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形式大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順便說一句,吳毅洲的攻島計劃只成功了一個。就是鐵背龍的老巢被他洗劫了。其餘兩個島防衛都很森嚴,根本摸不進去。即便這樣,吳毅洲也從島上劫掠到3000多兩黃金和20多萬兩白銀,把船隊裝的滿滿的。

事後就像劉佩猜測的那樣,李旦並沒有派出人來責備和攻擊劉佩。畢竟活動之間兼併廝殺也是常見的事情。而且劉佩還是被攻擊後反擊的一方。最關鍵的是劉佩並沒有趁機佔據鐵背龍的老巢,這引發了幾個海盜團伙之間的對峙。所以大家一時都顧不上找劉佩的麻煩。

同時海盜們也明白大齙牙他們三夥人進攻新島都沒有拿下來,說明劉佩也確實不是好相與的。鐵背龍雖然有幾個朋友,但是海盜之間哪裡有真友誼。鐵背龍活著大家可以稱兄道弟,他現在死了,搶他的家底都來不及,怎會有心思給他報仇!所以大家自然就息了對付劉佩的心思。

相反的是,經過這次戰鬥,充分展示了劉佩的實力。劉佩赤睛龍王的稱號徹底在海盜中打響了。雖然人們沒見過這個赤睛龍王到底長得什麼樣子,但是擊敗三股聯合的海盜隊伍就已經證明他的實力不凡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亮出旗號,說自己是被赤睛龍王庇護的劉大海商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照顧。在南方上貨的時候,他能得到不錯的折扣,到日本銷貨的時候壓價也並不多。而且劉大海按照劉佩的吩咐,還攜帶重禮去拜訪了李旦。李旦雖然沒有見他,但是收下了禮物。這就表明李旦沒有想難為劉佩。所以劉大海的生意更是做的風生水起!

而且在新島繳獲的五艘船裡有兩艘撥給了劉大海,讓他手中船隊的規模達到了四艘。另外三艘船撥到了東江鎮和朝鮮航線。濟遠號迴歸吳毅洲指揮,和鎮遠號三艘船在海上收稅、搶劫。一時間形式大好!

時間眼看就要到了年底,不過劉佩今年不打算回現帶去過年。因為他有幾個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一下。在劉佩記憶裡,明年有兩件大事要發生。一件就是努爾哈赤遷都瀋陽事情。另一件事就是西班牙人進佔臺灣,並開始修築聖薩爾瓦多城。他們以後就是劉佩的主要對手了。

這次劉佩是帶著方德剛一起趕往濟南城的。他準備和花樹峰三個人一起詳細的談談未來的計劃。未來的計劃需要大量的錢財作為支撐。離不開花樹峰的支援。同時他還有一個計劃需要花樹峰親自操作。

在這段時間裡,方德剛徹底接手了

劉佩地面上的一切民政事務。不僅屯田歸他負責,就連各處工坊都一一接手。此人確實有才幹。不僅作坊產量增加,品質穩定。就連最繁雜的農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這讓劉佩生了繼續放權的心思。不過他想接手火器作坊時被劉佩擋了回去。他還想管理血手幫劉佩也沒有同意。

眾人趕到花樹峰的府邸,花樹峰出門迎接。結果劉佩卻發現花樹峰居然瘦了一大圈!劉佩驚訝地說道:“兄長,半年不見,你怎麼瘦了這麼多?”

花樹峰瞪了劉佩一眼,心裡暗道,還不是跟你個反賊在一塊擔驚受怕鬧的!但此事不能當中說出口,就招呼眾人進了府邸。

三人吃完了飯,就在花樹峰的書房喝茶。劉佩又提出了剛見面時的問題。華樹峰愁眉苦臉的說道:“賢弟莫非不知真正的原因嗎?”

劉佩笑道:“我能猜得到!大概是擔驚受怕吧?”

花樹峰嘆了口氣說道:“沒錯。最近這半年多,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整日擔驚受怕的!半夜還做噩夢!老是被夢見拖到法場去砍頭。”

劉佩和方德剛聽了哈哈大笑。結果被花樹峰惡狠狠的瞪了一眼。意思是你們兩個太過分了!劉佩拍著花樹峰的手臂說道:“兄長不必憂心,今日我來就是給兄長吃定心丸的!”

聽了這話,花樹峰精神一振,低聲說道:“賢弟,你莫非是不再想著造反了?這樣多好,以後和愚兄一起做生意,我們快快活活的多好!”

這句話又引得兩人一陣狂笑。劉佩說道:“且聽我給兄長慢慢解釋。”

花樹峰立刻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劉佩收斂了表情,認真的說道:“現在我的實力積蓄的已經差不多了。所以我準備明年動動手腳!不過兄長不必憂心,我不準備在大明境內做動作。我我還是那句話,大明氣數未盡,估計至少還有十幾年的時間。”

華樹峰聽到這話明顯的松了一口氣。劉佩心中暗笑,但卻沒有表露出來。他說道:“我的計劃大致是分兩個方向。一海一路。海上的方略就是擴張。兩位兄長應該都知道,王朝末年多有天災人禍,盜賊蜂起,流民遍地。為了安置這些流民,我只能向海外開拓。所以我準備明年奪取琉球群島。到時候琉球群島將會作為海軍的主要基地,我們將在那裡開墾土地,招收流民,積蓄實力。然後再拿下臺灣島。”

此時的臺灣已經有了臺灣這個名字。先秦時稱臺灣為

“瀛洲”。後來秦滅漢興,稱臺灣為“東瀛”。等到三國時又稱臺灣為“夷洲”。隋唐至宋朝時稱臺灣為“流求”。元朝時又稱臺灣為“琉球”。

至明朝初葉,稱臺灣為“東番”。那時商船橫渡海峽時,習慣上以臺灣北部高山為辨別方向的標記,因山勢如罩雞之籠,故又稱“雞籠”。 漁民們常在臺灣西部港口修船補網,稱港口為“魍灣”,後來泛指臺灣。

明朝中葉時,臺灣又有了“大灣”、“大員”、“臺員”之稱。 福建沿海人民又稱之為“埋冤”。因為在開發臺灣過程中,不少大陸人民或遇風浪葬身魚腹,或水土不服客死他鄉,“其狀其慘,故以‘埋冤’名之”——見清施鴻保《閩雜記》。以上四個名稱與閩南土語“臺灣”的讀音相同,故稱之。

等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因臺灣“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臺”,遂稱之為“臺灣”,一直沿用至今。

方德剛皺眉問道:“這臺灣是哪裡?值得開發嗎?”

花樹峰經商見多識廣,就說道:“便是大員,”

劉佩點頭說道:“兄長說的沒錯,就是大員!只是開拓初期的花費比較多,這就需要兄長幫助籌措了!”

花樹峰聽了這話松了一口氣。只要劉佩不在大明內部搞事,他的擔心就已經放下大半。當下拍著胸脯說道:“賢弟只管放心!為兄一定盡力籌措,不叫賢弟煩心!不過初期開拓需要物資比較多,我現在就要開始儲備一些了。”

方德剛說道:“主公,那膠州灣裡的船廠都要挪到琉球去嗎?”

劉佩搖頭說道:“不會!膠州灣那裡是我根基所在,萬萬不可以放到海外孤懸。不過日後等我平定了大海,倒是可以考慮分出去一部分。”

方德剛點頭表示認可,說道:“主公想要奪取琉球,可是我們對琉球一無所知,貿然興兵恐怕不妥,不如先派人細細打探為好。”

劉佩說道:“我已經讓劉江派人冒充商人,往來琉球和倭國搜集情報了。還有劉大海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方德剛點頭說道:“主公安排的巧妙!行軍作戰總要知己知彼才好。不過不知主公可曾打聽到什麼具體的訊息了?”

劉佩說道:“人剛剛派出去沒多久。還未曾有多少訊息傳回來。等過一陣子必定有詳細訊息。到時候再與兄長通報。今天我想跟二位兄長說的就是陸地上的計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