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樣式老舊的大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話放在棺材山來看,合適不過。

他們的船行在棺山中,這裡靜謐的很,只有船的發動機在嗡嗡作響,峽內水面也很平靜,這裡似乎不願被人打擾,他們的到來打破了原本寧靜的一切。

船緩慢的行駛至棺山的後半段,峽內的光線不足,張秀賢開啟了船頭的照明燈,這種船燈的亮度比一般的燈亮的多,黑暗瞬間驅散,峭壁上密密麻麻的棺槨壓的人喘不過氣起來,照亮之後更是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幾人都沒說話,又行駛了一段後,張秀賢看到前方有處開在山裡的殿宇,立刻就驚呼道:“我靠,你們看,前頭是什麼?”

封羽順著燈的方向看到,在棺山的峭壁下,有一處開鑿出的巨大空間,在平靜的水面上立著一座樣式老舊的大殿,結構非常古老,是那種兩層尖頂的古樣式,這種構造只在很早的畫上看過,現實裡幾乎沒有。

大殿約有十幾米高,這裡全部是讓鑿山開出的,可想而知,這一定是個非常巨大的工程。

徐教授說:“棺山最開始沒有這種規模,幽王之後,傳聞這裡有天書奇卷,為了不讓東西洩露,棺山人便將當地的懸棺都集中在了這裡,其實他們是在監守自盜,他們有通曉陰陽精通奇門變化的,在得到天書後自發研究,才有了後來的觀山太保。”

船靠近了後,張秀賢拋了鉤子,因為沒有可以靠岸的地方,必須拉著繩子才能上去,他的動作非常利索,他在對面接應,封羽趟了兩腳水到了殿前,徐教授邊拉著繩子邊說:“觀山太保是後來得的名號,封王禮帶著封家人離開棺山時,經過多少代人,早參悟出了天書中的內容。”

等沈力也過來後,封羽他們走近了殿內,這建築的年代起碼要有千年,沒有門和窗子,殿內非常空曠,有四根半米多粗發黑了的立柱在中間,這裡的一切都充滿了年代感。

封羽拿手電照著,殿內的正中間是塊石臺,上邊擺滿了許多石制牌匾,全是棺山人靈位,他讓嚇了一跳,怎麼會有這麼多棺山人的牌匾呢?

徐教授先看了殿內結構,又把目光放在了石臺上,張秀賢跟沈力站在原地吃驚,殿內的陰溼氣非常重,讓人不寒而慄,這上邊的棺山人都是做什麼的?封羽心裡犯起了疑惑。

徐教授又說道:“我猜棺山人得了天書後,得到的是某種核心點,《易經》中說天人相應,生生不息,如果換到現代概念裡,將其理解成心與物之間的產物,心是人物是天,心與物本是一體,既不是純粹的唯心,更不是徹底的唯物。”

封羽明白徐教授要說的是什麼,在中國歷史上,這種唯心與唯物間的連線元素,即是風水中的氣,在生氣充盈的上善之地,會產生一種無形之氣。

封羽對徐教授說的贊同,本來風水玄學天星秘術就是一門高深學問,棺山人得了天書,參悟出其中核心,演化成了後來的觀山太保之術。

徐教授繼續說:“這上頭有六十四個匾位,看似沒什麼,實則對了六十四位卦象,八階幻方正是由此破解。”

“怎麼說?徐教授?您老看出了不一樣?”

“只看出了個大概,周天卦數高深莫測,需要反覆推演才能得出。”

封羽也在想,如果後續的一切都是源自天書上的內容,那麼神族人的天機就是被棺山人看參悟了的觀山太保之術?可這有點難以置信,就算如此的話,封羽覺得一定還有什麼是他不知道的。

“徐教授,這殿在這裡存在的意義應沒有那麼簡單,棺材山別無其他地方可去。”

“我說,來都來了,那我也就不客氣了,說不定還能找到些什麼有用的東西。”

沈力對這種牌匾很是講究,他常年在水上,敬畏之心是有的,他沒有和他們去殿裡頭,而是守在殿門口。

三人立即分散了出去,徐教授參看著頂子上東西,整個殿內的佈置也有著問題,他是誰,他可是徐教授,是歷史學教授,對中國龍脈山川有獨特見解之人,他認出了頂上的結構,是古法記載中的一種亳飾,但凡換了其他人,絕不會認識這種飾紋。

徐教授在學校代課時,有過專門的講座,說的正是這亳文,是最早南夷地區的一種文字,因為造型獨特,與裝飾很像,也被直接用在紋飾上,稱為亳飾,在明朝時,曾出土過一件瓶器和銀器,上邊就是亳文,徐教授有幸接觸過一回,開始著手對亳文研究。

徐教授在殿頂上見到那種熟悉的紋飾後,同樣無法相信,他仔細看了半天,依照所學一一比對後,確定了下來,他是個做事嚴謹的人,就算是脖子仰得痠疼也沒有休息一下。

另一頭封羽和張秀賢在殿內尋找其他有價值的線索,他來此的目的不是尋找財寶的,封羽是帶著一系列疑惑,想在棺材山得到答案,可眼前這地方除了滿山棺槨,只有底下冰冷的寒水,以及他們所在的這個大殿,此處極有可能是棺山人祭拜祖宗的地方。

封羽有點犯難,要是什麼都找不著,他難道還得去一個個看峭壁上的棺槨麼?

可他心中的問題又來了,如果棺山人真生活在這裡,他們是住在哪裡的?山上麼?那自己的祖宗得是什麼樣的一個種族,類似於猴子一樣?

張秀賢四處搜尋,封羽心裡有事,自然沒放在心上,在殿內兩側,各有一片空堂的區域,原先是放有東西的,像是什麼壓在上頭,磚面上還有清晰的痕跡,張秀賢是個善於倒騰的人,他在地面上研究起了那個痕跡,按大小來看,四四方方的一個形狀,怎麼看都像是棺材放下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秀賢叫封羽來看,覺得這地方很有可能是放置棺材的地兒。

殿內的左右各有兩個這樣的地方,外形上看,確實是像棺材停放的地兒。

“沒錯,這是停放棺材的地兒,難道棺山上的懸棺都是從這裡停放,然後再送上峭壁的?”

正在二人迷糊時,徐教授走到了石臺匾位的後邊,他在牆上用手敲了敲,似乎有什麼端倪所在。

“有工具麼?借我使使。”

張秀賢從包裡取出個短鎬來,徐教授接過傢伙事,就在牆壁上開敲。

封羽一想這裡是棺山人老祖宗留下的地方,他這麼個敲,等於是在搞破壞,封羽想去阻攔,可徐教授做考古歷史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務實才是真的。

封羽看著徐教授,張秀賢便在地下放棺槨的地方,也學著徐教授敲敲打打,擱著裝專業。

然而沒等徐教授先發現什麼,張秀賢就叫道:“我靠他奶奶的,這工匠偷工減料,空心磚,沒少吃回扣啊。”

徐教授繼續做著他的事兒,封羽過去跟著敲了下,發現這片好像全是空的,這裡畢竟是自家祖宗的地方,要放在平時,他或許早就揮傢伙砸開了。

徐教授忽的說:“牆後頭有東西,這上面讓遮蓋住了原有的景象。”

沈力在門口看的好奇,腦袋時不時的探進來張望,“幾位老闆,我們這樣是不是不大好?這地方我看著怪陰森的,要不我們還是別搞了。”

三人個忙個的,沒人理會沈力的話,封羽湊到牆上看,看到牆上有層覆蓋了的水泥,明顯是有人後來刷上去的,加上年久的關係,外表這層水泥有松落的跡象。

徐教授拿鎬撬了下,立馬一大片就開始脫落,後邊有層圖案,露出的地方是一片石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