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建國稱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須佐之男和月讀神降後,沒有絲毫廢話,瞬間催動各自以神力凝結的神器,發出攻擊。

須佐之男以草薙劍斬出了一道百丈長的黑色劍氣長河,每一滴黑色河水都是水行法則之力凝聚的精純劍氣。

而女神月讀以八尺瓊勾玉催動了神通,發出了一道百丈長的白色神光,卻是至陰至寒的太陰冰魄神光,可凍結萬物!

周銀鈴卻始終神色淡然,對於須佐之男和月讀的神降毫不意外,因為這本來就是蕭易故意給他們創造的偷襲機會。她自然早有準備。

在須佐之男和月讀發動攻擊時,她的身影驟然一分為二,本尊手持本命神劍,元神化身手持玄元碧水珠。

本命神劍在御劍術的催動下,化作一道百丈長的藍色劍光,以風馳電掣的極致速度擊潰了黑色劍氣長河,射向了須佐之男。

須佐之男一臉錯愕神色,倉促凝聚了一層黑色法力護罩,卻被藍色劍光瞬間擊潰,順勢貫穿了他附體的軀殼。

須佐之男的元神瞬間潰散,肉身化作了齏粉。

於此同時,玄元碧水珠也化作一顆藍色流星,擊潰了太陰冰魄神光,命中了神降的月讀。

月讀附體的肉身瞬間爆開,化作血肉碎片,而元神也瞬間潰散,意志泯滅。

出雲國三貴神之中的月神、海神從出場到撲街,整個過程不超過10秒!

所有看到這一幕的將士都是一臉難以置信神色。這麼廢的神祗,真的是我們信仰的海神和月神?

城門之上,毛利元就神色頹然道:“開城投降!”

這不是低武世界,縱使武林第一高手,也可以用士兵圍死。作為高武世界,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頂尖戰力。

既然海神和月神都輸了,他們又如何抵抗?

頑抗只有死路一條,而投降了,不僅性命可保,而且還可以保住大半的權勢。

這也多虧了蕭易千金買馬骨,重用了藤原秀吉,並且寬待了藤原家。有了他的榜樣,其他大名在面臨絕境之時,就多了一個投降的選擇,不會死扛到底。這對蕭易穩固統治大有幫助。

片刻後,城門懸掛白旗,城門開啟,迎接王師入城!

毛利番有三個分支,加起來有近兩個郡的封地,就這樣兵不血刃的落入了蕭易手中。

不知不覺中,蕭易的疆域達到了12個郡。

這時,蕭易停止了繼續擴張,而是整編軍隊,將所有降卒打散重編,以巨鯨島的士兵為核心,加強掌控力。

當然,這只是駐守地方的普通軍隊,而一萬龍鯨衛和五萬玄鯨衛,他始終保持全員巨鯨島出身。

半個月後,軍隊整編完畢,此時蕭易麾下有了一萬龍鯨衛和5萬玄鯨衛,共6萬特殊軍團,駐守江州城。另外每個郡有4萬地方駐軍,12個郡總計48萬地方軍。

此時,蕭易共有54萬大軍,12個郡的統治也已經穩固下來。

這也是多虧了藤原家、毛利家等一批出雲國本土投靠的人才。只有出雲國人,才最瞭解如何治理出雲國。就如同當年的滿清,也是靠了一幫漢臣,才能穩固天下,得了數百年氣數。

否則,僅憑八旗滿人,又如何能夠治理浩瀚華夏。

因為時機成熟,蕭易正式建國稱王,立國號大明,定都江州城,改稱江都,年號天元。

隨後,他舉行了祭天大典。

天壇之上,蕭易唸完了祭天寶誥,黃袍加身,正式登基為王。

這時,肉眼不可見的磅礴金色氣運匯聚,在蕭易的頭頂凝聚為一條頗為凝實的四爪金蛟。

此時,他雖然是國主,但只是諸侯王,相當於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主,因此氣運凝聚為四爪蛟龍。

如果蕭易能夠佔領足夠廣袤的疆域和海量人口,就可以稱帝,那時氣運就能凝聚為五爪真龍。人族之中,能夠有這般位格的應該只有大乾皇帝和元蒙國國主。

雖然如此,但有一樣是相同的,那就是氣運變成了龍氣,具有特殊的力量,可以抵擋神通,萬法不侵,也可以用來封印天地靈氣和敵人法力,鎮壓強敵。

當然,龍氣也是有局限性的,龍氣只能破法,卻不能針對強悍的肉身和肉身衍生的氣血之力。

如果武聖強者出手,即便只靠肉身氣血之力,法相境巔峰的國主也抵擋不住。

隨後,他冊封了諸多官員,朱玉靈、宋雨欣、許長青、王武源、藍鳳儀、林紫鳳、藤原秀吉、毛利元就、憐月、拈花、映雪、張恆等人都得到了冊封,也有氣運加持,可以提升他們的修煉速度。

至於王后,沒有冊封,如果冊封了周銀鈴和凌思媛之中任何一個,對另一個都不好。

而且,他現在的是小號登基,為了避免暴露與大號白逸塵的關係,也不宜冊封兩女為王后。

因此,蕭易冊封周銀鈴和凌思媛為國師,也算是有了氣運加持,對她們參悟法則也有幫助。

隨後,蕭易的源力儲備也大幅提升,達到了2.8466億,增加了1.6億,收穫極其巨大,比他預計的要高出不少。

按照他的分析,統治一個郡,約莫獲得1400萬功勳,他這段時間佔領了10個郡,也就是1.4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收穫的另外2千萬源力,應該是跟他建國稱王有關。

旋即,蕭易收回思緒,開始下令,集結大軍,一萬龍鯨衛和五萬玄鯨衛和二十萬普通地方軍,一共26萬大軍,進攻豐臣番。

……

一個時辰後,豐臣番,大阪城內。

豐臣秀吉和侄子豐臣秀次以及加藤清正、生駒親正、福島正則、中村一氏等一眾心腹家臣在大廳內議事。

豐臣秀吉掃視眾人,道:“如今偽明國來襲,諸位有何良策?”

豐臣秀次猶豫了一下,說道:“義父,白逸塵是半步武聖,我們絕難抵擋。藤原番、德川番、毛利番都是前車之鑑。不如我們退守京都,讓織田番與偽明分出勝負。”

這時,加藤清正也道:“秀次少主所言有理。如果能夠讓織田番與明國兩敗俱傷,我們或許有望一統天下,建立幕府!”

豐臣秀吉何嘗看不出這點,只是就這麼把五個郡的領地拱手相讓,實在讓他有些不甘心。這可是他跟隨織田信長多年征戰,才獲得的基業。

不過,他猶豫了片刻,還是決定撤軍,帶領自己的數十萬大軍撤向出雲國王室所在的京都。至於平民,他一個沒帶,因為養不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