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成立世界聯合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896章成立世界聯合會

……………………………………

如今的“安息長城”是從“南岸山脈”一直要修到“馬爾吉亞那”去的,因為“馬爾吉亞那”這裡還有好幾條山脈,其中一條被稱為“呼羅珊山脈”,可以銜接著“南岸山脈”,由西向東,一直延伸到貴霜的地界。而後經過一道百十裡左右的大豁口,在貴霜北部,還可以與另外一條被稱為“帕魯帕”的山脈銜接。

假如是在“帕魯帕山脈”上修一道長城,由西向東,一直延伸過去的話,正好可以分隔出富樓沙,不僅如此,另外還有罽賓、藍氏城等地也全都會被分隔出去。

然而現在,劉雲遠航向波調提議的修建“貴霜長城”的位置恰恰就在這裡,至於長城以北那些地方,則全部賣給大漢。

“藍氏城”是曾經的大夏王城,“富樓沙”更是之前的貴霜王城,所以劉雲遠航提出要買這些地方的時候,也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還好,波調有先見之明,之前已經將貴霜王城搬去了明那加拉。

而後換上王騎上場,與波調分析當前形勢,探討其中利弊。

“貴霜王,您看啊。早先尼薩城也是安息的王城,但是安息王城搬遷之後,這個尼薩城也就沒啥大用了,所以北安息王就送給了馬超,另外又在安息長城的裡邊新建了一座尼薩普爾城,因為與咱們大漢頻繁貿易,現在越來越富裕。藍氏城與富樓沙,雖然都是好地方,但是對於現在的貴霜來說,其實也沒太大的作用,畢竟貴霜中心已經移向了東南的明那加拉。那邊不單有河有海,更重要的是海的對面還有你們的新得之地。既然如此,倒不如將貴霜北邊這些地方賣給大漢,修路建城,才能讓它們變得更加富裕。然後您拿著大漢給的買地錢,正好可以用來修建貴霜長城以及長城裡邊的新城。如此,邊界穩定了,百姓富裕了,貴霜與大漢也更加親密了。還有一點,回頭您再去開拓阿拉伯新得之地,所需要的艦船、武器,咱們大漢統統給您打一個大折扣,怎麼樣?”

波調暗想,大漢說“阿四”把尼薩城送給了馬超,那是給“阿四”留面子,人家現在說買地,也是給我留面子,何況現在開出的條件……好像還不錯……

以前貴霜夠不著海,所處之地也比較乾旱貧瘠,現在有了“南大河”與“明那加拉”,又與大漢貿易頻繁,不僅開始大力發展耕種與水產,同時也學會了花錢。不說別的,以前在富樓沙住的王宮是啥樣?走路帶風,風帶土,晃盪一天下來,連自己的王后都能變成像剛從土堆裡刨出來似的,親個嘴興許都能被沙子硌到牙。

然而現在住在明那加拉,不僅富裕,而且乾淨,每天想怎麼泡澡就怎麼泡澡,關鍵是還有大漢出產的瓷磚、浴缸、馬桶這些東西,光潔的都能照出人影。

可是這些都得花錢啊!

另外還有在阿拉伯那邊與“阿希”搶地盤,那可是也要花很多很多錢的呀……

畢竟貴霜早先也是溜達一族來著,哪兒能放羊就去哪兒溜達唄,所以對於土地的執念可能並不是太強烈。再者就是當下的局勢,實在也容不得波調有太多的固執,於是一咬牙,一狠心,便答應了大漢買地之事。同時又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現在貴霜與薩珊的邊界不寧,回頭要是也在中間修長城的話,還要大漢幫著自己主持公道。

王騎拍著胸脯說:“貴霜王放心,我們大漢與南北安息以及南二等國,肯定公平、公正地見證此事,不讓貴霜吃虧!”

王騎的胸脯真沒有多硬實,但是他說出的話代表大漢,假如在貴霜與薩珊的分界問題上,大漢能夠稍微向著貴霜一點點,那麼有求於大漢的薩珊王“阿希”肯定連個屁也不敢多放。否則的話,甚至都不用大漢親自動手,周圍的南北安息和南二,估計

都願意幫大漢出一把子力氣。待到那時,看“阿希”還敢不敢在自己面前囂張。

如此一想,波調凝重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也與大漢簽下了一份秘密的“買地協議”。

…………

波調離開之後,王騎開後門,又連忙安排自己的大舅馬超前來拜見大漢太子。劉雲遠航見到馬超之時便笑著問:“馬州牧,可否還記得?馬家不負大漢,大漢必不負馬家!”

具體商談的事情就是允許馬家塞立國,但是從馬家塞到尼薩城,得繞著裡海走半圈,實在太遠了,無論大漢還是馬家塞,想要單獨防禦,必然都會特別麻煩。所以便在“南岸山脈”以北,最為緊窄之處,劃一道分界。

這道分界,一面靠著南岸山脈,一面臨著裡海,險要的就像潼關似的,但是大漢與馬家塞之間可不需要修造關隘,相互防備,只要在此處立下一塊石碑便可。石碑一面寫著“漢”,一面寫著“馬”,於是這裡的名字便是“漢馬關”。

如此分界,雖然尼薩城與戈爾甘地區都會劃撥到茲州治下,但是馬超終於名正言順地成為了大漢封王,並且與大漢仍舊保持著親密無間的關係,可以“以馬為矛,以漢為盾”,別說是周邊那些小國,即便是再打一次羅馬,馬孟起又有何懼?

接下來還有孫權,果然不出所料,大漢也允許他稱王立國了。劉雲遠航說孫氏祖籍原本是吳越之地,孫權雖然域外立國,但是也不可忘記祖籍宗主,所以便賜國號“東吳”。

“東吳國”所轄之地自然都是孫權佔下的地盤,其中除了“大金山島”和“火非洲”東部那個角之外,還有“極樂島”和“花環群島”,以及“南大洋”南邊的一些島嶼。

然而這個時候,劉雲遠航卻突然問,關雲長到底是怎麼死的。孫權本想佯作不知,可是一想到搜狐,恐怕自己的所作所為早已被大漢朝廷知道的一清二楚。

孫權自己就是從搜狐出來的,當然知道情報的重要性,所以這些年他在自己的勢力之中也培植了專門收集情報的部門。劉備想要西征哈達拉毛,關羽居然還跑到了波斯灣,如果能讓他們那裡變得更熱鬧一點,對自己總不是一件壞事。

其實孫權很想說,自己是為了給皇子協報仇,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當初的那點心思是否還一直堅持著沒有改變?就算能夠欺騙別人,恐怕也騙不了自己。於是孫權乾脆住口不言,來了一個預設。

可是現在,孫權又開始擔心,不會因為關羽之事,惹怒大漢朝廷吧?萬一又不讓自己稱王立國了該怎麼辦?

難道要與大漢反目成仇?

就算這些年自己發展的勢力再大,與大漢為敵,也是不敢想象之事。

然而正當孫權憂心重重之時,劉雲遠航居然沒再追問,反而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句:“花環群島真是個好地方。”

於是孫權立刻說道:“臣正要將此處獻予太子殿下,以盡忠君之心。”

“不不不,仲謀別誤會,我可不是想獨佔這裡,而是想把這個花環,送予世界。”

…………

孫權不明白劉雲遠航所言之意,但是很快又明白了。會議再開之時,因為各國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所以吵吵鬧鬧的場面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諧和。而後劉雲遠航提議,將“花環群島”作為世界的公共用地,咱們世界各國聯合起來,在此成立一個“世界聯合會”。除了以後還在這裡召開世界聯合大會之外,各國還要派代表在此常駐,用以加強各國聯絡,及時處理世界問題。

然後劉雲遠航還說,這個“世界聯合會”辦事需要公平、公正、公開,所以就不能一家說了算,咱們各國代表輪流當會長。今年算是我們大漢主持的第一次世界聯合大會,接下來你們各國抽

籤排序,主持以後的各屆大會。

當然了,“世界聯合會”是為了大家而設立的,也不可能讓他們自己種地、放羊、打漁,所以各國除了派出一定數量的護衛部隊,還要拿出一定數量的錢財,作為會費,支援“世界聯合會”的日常開支,好不好?

輪流當會長、做主持,豈不是各國都有說話的機會?

於是安息三國,貴霜、東吳、馬家塞也都紛紛表示,支援成立“世界聯合會”。

但是,羅馬派來的巴蘇斯沒有表態。

一來是這次的世界聯合大會開的讓他比較鬱悶,好像羅馬一不小心就變成各國眼裡的大壞蛋似的。

二來是他實在搞不清,他們偉大的羅馬皇帝安東尼,會不會哪天來了興致,再去攻打安息。

要是現在加入這個“聯合會”的話,那咋,以後攻打安息還犯法了?讓他們聯合起來跟我們羅馬掰扯?

許可權不夠,見識不夠,膽氣也不夠!

另外一個沒表態的就是劉備了,他倒不是不願意加入“世界聯合會”,主要是想拿捏一把,趁機向劉雲遠航告狀。

“曾祖,他們各個都落著了好,可是我二弟沒了呀!雲長追隨我幾十年……”

算了,以前關羽跟著自己,淨反叛大漢來著,這一骨碌還是掐了別播為好,於是劉備又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曾祖,雲長與我情同手足,他的仇我不能不報,您得為我主持公道啊!”

劉雲遠航老氣橫秋地說:“玄德啊,你想為關將軍報仇,我不反對。可是你得告訴我,殺害關將軍的兇手,究竟是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兇手是……”

劉備瞅著波調、阿希、阿四、沃六,還有孫權、馬超、巴蘇斯,好像哪個都像,又好像哪個都不像。

其實像與不像,有什麼區別呢?

關鍵是,就算自己的“南二國”現在再強橫,同時與這些國家開戰,是不是能打得過呢?何況大漢主持的世界大會,目的就是平息各國紛爭,如果自己堅持再戰,大漢是否還願意站在自己這邊呢?

二弟之仇究竟還能不能報?

殺他的兇手究竟還能不能找出來?

說老實話,一時之間劉備心裡也是沒底,然而就在此時,護衛著劉備前來馬累島的淩統匆匆走到他的身邊,附耳說出一個沉重的訊息。劉備聽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喃喃失神地說:“哦?翼德死了……”

…………

第一次世界大會勝利閉幕,除了羅馬之外,其他各國紛紛加入“世界聯合會”。而後劉備返回漢南二島,不久之後便身染重病,臨終之前命劉善繼承王位,還召來劉曄、戴陵等人,以國事相托。並且特意對戴陵說:“君心忠直,義氣幹雲,往後無論國事如何變化,還請君力保阿斗一脈。”

戴陵允道:“王上安心,臣定當竭力,保王子善周全!”

聞聽此言,劉備慰心而逝。

劉備知道自己把兒子託付給了一個搜狐大密探嗎?或許最初之時搞不清戴陵的真實身份,但是後來想必也是知道的,否則便不會將劉善託付於他了。或許更深一層含義,是劉備終究還是將兒子託付給了大漢吧。

隨後劉善在“新新德禮”繼任國王之位,並且向大漢朝廷上書奏請,將“南二國”改為“南渡國”,甚至還在上書之中對“天祖陛下”劉漢少說:“這邊實在太熱了,來孫可真想回咱們洛陽去啊!”

同時,因為劉善算是劉漢少的來孫,所以“南渡國”也算是大漢的“來孫之國”。

劉漢少親自回覆,准許更改國名,但是不準劉善無故回京,並且還督促他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勤於國事,不可懈怠。

然而看似平靜下來的世界,卻又爆發了新的戰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