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歸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五月十五日。

一早,老王家人都聚在了王彪家院前。

王洪超和李寧幫著王彪拎著東西往沈娜的後備箱裡裝。

瀋海已經徹底康復如初,腦中的淤血已經吸收乾淨,眼見沈娜和王彪的婚期將近,也是他心裡想家想念北京的親友。

所以決定回京。

雖然老王家上至老太爺老太奶,下至王彪都一致不捨挽留,但是瀋海和謝春蘭已經主意已定。

迎春高鐵站,月臺。

王彪不捨的牽著沈娜的雙手,“蠻蠻,回去忙完可就回來啊,農場和養殖上都需要你的指導和監督呢。”

“哎呀,幹嘛呀,不就是分開一段時間嗎,我又跑不了,把麵粉和白菜的事解決了,我就回來了,倒是你,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什麼都親力親為。”沈娜有些心疼的摸著王彪臉。

這一段時間,又忙著寫小說,又忙著耕地,又要忙著村裡的事,整個人的氣色,又如如年秋頭那般。

王彪攥住沈娜的手,說道:“我知道,對了,這個裡邊是小麥黑苞米從上糞到播種在到施沼液肥的影片,我都剪輯好了如果你覺得哪裡不好,就找人在弄一下,回頭你宣傳好用。”

沈娜接過隨身碟,“嗯,一會回去開車慢點。”

“嗯,你上車吧老婆,對了,回去別讓爸喝酒,多吃點清淡的,每天都讓他吃兩個橙子。”

......

沈娜走了,帶著爸媽走了。

王彪一下子覺得心裡邊空落落的。

連帶著二層小別墅都空落落的,人氣冷淡。

開車回到江源後,王彪並沒有回家,而是來到了一家川味菜府。

今天,他約了兩個重要的人,是曾經讓他賺取第一桶巨金的重要人物。

“郭總,哥,真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我這剛去迎春送我媳婦和岳父他們去了。”

長的精瘦的郭總笑道:“沒事,我們倆來到這也沒多一會。”

王彪把服務員叫了過來,“妹子,上菜吧!”

沒多久,一份份冷熱特色川菜被端上了飯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老弟,沒想到你這兩年居然把產業鋪的這麼大,沙子的事,你放心,郭哥就跟你對脾氣,價錢的事,絕對最低,質量絕對最好。”

王彪自己給自己倒滿了白酒,“郭總,拿兄弟我在這先敬你一杯了。”

“呵呵呵,兄弟好酒量!”

王彪喝完一杯之後,又倒了一杯,對黑衣大哥說道:“哥,兄弟也敬你一杯,這次運沙子,就都交給你了!”

......

一開始,王彪只是聯絡黑衣大哥,想問問他今年有沒有拉過沙子,沙場剛撈出的沙子多少錢一立。

哪成想,當年清淤撈沙的那個大老總還在撈沙。

雖然說有著郭總這一層關係,但是,這次買的沙子,還是以三十五一立的價格籤的。

但相比建材廠賣的一百塊錢一立的價格,王彪已經很滿意了。

經過過去一週多的準備,施工隊已經來到磚廠開始破土動功。

動工那天,特意選的好日子,光煙花禮炮二踢腳揚鞭就放了五六千塊錢。

除了親戚朋友和村人們跑來給壯場面,鎮政府和區政府的領導也都過來了。畢竟,蠻蠻農場現在是整個松江區投資最大的一個民營農場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近兩千萬的投資,這還沒有算日後購買牛苗豬苗和配套設施等投入。

雖然磚廠破土動工了,但是王彪卻輕鬆了,晚飯後溜達的時候,捎帶腳看一下就可以了。

其實也沒什麼看的,現在工程隊幹的工作主要就是挖地基,也沒什麼好看的。

大庫這邊已經開始澆築地基。

大庫終究還是選在屯子後建的,王彪買了三個院子,三個棟磚瓦房連同院牆什麼的,拆出來不到十二萬的紅磚。

算算,買三個院子只花了七萬塊錢的樣子。

三個大院子蓋起的大庫,足夠裝各種農用機械了。

大庫這邊有王洪坤盯著,王彪比較放心,雖然這個大叔摳門算計了些,手藝雖然中等水平,但是幹活負責,不會太糊弄。

有他盯著那十個瓦匠,王彪還是很放心的。

現在他就忙活一件事,監督各個屯子種植多年生的黑燕麥草。

這玩意不監督還真不行,一些歲數大的人家,反倒是能按照他說的去認真播種,而一些年輕的村民,就糊弄了,刨個溝,隨便的用手一揚完事。

水也不及時澆。

“老二,就屁大的地方,咱能不能好好種種?這草籽二十多塊錢一斤呢,你都揚一起,這不是禍害人嗎?“王彪沒好氣的罵道。

”嘿嘿,村長啊,一個草,雜種還不出呢,這撒一起好啊,苗多,葉嫩,破土能力好!“

王彪氣的站起身子,恨不得給吳老二屁股一腳,“行了,你趕緊去接水管去,我給你種。”

“不用啊王書記,我自己就整了。”吳老二媳蹲在一旁說道。

王彪瞥了一眼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吳老二媳婦,哼了一些,“行了你,弄一身土的,妝就白畫了,還你自己種,這草籽給你們發下來有五天了吧?我要是不來,你們還不種。”

吳老二媳婦嘿嘿一笑。

王彪幫著種完,又去了下一家,這家是一對老兩口,種倒是種完了但是因為沒有潛水井,只有自來水,放水不方便。

王彪只能弄兩個塑膠水桶幫著拎水澆地。

“村長啊,哎,我們兩口子真是過意不去,還得麻煩你給挑水。”老太太感動的說道。

王彪說道:“沒事,當村長不就是為大家服務的嗎,大爺大娘啊,回頭趕集就把小鴨小鵝啥的買回來吧,這牧草啊,估計有個十天二十天的就能割著喂了。“

”嗯呢,村長啊,這咱們村上能不能直接去廠子把小鴨小鵝買回來賣給村民啊,這樣我們也能少花一些錢。“老大爺坐在大門口說道。

王彪一愣,是啊,紅旗村的村民就算不多買,一個村三十戶村民買,一家買十隻,那就得一千五百只小鵝,別人家在買個小雞小鴨啥的呢?

如果村裡出面,直接去廠子往回成批買,價錢一定能壓幾塊,也算為紅旗村村民謀取利益了。

“大爺,姜還是老的辣啊,不然我咋就沒想到這個方面呢,你等著哈,我這就通知大家,讓想買的人家抱個數。”王彪佩服了一句,拿起手機就在幾個群裡發了資訊。

怕一些不用智能手機的人,錯過訊息,他又給村裡打更的老頭去了個電話,讓他在大喇叭裡廣播一下。

“村長啊,我不行啊,我哪說的好啊,我在說差了,還是你回來廣播吧。”

“那有啥說不明白的呢,就那麼幾句話,你就說村長說了誰家想買雞鴨鵝的,就在微信群裡報個數,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讓鄰居或是兒女給報個數,不就得了嗎。”

“不行,不行,我哪記得住這些啊,村長啊你就別為難我了還是你們回來在播吧。”

這老頭。

真......

王彪無奈,“大爺啊,我們哪有功夫啊,這都在個村屯忙著呢,這樣,廣播機和大喇叭你不是會開嗎,你把機器開啟,之後我說一句,你對大喇叭喊一句,這樣行吧?”

“啊?那,那還行,那你說一句我喊一句,喊錯了你可別賴我。“

王彪氣笑了,這老頭還挺知道加小心摘責任的。

“我怪你幹啥。”

不一會,讓紅旗村村民為之噴飯的廣播就開始了。

“我擦,這村裡誰廣播呢?大腸乾燥啊,喊這麼大動靜。”

“哈哈哈哈,這誰啊,怎麼磕磕巴巴的喊一句,還停一會呢,這是倒氣呢?”

“哈哈哈哈,這廣播倒是有意思,媽的,別看趙本山小品還有意思啊啊,哎,不過村長這事幹的好的,咱們買小鵝啥的一隻起碼能便宜一塊錢啊。”

“啥?一塊錢?從廠子直接買鵝雛啥的,能比集上最少便宜兩塊錢,買十隻就能便宜二十塊錢,夠買兩隻小雞仔了。”

“這王彪還真沒白選他當村長啊,是真幫著咱們老百姓啊,這又幫種草又幫著聯絡買家禽的。”

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切,你們以為他是幫大家省錢買鵝雛啥的啊,沒好處的事他能幹?哼,十塊進回來的小鵝回頭賣你們十一十二的,你們知道啊?一個個的還感激呢。“

“也是啊,去年村裡那個二東子不也聯絡了嗎,結果賣的小雞小鵝啥的跟趕集賣的一個價,我看這次也懸乎。”

“你們倆可快拉倒吧,人王村長差你們那萬八千塊錢的嗎?人那農場啥的投資上千萬的,會打你們那萬八千塊錢的?”

“就是,咱們做人啊吧,一就一,二就是二,王彪村長我真是真佩服,真是為咱們老百姓辦事,咱們呢,也就別總拿老眼光去看現在的村官。”

“二哥說的對,你說你們倆這話回頭傳村長的耳朵裡,讓人聽著多難受,”

經過金銘、劉會計和劉美麗三人近一上午的統計,紅旗村所有報名買雞鴨鵝的數量出來了。

一共有近三百戶人家報名買雞鴨鵝。

小鵝一共四千三百只,鴨子兩千二百七十只,小雞一千九百五十只。

只這些,差不多就能為紅旗村這三百多戶人家,增加近四十多萬的額外收入。

而這些,還沒有算入蠻蠻農場買的雞鴨鵝。

王彪這次定了五百只小鵝五百只鴨子和五百只小雞仔。

爺爺王國強、奶奶代英成功的榮升成為了蠻蠻農場的家禽大隊長和飼養主任。

老兩口只等雞鴨鵝買回來後,就正式走馬上任。

雖然兩口子七十多了,但是卻很熱衷這個工作,倒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發揮發揮餘熱,也為了能鍛鍊鍛鍊身子骨。

而且,兩個人一個月還能賺三千塊錢。

但是,他們卻不是奔著那每月那三千塊錢,現在王彪每年都給他們一人一萬塊錢,他們是為了能幫大孫子幹一些事。

讓大孫子能活的輕鬆些。

為了這些雞鴨鵝,王彪特意在屯後那片種植黑麥草的地頭,扣了三棟簡易的養殖大棚,按了十八個攝像頭,大棚周圍又拉了一圈細密的鐵網。

這是用於防止老鼠黃鼠狼什麼的夜裡潛入棚子中,禍害小鵝小鴨什麼的。

直接守著十幾垧地的黑麥草地,喂起來也方便。

至於這麼多的雞鴨鵝,王彪已經想好了銷路,就往首都運送,喂草和苞米面長大的雞鴨鵝,這是什麼影片?

純綠色有機啊。

時常的拍些餵食影片什麼的,發到抖音快手裡,這可是極好的宣傳材料。

他相信,首都的親人們一定會相中他的雞鴨鵝的。

便是現在農村人,都追求吃這些純糧食味大的家禽家畜,北京的人民不會不追求的。

王彪也不知道自己腦子是怎麼了,一想到把農副產品什麼的賣給首都的同胞親人們,他的腦袋裡的筋和靈感主意,就一個個的嗖嗖的往出蹦。

別看現在大棚剛扣完,周圍的鐵網還沒拉,但是他腦袋了又蹦出來個吸引人的妙點子。

這些牧草地還有賣地,他都沒有打農藥,夏天的時候,螞蚱蟈蟈、扁得勾等蟲子什麼的一定多。

到時候他就在大棚外邊掛上一些燈泡。

到時候就得有很多螞蚱、蟈蟈、蝲蝲蛄等蟲子趨光飛過來。

那時候,這些玩意就不是害蟲了,而是高階的氨基酸蛋白質等來源。

雞鴨鵝一吃,那還不得忒忒的長?

又是蝗蟲又是牧草的,體內的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得多多?

這東西專家可是說過,是有消炎作用的。

對人身體很好好處!

就衝這一點,到時候跟北京那些大爺大媽、奶奶爺爺們一宣傳,五百只雞鴨鵝哪夠賣的。

對,對,就抓這一點宣傳。

王彪想到這,小說也寫不下去了,什麼百度優酷又抖音快手的,各種搜尋記憶中那個影片片段。

那是一個養殖專家在採訪時候說的,關於散養雞和飼養雞的區別。

至於養這麼多雞鴨鵝,到冬天的時候能不能都賣出去,紅旗村的村民一點都不擔心,

賣不出去過年殺了,就自己家吃,吃不了就養著來年下蛋賣。

自己家有院子,養活啥都方便。

這是東北農村大院的一大優點。

可惜,這種優點,怕是要不了幾年就會在合村並鎮的政策下消失!

到時候別說養雞鴨鵝了,便是想養牛啊豬羊什麼的,賺一些額外收入補貼家用都沒可能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