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重返揚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391章 重返揚州

“啟稟陛下,西城偽軍李世漢率部請降,據李世漢講述,北城防守的乃是羌人楊漣馬哈,有軍四萬餘,李世漢請降的同時,楊漣馬哈在北城暴起,開啟北城城門,與圍城的我部士兵正在交戰。”

陳操拍了拍自己兒子的肩膀,然後笑道:“諸君,心理戰也算是奏效了,李世漢終究是漢人歸降,如今眼見我大明重新強大起來,也知道識時務了,你們以為該如何處置李世漢?”

“所部為前鋒軍,突襲邵伯鎮。”

有人回答,陳操看不到人,不過還是搖頭:“區區一個揚州,還不至於讓這些人反手賣命,況且這麼做,會讓以後其他想要歸降的漢人心生疑慮。”

“陛下所言甚是,”黃淳耀開口:“我軍盡皆火器部隊,唯一的五萬人還是騎兵部隊,作為與建奴在平原交戰之時使用,降兵本都是遼東人,這些人屬於老兵油子,若是不嚴加看管,指不定大戰開始之後損傷我軍利益。”

徐孚遠接話:“臣以為可將這些降兵做以前的選擇,全部就地解除武裝整訓,以後作為地方建設兵團使用。”

陳操點點頭:“有道理,不管投降的人什麼級別,只要是漢人血統,統統歸入戰俘營,讓帝國大學多派學生來做教導員,歸入地方建設兵團之後,以後還會大量移民,能不殺就不殺。”

“遵旨...”

北城的突圍戰很是激烈,負責防守的35師依然被楊漣馬哈趁亂開啟了一個缺口,在損失近兩萬人的情況下朝著邵伯鎮方向突圍而去,離開了揚州城的區域。

35師師長匡威立在陳操的跟前,差點就跪了下去,陳操見著他的樣子好笑,便哼笑一聲:“匡師長莫要擔心,朕又不會責罰你,楊漣馬哈不是漢人,他的行為舉止可以理解,你部打的也算是盡心盡力,雖然沒能留住楊漣馬哈,也算是有功。”

“陛下...”匡威差點流下眼淚。

“行了,且下去休息...”

立正敬禮之後匡威退出大帳,陳操便看著帳中的十幾人:“算日子,唐開年所部應該也抵達泗州境內,代善在淮安也該著急了。”

“據報嶽託將指揮大營放在了高郵,此刻李永芳應當也在高郵境內。”

“不管嶽託的情況下,一旦龍武軍抵達淮安,代善肯定會收縮防線,這樣一來高郵就變成了雞肋,我軍也可趁勢進軍。”

“物資後勤正在往揚州囤積的路上,陛下且安心。”

“我以為當派出騎兵部隊先往高郵,且還要沿途調集運河船隻,畢竟高郵三面環水,一旦他們截斷陸地連線,這個仗打起來就很麻煩。”

十幾人都在建議,陳操一一聽取,然後道:“你們都說的有道理,朕以為可以擇中選取,先令龍武軍進攻淮安,一旦穩住了攻勢,高郵之敵必然回援,即便不回援,兵力也不會有多少,而咱們就可以集中火力轟炸高郵,張士誠當年都守不住的地方,諸君以為誰能守?”

這根本不用回答,在絕對火炮的威力面前,誰都不會是對手。

“陛下聖明...”

說完之後,陳操突然道:“諸君跟了朕這麼久,大明重新立國之後都還沒有封賞,你們嘴上不說,朕也能知道你們心裡是不舒服的。”

“臣等不敢...”

嘴上說著不敢,但私底下人人都知道肯定有好處要來了。

“打仗不能只為立功,若是人人都只有這個想法,戰爭永遠都會籠罩在大明帝國的頭上,你們打仗也知道是為了誰而打,為什麼打。”

“為了陛下...”

“胡說八道...”陳操呵斥了一句,然後也不點名批評:“從今天開始,你們都要記好,軍人為國盡忠,打仗都是為了大明天下百姓,為了你們的父母妻兒,朋友師長,並不是為了某一個人,朕雖然是大明皇帝,那也只是一個個體,皇帝在給天下百姓帶來好處的同時,也需要你們保護,明白嗎?”

“陛下聖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該有的儀式要有,山呼萬歲之後,陳操接著道:“軍銜制度大家都是知道的,從今天開始給軍中各級人員授銜,大兵團也就是咱們知道的定武軍等陸軍五大集團軍,這五大集團軍的軍長、副軍長分別授予陸軍一級上將、陸軍二級上將軍銜;普通集團軍軍長授予陸軍中將軍銜、各師師長授予陸軍少將軍銜,副師長授予陸軍准將軍銜,旅長授予大校、團長授予上校、營長授予中校、連長授予少校、排長授予上尉、其餘各級副職就按照這個流程來,和官階一樣,只有授予准將及以上軍銜的軍人,才能被人稱呼一聲將軍,自己也能自稱一聲‘本將’,都清楚了嗎?”

“臣等牢記...”

“黃淳耀,以五軍都督府的名義給兵部發文,就此行事,咱們在揚州陣前給各軍長官第一次授銜,舉辦一場授銜儀式出來。”

“臣立刻去辦...”

軍銜不是授勳,但卻是確立新軍的標準。

前線各部隊在收到授銜儀式的訊息之後一個個歡呼雀躍,連班長一級的普通士兵都為之興奮。

聖武元年六月十五日,揚州城外,一場恢弘盛大的授銜儀式開始,除卻其它幾個軍的司令長官之外,但凡在揚州境內的全部參與,定武軍的宋澈、唐延年和神武軍的王孝傑、袁世忠等四人分別被授予陸軍一級及二級上將,第1集團軍司令翁林志則被授予陸軍一級中將軍銜,其餘各師、旅、團、營、連、排等紛紛按照等級進行授銜。

“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高郵城

嶽託剛剛收到代善的訊息,此刻也正在和李永芳商議高郵城的防守要務。

“駙馬,高郵不能不守...”

李永芳坐在嶽託的身旁,聽完之後皺眉:“高郵城中現有漢軍旗十萬人,邵伯鎮前線還有楊漣馬哈三萬人,我軍守城物資齊全,火器火炮也夠,但高郵城三面環水,僅有一條陸路,若是明軍將高郵圍住,且不說死守,物資一旦耗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嶽託面無表情:“明狗從泗州偷襲,現在其前鋒部隊已經抵達淮安,探子回報十幾萬明狗都在泗州,抵達淮安不過兩天路程,淮安乃漕運重鎮,朝廷必然不會放棄,而高郵梗在之間,放不得...”

“貝勒的意思我懂了,高郵由我來安排。”

嶽託再道:“駙馬,高郵之重,得信得過的人來。”

李永芳動作一滯,還未開口,其長子李延庚開口:“貝勒,阿瑪,高郵交給我來吧。”

未等李永芳反應,嶽託雙手擊掌:“好,本貝勒做主,升任李參將為我滿洲都統,鎮守高郵,高郵一切軍政事物,皆由李都統決斷。”

呼...

李永芳長出一口氣,李延庚看在眼裡,立刻上前:“臣謝貝勒,阿瑪放心,高郵城高水深,兒子定能守住,等待淮安援兵抵達。”

嶽託一拍李永芳的肩膀:“駙馬放心,本貝勒這就下令讓楊漣馬哈放棄邵伯鎮,退入高郵城中,協助李都統守城。”

嶽託走了,李永芳還未出發,此刻他與李延庚站在一起,身後還有他的幾個兒子。

“你們的兄長鎮守在此,你們幾兄弟都來拜見...”

這是必死之局,李永芳心知肚明,但這些話卻不能說,畢竟他是最先投靠建奴的漢人,還娶了阿巴泰的女兒當老婆,他們李家只能夠與滿洲共進退。

幾個弟弟都上前行禮,李延庚跪下道:“父親,兒子知道此次高郵的險峻,為保我李家在清國的地位,兒子不怕,且請父親寬心...”

滿洲之內,他們都稱呼阿瑪,但私底下卻都是以漢人的習慣稱呼父親,這樣足以表明李延庚的態度。

李永芳沒有說話,沉默的拍了拍李延庚的頭,然後轉身離去。

.

“高郵境內光是河流就有17條,環繞在城的四周,高郵湖東段靠近西城,東、北兩面被河流護住,僅有西南面這一條陸路,先期偵察連回報,陸路已經被挖成了壕溝,不管是步行還是騎馬,無法前進。”

117旅351團被委派為先鋒團,在大軍團抵達之前先期來到了高郵境內,邵伯鎮無戰事,他們團路過之時只有被燒成灰燼的邵伯鎮,還有沿途逃難的百姓。

團長李炫君是廣東新會人在普通話開始普及的之後學校裡仔細學習過,只不過那一口廣普還是讓手下不少人有些聽不明白:“全團找能夠游水的戰士,有多少來多少。”

團參謀皺眉:“團座莫非想要泅渡攻城?”

李炫君年輕,帝國陸軍大學第一期畢業,經短暫黃埔軍校培訓之後,徑直成為了年僅19歲的一團之長。

團長一旦年輕,手下的兵士就會有意見,特別是神武軍內,351團內有十幾位遼東明軍出身的老兵,對於這個新團長也不是太認可,畢竟這個團長看起來連毛都沒有長全。

李炫君一到351團就感受到了這種感覺,新軍之中要想立威,只能在戰爭中,而眼前這個高郵城就是證明自己的好地方。

副團長陳大全是籍貫四川,每次和李炫君對話的時候都異常的艱難,只不過這一次李炫君的廣普說的很全,陳大全居然全部聽懂了。

“團座,你要親自帶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