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誠招天下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陛下,見還是不見!”楊思奇怪地看著李旦。

“見,當然見,見這小子一次可是不易,朕還有話要與他說呢!”

……

“微臣見過陛下!”盧小閒向李旦施禮道。

“小閒,你終於露面了?”

“陛下,微臣見駕是有急事!”盧小閒直截了當道。

“哦?什麼事?”

“陛下,您可知道大食使者狀告永和樓一事?”

“自然知道。”

“微臣想請陛下下旨,讓微臣全權處理此事!”盧小閒說明了來意。

盧小閒匆匆而來,卻只是為了永和樓一事,這讓李旦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他指著盧小閒道:“小閒,現在朝堂之上如此多事,朕已經捉襟見肘了,你不出來幫幫朕,卻去管這點小事,你讓朕說你什麼好呢?”

盧小閒早猜到李旦會提這一茬,他笑道:“微臣知道陛下在為何事煩憂,等微臣將永和樓一事處理了,再與陛下細細參詳。”

聽盧小閒如此一說,李旦不由大喜道:“你可要就話算數呀!”

這下輪到盧小閒哭笑不得了,他搖頭道:“陛下,您何時見微臣說話不算了?還是趕緊下旨吧!”

……

京兆府內,周賢將拘押的一干人等帶到了堂上。

盧小閒先是向面色憔悴的趙豐問道:“趙掌櫃,我們相識時日也不短了,我相信你的為人,可現在事已至此,必須要解決才行。你好好回憶一下,將此事詳詳細細說來一一道來,不要有絲毫遺漏。”

“是!大人!”

趙豐知道事情很嚴重,便將所知詳細道來。

……

這天,永和樓雅座來了個碧眼虯鬚、深目高鼻的大食商人。他一身奇裝異服,卻戴了頂精緻高帽,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此次從大食萬里迢迢販運送了一批香料來到長安,換取大唐的奇珍異寶,明天就要打道回國,今天特地來到永和樓消遣享樂。

大食商人獨坐一桌,美味佳釀,又召來兩個妙齡歌伎,開懷暢飲,其樂無窮。

就在大食商人擁香偎玉、飄飄欲仙之際,不料樂極生悲,忽然臉色蒼白,大叫一聲,渾身癱軟,連人帶椅仰面朝天栽倒在地。

兩個歌伎驚慌失措,大哭小叫,驚動了整座酒樓,堂倌和掌櫃趙豐迅速趕來。

堂倌摸了摸大食商人的鼻息,只見出氣不見吸氣,忙向趙豐悄聲耳語:“掌櫃的,還是快把他送回館驛地,若是他死在咱們店裡,那可就麻煩了……”

趙豐略加思索道:“不行,客人病在咱們店,咱們決不能推出不管!”

說罷,趙豐當即指揮夥計把病人抬至靜室,請了離永和樓最近的劉郎中來診治。

劉郎中匆匆趕來,對病人診斷之後,長嘆一聲:“人已經不行了,準備料理後事吧……”

就在這時,大食商人清醒過來,緩緩睜開了眼睛。

劉郎中忙招呼趙豐:“趙掌櫃,他這是迴光返照,有什麼話你快說。”

豐趕緊俯向病人:“客官,你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大食商人吃力地用手指了指腰間的錦袋。

趙豐忙摘下錦袋觀看,上面繡了一行曲裡拐彎的異國文字,他見多識廣,知道許多外商都愛在隨身攜帶的衣物上繡上自己的國籍、住址,以防不測。

趙豐對大食商人道:“請放心,小店一定按錦袋上的地址通知您的家人……”

大食商人吃力地點了點頭,又用眼光尋找著什麼。

堂倌忙拿來他攜帶的小包袱,裡面是一隻木匣,開啟蓋子,裡面全是翡翠珍寶,光彩奪目,還有一個賬本。

趙豐懇切道:“這些財物小店會妥為保管,待你家人前來一定完璧歸趙。”

大食商人眨了眨眼睛,又勉強指了指頭上的帽子,這下子趙豐估不透他是啥意思了,只能猜測道:“您的意思是不是就按照現在這身打扮,遵照貴國風俗料理你的後事……”

可話未說完,大食商人雙目無光,已經魂遊天國了。

……

“剩下的事情周府尹都知道了!”趙豐道。

趙豐剛說完,一旁的堂倌埋怨道:“若是掌櫃的當初聽我的話,一腳把那家夥踢出酒樓,就不會惹來這場麻煩了。”

劉郎中也是牢騷滿腹:“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好意治病救人倒吃了冤枉官司!”

兩個歌伎也哭哭啼啼:“咱們跳到黃河裡也洗不清了!”

“你們都閉嘴,現在埋怨有什麼用?”盧小閒對幾人喝了一聲,沉吟片刻,對趙豐道,“我琢磨著堂堂大食國派使者陪家眷來追寶,決不是有意敲詐,一定事出有因。大食商人從發病到安葬,諸位都在場,再好好想想,還有什麼可疑之處?”

沉默良久,堂倌突然一拍大腿:“大人,我覺得那大食商人的那頂帽子,有點怪……”

兩個歌伎也爭著說,她倆為死者裝殮時,全身衣物都檢查過了,就是沒動那頂帽子,會不會……

趙豐豁然開朗:“怪不得他臨嚥氣時還指指帽子,一定是別有用意……”

……

笫二天,盧小閒親自出馬,邀請大食使者,大食商人的夫人及一幹人犯來到大食商人墳地開棺。

開啟楠木棺蓋,由於屍身塗滿了防腐香料,死者面目栩栩如生。杵作從他頭上取下那頂帽子送到大案上,盧小閒仔細觀看,發現此帽是特製的,與眾不同,正中鑲了一塊銅鏡,閃閃發光,鏡後有一方硬殼夾層。他試探著旋轉銅鏡,原來是個蓋子。揭開鏡蓋,一塊碩大無比的寶石放射出奇光異彩,使眾人眼花繚亂,驚嘆不已。

水落石出,皆大歡喜。大食商人的夫人失寶重得,熱淚盈眶。特別使她感動的是,丈夫完全是按本族風俗安葬的,比自己親人安排得還周到,便改變了遷靈回國的打算,讓丈夫長眠在這禮義之邦。

周賢將事情經過如實稟報朝廷,李旦龍顏大悅,御駕親臨主持永和樓重新開張,表彰仁義之風為國爭光。

大食使者專門請能工巧匠用兩國文字製作一方形巨匾

,上書“誠招天下客”,懸掛正樓簷端,知會朝野知名人士和在長安的各國客商,為永和樓正名。

……

“小閒,你說說,朕該怎麼辦?”李旦將肚子裡的苦水一股腦倒出之後,滿懷期望地問道。

盧小閒笑道:“陛下只是不想太平公主與太子二人鬧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其實很簡單,做到兩點便可!”

“有這麼簡單?那你趕緊說說!”李旦有些不可置信。

“其一控制軍隊,他們想兵戎相見也得有兵才行,只要陛下將兵權牢牢控制住,他們二人也就只能言語相鬥了,這並無大礙!。”

李旦緩緩點頭。

“其二是分而治之,若是能將他們二人分開,見不著面了,自然也就無法相鬥了。”

“分開?他們都在長安,如何將他們分開呢?”李旦愁眉苦臉道。

盧小閒起身道:“太子將來要繼承大統,肯定不能離開長安,可太平公主的封地在蒲州,陛下難道不能讓太平公主回到她的封地去嗎?”

李旦為難道:“那太平豈不要鬧翻天了嗎?”

“陛下放心,又不是太平公主一個人去,讓寧王他們也到各州去做刺史,太平公主自然也就無話可說了。等太子即位之後,太平公主自然也就死心了!”

李旦有些猶豫:“小閒,此事容朕慢慢想想再說吧!”

盧小閒起身告辭道:“微臣說的只供陛下參考,微臣先告辭了。”

盧小閒離開皇宮,還沒有回府,卻見燕谷匆匆而來。

燕谷在盧小閒耳邊小聲說了幾句什麼,盧小閒的面色變得陰沉起來,他沉聲問道:“襄王的屍首現在何處,裝殮了嗎?”

“已經裝殮了!”燕谷點頭道。

盧小閒冷冷道:“谷兒,趕緊回去,讓你的人馬上做好準備,還有讓海叔和岳父大人也做好準備,我們要對秋風堂大開殺戒了!”

“知道了,小閒哥!”燕谷匆匆離去。

盧小閒一跺腳,又回身朝皇宮而去。

“小閒,你怎麼又回來了?”李旦見盧小閒去而復返,不由驚奇地問道。

“陛下,微臣又來請旨了!”盧小閒恨恨道。

“請旨,又請什麼旨?”李旦茫然地問道。

“陛下,你曾經答應過微臣,要保住襄王性命,可我剛剛得到訊息,襄王在定陵被人殺死了。我要請旨除兇,為襄王報仇。”

襄王就是禪位給李旦的李重茂,禪位之後,李重茂被李旦封為襄王。

李顯在位的時候對盧小閒不薄,李重茂是李顯唯一的兒子了,當初政變時,盧小閒便專門向李旦和李隆基提出,必須要保證李重茂的安全,他們二人也答應了。

李旦登基之後,襄王李重茂執意要去定陵為李顯守陵,李旦無奈之下只得由他去了,還專門派兵在定陵保護他。本以為李重茂安然無恙了,誰知還是慘遭毒手,怎能不讓盧小閒惱火萬分。

“啊?竟有此事?是誰幹的?”李旦聽了也是大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