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將錯就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昨日的衝動,錯過了和凌不惑商討的最佳時機,顧予初盤算著自己或是他,下一步該如何化解危機。

可丑時剛過,他的房門便被吾岑敲開,在他身後站著的那個人,夜色濃重,臉色看起來更加的青靄。

吾岑未發一話,恭敬的行禮後,便不請自入,搜起了整個屋子。

“你什麼意思?”

凌不惑沉默不語,他的眼睛裡血絲輕蔓,眼眶微黑,像是今夜至此未曾閉眼,這讓本還想接著發作的顧予初忍了下去。

過了許久,全屋無一遺漏的搜查後,吾岑未發現有任何異常,凌不惑向他點點頭,轉身要走時無意間瞥見窗簷上擺著一盆不起眼的水仙花。

這個女人他是太瞭解的,任是什麼花草都是不愛擺弄,於是他上前端詳了一番,最終在一堆月牙狀的鵝卵石下找到了一枚指環。

那是孟修然帶走樂嘉彭康時贈予她的,同樣是赤金素環,指面一百八十度旋轉,但內嵌一枚晶瑩剔透的水晶石,看起來比一般的巽影令要精緻貴重很多。

凌不惑仍舊沉默,淡漠的瞧了她一眼,不待她解釋,便再也沒回頭。

過了不到一柱香的時間,顧予初的房門再次被敲開,寧逸帶著兩名案差,亮出了大理寺的令牌,經請示了老凌王,帶月升將軍過大理寺問話,但為不引發騷動,所有調查必須秘密進行。

她這下才明白方才凌不惑的用心,在大理寺來人之前先排除下可能的嫌疑,免得屋子裡多了什麼說不清楚。

就這樣,在天亮之前,她被帶進了傳說中刑訊異常神秘的大理寺府衙。

因是二品將軍,又是靖川王府的人,大理寺不敢怠慢,未敢有所用刑,只是將昨日顧予初同寧逸的那番對話原原本本又謄錄了一份,當然,她還是一口咬定那枚戒指是諾達送予她的禮物,她不明真相便收了下來。

押下侯審以後,果然也如她猜測的一樣,諾達也被收押在獄中。

他們二人被特意在安排面對面的牢房,有人十二個時辰輪崗堅守,記錄他們之間的談話。諾達承認當夜在酒嗣中偶遇月升將軍,聊了一兩句閒話,卻只字未提相贈素環之事,寧逸無法分辨誰在說謊,便只能用這種方法來判斷一二。

“將軍,這是何故?我們不過是聊了幾句閒話,怎就被大理寺關了起來?”諾達明白裝糊塗的問道,他身上無傷,想來北凌還是禮遇黑水,大理寺未曾動手。

“你為何要將巽影令的指環贈與我,陷我於不義?”

“巽影令是什麼?我又何時贈指環於你?”

“罷了,大理寺自會查明真相。”

“將軍?”

接著,不論諾達怎樣挑起話題,顧予初都不再說話,只是閉目養神,絲毫不為現下的窘困而擔憂。

這裡的條件比起赫和地牢懸空鐵鏈要好上太多倍,看守又少,而自己又未帶有鐐銬枷鎖,看來,這大理寺若不是盼望著她畏罪潛逃,就是太過於心大了。

而寧逸這邊,除了這點線索外,又有最新的進展。

顧予初交給他的指環與在岐旺手上的指環雖外形一模一樣,但請匠人識別,其中一種為純赤金,另外一種赤金內參雜很小比例的白銀。

巽影令為巽影之身份物件,製造工藝應該統一,不可能有所差別,現在出現了兩種規格的巽影令,只能說明其中一個為真或者兩個都是假的。

另外,女刺客現身那日被殺的馬伕,傷口經核驗,雖同樣是割喉斃命,但與前兩次一刀封喉相比,力道不夠,速度也不夠快,馬伕口中嗆滿血液,因窒息而死。

所以可以基本推定,前兩次與第三次並非同一人所為。

再者,刺客再次現身,不殺身份尊貴的族長,反而向車伕下手,又暴露了身型,如此拖泥帶水,除了刻意要將刺客的嫌疑轉移至女子身上,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的目的。

無獨有偶,當下所有謠言之中,只有月升將軍最符合這樣的特徵。

凌不惑為顧予初入獄的事揪心不已,因為這個女人的隱瞞,讓他異常的被動,他雖不相信她仍為啟幀所用,但從她房裡找出的那枚素環又如何解釋?

特別是他從寧逸那裡得知,大理寺手中握有的兩枚製造工藝有所差別的巽影令,再對比自己手裡的這枚,其中,岐旺被殺留下那枚與之相同,便又難以否認東啟在這樁連環案中的嫌疑。

根據素環的對比,第二次刺殺直指東啟巽影,可細細想來,越是堂而皇之越是讓人懷疑。

以當下的局勢和啟幀的謹慎,即便為了離間自己和顧予初之間的信任,激化自己和凌子域之間的矛盾,也大可不必擺在明面上,若真有心,以東啟的實力,想要借刀殺人,不留痕跡而為之,不過輕而易舉。

所以,最大的可能便是有人要借東啟生事。

除此之外,諾達利用顧予初的顧慮和私心,在第二次刺殺當夜轉交第一枚假的巽影令,製造她案發當日的可疑行蹤,以及第三次別有意味、自暴身影的刺殺,這些種種,全部都是以顧予初為中心的設局,好讓她成為這場連環殺人案以及兩國衝突的眾矢之的。

那麼,到底是誰,如此恨她,又急於挑起北凌與東啟之間的矛盾?

啟幀不會。

先不說兩國爭端於眼下東啟不利,就單關於這個女人,他若真起了殺心,絕不會假借他人之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凌子域也不會。

他雖荒誕,行事也不著邊際,即便為了打壓靖川王府,誣陷顧予初為東啟刺客,可也絕不會拿家國利益冒險,況且只要自己狠下心捨棄她,大可以不知情、遇人不淑為由將靖川王府的責任推的乾乾淨淨。

而黑水眾部落,就更沒有可能。

他們可以內訌,但依附北凌勢在必行,實在沒有必要做此等多行不義之事,同時從刺殺以後談判的效果來看,他們並沒有得到多大的好處。

想到這裡,凌不惑心裡似乎有了方向,可他需要時間和證據。

好在,大理寺秘密拿人之前,寧逸給了靖川王府一夜的準備時間,讓他不至於毫無準備,更是提前握住了那枚讓顧予初自己都百口莫辯的巽影令。

同時,內朝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核查諾達身份,當時入雲京時凌不惑只是好奇他的容貌,在確定他並非來自東啟之後便不做深究,如今要重新核實,還需遠去黑水尋找答案,一時間很難有確定的結果。

當然,不管前兩次刺殺是何人所為,當務之急就是要找到了第三次的女刺客,這樣,對顧予初的直接懷疑便可以解除,至於那枚假的巽影令,是禮贈還是別有用心,都還有餘地。

實際上,大理寺也正在密切搜查女刺客的下落。當日女刺客向城東北隱去,那一片除了靖川王府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皇親貴胄、高官勳爵府邸。

可單憑秘密調查的皇命,大理寺想要在勳爵府邸之間高效的尋找線索實在太難。

案子發展到現在的地步,牽扯兩國利益,嫡子之爭,寧逸深感如屢薄冰,但他沒得選擇。

他在岳丈復誠王的建議和勸導下,反覆權衡,為保全身而退,悄悄放下了原則,看似公允之下卻對靖川王府有所偏袒。

他相信凌不惑會明白他的用意,有了靖川王所控制的內朝,定當在最短的時間內全力協助他尋找線索,到時候案子得破,太子府無話可說,靖川王府也不予記恨,才是於他而言最好的結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