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且說一眾女才子纏住顧鳴之後,便開始一個個飆詩。

當然,可不是她們自嗨,而是讓顧鳴一起加入玩接詩遊戲。

這也是文人之間最常見的一種遊樂方式。

既能從中娛樂,又能觸發大家的靈感,不定什麼時間就靈光一閃,冒出一句佳句來。

正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飆詩的同時,還得喝酒。

吟的好,喝酒。

吟的不好,還是喝酒。

眼見著顧鳴身陷花叢中,不少人紛紛投以羨慕的眼光。

只不過,這番陣仗怕是也沒幾個人能吃得消。

畢竟這些都是姑蘇有名的女才子,和她們飆詩,沒有一點水平能行?

好在顧鳴還算壓得住陣,幾輪下來,更是令一眾女才子心悅誠服……

當晚,一行人依然還是住在雅園。

不過今晚卻不是眾樂樂,而是一行人自由活動,畢竟各有各的圈子。

顧鳴自然是跟著唐泊虎等人在一起,由祝之山作東,喚了幾個好友一起包了個獨院,喚來幾個姑娘陪酒、彈琴、唱曲、跳舞……

總之是極盡狂歡。

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顧鳴已經習以為常,而且也很喜歡。

這本身也是古代文人最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當然,前提是要消費的起,不然就只能回家數銅板過日子。

一直嗨到半夜時分,第二天上午,唐泊虎等人一個個睡到晌午時分方才陸續起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此,金桂詩畫會也就算是圓滿結束。

離開雅園之後,唐泊虎等人極力挽留顧鳴,說路途遙遠難得過來一趟,讓顧鳴多呆幾天,好好逛逛姑蘇府,同時大家也能藉此機會多多交流一番。

顧鳴沉吟了一會,最終應承下來。

反正現在回去也沒什麼要事,不如趁此機會遊玩一番姑蘇的名勝古蹟。

於是,當天下午先逛了逛姑蘇城內的名勝,第二日一早,便與唐泊虎、祝之山二人一起來到了姑蘇城外的千年古剎:寒山寺。

三人剛一到便引起了一陣轟動。

唐泊虎與祝之山且不必說,平日裡走到哪裡都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至於顧鳴……雖說絕大多數人並不認識他,但卻早已聽說了他的大名。

之前他在詩畫會上所吟唱的詩詞已經在姑蘇府傳開,正如前世的流行金曲一般,傳遍了大街小巷。

拾階而上,一路上不時有人上前熱情洋溢地打招呼。

不過都很理智,顯得很有禮儀。

因此也讓顧鳴心中暗歎,這要換作前世,像唐泊虎這樣的名人一出行,怕是早就被一幫腦殘粉圍得水洩不通。

古人所推崇的禮儀、仁義,竟被不少人視為糟粕,真的是可悲可嘆。

來到寒山寺門外,撲面而來的乃是一種滄桑與肅穆,古木森森、梵音嫋嫋、鐘聲悠悠。

門外有不少賣香燭的,生意很是火爆。

不過,讀書人前來逛道觀或是寺廟,大多都是遊玩,也或參禪論道。

要拜,也是拜儒家諸聖。

進入廟裡逛了一會,方丈帶著幾個小沙彌迎上前過來。

“阿彌陀佛,不知唐解元、顧解元、祝公子大駕光臨,老衲有失遠迎!”

“大師多禮了!”

三人紛紛回了一禮。

隨後,在方丈的盛情邀請之下,三人一起來到後院一間禪房坐下喝茶。

閒聊了一會,方丈不由衝著顧鳴笑道:“聽聞顧解元作了一首楓橋夜泊,詩句中提到了寒山寺……”

站在一旁的小沙彌一時情不自禁吟出聲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慧圓,不得無禮!”

方丈側過頭喝斥了一句,不過,語氣卻很是溫和。

“是!”

小沙彌不好意思撓了撓頭。

“大師不必責怪他……”顧鳴微笑著勸解一句。

“阿彌陀佛~”

方丈誦了一聲佛號,隨之衝著顧鳴一臉凝重道:“老納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顧解元是否方便為鄙寺題詩一首?”

“這個……就怕小生才疏學淺,讓人怠笑大方。”

說起來,自古以來在寒山寺留下墨寶的名人還真不少,包括唐泊虎在內也專程為此寺題過詩句。

能得歷代方丈親口相求的人還真是不多。

“顧解元謙虛了,你可是天子欽點的解元,能為鄙寺留下墨寶,必將令鄙寺增光不少。”

“文星,大師誠心相求,你就別推辭了。”

唐泊虎也從旁相勸了一句。

“好吧,那小生只能獻醜了,如寫的不好還請大師勿怪。”

“顧解元太謙虛了,慧圓,快去準備文房四寶……”

等到慧圓取來筆墨紙硯時,顧鳴方才這小沙彌拿來的乃是一支大楷毛筆。

顯然,這是要寫大字幅的意思。

不過這也難不倒顧鳴,畢竟他現在書法技能已經提升至4級,幾乎達到了書法名家的水準。

再升一級,說不定便能與書法大師比肩。

而且,顧鳴現在的書法水平並不侷限於系統等級的提升,自身也在持續提升。

畢竟他每天都在寫字,而且寫的還不少。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顧鳴抓起毛筆,略略沉吟便開始運筆如飛,寫下了詩句標題:題寒山寺禪院。

這時候,他不知不覺用上了妙筆生花的技能。

雖說妙筆生花主要是用於對戰,但在書寫時融入此技能卻也頗有奇效,讓字型看起來更顯蒼遵飄逸,呼之欲出。

寫下詩名之後,顧鳴繼續揮毫,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聞鍾磬音。”

“好,太好了!”

都說出家人心如止水,不嗔不喜,喜怒不形於色,但是顧鳴的詩句一寫完,方丈卻一臉激動,忍不住高聲呼妙。

唐泊虎與祝之山也紛紛擊掌,由衷讚歎。

“文星此來姑蘇,可謂佳句頻出,實在是令人佩服佩服。”

“此詩境界高遠,詩意幽深,令人不覺間靈臺空明,彷彿清風撲面而來,耳邊鐘聲悠悠……還有這字型也是獨樹一幟……”

“鐺、鐺、鐺……”

祝之山正在說鐘聲,沒想到耳邊還真的迴盪起一陣鐘聲。

這當然不是什麼幻聽。

包括方丈、唐泊虎,乃至於廟裡所有的和尚與香客全都聽到了。

寺院裡所有的大鐘小鐘幾乎在同一時間鳴響,煞是壯觀。

“這……這是怎麼回事?”

大殿中,一個執事長老一臉驚疑,眼神有些呆痴地盯著殿中的大鐘。

明明沒有人敲,怎麼會自己響?

“快,快去稟報方丈!”

寺院中一片沸騰,一些正在打坐靜修的和尚也紛紛走出禪房查探究竟。

一眾香客也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鍾聲響了一陣之後,終於平息下來。

後院中,方丈終於回過神來,正準備讓慧圓去問問情況,卻有寺中僧人匆匆前來稟報。

“你是說,鍾沒人敲,自己鳴響的?”

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方丈忍不住瞟向顧鳴,一臉震驚道:“難不成,是顧解元書寫的詩句引得寺中鐘聲自鳴?”

顧鳴攤了攤手,一副我也不知道,你別問我的表情。

其實,他已經猜到多半就是這個緣由。

畢竟這也不是第一次引來異象。

“應該是了……”唐泊虎也回過神來,一臉感慨道:“聽說顧解元在應試之時,天空五彩祥雲籠罩。故而,現在引得百鍾齊鳴也不奇怪。”

祝之山也跟著感嘆道:“顧解元果非我等凡夫俗子能比擬,未來說不定能成就文聖之名。”

聽到這番話,方丈更是一臉肅穆,衝著顧鳴合什揖禮:“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鄙寺得能顧解元墨寶,實乃榮幸之至,老衲感激不盡……”

“大師不必多禮,寒山寺乃千年名剎,能在此留詩一首,也是顧某的榮幸。”

“顧解元謙虛了,回頭老衲便讓人將此詩刻於院中石碑上,也好流傳千古……”

聊了一會,方丈又親自帶著顧鳴等人前去參觀寒山寺的一些古蹟與歷代名人字畫。

寺中有一處藏經閣,便是收藏佛經、典籍,以及名人字畫的地方。

藏經閣不對外開放,包括寺中僧人未經允許也不得隨意出入。

不過有方丈親自帶領自然就暢通無阻了,重要的是,藏經閣中已經收藏了唐泊虎、祝之山的字畫,包括顧鳴在內,之前書寫的字幅也將收藏在這裡。

藏經閣分為三層,最下層為值守僧人誦經、休息之處,二層與三層方才用於收藏佛經、字畫等。

這樣做,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潮。

進入藏經閣,便能聞到一股獨有的檀木香味。

步上二樓之後,便見到一排排書架,上面擺滿了各類佛經與書籍。

這些大多屬於古籍,有些甚至是孤本,因為寺內一向看守很嚴,全天候都有僧人在此值守。

除了防盜,還得防火。

三樓,幾乎全是歷年來寺內收藏的名人字畫,其價值難以估量。當然,寺裡也不何能將這些字畫拿出去賣。

據說百年前曾有一夥江湖大盜潛入寒山寺,準備盜走藏經閣中的古籍與字畫大發一筆橫財。

結果,橫財未發,反倒被揍得奄奄一息送到官府。

由此可見,寺內一定隱藏著絕頂高手,令一眾宵小不敢輕舉妄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蜀三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