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晉級:亞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得知了崑崙山的一些情況之後,顧鳴決定暫時擱置尋找靈脈與靈泉的計劃。

畢竟,這也不是急需的東西,沒有必要去冒險,等以後有機會再找也不晚。

接下來的日子可就悠閒多了。

沒事寫寫小說、看看書、吟幾首詩、陪陪夫人、喝點小酒,也或者四處遊山玩水,一路上順便除點妖邪啥的賺點積分。

總之,小日子過的十分逍遙自在。

不久後,新書《金瓶梅》正式發售,引起了舉國上下一片巨大的轟動。

一來,是因為顧鳴的名氣。

不誇張地說,顧鳴現在已經成為大燕朝的傳奇人物,彷彿就沒有他不會的東西。

且不說降妖捉鬼、也不說短短幾年便成為內閣大學士、一等世襲錦衣候這樣的榮光。

單說他在詩、詞、書、畫方面的成就,便已經站在了最巔峰。

詩詞方面已經是一騎絕塵,無人能及。

書法與繪畫方面,雖不敢說曠古爍今,至少在當下裡,一眾書法大師、丹青大師都得甘拜下風。

也因此,顧鳴被人譽為天下第一才子。

其二,顧鳴所寫的小說一向有爭議,這次也不例外。

只不過,因其名氣極大,再加上如今的地位,倒也沒有人像以前那般針鋒相對,只是隱晦地提出一些意見。

但,越是有爭議,買的人越多,看的人越多。

其三,這次發售的金瓶梅,書頁中有二十餘張精美的插畫,也就是潘金蓮等幾位女主的畫像。

這些畫乃是顧鳴親手所繪,將幾位女主畫的十分傳神,充分地表現出她們在各種場景與心情下的神韻,並配了詩詞。

如此一來,更是令這本書增色不少,引發了一場搶購潮。

也因此,讓一些不法商人眼紅不已,私下裡開始盜印,想借這次風頭大賺一筆。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卻一頭栽了進去……

市面上剛剛出現《金瓶梅》的盜版,各地官府便聞風而動,開始順藤摸瓜,但凡參與其中的,一律予以抓捕。

也就是說,不管是擺攤賣的、還是幕後的不法書商,以及印刷工坊,一個也跑不掉。

同時,朝廷也正式頒佈了一個新的律令:版權法。

根據該律令的條款,但凡盜用、盜印別人的文章、詩詞、書畫等等用以盈利的皆屬非法,情節輕者罰銀拘押,重則流放甚至抄家殺頭。

如此一來,也算是讓不少不法書商收斂了許多。

之後,顧鳴進入了一段相對沉寂的日子。

期間又出了兩本小集子,一本詩詞集、一本文言文風格的散文集。

直到《永平大典》編撰完成時,方才公開露面,去了一趟京城與永平帝、永平大典主要編修人員、以及朝中一眾大臣歡聚一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功宴。

當日,天空再起異象,祥雲繚繞、仙樂飄飄。城中百花綻放,千鍾齊鳴。

一眾大臣激動不已,齊齊起身向皇上道賀,說這是一個好的兆頭,預示著大燕朝將進一步邁向輝煌。

並且,還有大臣說永平帝乃一代明君,功在千秋,理應前往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泰山封禪,乃是國之大典,但凡歷史上舉行過封禪大典者,無一不是名垂青史的一代帝王。

最為知名的,便是秦始皇與漢武帝。

封禪可不是兒戲,這乃是祭拜天地的大典,就算是天子也不敢隨心隨欲說封禪就封禪。

除非有相當出眾的功績。

其實,永平帝做夢都想著這一天。

只不過以前他不敢,就算他提出來,也必然會遭到群臣的極力反對。

如今,時機終於成熟了。

經過一番商討,封禪大典的事終於定了下來,日子訂在九月初九,大約還有三個月。

差不多過了一個月後,顧鳴又一次迎來蛻變的時刻:

宿主:顧鳴

所在位面:聊齋世界

等級:狀元(下一級:大學士)

經驗值:2300/120000

積分:1300

技能:出口成章(5級)

技能:妙筆生花(5級)

技能:明察秋毫(3級)

技能:神來之筆(3級)

技藝:書法(6級)、繪畫(6級)、棋藝(6級)、音律(6級)

……

這次,顧鳴沒去郊外,而是呆在法寶空間升級。

相對來說,這裡比郊外還要安全。畢竟外圍有陣法與棋局防護,還有蛇姬、白素貞等人在。

這一次升級的變化依然很大。

如果說上次升級進士乃是破繭成蝶,那麼這一次便有點魚躍龍門的意味了。

比如,顧鳴以前飛行時需要藉助御風術,現在只需要一個念頭便能騰雲駕霧,速度也比以前快了許多。

另外,他還悟到了控土之術,不僅可以用之禦敵,還可以遁入地下。

如此一來,真可謂是上天入地,成為真正的陸地神仙之流。

對於顧鳴的修煉進度,蛇姬、白素貞等人雖說已經見慣不驚,但距離上次也就一年多的時間,提升如此之快,難免也有些驚訝與羨慕。

雖說現在有了法寶空間,她們的修煉進度也比以前快了許多,但相比顧鳴來說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一般來說,修煉者的修為達到一定境界之後,想要達到明顯的提升幾乎都是以百年計,而顧鳴幾乎卻是一年一變,想不羨慕都難。

只是,顧鳴心裡很清楚,距離下一次升級恐怕得三四年了,畢竟這次的升級經驗一下飆升到十二萬,但日常任務卻沒有增加,只能慢慢積累。

升完級之後,顧鳴頻頻往返於京城,幫著籌備封禪大典一事。

畢竟這乃是一件關乎天下氣運的大事,對於大燕朝的未來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大燕朝越是國運昌盛,顧鳴的修煉也會越發的順利,對他的實力也有不小的增幅,所以,自然要全力以赴。

經過一番有條不紊的籌備工作,泰山封禪大典如期進行,過程十分順利。

而且,在封禪的過程中,天空再現龍鳳呈祥的瑞象。而且,不僅僅只是泰山上空,幾乎大燕朝境內的百姓都看到了這一奇觀。

無疑,這次泰山封禪將會在歷史上留下富有傳奇的一筆。

回京之後,永平帝龍顏大悅,連續頒佈了四條聖令,每一條,都足以轟動天下:

第一條聖令,大赦天下!

當然,大赦天下的意思並非是所有囚犯都能得到赦免,比如一些罪大惡極者,謀反者,或是朝廷飲犯是無法得到赦免的。

這條赦令對於一些被無辜株連的人來說,無疑於是最幸運的。

比如教坊司的那些犯官女眷。

赦免令不僅可以讓她們重新恢復自由身,包括賤籍也會更改為良籍。

第二條聖令,免兩年田地賦稅,免兩年軍役。家無田地產者,由朝廷統一發放兩年的糧食補助。

這一條聖令,朝廷可就得拿出不少庫銀來補貼了。

兩年不收田地賦稅,還要補貼家中無田地者,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另外,兩年免軍役的意思就是兩年不徵兵。

歷朝歷代,還沒有哪個帝王敢兩年不徵兵,永平帝此舉算是開了個先河,成為史上第一個敢於兩年不徵兵的帝王。

當然,他這麼做也是有理由、有信心、的把握的。

就目前的形勢來說,大燕朝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周邊小國與部落紛紛來朝,邊關已經一年多無戰事。

就算有,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摩擦。

當然,如果僅僅是因為這樣,永平帝也不可能這麼做。

一來軍隊需要迭換,二來時局風雲變幻,目前看著平靜,誰又說的清哪天有不長眼的傢伙找不痛快呢?

不徵兵的意思,只是不像以前那樣強行攤派人丁,而是採取了招募的方式。

這次,算是一次嘗試,如果可行的話,或許以後會廢除傳統的徭役方式,統一採取招募的方式。

也就是說,是採取自願入伍的方式。而且,不是說你報了名就能入伍,還得經過考核,過關了才行。

這一點,其實也是永平帝採納了顧鳴的建議。

以前,大燕朝的兵馬有一百多萬,其中大部份駐紮在邊關。

根據顧鳴的建議,大燕朝的兵馬可以縮減一倍甚至更多,有個五六十萬足夠了。

簡單來說,就是兵貴於精。

首先是在兵源的選擇上,儘量挑選身強力壯者,並進行統一、嚴格、有效的訓練。

其二就是精良的裝備。

自打軍械部成立之後,其成果相當喜人。

火銃經過多次改良,效能越來越完善,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大幅提升。

當然,這也離不開火藥以及冶煉工藝的提升,三者之間是有著相輔相襯的關係的。

還有神機炮的威力與射程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常規的有效射程差不多在四里開外,另有一種剛研製的大型火炮,有效射程更是達到了十幾裡開外。

這對於其它還在用傳統弓箭的小國來說,無疑於是一個噩夢。

當然,以目前的條件來說,火銃尚不及普及,但軍械部還研製了一種手持連發強弩,一次可裝備二十枝弩箭,在近距離作戰時十分有效。

因此,大燕朝的軍隊只要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銃、神機炮、強弩,再加上士兵經過精心挑選,嚴格培訓,其戰鬥力相比以前不知提升了多少倍。

再加上機動作戰的一萬特戰部隊……放眼天下,還有誰敢一戰?

所以,永平帝才會作出這樣的決定,一方面可以縮減兵源,節省開支,一方面,也彰顯了皇恩浩蕩,可樂而不為?

第三條聖令,工部之下增設農業司,並在各州府設定分部,面向全國招募人才。

成立此司的其目的在於結合各地環境,因地制宜,引進與培育優良的農作物種子,增加糧食產量。

這一點,自然也是顧鳴的建議。

第四條聖令,冊封顧鳴為“戍國公”,同時授予“亞聖”封號。

公,乃是外臣可享受的最高爵位,顧鳴年僅二十多歲獲得此爵位,可以說又創下了一個奇蹟。

但這個奇蹟相比“亞聖”封號來說,卻又顯得沒那麼耀眼了。

自古以來,人們最為熟悉的聖人莫過於諸子百家爭鳴時代的孔子、老子、孟子、莊子等等。

一個時代的輝煌之後,幾乎便很少出現為世人所接受的聖人或是亞聖。

王羲之應該算一個,其書寫的《蘭亭序集》名垂千古,被人譽為書聖。

關羽,則被人奉為武聖,民間百姓稱之為關公,關聖。

如今,顧鳴被永平帝冊封為亞聖,雖說有人不太服氣,但總的來說,絕大多數人還是認可的。

畢竟他的實力與成就是令人望塵莫及的。

詩詞、書畫、音律,無一不精。

更不要說,還一手推行了普及天下的注音方式及大燕字典,以及策劃了曠世文獻《永平大典》,其功在千秋。

民間的百姓或許不太清楚,但朝中的一眾大臣心裡有數,大燕朝之所以短短幾年走向輝煌,皇上固然功不可沒,但在幕後推動這一切的,正是顧鳴。

如此震古爍今的功績,受封為亞聖並不為過。

至此,顧鳴的聲望也算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雖說在系統人物等級上,他距離亞聖還差著不小的距離,但在現實生活中被封為亞聖,也為他帶來了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好處。

意料之中的自然是名望與氣運的大幅提升,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各方面的實力也同步大幅提升。

意料之外的是,冊封為亞聖之後,一夜之間,他竟然充分體驗到了傳說中的“頓悟”。

這是一種相當微妙的感覺。

以前有很多模模糊糊的東西,突然變得清晰起來。

靜下心來,他甚至可以“看到”時間的流動,感應到天地之間那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玄妙法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這樣微妙的狀態之下,顧鳴第一次進入了一種超然於物外的入定狀態。

差不多過了半個月方才醒來。

看似短短的半個月,顧鳴卻彷彿重新經歷了一次人生。

在冥思中,他似乎回到了剛剛降生的那一刻,牙牙學語,蹣跚學步……

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踏入社會、穿越、應試、高中狀元、成親、做官、辭官……

兩世的人生,讓他比別人多了更加豐富的閱歷、更多的感悟。

見證了新生命的誕生、見證了生老病死、見證了世態炎涼、見證了花開花落……

透過這半個月的冥思,顧鳴不僅心境得到了大幅提升,而且終於悟出了一套適合儒家修煉的心法。

他將這套心法命名為:九字經。

之所以取名為九字經,是因為這套修煉心法的精髓正是源自於儒家的九字真言: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心法口訣約千餘字,既可以當作一篇美文賞析,又可以細細品之,從中領悟出修煉之法。

就算不用之修煉,默默誦之,也能起到修身養性之效,正如佛家、道家弟子誦經一個道理……

……

“姑爺、姑爺,你終於醒了……”

顧鳴從入定中醒來,剛走出法寶空間,玉兒便一臉驚喜地跑上前來。

“咋咋呼呼的做啥?”

“嘻嘻,姑爺,你快去黑山看看。”

“黑山?黑山怎麼了?”

玉兒卻賣了個關子,神秘兮兮道:“姑爺去看看就知道了……呀?怎麼說走就走呀,人家話還沒講完呢?”

短短幾里路,顧鳴轉眼間便到了。

“這……”

一到黑山,顧鳴一臉驚訝,有些不敢置信的樣子。

因為此刻的黑山全然變了一個模樣,山清水秀,草長鶯飛,哪裡還有以前死氣沉沉的樣子?

這才過去短短半個月,變化竟然如此之大?

愣了一會,顧鳴靈光一閃,想到一種可能,必然是因為冊封亞聖的原因。

黑山乃是他的封地,故而天賜福澤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又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既如此,顧鳴的計劃又有了改變,決定擴大學院的規模,而且學院的名字也想好了,就叫:文道學院。

回去之後,顧鳴便與聶小倩商議了一番,決定再劃出一千畝地用以擴建學院。

屆時,這所學院將成為大燕朝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學院。

方案定下之後,顧鳴便開始廣招能工巧匠,儘可能地在兩年之內將學院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一時間,周邊的工匠紛紛湧到郭北縣,還有一些相隔千里之遙的工匠在聽聞訊息之後,也紛紛趕了過來……

不用說,他們都是奔著顧鳴的名頭來的。

曾經讓人畏懼的黑山,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顧鳴之前計劃在坡地上建一處居所,現在也改變了計劃,將地點移至黑山。

而且不僅僅只是他的居所,他還準備在緊鄰學院的地方打造一個環境優美、功能齊備的宜居小鎮,如此,也可以吸引一些百姓搬遷到黑山來居住。

畢竟黑山乃是他的封地,總不能一直這樣荒著,還是得有點人氣才行。

訊息一傳出,便有不少鄉紳找上門來主動要求合作。

要打造一個小鎮需要投入的銀子可不少,以顧鳴目前的家底顯然無法獨力完成。

那麼,與一眾鄉紳合作無疑是最佳的方式……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蜀三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