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北邊便是九龍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656章北邊便是九龍灣

……………………………………

名為兩個組,實為一個組,因為臨戰之時,左右可以相互配合支援。如果把作戰單位再擴大一些,還可以是班與班的配合,排與排的配合,這說明班長其實還是比班副牛一點。

這倒不是麴義的發明,而是北邙軍校士官班的必修課,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士官,一場演練下來,自己手下那幾個或是幾十個兄弟,“死”哪了,“傷”哪了,怎麼“死的”,怎麼“傷的”,都得回答的清清楚楚。即便是全體“陣亡”,這幾個兄弟是不是能“死”在一起,“死”的又是不是划算,都會成為評判的標準。

當然了,這只是訓練。

真到了戰場之上,有的人可能會嚇尿了,有的人又可能會殺紅眼。

原本三十二師摻和進來的“新兵旦子”都是“北邙儲備軍”,雖然沒有臨戰經驗,但是訓練卻是夠夠的。加之麴義治軍嚴厲,三十二師又在前線與張飛的後虎軍對峙了那麼久,新兵也都變成了老兵。

…………

回到眼前,衝鋒號一響,沒用多大工夫,“冒矢而進”的兄弟們便衝上了綠水坡,與後虎軍的兵馬戰在了一處。混戰之中,戰鬥小組的優勢發揮的相當不錯,又過了不久,三十二師便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然而就在此時,綠水坡兩側,遠處的竹林裡也響起了喊殺之聲。原本麴義還以為是兩邊側翼的兄弟們按照之前的部署,要衝出來壓垮敵人,迫使他們儘快投降來著。但是沒過多久,有傳令參謀急來回報,說是綠水坡兩側發現敵人的大股兵馬,已經和兩翼的兄弟們接上戰了。

大股兵馬?

後虎軍回援了?

沒等麴義尋思明白,綠水坡南邊,自己的正前面,也出現了大股兵馬。麴義連忙拿著望遠鏡觀瞧,只見對面的將旗之上,寫著“後虎軍,張”,旗下一匹烏騅馬,馬上乘著一個毛臉大栗子,手中還舉著一杆丈八蛇矛,正是自己的老對手,張飛張翼德。

張飛騎在馬上,一邊狂奔,一邊嗚哇亂叫,但是太遠,麴義實在聽不到他都叫喚點啥。只是從望遠鏡中看去,張飛那張鬍子拉碴的大嘴一張一合的,好像毛栗子要咬人似的。

麴義倒是不怕張飛真的會咬自己,但是張飛所率的一股騎兵之後還是塵煙漫天,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兵馬,再想想綠水坡兩側突然出現的敵軍,麴義很快便反應過來,一定是自己遭到了敵人的反包圍,於是立刻下令,讓兄弟們趕緊往回撤。

然而綠水坡上,兩軍已經混戰在一起了,就算兄弟們佔據著主動,又怎麼能說撤就撤?便在此時,一路側翼也出現了敵軍,這就說明自己安排在那邊的兵馬已經被擊潰了。

這麼快?

麴義終於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甚至顧不得再收攏綠水坡上的兵馬,立刻後隊變前隊,讓兄弟們趕緊撤退!但是沒等麴義撤出多遠,便有快馬來報,說是溳水西岸也發現了大股的敵軍,並且將他們來時所走的溳水橋也給燒了。

橋沒了,想要過河,除了再架新橋,便是依靠舟船。可是這兩

種辦法,目前對於麴義來說,都是不可能的。這明擺著是敵人要將自己的退路封死。

尋思片刻之後,麴義只得下令,隊伍向東北方向撤退!

…………

之前已經說過,在到達隨縣之前,應該走溳水西岸,就是因為東岸水道太多。不僅如此,過了隨縣之後,還有很大一片因為山水匯聚而形成湖澤,叫作“九龍灣”。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一說這話,後邊跟著的不是“美麗的傳說”,就是“不靠譜的故事”。

反正就是早先的時候,據說這裡還沒有“九龍灣”,只有一個很小的小水凼。有一天突然大雨傾盆,天空中隨著雨水飛來了一條通體黢黑的大黑魚,百姓們見了,高興的不得了,紛紛前去捉魚,但是大黑魚“呲溜”一下,“連飛帶遊”地鑽入了小水凼之中,怎麼找也找不見了。

後來小水凼就變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再後來,附近搬來了一戶人家,很是奇特,是一位老婦人帶著九個兒子。

再再後來,老婦人大概預感到自己要“渡劫”,便對兒子們說:“老孃走了之後,你們哥幾個就把老孃扔進那個水凼裡,那是老孃該去的地方。你們在家,給老孃守孝一百天,完事分分老孃的遺產,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各奔天涯吧!”

結果呢?

沒等守夠一百天,家裡沒米了,哥幾個就在水凼裡打了點魚,好拿到集市上賣了換米。

又結果呢?

被兄弟們派出去,賣魚換米的這個哥們,剛一走進集市,晴朗的天空之中忽然“咔嚓”一聲,劈下一道閃電,直接把這哥們劈的現了原形了,居然是一條張牙舞爪的小龍!

而後天上又降下天兵天將,押著這條小龍回家一看,好麼,另外那哥兒八個,也全都是龍。

原來那條大黑魚是東海龍王的小秘書,“日久生娃”,一不小心懷上龍種了。這事兒一露餡,龍王的老婆不幹了,非要上天庭去狀告龍王不可。大黑魚為了保住“龍王歐巴”,於是便主動自囚於小水凼之中,好讓龍王的老婆消消氣。

但是兒子們長大了,總得認祖歸宗啊,並且大黑魚自囚之期已滿,也要渡劫成仙了。哪料想,就因為守孝不滿一百天,使得兒子們提前現出原形,又被龍王的老婆發現了……

“好你個臭不要臉的,跟那個小妖精在一起鬼混不說,居然還生了這麼多娃!他們老媽,為了養大這些娃,吃盡了苦頭,我可以放過她,但是這些娃,必須得好好教育教育。哪能不孝順他們老媽呢?連一百天都守不了。那什麼,趁著這個坑,就把他們兄弟也先放這兒吧!”

慘不慘?兄弟們一個沒跑,全讓後……不對,應該是全讓“前媽”給擱這個坑裡了,於是便有了“九龍灣”。

故事雖然是扯了點兒,但是“九龍灣”的造型確實很奇特,既不方也不圓,湖水四處蔓延,猶如隨意伸展的樹杈杈,假如能夠從天空俯瞰的話,還真像是幾條龍被鎖在了這裡。

其實這是因為原本那個小水坑的周圍有山有丘,有坡有崗,桐柏山中之水從山上下來,流經這裡之時,

必然會先聚集在低窪之處,而後水位上升,四處滿溢,再強行開出一條河道,匯入溳水。

所以多雨豐水時節,九龍灣能夠變大數倍,與溳水也是相通的,而到了少雨枯水之時,湖面縮小,與溳水之間的河道斷流,澤地灘塗卻又變大數倍,泥濘不堪,既無法走車馬,又不能通舟船。

也正因此,麴義才下令向東北方向撤退,目的就是為了繞過這個九龍灣。再者,靠近山邊的地方,山水雖急,水道卻要細窄許多,也許有的地方就能夠趟水而過。

然而麴義下令轉向之後,還是沒能走出多遠,從山上又殺下來一支兵馬,迎面截住了麴義的去路,軍中將旗之上寫的正是“中虎軍,龍。”

…………

出了隨縣往南走,只要能夠堵住一座橋,就能堵死一條路,也等於能夠輕鬆阻攔追兵,所以說“後虎軍要逃跑”,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再者,“聽大哥的話,別讓他受傷。”這一點張飛能做到。但是讓他“轉身而逃”,張飛真做不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撤退之前,張飛總尋思著,怎麼樣才能給徐榮、麴義來一手厲害的,也好讓他們知道知道老張不是被他們打跑的。而後張飛便想到了“九龍灣”。也是藝高人膽大,張飛決定故意把追兵放過溳水橋,再利用“九龍灣”的阻擋,好讓自己能夠回頭反殺一下子。

於是張飛便把張虎、陳生留在了溳水西岸,藏身在綠林山之中,按照約定,如果追兵過了橋,他們便從後邊把橋燒了,堵死追兵的退路,如果沒有追兵,他們再自行南下,追趕後虎軍。

恰巧在這個時候,為了顯示大哥對三弟的關愛之情,龍彰雲又被劉備派過來接應張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除了隨縣之外,武陽關等地的兵馬也都需要撤退,劉備也擔心在這個過程中再被漢正軍鑽到空子,突襲撤退的其他各路兵馬。

然而張飛見到龍彰雲,不僅不領情,甚至還說了,雖然俺大哥挺看重你這小娃,但是你娃究竟有多大本事,俺老張還不知道。不如咱們這麼著,你要是陪俺老張把這一仗打漂亮了,往後俺老張就是你三哥,咱們兄弟一起“吃酒喝肉”。要是你膽小怕事,現在就逼著俺撤軍,往後咱倆就是仇人了,回去俺就向俺大哥告你的黑狀。

龍彰雲當時就懵了。這位三將軍,咱倆頭回見面兒,我能有啥把柄落在你手裡?你還要告我的黑狀。

“不管,俺老張說你有,你就有!”

龍彰雲都被氣樂了,不就是打一仗麼?你還用得著冒充奸詐小人,威脅於我?

而後龍彰雲又細聽了張飛的計劃,心裡話說,這個毛臉大栗子看著糙的不行,實則粗中有細,還真有幾分本事。要是按照他說的這個計劃,敵軍不追則罷,若敢追擊,很可能有來無回。

戰事發展到這一步,基本已經沒有懸念了,被龍彰雲阻住去路,即便是訓練有素的漢正軍A級軍團,此時也出現了軍心動搖的情況。副師長胡修為了掩護麴義撤退,親自率軍上前,迎戰龍彰雲,然而麴義又能向哪裡撤退呢?

東邊是龍彰雲,西邊是燒了橋的溳水,南邊是正在趕來的張飛,北邊……便是九龍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