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新的方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道道蒸汽柱從覆蓋著白色的杏花園飄蕩而出。

讓這片區域有了一種蒸汽朋克之感。

在南區先後又巡視了蒸汽機驅動的礦石破碎機,蒸汽機驅動的榨油機等民用工業機械後。

他又去了匠造司主管的北區。

在這裡,熱鬧的程度一點不輸南區。

而且比起南區,這裡的機械轟鳴聲更加響亮。

因為這裡蒸汽機的數量比南區多得多。

機械坊建立後,這裡已經有了一條成熟的蒸汽機生產線。

一臺臺蒸汽機正是在這裡誕生,運往南區使用。

除了蒸汽機生產線外,機械坊還有各類已經研造成功的機械生產線。

比如鑽床,鏜床這類的車床。

這些車床被生產出來後,一部分投入機械坊,加入生產線,繼續生產機械。

一部分運到另外的坊房中,專門負責生產重要的零部件。

如果說南區是蒸汽機等機械的應用之所。

北區就是這些機械的母巢。

“殿下,這些車床真是厲害,什麼零件都能加工出來。”

龔銘拿出一個齒輪,這個齒輪就是車床加工出來的零件。

接過齒輪,劉鈞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就是工業化的威力。

有了蒸汽動力,加上工人的勤勞。

這些配件的生產速度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放下齒輪,劉鈞來到一個車床前。

這個車床是用來製造彈簧的。

在這個車床上左端有一根頭端帶有凹槽的圓鋼。

在車床的右端則是一根方鋼,不過這塊方鋼中間有個孔。

彈簧鋼絲從方鋼的孔穿過,卡在圓鋼的槽內。

當車床的主軸旋轉時,鋼絲就會盤繞在圓鋼上。

達到需要的長度後,工人剪短鋼絲就行。

這樣,一個彈簧就誕生了。

“殿下,以咱們現在的機械加工能力,一天生產一萬只鷹擊步槍都沒有問題。”龔銘信心十足。

但這些機械投入使用後,他真正體會到了劉鈞口中工業化的威力。

“嗯,這是必須的。”劉鈞笑道:“不過這車床的使用不僅僅是為了數量,更是為了提高精度。”

沉吟了一下,他說道:“按照這個情況,下一個階段的火器研造可以開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有新式的火器?”龔銘有些激動。

劉鈞點了點頭,杏花園內的工業水準絕對達到了十九世紀中葉,甚至是超過的。

畢竟有些先進的機械理念,當代的十九世紀中葉都是沒有的。

而在這個時期,世界第一款後裝擊發槍可就誕生了,這就是當時普魯士的德萊塞步槍。

現在,他讓龔銘研造的正是這款步槍。

因為以當前杏花園內的工業水平,這完全能夠辦得到。

除此之外,自然還有火炮的革新。

伴隨後膛槍出現的便是後裝火炮,畢竟二者的原理上是相同的。

如果這兩種新式的武器在景州實現列裝。

那麼景州在東洲便真的可以橫著走了。

“下午的時候你叫上劉軒一起來,你們都有任務。”劉鈞說道。

當前景州的工業能力是沒有問題了。

接下來,他需要的是各種商品的大爆發。

“是,殿下。”龔銘微微激動。

如今匠造司已經有了成熟的研造體系。

他的工作也輕鬆下來,所以對新的事務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下午的時候。

劉軒和龔銘二人準時來到勤政殿。

這時,劉鈞將圖紙分發給了二人。

“這是一種後裝步槍,名字就叫虎式步槍吧。”劉鈞對翻著圖紙的龔銘說道。

拿到圖紙,龔銘的眼角便離不開圖紙了。

高搞明白了其中的構造後,他發出一聲驚歎。

“這槍真是厲害啊,後拉旋轉裝彈,這一分鐘至少能打十發子彈,而且無論什麼姿勢都能夠裝彈,簡直是改變了戰爭模式。”龔銘讚歎道。

想了一會兒,他繼續說道:“以咱們現在的加工水平,造出這款槍沒問題,主要是這個火帽……”

“這個問題你不用擔心,只管將槍體做出來就行。”劉鈞說道。

隨著機械工業的進步,同時需要提升的是化學工業。

所以,在之前他一直在籌備。

現在學堂中的六百個學員便是為這個目的而準備的。

而且這段時間,他已經教授了他們足夠的理論。

接下來,他會提供各種實驗器材。

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按照理論建立景州的化學工業。

“是,殿下。”龔銘應了聲是。

接著他又看向新式火炮,這種火炮尾部同前裝炮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與整體的後部不同,後裝火炮尾部像是一個螺栓和螺帽的結構。

發射時,將螺栓擰上,裝彈時,將螺栓擰開。

“這兩種武器的彈藥和以前也是不同的,你們同時回去研造一下。”劉鈞說道。

後裝槍的子彈很簡單,依舊是紙裹的子彈,不過在彈丸後面加了一個火帽,只要被擊針撞擊,彈藥就會發射。

而後膛炮的炮彈要求就高了。

不禁需要彈體是流線型的,前面還要裝上撞擊引信。

不過只要能夠生產出火帽,這也就不是多大的問題了。

再者,他是準備悶頭發展的。

有的是時間和錢。

“下官明白了。”龔銘將圖紙收起來,抱在懷中。

劉鈞點了點頭,讓他先回去。

接著又拿出幾份圖紙給劉軒。

“這個東西叫罐頭。“劉鈞說道。

他交給劉軒的正是當代歷史中的第一種罐頭。

瓶身為玻璃,採用木塞密封。

煮熟的食物在這種密封瓶中能夠長時間儲存。

出現後,這種罐頭很快被軍隊使用。

隨著景州軍隊今後戰線的延長,他認為有必要將這種不錯的補給研造出來。

接著他又拿出懷錶,擺鐘,單筒望遠鏡等貨物的構造圖紙交給劉軒,讓他拿回去牽頭研造。

既然現在景州的工業能力已經達到了這種條件,沒必要再讓這些東西躺在圖紙上。

劉軒接過圖紙看得是目瞪口呆。

這些貨物的構造可比以前複雜多了,而且更加神奇。

和龔銘一樣,抱起圖紙向劉鈞躬了躬身,他忙回去將這些事放上日程。

待二人走後,劉鈞輕輕舒了口氣。

折騰了兩年的時間,對他來說,現在的景州終於走上正軌了。

從此後,他的景州將一路高歌前進。

而在景州大發展的同時,榮朝內的局勢卻日趨緊張。

在得到了景州提供的火器之後,蕭玉山迫不及待向佔據唐州的晉王軍隊發起了進攻,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揹著家的蝸牛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