恩情。

於情於理朕都得重酬,愛卿以為,封如何封賞才好?”

“這……”袁天罡沉吟了一會:“按照顧先生之前的做法,想必也有輔助陛下振興大唐的意思。

既然顧先生不願入朝為官,不如……封個爵位?”

一聽此話,太宗皇帝眼神一亮:“不錯,愛卿這個提議甚好!”

爵,只是一種封號,不必入朝為官,但相比客卿的身份可就尊貴多了。

之後,太宗皇帝又與魏徵等一眾朝中重臣商議了一番,最終決定冊封顧鳴為候,同時賜候爺府、金銀、綢緞、奴僕、良田等。

當然,關於袁天罡所說的話被視為天機,只有君臣二人知道,包括長孫皇后在內太宗皇帝也沒有透露分毫。

對於這次封爵,顧鳴倒也有些意外。

不過轉念一想,或許宮裡有人猜出了他的來頭,所在太宗皇帝才會暗中示好封了個爵位。

雖說沒什麼好激動的,但好處的確是實實在在的。

有了候爺的身份,更利於聲名的傳播,更利於計劃的實施與發展。

一開始,對於太宗皇帝給顧鳴封爵一事,朝中有不少大臣是持反對態度的。

因為他們認為顧鳴雖有才華,但一下子便一飛沖天,難免讓人不服。

但顧鳴之後的表現,卻讓一眾人乖乖閉口。

首先是他之前提出的編撰文獻一事,得到了絕大多數大臣的支援,認為這的確是一樁利在千秋之事。

之後,顧鳴連續推出了兩本書,一本詩詞,一本儒家學說。

這兩本書推出不久便引起了轟動……

同時,顧鳴又陸陸續續收下了一些弟子,正式展開了他在西遊世界推廣儒學的計劃。

期間終於在宮中見到了大名鼎鼎的“御弟哥哥”唐僧。

既然見到了唐僧,顧鳴自然免不了要與之聊上一番……

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年。

這日,顧鳴終於聽到訊息,玄奘法師受太宗皇帝之重託,將翻山涉水前往西天朝拜如來佛祖,以取得真經渡化世人。

“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

顧鳴不由感慨了一句。

白素貞忍不住問:“公子準備怎麼辦?難不成要一路護送那唐僧前去西天?”

“有何不可?這一路上好玩著呢……”

“可是公子收了數十弟子,總不能扔下他們吧?”

顧鳴笑了笑道:“俗話說師父帶進門,修行在個人。我所挑選的這些弟子皆是天賦出眾之人,無需時時指導。

而且,就算我們一起前往西天,中途隨時都能回來,也飛不了太久。”

“公子言之有理,那……素貞可否隨公子一同前往?”

顧鳴一臉正色道:“當然啊,我總不能把你一個人扔在長安吧,況且這次出行也是一次難得的歷練機會,豈能錯過?”

又過了數日,唐僧一行終於在太宗皇帝的親自送別之下,浩浩蕩蕩離開長安城,沿著官道向西而行。

顧鳴倒也沒有與之隨行,反正這夥人走的慢,等他們先出關再說。

也正好趁著這段時間安排一些事宜,與一眾弟子交待一番,並準備了不少書籍。

這些書籍除了傳統的儒家典籍之外,還有不少是顧鳴自己編寫的。

而且這些弟子可不是成日裡讀死書,同時還要打坐修煉心法……

不然的話,顧鳴收這些弟子有什麼意義?

掐算著時間差不多了,顧鳴方才與白素貞一起離開長安。

……

大唐邊界,雙叉嶺。

天色未亮,雜草叢生的山路上已有三人一騎匆匆趕路。

騎在馬上的正是唐僧,另外二人是倖存的護衛。

出發前,太宗皇帝給唐僧配了數十個護衛,還有郎中什麼的,吃的喝的也備了不少。

結果這一路上不太平,遇上了好幾股土匪,以及猛獸什麼的……

一眾護衛死的死,逃的逃,最終只剩下兩個。

但就算如此,依然未能讓唐僧退縮,前往西天取經之心絲毫沒有動搖。

只苦了那兩個護衛……

走了數里,突然間,一股妖風襲來,隨之便見四周的草叢中竄出不少奇形怪狀的小妖。

三人大驚失色,正想逃時,一群小妖卻已圍了上來,幾乎不費吹力便將三人抓住。

“抓到了,抓到了!”

“大王,抓到唐三藏了。”

“哈哈哈,太好了,孩兒們,聽說吃了唐僧肉便可長生不老,這次咱們可是有口福了。”

隨著一陣粗獷的笑聲,一隻高大的虎精走了出來,拼揮了揮手:“孩兒們,將他們先押回洞府。”

“是!”

剛回洞府不久,又有兩隻消息靈通的妖精找到洞府來,一個稱熊山君,一個稱特處士。

而那虎精,則被二妖稱作寅將軍。

“恭喜寅將軍擒下唐僧,小弟聽聞此和尚乃金蟬子轉世,只要吃了他的肉便可長生不老,而且修為也將大漲。”

“對對對,所以我與熊山君厚著臉皮前來,還望大哥能分得一些。”

“哈哈哈,二位賢弟既然來了,大哥自然不會小家子氣,小的們正在準備美酒,一會便將這和尚下鍋煮了,大家分而食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王饒命啊!”

“對對對,三位大王,你們要吃就吃唐僧,我們兩個只是普通人,還請三位大王高抬貴手,放我們一條生路。”

“阿彌陀佛!”

唐僧不由誦了一句佛號,並衝著那一群妖怪道:“貧僧勸各位放下屠刀,切勿傷人性命,以免種下惡果……”

“呸,你嘰嘰歪歪做甚?”

“就是,我家大王準備好些天了,就為了抓住你,吃你的肉。”

“阿彌陀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貧僧奉勸諸位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去,把這和尚的嘴堵上,嘰嘰歪歪說個不停,還讓不讓人好好聊天了?”

“是,大王!”

當即便有小妖應了一聲,找來一塊破布強行塞到唐僧口中……

“大王,求你放小的一條生路。”

另外兩個護衛苦苦哀求,可惜,這些個妖怪哪肯放人?已然開始燒水準備烹煮食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蜀三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