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歸去來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歸去來兮。

別了。

京都!

別了。

我的朋友!

別了。

我的青春……

京都西站。

安檢口。

人頭攢動,摩肩擦踵。

柳滄海提著行李箱,朝鐵欄外的朋友揮手,做最後的告別。

說是再見。

也許是……

永別!

人生就是這樣。

有些人,走著走著就走散了。

有些人,說著再見卻再也不會見了。

正如柳滄海離開了京都。

正如全國千千萬萬的人擠破腦袋擠來京都。

柳滄海畢業於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

畢業那年就來了京都,在京都奮鬥了八年。

收入從一個月三千漲到了三四萬,相對很多人來說其實也算不錯了。

不過他依舊買不起房,也許再過個兩三年,能咬咬牙湊個首付……

可是柳滄海不想這樣。

他想回家了。

那個生他養他的地方。

那個滿是青山綠水的地方。

那個交通閉塞時光很慢的地方。

他回去了。

高鐵駛離京都。

慢慢地。

高樓大廈、七彩霓虹、紅塵男女……都遠了。

終點。

溫陽市南站。

這是高鐵的終點,卻不是柳滄海旅途的終點。

柳滄海的老家在溫陽市下屬的南石縣大溪鎮溝兒村。

出了溫陽市南站。

柳滄海坐上去南石縣的大巴,一個小半小時後才到南石縣,再從南石縣坐客運汽車到大溪鎮,也需要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從大溪鎮去溝兒村就只能坐摩托車了。

溝兒村在九峰山下。

九峰山。

因有九座山峰而得名。

山間。

飛瀑流泉,奇峰異石,草木豐茂,雲蒸霧騰。

風景異常秀美。

溝兒村的人以前都住在山上的落日崖,後來鎮府統一安排,才遷移到九峰山下溝兒村。

不過也有些人例外。

柳滄海就是個例外。

柳滄海溝兒村的人,但他在溝兒村沒有家。

他的家仍在山上。

他的父母八九十年代去嶺南打工,工廠突發安全事故,他的父母都在那事故中去世了。

他是由他二叔柳生養大的。

他二叔是個瘸子,視力也不太好,耳朵聽力也有些問題。

終身沒娶。

柳滄海就是他的兒子。

溝兒村是在石牛峰下,而柳滄海的家在天元峰,中間隔著一座朱雀峰。

從溝兒村到天元峰落日崖,就算走慣山路的人,抄近路也需要一個多小時。

柳滄海工作的這些年,一直都有健身的習慣,體力算是還不錯,而且他本來就是在山裡長大的,終於趕在日落之前,趕到了落日崖。

落日崖僅存一戶人家。

那就是柳滄海的家。

斑駁的石灰牆,暗沉的大木門,風蝕的黑色舊瓦。

長滿青苔的石道。

圍牆爬滿了綠色的藤蔓。

門楣掛著一幅匾額。

寫著。

“雜門”!

兩個大字。

左邊則寫著‘三教’,右邊則寫著‘九流’。

院子內,正前方。

大殿供著三百多座雕像。

分成好幾排。

最高的一排供奉著老子、孔子、佛祖。

其下依次是道士、文士、官吏、商賈、醫卜、僧尼、士兵、農民、工匠……等。

這些雕像都是柳滄海的二叔柳生雕的。

他聽二叔說這雜門裡供奉著的是三教九流!

上帝給柳生關上了好幾扇窗戶和門,同時也將牆壁捅成了馬蜂窩。

柳生儘管是個瘸子,視力也不太好,耳朵也有點毛病,可人卻特別聰明。

木雕、竹編、畫畫、中醫、占卜啥都會個一星半點。

柳生就是靠著這些雜七雜八的手藝,在山野掙錢裡供柳滄海讀完了大學。

柳滄海看到這些雕像,就想起他的二叔。

倘若說他這一生虧欠誰最多。

那就是他二叔。

他在京都工作的那幾年,很忙,除了過年回家待幾天,就基本沒有時間陪他二叔。

三個月前。

他二叔在下雨天滾下山坡。

死後好幾天才被上山砍柴的溝兒村村民發現。

而那時。

柳滄海還在京都酒桌上跟客戶談生意……

這也是柳滄海下定決心回來的原因。

子欲養而親不待。

柳滄海回來了,起碼能保證二叔的墳,不再像座長滿雜草的孤墳。

放下行李箱。

柳滄海脫下皮鞋,換上給仿製的綠色軍用膠鞋,扛著鋤頭帶著一個竹籃,踏著黃色的夕陽出門。

山路。

許久沒人走。

長滿了雜草。

二叔的墳也長滿了雜草。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幾乎很難看出這是一座墳。

“二叔,我回來了!”

“以後。”

“再也不走了!”

柳滄海從竹籃裡拿出二鍋頭、滷好的豬頭肉放在二叔的墳前。

用打火機點燃三支黃色長香。

三拜九叩。

將三支黃色長香插在二叔墳前。

“三教九流系統正在繫結……”

“三教九流系統繫結完畢!”

“檢測到宿主有農村戶口,開啟身份農民,獲得主動天賦‘野蠻生長’。”

“檢測到宿主學過木雕、竹編,開啟身份工匠,獲得被動天賦‘心靈手巧’!。”

“檢測到宿主略懂草藥、命理,開啟身份醫卜,獲得主動天賦‘觀顏察色’!”

“檢測到宿主有全日制本科學歷,開啟身份文士,獲得被動天賦‘才高八斗’!”

柳滄海眼前出現了一扇扇古樸的刻著玄奧花紋的門。

門的排列順序跟他家大殿供奉著的雕像的順序竟然一模一樣。

第一排是儒、釋、道三扇門。

全都是關著的。

只有下面一排代表著農民、工匠、醫卜、文士的四扇門是開啟的。

“這是……系統!”

柳滄海是某點中文網的老讀者,有十五年閱讀年齡的書聖,對於系統這種東西是再熟悉不過了。

沒有系統的網文是沒得靈魂的。。。

只是他從來沒想過這些虛構的一幕,竟然真地發生在他身上了!

“三教九流系統?”

“二叔在屋子裡供奉的不就是三教九流麼?”

“難道是二叔在天之靈保佑嗎?”

柳滄海想著又給二叔磕了幾個頭。

驟然得到系統。

柳滄海剛開始有點激動,不過又很快冷靜下來了。

他都已經下定決心在九峰山天元峰落日崖隱居了。

突然得到一個系統,也只是給平淡的生活增添點樂趣罷了。

柳滄海用鋤頭把二叔墳上的雜草都給剷除了,修復已經倒塌的墳身,拓寬堵塞的墳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做完這些。

天色已經暗淡下來。

回到院子裡。

隨便收拾了一下。

給自己下了一碗麵條應付一頓。

躺在老舊的木床上。

柳滄海才重新琢磨起‘三教九流’系統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