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燧發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殿下,這燧發槍的扳機構造裡零件可不少啊,最主要的是,這個東西是什麼?”

圖紙上,扳機構造被分解開來。

龔銘指著一個帶著螺紋的構造問道。

“這個東西叫螺絲,燧發槍的扳機的各個配件都是依靠螺絲鉚在一起的,而這也是最難的地方。”劉鈞說道。

“螺絲?”龔銘從未聽過這個東西,有點懵。

劉鈞笑了笑,“其實這個東西也不難,後面有製造的辦法。”

翻過圖紙,劉鈞指著一副圖說道。

螺絲的難點在於螺紋,想要製造螺絲就得先製造牙板。

牙板,顧名思義,就像是人的呀要東西一樣,這個牙板是用來咬鐵,在上面留下齒痕的。

其構造就是一塊平整的鐵塊,但鐵塊上一道道水平的凹糟。

結構就像連續幾個“凹”字,而將一根燒紅的軟鐵在上面滾壓後,螺絲的螺紋就出來了。

用這個牙板除了直接製造螺絲外,還能製造絲錐。

因為絲錐的螺紋和螺絲一樣,到時候便可以用絲錐把螺帽鑽出來了。

俗話說,看不如做。

劉鈞左右也是無事,便和龔銘拿著圖紙動起來。

“彈簧用鋼來做。”

匠人們從匠造司取來現成的鋼錠和鐵錠。

燒紅後,劉鈞先讓起鍛造彈簧。

彈簧的結構簡單,就是一個V字形的鋼片,其要點在要用有彈性的鋼,而不是鐵。

一個匠人負責打造彈簧和其他零件。

劉鈞和龔銘重點攻克牙板。

和鑄造火炮一樣,牙板需要鑄造。

因為黏土模具更容易製造凹字形狀。

使用規和矩量出精確的距離,陶瓷匠一點點刻出牙板的形狀。

黏土牙板製造好後便拿去燒結。

之後將燒好的牙板拿出放在地上,四面用瓷板擋住,將鋼水澆築上去。

冷卻後,一個牙板成形了。

“試試吧。”

忙碌到晚上,牙板終於造出來了,劉鈞松了口氣。

龔銘聞言,叫匠人將一根生鋼棒燒軟,沿著凹痕敲擊,鋼棒前段被印出了凹痕,旋轉著打了一圈後,螺紋完整了。

“真是神奇啊。”龔銘讚歎道。

如果沒有這份圖紙,打死他都想不到還有這種東西,這種法子。

“這就是一根絲錐了,用其在燒紅的鐵上轉孔,內紋就出來了。”

龔銘點了點頭,此番下來,燧發槍的難點全都解決了。

他道:“殿下,下官懂了,再熟悉幾日便能試製。”

“這還不夠。”見龔銘一副自得的樣子,劉鈞給他潑了冷水。

清了清嗓子,他在石凳上坐下,叫龔銘也坐下,說道:“和火繩槍一樣,燧發槍要採取分工製造,才能大批量生產,但是比起火繩槍的簡易構造,燧發槍要難,因為不少零件需要組裝,所以你們匠造司也要制定一個精度標準,這樣匠人手工打磨出來的零件尺寸才能相差不多,免得組裝不上。”

龔銘仔細聽著。

劉鈞繼續道:“這樣吧,本王今天便給你個利器,以後就能掌握精度了。”

一邊說著,劉鈞一邊拿起另一份圖紙。

這圖紙上面畫的是一個遊標卡尺。

“這叫卡尺,能夠精確測量尺寸,把這個造出來,發給匠人,讓他們按照固定的尺寸製造零件,就能實現固定精度的製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龔銘瞪大了眼睛,他從未見過這個東西。

看見龔銘的神色,劉鈞微微失望。

在當代,漢朝的王莽便製造出了青銅卡尺。

不過這個東西似乎是存在於王莽一朝便消失了。

他失望的是,榮朝也沒有這個東西。

這也難怪榮朝的東西都十分粗糙,不講究精度了。

卡尺的構造十分簡單,他也只是簡單說了幾句,便讓龔銘帶著匠人去鍛造了。

依葫蘆畫瓢,第二天,龔銘將一把鋼製的卡尺交給了他。

“已經不錯了,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把卡尺和牙板多造出些再製造燧發槍吧,那圖紙上的尺寸標準也要在匠造司施行。”劉鈞望著卡尺上面的尺寸。

這都是按照圖紙上的刻度刻上去的,和當代相差不大,而毫米,釐米這些尺寸單位,他讓龔銘帶回去傳授了。

工業越是向前進步,對精度的要求就越高。

所以景州的標準自然要早點建立為妙。

而且,越是複雜的工藝,以榮朝當前的技術水平越是難以仿製。

到時候,即便他的燧發槍落在別人手中也不怕。

徹底掌握了燧發槍的製造流程,龔銘帶著匠人們回去了。

令家丁關上院門,他向勤政殿,正遇到回來的胡為。

昨天他把購買奴婢的事情交給他之後,胡為便去找了餘晉,今天早上他也沒看見他的影子。

“殿下,事情辦好了。”見到劉鈞,胡為笑道。

“說說。”

劉鈞繼續向勤政殿走去,胡為跟在後面。

“從昨天下午到現在,小奴跑了七十多家會館,和他們簽訂了契約,要求他們三個月內共計向景州提供三十萬青壯,其中男女各一半。”胡為說道。

“為何要對半?”劉鈞故意問道。

提到這個,胡為不好意思起來,“殿下,咱們做這筆買賣自然要往長遠了想,按照榮朝律法,奴婢的子嗣還是奴婢,若是讓這三十萬青壯結為夫婦,將來一對夫婦生三五個孩子,十幾年後那又是百萬人口啊。”

“你可真是個機靈鬼。”劉鈞哈哈大笑。

讓胡為去的時候,他倒是忘了說這茬,沒想到胡為都想到了。

被劉鈞讚賞,胡為高興的滿臉堆笑,他繼續道:“價錢上,小奴也和他們談好了,十五歲以下,三十歲以上都是八兩銀子,十五到三十,十兩銀子一個,咱們大概要用二百多萬兩。”

“果然是人命如草芥啊。”聞言,劉鈞微微一嘆,在古代就是如此。

不過,榮朝其他人不重視人,他得重視。

正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這次三十萬人口還只是開始,將來他還會斷斷續續買入奴婢。

如此一來,景州的人口便能彌補回來了。

那時,他將再也不擔憂兵源的問題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揹著家的蝸牛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