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尤里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見傑羅姆在認真思考自己的話,陳大河嘴角微翹,身體後仰靠在沙發靠背上。

雖然傑羅姆已經是一位蜚聲歐洲的銀行家,管理著資產數百億的銀行和公司,但陳大河敲打起來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更沒有擔心他會不會有什麼想法。

現在可不比幾年前,如今他的身份在歐洲上流社會已經逐漸傳開,屬於半公開的秘密,如果傑羅姆敢撂挑子走人,他就能重新公開招聘一位銀行家來頂替,想必應該會有不少人對這樣一家前景廣闊的綜合性銀行感興趣。

另外這一年來,透過專門服務於第三國際銀行體系的那家安全管理公司,劉建設已經將情報部門的觸角深入到銀行的每一個階層,無論是傑羅姆也好,還是可能會接任他的管理團隊也好,都將必然處於嚴密的監控之下,也就不用擔心會有人搞鬼。

不過,陳大河還是願意相信傑羅姆的人品,也許這次只是因為機會難得而心態有些失衡,只需要輕輕點撥一下,他就能想通,並留下來更好地為他工作。

事實如何只有傑羅姆自己心裡清楚,但從表面上看,他也確實如陳大河所想,在認真地審視自己。

工作談完,傑羅姆帶著幾分心思,也沒心情在這裡聊天,便起身告辭離開。

但還沒走到門口,他突然一拍腦門又轉了回來。

陳大河正準備起身走人,看見他轉回來,便又坐了下來,“怎麼,還有事?”

“還有件大事,差點都忘了,”傑羅姆拍拍腦門坐下,苦笑著將公文包丟到旁邊,看著陳大河輕聲說道,“是這樣,我收到訊息,法國和聯邦德國外長正在商量一件關係整個歐洲前途的大事,我覺得,如果能參與進去,應該會對實體公司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另外也能為銀行的投資方向提供指導。”

“關係整個歐洲前途的大事?”陳大河聽得一愣一愣的,“這麼大的事能隨隨便便讓你收到訊息?”

“大歸大,但沒有保密的必要啊,”傑羅姆笑道,“其實說白了很簡單,就是隨著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的展開,以及蘇聯出臺針對性的措施,在高科技領域,歐洲和美國蘇聯的差距是越拉越大,甚至有被日本趕超的跡象,這種情況大大刺激了歐洲人的神經,於是法國總統密特朗先生提出一個方案,就是將主要的一些西歐國家聯合起來,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共同致力於高科技領域的研發,以提升歐洲的科技水平,卓有成效地保持自己在未來世界上的經濟地位!”

尤裡卡計劃?!

幾個字在陳大河嘴巴打了個轉,又被他硬生生地嚥下,臉上不動聲色,抬抬手示意傑羅姆繼續。

當聽到傑羅姆極其簡單的介紹,陳大河便聯想到對整個歐洲產生重要影響的尤裡卡計劃,而這個計劃之所以會誕生,則跟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有直接的關係。

本來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羅納德里根會在八三年的年初提出影響深遠的星球大戰計劃,要到八五年初才正式立項實施,而幾乎就在幾個月之後,密特朗就提出了尤裡卡計劃。

但在陳大河的干擾下,提前兩年提出了星球大戰的計劃思路,並經當時美國惡劣的經濟形勢催化,更早的立項實行。

所以此時美國和歐洲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差距,實際上要比原來的歷史更大。

但由於強大的歷史慣性,直到今年,密特朗才正式提出這個計劃方案,至於具體落實執行,恐怕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才有可能。

傑羅姆可不知道一眨眼的工夫,陳大河已經想了這麼多,依然自顧自地說道,“這個計劃的初衷,是為了跟上美蘇兩國的軍備競賽,不至於使傳統的西歐列國被落後太多,所以他的主要提議集中在尖端科技領域,其中包括五大部分,”

傑羅姆掰著手指頭,一一數著說道,“第一是大力發展計算機技術,包括建立歐洲軟件工程中心,發展高階微型計算機等內容;第二是發展自動化裝置,研製民用安全自動裝置和自動化工廠;第三則是通訊技術,發展為科研服務的信息網,研製大型數據交換機等;第四是生物工程,研究人造種子、控制工程等;第五則是新材料,研究新型材料結構,發展高效渦輪機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大河手指在沙發扶手上輕輕敲動,片刻之後,抬起頭問道,“恐怕,不只是民用這麼簡單吧?!”

傑羅姆撇著嘴角聳聳肩,“這是明眼人都心知肚明的事,當年經歷過二戰的不少人都會健在,這些老人絕大部分都有很濃厚的反戰情緒,如果提出用於軍事用途,全西歐不會有多少人答應,但用作民用就不一樣了,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落後別人,大量的高科技企業也會提升民眾的愛國心,自然更容易透過提案!”

陳大河嘴角微微上翹,果然如此,歐洲的政客做事都喜歡披上一件民主外套,但說白了其實還是那一套東西,任何尖端科技,只要有能利用得上的,肯定是優先服務於軍事。

但不可否認,這個計劃一旦開始實施,將對整個西歐的科技水準有非常大的拉昇作用,讓傳統的舊世界不至於被新興的新世界甩開,而且密特朗身邊也有能人,他所初選出來的這五個方向,都是未來尖端科技發展的主力,只要大方向沒問題,加上西歐國家的全力配合,這個計劃必然能取得成功。

而這樣的機會,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陳大河都不想錯過。

可能比起對日本的投資,參與這個計劃所能獲得的金錢收益和速度要差很多,但有些時候,商業投資不能只用錢來衡量的。

雖說公司的本質就是盈利機構,賺的錢也固然是越多越好,但比起能能掌控某個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技術力量,金錢的重要性便要往後靠一靠。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如果讓那些西歐國家的領導人,從第三國際銀行體系裡面選擇一家公司拿走,可能有的人會選擇星空計算機,有的會首選第三汽車工業,但絕不會有哪個國家將第三國際銀行列在第一位,甚至連剛成立不久的礦業集團公司都要排在銀行的前面,從社會貢獻的角度出發,金融永遠是為實業和民生,而不是將盈利凌駕於一切之上。

若是出現了這種情況,那就代表這個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問題,需要治一治。

所以幾乎不需要考慮,陳大河便毅然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參與到這個計劃之中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