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接待能力不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度假山莊在餐飲方面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基本滿足了這些遊客的飲食需求。

只不過要注意的是,現在這批遊客都是來自自家的企業或英才學校,他們的滿意度並不具備代表性。

真正的考驗,是要等孫家體系外的遊客,尤其是海外遊客到來時才會出現的。

經過兩期的試營業——包括之前黃老組織的戰友聚會,度假山莊顯現出來的最大問題,還是多個專案的接待能力不足。

不過這並不重要,嘉華的高層和孫大海心理很清楚,等度假山莊真正營運以後,基本上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度假山莊日常的客流量不會很大。短時間內,孫家旗下的企業員工將是成為來這裡度假的遊客主力。

真正的遊客主要來自國外,或國內的外資、合資企業。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的客流量會越來越大,但這多少是一個高階小眾專案,不會有太多的旅遊團或遊客集中在一起同一時間出現。

這一切都在嘉華高層的預料之中。

按照嘉華投資公司的計劃,大青山度假山莊,也包括明年開業的島城專案,主要客戶來源有三塊,海外遊客、國內遊客,以及關聯企業推薦的人選。

目前度假山莊的接待能力不足,主要體現在客源與特色產品供應量不足。

海外客源問題,在嘉宇國際旅行社的成立以後,將會很快得到解決。

至於國內這一塊,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深入,今後也會慢慢地出現一些富裕的個人或團體。不過要想等這些富一代及其家屬開始接受高階旅遊專案,最少也要過上一段時間,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的。

因此,現階段的國內客源主要來自於外資、合資企業,國外企業或團體派駐華夏的機構等。

他們不僅可以組織員工、客戶及合作伙伴來此旅遊,還可以在這裡舉辦各種商務活動或學術交流研討。

嘉頤國際這個與萬豪合作的品牌,旗下所有專案都是具有承辦大型國際會議資質的。

對於國內那些國企或機關單位,嘉華原則上不會主動開發這種型別的客戶,最少不會公開宣傳。

因為嘉華投資公司走的是高階路線,旗下專案大青山度假山莊當然同樣如此。根據規定,度假山莊所提供各項服務的價格表,已經上報到了中央和省裡。

用某位領導的話說,嘉頤國際大青山度假山莊這個專案,從先期投資額,到上報的服務價格,可真是都和世界接軌了,就是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本。

領導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對這個專案的發展前景並不看好。

想想也是,一個遠離城市的療養院(領導的理解),價格居然定的這麼高,比首都這邊的長城飯店、昆侖飯店這些豪華酒店的價格都高,能有幾個人去的起呀?!

這要不是個外資項目,同時又是國家和龍省重點關注的專案,恐怕這樣的報價連當地政府那關都過不去,就被打回去了。

這樣的專案,如果把機關或國營企事業單位當成主要開發戶源,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得到一定的實惠,但後續的問題多多,不僅容易被人詬病,而且相應的麻煩事也不會少的。

因此,按照嘉華投資公司的計劃,度假山莊,也包括明年開業的島城專案,前期的主要客源以海外遊客及關聯企業的推薦名額為主,不急於拓展國內業務。

這同時也緩解了度假山莊特色產品供應不足的問題。

山莊內的特色產品以自身養殖、種植的農副產品為主,這些產品遵循的原則少而精,也就是特色化、自然化和高檔化。

這樣的農副產品幾乎都有生長周期長,產量低,以及不易擴大生產規模的限制,這就是“物以稀為貴”吧。

目前,嘉華大青山開發管理公司在靠山屯開展的所有一期專案中,可能只有養雞場的肉、蛋產量根據需求放量,保證正常供應。

其它大多數專案都只能少量提供一些產品,還沒有到真正的收獲期。比如東北林蛙、菌類,以及合緣鹿業特供給度假山莊的鹿茸片和鹿血酒。

至於基本採用野生環境種植、養殖的人參、飛龍、野豬等專案,更是還需要等上一到五年的時間,才能陸續提供產品,而且開始階段的產量一樣也不會高的。

從今年起,大青山開發的二期和三期基建工程即將按計劃開始。屆時,與之想對應的二期和三期的專案建設也將陸續展開。

這些專案可就不再侷限於靠山屯,而是分佈在整個大青山中,從而保證山莊特色產品的供應量,並配合度假山莊,將特色旅遊專案開展起來。

因此,嘉華的高層都清楚,度假山莊的發展不能著急,要等到了五年後,才是度假山莊真正發力的時候。

……

這時,木屋的房門被推開。高智慧、張玉潔她們幾個帶著二小,說說笑笑地進了屋。結果一進來就發現屋裡一圈人都在看著她們。

高智慧吐了吐舌頭,跟屋裡的人打了一圈招呼,就和其他人回隔壁她們的木屋去了,只留下和孫大海一起住的二小。

剛才她們是帶二小去小劇場看表演了。小劇場的人氣旺盛,也已經被迫實行了提前預約才能入場的規定。

山莊裡除了孫大海他們,其他遊客基本每天晚上分成三部分自動輪換,一部分去溫泉,一部分去小劇場,剩下的人去主樓的娛樂區去玩。

小劇場的表演是山莊自己搞的。原本譚勇林希望與幾個文藝團體合作,請他們長期在小劇場表演。

結果找人一打聽才知道,這附近只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藝團體,就是縣裡的文工團了。

可惜縣文工團已經好幾年沒有新招過演員了。縣裡財政很緊張,因此文工團裡根本養不起演員。

團裡以前的演員,有能力的早就調走了,剩下的人退休的退休,改行的改行,現在團裡就剩下了幾個行政人員。

每年市裡組織的文藝匯演,縣文工團都是臨時請外援,掛著自己的名頭去演出,這早已經成了不是秘密的秘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