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分一杯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渭城有“一城雙港五坊六街二十四橋”的說法,城就是內城也稱為中渭街,雙港是渭港及東楚水師港。五坊指“苦人坊、玉關坊、鼎湖坊、朝江坊及冠堂坊”,六街指“陳第街、歸鳥街、上渭街、下渭街、優伶街及燭柳街”。

上渭街官衙林立,商號紛紛,是渭城白天最為熱鬧的地方,但真正宜居且隱藏繁榮的卻是鼎湖坊、朝江坊及冠堂坊。民間傳說,渭地最開始並沒有如今這麼大,它原始面積就是如今鼎湖、朝江、冠堂的總面積。

鼎湖坊內是真有一片湖的,此湖形成三足鼎故名為“鼎湖”,鼎湖坊的宅院就是圍著湖而建,並在湖上建造了各種功用,高低不一的橫跨湖岸的橋樑。

鼎湖與其餘兩坊一樣都很排外,這種排外是包含渭城國民在內的,也就是底蘊不足者不能入住,所以,鼎湖的人口約在兩萬左右,卻佔據渭城十分之一的面積。其餘兩坊同樣是人少地廣,三坊加起來就是渭城的十分之三的面積。

如果說上渭街是渭城新貴,那三坊就是老牌渭城貴族,居住此三坊內的人不一定非富即貴,但每家都必是有千年底蘊的,子弟不說人人為官為吏,卻都有一技在身。三坊之間由於歷史原因守望相助,雖有坊門在外,內裡卻是互通有無,早就連成一片,故常稱為“朝鼎冠坊”。

渭地最早是魏氏盤據,魏氏後來演變成魏姓,朝鼎完坊內最大牌的就是魏家,魏臨仙是坊內皆知的魏家麒麟兒,魏家八十歲的老太爺親口所說。魏臨仙也不負老太爺的自誇,年僅二十就已經是六梯位玄修,且文韜武略,為老朽的魏家吹進一股清風。

魏樓的位置極佳,可俯瞰鼎湖也可遠眺渭江,更能將三坊主要街道收入視野,魏家老太爺將此樓劃歸魏臨仙名下,不僅魏家上下眼紅憤恨,朝鼎冠坊內其餘的子弟也是羨慕的很。

但外人眼中羨慕忌爐恨的魏臨仙卻一直不開森,魏家固然看重他,他卻也不得不遵從魏家老朽的束縛。魏家的歷史確實悠久,但在時代變遷中卻屢屢判斷錯誤,致使魏家的資產不斷縮水,魏臨仙也因此沒有得到多少的修煉資源。

他能攀升到六梯位,是靠他自己以及眾多小夥伴的協助,魏家在他修煉的過程中起到的只是一張“皮”的作用。但這作用也蠻大的,正是有魏家麒麟兒的這張皮,渭城內的很多案件成了無頭懸案。

魏家的沒落,外人是不知道的,魏臨仙也因此能夠解釋自己為何能攀升至六梯位,相比很多玩家還在遮遮掩掩的修煉,他則在九梯位時就在楚士司立檔,然後邁入仕途。魏臨仙最想混進去的衙門不是楚士司,而是渭城府,渭城府是渭城軍政核心,入了渭城府就能接觸到很多的情報。

下渭街拓展計劃就是魏臨仙偶然得知,他知道後派小夥伴們前往下渭街放出口風,吸引到大量玩家後,再讓小夥伴們提議組建“渭團”,推舉一位不是自己團隊的玩家當團長。等果實要差不多成熟後,再將這個團長踢掉,推舉自己的人上馬,然後整合那些玩家形成一股基層力量。

渭團內的玩家人數近千,這近千的玩家,魏臨仙都一一調查立檔,然後分出一二三,再派人接近,溝通,等時機到了,就將他們吸入自己所組建的“魏僚子”組織。魏僚子就是魏臨仙對外的名字,如同胡山雕還有一個真實身份胡大雕一樣,魏僚子也是真實戶口。

“渭團”的玩家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吸入一個組織內,他們聚在一起的目標是“賺錢”,而為了“賺錢”,他們會主動或被動的打聽自己所在行業或衙門內的一些情報。這些情報最終都會彙集到“魏僚子”組織,然後透過分析,歸納,找出其中有用的並加以利用或售賣。

魏僚子的核心成員包括魏臨仙在內也只有七個,曲詩穎就是其中一個,另外五個也在魏臨仙幫助下進入了渭城司衙。渭城司衙說好進也好進,說難進也難進,當僕役的話就好進,想要進入正規部門就比較難了,好在魏家人脈充足,按插六個人還是有能力的。

刺殺李宏傑是魏臨仙最近很得意之事,可惜只能跟執行刺殺行動的小夥伴“莫科”互吹,這秘密不能讓第三人知道,就算曲詩穎等人詢問也不會透露。

刺殺背後牽扯到太一宗的一位長輩,這位長輩其實已經失聯三十年了,卻不想在遊戲中偶然相遇後被其認出,一番問答後確定兩人的直系血緣關係,長輩就給他了一些修煉資源及緊急時才能用的聯絡方式。

若是說沒有疑惑那是假的,長輩三十年前就五十來歲,而今也有八十多歲,但在遊戲裡卻一點也看不出來。遊戲可沒有什麼美化功能的,年齡上也只規定下限十六歲,上限卻沒有明文規定,但也沒聽說超過六十歲的人進遊

戲的。

奇怪的事情其實很多,就拿現實世界裡各國對“何方神聖”這款遊戲的重視就不科學,虛擬遊戲再牛逼也就是遊戲,遊戲能創造一些經濟價值卻不可能成為經濟支柱。全世界都去玩遊戲了,全世界也就離餓死不遠了。

但偏偏各國對此款遊戲的一些資訊卻是明碼標價,比如某條玄徑的三二一梯職業,比如法術演變、法寶詳細法效等等,更有大量楚國山川地理的資料需求。若是能提交經得起驗證的答案,一夜暴富並不假,這是有事實例子的。

正是現實各國對遊戲的重視不科學,魏臨仙才會放棄一些現實內重要的東西,邀請現實中的六個朋友一起組團進入遊戲。雖然進入的時間比最早進入者晚了兩個月,但魏臨仙的運氣好,他是出生在渭城老牌貴族的“魏家”。

“也不知魏離叔聽聞李宏傑死亡後,會不會責怪我”,魏臨仙望著前方不遠處的鼎湖,喃喃自語。

魏離叔就是在太一宗的那個現實長輩,梯位卻只是有“九”,但魏臨仙卻能清晰感知到一旦動手,自己會被秒殺。這種感知很奇怪,魏臨仙也沒有掩藏直接說了出來,魏離叔卻是一言難盡的表情,讓他加緊修煉,最好四處遊歷一番。

魏臨仙花數月時間偷蒙拐騙提升到六梯位,就是想在遊歷的時候有更強的自保能力,另外,他也想在遊歷前積攢下一筆財富,如此,在遊歷途中看到好東西才能買下來。畢竟,離了渭城,他要是繼續靠偷盜是不安全的,魏家在渭城是保護/傘,離了渭城,魏家就是個屁。

“下渭街拓展之事終於定策了”。

說來也是巧,李宏傑才撲街一天不到的時間,渭城府的“渭港開拓策”就定了下來,這屬於地方自己的建設,在不要求王都資金支援情況下,地方一旦定策就可以自主進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渭城府不缺資金,且渭港開拓也不是近期才開展的,策雖未定,前期工作卻是在數年前就斷斷續續的進行,到了如今,該做的前期工作都已完成,所以,一旦定策就會馬上開工。

渭港拓展策包括道路、船位、倉庫等等,單是路就要拆掉數千上萬的宅院,而靠近渭港的區域則全拆,為港口擴建及倉庫擴建做準備。魏臨仙沒有看過“渭港開拓策”的具體,但他憑藉自己魏家麒麟子及在渭城府中的表現,也得到一鱗半爪的訊息。

渭港本身就是寶物級的港口,不以吞吐量為準,只說每天可進出的船隻數量就是數百上千,且都是高約數丈的大船。因此,渭港擴建的主要資金就是花在寶物級材料上,預算達到千萬元晶,拆遷款在渭港策裡佔據的比例不算大。

渭城每年收入在百來萬元晶,這個投資就是渭城十數年的積蓄。當然,全元晶支付是不可能的,渭城也不存在這麼多的元晶,大部分都是以物支付,所以,魏臨仙等人想得到元晶幣數量不會太多。

雖說拆遷款佔據的比例不算大,但摺合也達到四五十萬元晶的,就算物資代替了大部分,元晶也不會低於二十萬的。而魏臨仙等人買到的房契都在拆遷範圍,釘子戶是別想當了,除非來頭很硬,但下渭街有來頭很硬的人嗎?若是有,就必然心懷不軌,渭城府也不是吃水平線的。

魏臨仙在渭城府也當了兩三月的吏,很清楚渭城府的一些手段,他是不準備當釘子戶的,統計一下手頭上的房契,按渭城府給出的標準,他能賺到最低十萬的利潤,而這刨除物資的利潤。

魏臨仙感嘆拆遷果然是暴富之路時,胡山雕也在琢磨著自己能不能在渭港擴建上分一杯羹。拆遷款是不用想了,時間上來不及,況且此時進場,吃相太難看,怎麼說也是代理司尉,吃相這麼難看,會被渭城同僚們鄙視的。

胡山雕的想法是“賣貨”,他可是有一個地木窟的,老木頭肯定是不同意這說法,但它又能如何?還不是看著胡山雕運走大量的寶物級材料。渭港建造使用的都是寶物級材料,胡山雕不說全包,只是包一個區域,賺它個幾十上百萬也是有的,他這可是無本買賣。

渭城也不是沒有做修煉資源買賣的人,基本上都是玄修家屬,他們有貨源也有信譽,就算遇到風浪也能撐過去。胡山雕要分一杯羹的話,渭城府相熊笑沒有意見,但想要佔一成的量卻是不行。

刨去賠青拆遷、人力等款項,渭港有八百萬的專案預算,真正元晶支付的則只有三百來萬,其餘的都是以稅收折扣、茶引、鹽引等等手段進行貼補。如果胡山雕願意的話,他可以用這筆款子把北碧宮峰買下來,反正碧宮峰跟支珢山只是名義上屬於渭城,實則掌握在“岷人”手中。

胡山雕倒是心中一動,地木窟所在的地表面積頗大,若是把那地方買下來,按

照楚律,就算下面有元晶礦,那也是屬於胡山雕的。當然,能不能保住,楚國是不管的,楚國只承認歸屬權不提供保護。

渭城對碧宮、支珢兩座山脈並沒有詳實的地圖,但有飛船的存在,透過空中俯瞰還是能畫出較為清晰的脈絡,然後派人潛入打聽各地的名稱。九州對於地名是相當執著的,不知道就不知道,亂命名是絕對不行的。

熊笑就算顧忌廖隆基而同意胡山雕分一杯羹,也不可能親自跟胡山雕討價還價,能跟胡山雕見面商談,也是因為胡山雕如今是鷹爪司尉,是渭城官面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因此,在授意屬下後,熊笑就甩袖離去,胡山雕則跟“水港司”的官員扯皮。

楚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大多地方都是天然海港,再加上楚王又是走楚江王路徑,楚國的水運科技發展極其迅猛,相比之下,陸地的各項指標就蠻低的。水港司是楚國府司內比重較大的,負責船舶、港口等等業務,與通易司屬於世仇。

通易司負責稅務、商業運轉等職權,而楚國的港口又是稅收重要來源,水港司隱瞞收入是必須的,否則,小金庫哪裡建得起來?通易司派大量人馬守在港口,雙方每天不打幾場都會讓楚國官場詫異的。

地木窟所在的北碧宮峰區域叫“香杉峰”,胡山雕只需將此峰買下來就能擁有整個地木窟。由於賣的不是自己佔有的地盤,再加上胡山雕表示能解決水港司談判官員的一些私事,最終,香極峰以一萬元晶賣給胡山雕。

若說便宜倒真便宜,若說貴也貴,因為香杉峰就在那裡,沒被胡山雕買下來之前,誰都可以去的,就算有資源,估計也早就被挖完了。沒有現金來往的生意談起來很隨意,幾萬幾萬元晶的就是個數字。

但白紙黑字簽下來的合同卻不隨意,胡山雕一旦違約,熊笑會毫不客氣的舉起楚律懲罰他。

地木窟的窟靈“老墨頭”歡迎胡山雕來做客,得知來意後立馬翻臉,但它又打不過胡山雕,只能咆哮連連。

胡山雕忍痛拿出自己僅剩下的170元晶,元晶也是有面額的,一分最低,100最高,胡山雕特意全換成一分元晶,放在袋子裡響丁當。

老墨頭就個宅靈,雖然有大羅金仙的傳承卻缺少見識,元晶幣是聽說過,見到實物還是第一次,啃一分入嘴,味道鮮美,老墨頭頓時不再抱怨胡山雕,很是珍惜的把錢袋藏了起來,然後加入搬運中。

老墨頭才是地木窟真正的主人,它對地木窟瞭如指掌,而在這個特殊且封閉的環境裡,它能施展很多輔助類法術。攻擊類法術是嚴重缺乏的,否則,也不會打不過胡山雕。當然,真要生死撕殺,老墨頭也不是沒有大威力手段的。

有的地頭蛇相助,胡山雕就不需要在地木窟裡奔跑,只需要扛起老墨頭甩來的材料搬到銀霧之上即可。銀筆峰與玉清峰的面積足夠裝下這些貨物,而地木窟只出產寶樹、寶土及寶藥,胡山雕簽定的合同裡也就只有寶木與寶土。

渭港擴建的方法與胡山雕建造“贏勾觀”沒有太大區別,到達指定地點後將建造圖紙啟用,然後依照圖紙所示,將相關材料填充。建造速度是極快的,但前期工作卻是非常巨大且消耗時間的。

建造圖紙的前置是“建築圖紙”也可以稱為設計圖,設計圖分成數十上百份,由數百上千各行各業技能等級高的匠人完成。這些設計圖確定無誤後,由玄修接手將其拓印到篆紙上,然後進行煉製,煉製是一定的失敗率,一旦失敗,就要重複之前的拓印。

煉製成功後就是建造圖紙,數量眾多的設計圖紙融為一張,圖紙的等級決定建築的潛力。

渭城府顯然也是沒有想以會煉製出“靈器”級的建造圖紙,但欣喜的同時也只能先建造寶物級渭港,靈器級是不可能造出來的。就算是“術品”級,渭城府也沒有財力技撐,所以,只能先造寶物級港口。

胡山雕能接下寶木、寶土這單生意,是因為他的到貨時間短,若是時間長的話,或許就沒有他參與的資格。

將物品攜帶到銀霧之上的條件是“提得動”,胡山雕80斛的元力儲量使得他力大無窮,但他也只有一雙手,必須將大量寶木或寶土攏成一堆後,才能增加搬運效率。就算是首梯玄修也不能達到辟穀的層次,但餓個十天半月也不會死,只是一旦飢餓的話,空有一身元力也會軟弱無力的。

渭港的倉庫非常緊張,胡山雕走了些門路才租到一個中型倉庫,中型倉庫足夠胡山雕卸貨,時間主要花在渭城與香杉峰之間的往返。為此,胡山雕不得不租了艘“飛船”節約時間,他如今是鷹爪司一把手,不在鷹爪司內沒有問題,但若是離開渭城時間太長,就違反了楚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狼籍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