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盜墓是門得天獨厚的營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封羽盯著腐蝕嚴重的石像看了許久,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雖說雕像面目全非,可輪廓外形依舊保持神秘。

不由間,封羽就入了神,那像如有魔力一般,能把人的思緒拉進深淵,久看容易產生幻覺。

封羽這些年的經驗頗為豐富,他很快察覺到了不對,知道可能是自己刮開青苔後,露出裡邊原有的材質,釋放出了某種氣味。

埋在青苔下的石像有人身,頭上形態難以辨別,雕刻風格同小一點的石窟沒什麼兩樣,唯獨眼前這兩形態較大一些,這應是屬於漢王墓的石雕沒錯,歷經千年模糊不清,但立像仍有嚴肅感立守在漢王墓中。

石像本身長有一對左右對稱的眼睛,面無表情,冷酷異常,嘴巴咧的很大,長得很有特色,仔細一看,反不像是人,更像是某種獸類。

正在思慕中時,忽聽到了張秀賢的聲音。

“誒,是封羽嗎?他娘是人是鬼?”

很快這個聲音就亮著手電靠近了過來,封羽發現自己盯著石像竟無法動彈,他想回應張秀賢,卻是有種鬼壓床了般的感覺,意識是清晰的,可身體完全不受控制。

張秀賢尋著封羽身上的手電過來,走近後放慢了些許腳步,確認是封羽後,張秀賢開始嘴裡不饒人。

“我靠他奶奶的,封羽,你小子玩什麼呢?擱著嚇我呢?誒,你倒是說句話呀,丫兒在幹什麼玩意?”

張秀賢走近拍了封羽一巴掌,一下將封羽拍了回來。

“你丫兒裝什麼神弄什麼鬼呢?”

封羽踉蹌晃了幾下,神情稍緩了幾下,見張秀賢也在盯著石像檢視,拉開了張秀賢。

“這石像有問題,不能看,看久了會勾人魂魄。”

“這是什麼玩意,怎麼這個樣子,是守墓的神獸?”

封羽搖頭苦笑,“不好說,這雕像的身上有毒,你看石層表面,原先應該塗有塗料。”

“這麼說,這東西是漢墓裡的東西沒假了,漢朝就時興這個,要不是我聽到有動靜過來,你丫兒一準得中了雕像上的毒,你說你沒事亂撥弄什麼。”

封羽想了想說道:“我有一種感覺,這石窟裡的是雕像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

張秀賢看了看,“漢朝的東西不都大同小異?你是多想了,我看這地方沒什麼問題,典型的漢墓風格,那年代不就崇尚王權,死後靈魂能永遠長存。”

“你有沒有想過,外邊的水鳥和我們在仙王宮見過的怪鳥是一樣的品種,這怎麼解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解釋?解釋什麼?天下物種千千萬萬,人說不定就是同

類,那人和猴子還是同宗呢,這兩個鳥長的充其量就是相似而已,別忘了,在仙王宮時咱看到過什麼,那怪鳥的嘴裡還寄生著其他玩意,這地方的水鳥差的遠了,它就是弟弟,連個白蛾子都對付不了。”

但封羽覺著天底下不會有這麼巧的事情,雖然時隔多年,但仙王宮的怪鳥長什麼樣,是這輩子都忘不了的。

張秀賢又說:“得了,你別瞎想,等會進去了,你可能會有更多的想法。”

封羽最後看了一眼壁上的石窟,抖擻了精神,跟著張秀賢向漢墓裡邊走去,大概是因為受石窟雕塑影響,封羽從這刻起,感覺到了一種不安,他似乎正在走進一個無人問津的詭異世界之中。

張秀賢帶著封羽到了一處地下墓門前,深入地底,藤蔓瘋長,原先遺蹟基本上看不出來,他們所走的地方如穿行在綠色的龍鬚藤條中,無數的黑色藤條堅硬的如鐵,這是時間的痕跡,這裡的大多數植物的年紀都有上百年。

在無數藤條鋪天蓋地下,一個高大的墓門出現在了視野中。

墓門是單開的石質墓門,上邊的圖案已讓植被腐朽的無法辨認,上邊纏滿了盤根錯節的藤枝,張牙舞爪,似吞沒在內。

這種地方要不是有成冰卸嶺一門在,恐怕封羽一輩子都難發現。

石門是開著一半的,不知用的是何種方法開啟,獅子嶺有廣郡國漢墓群,肯定不止有一個漢墓,眼前他們意外發現的這個,不知會是誰的?

墓門非常沉重,張秀賢測過身子鑽了進去,一般來說,漢墓門石都是千斤石,封好後,基本沒有再開啟的可能性,而且就是要開的話,也只能是從裡邊向外開,開啟這種墓門用蠻力不行,必須得有巧勁。

中長的甬道裡潮溼陰暗,外表的藤蔓沒有伸長進來,墓牆上的石道鑿的非常完整,封羽他們進入先是第一道甬道,其高度只有一米多點,必須彎腰爬行而走。

在漢代,墓中甬道有另一層意義所在,這是墓主人最後走過的人間路,也是墓主通往昇天的第一條路,在後來的墓葬中,人們逐漸把甬道進行了分離,出現了神道和魂道的區別。

神道顧名思義,是墓主成神所經之路,演變至明清,神道已不修在墓內,而是建在了墓的風水下段,而魂道,是後世風水師為了讓墓主昇天得道,特地開闢出的一條道路。

穿過第一條甬道,是漢墓中室,這裡放有許多墓主生前陪葬,類似軍功地位象徵,車馬銅器,精美生活器具等等,張秀賢對這裡的東西不感興趣,只說明後邊的東西更有吸引力。

他們接著又穿過第二條甬道,

相比之前,要大上不少,漢人講究層層遞進,就像封建統治般,逐漸走向巔峰。

中室後的甬道多了許多裝飾性的圖樣,最常見的應該是一種叫翻雲紋的圖樣,意在翻雲流雨,順風順水,這是古人對死後世界的美好憧憬。

封羽朝張秀賢問:“金玉龍他們對這地方怎麼說?他們人呢?你怎麼不跟好他們三個,他們三個要是發現什麼寶貝,你不是虧大發了。”

封羽的意思是說,卸嶺三人單獨行動難免會有什麼披露,萬一他們葫蘆裡賣著別的藥,豈不是讓人賣了還得給人數錢?

“這你放心,我舅舅在進來前早交代過了,寶貝的事兒出不來問題,我先前已在裡邊墓室檢視過了,這地方是個比較窮廣郡國漢王,風水輪流轉,總有沒落的時候,裡邊沒什麼東西,除了墓室修的還像回事外,其他的在漢代王墓中,算是寒酸的。”

封羽邊看甬道裡的圖案邊說,“金玉龍和成冰有什麼想法,這地方距離劉笙墓有還有多遠?”

張秀賢想了片刻回答:“這個倒是沒說,不過我聽他二人的話語中,好像是說,獅子嶺上廣郡國漢墓眾多,大大小小得有四五十個,廣郡國漢室宗親十餘代人幾乎都葬在了這兒,還說這叫什麼父子局?丫兒不就是祖祖輩輩看準了這地方,都想死後埋在這兒,什麼父子不父子的。”

封羽則講:“金玉龍說過,獅子嶺的風水格局是活動的,遇水就會發生變化,雨季對於這地方來說,是改變其內在迴圈變化的東西。”

“甭管是什麼,我張秀賢只看能表面,它的內在變化我搞不明白,這是你們盜門裡的講究,我們發掘盜墓,只看有沒有寶貝。”

封羽就說,“當年祖師爺將盜墓手藝流傳下來,本是門得天獨厚的營生,門檻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來,發展至今,凡是求財的,都能進來分一杯羹,祖師爺泉下有知,不定得是氣急敗壞。”

封羽沒別的意思,只是隨口吐槽了下,現在盜門蕭條,行業裡的手段基本上遺落殆盡,反是興起了許多半路出家的,做一檔子買賣後再不問出處,破壞了行內規矩不說,盜發墓中財物時,更是一掃而光,連死屍身上的衣物都不放過。

這樣就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依靠風水定位後,探進墓內發現墓中被掃蕩一空,留下一具屍變了古屍,正好趕上時候,財沒得著,還得平白無故制屍。

一般盜門內有規矩,賊不走空,但也不能將墓中財物全部斂走,為的就是其他人進來能有口湯喝。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一旦壞了,就難在補起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