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皆有定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封羽把張秀賢的話分析了遍,封羽反問:“此事兒要是真的,恐怕當中的貓膩不止於此,盤子曹是什麼身份的人物,犯不著殺了李瞎子奪屍,他要是想要,可以光明正大的奪過來。”

“你的意思是?”

封羽接上話講:“是中間出了問題,可能非常簡單,也可能非常復雜。”

張秀賢意味深長的回想,“那這事兒應該簡單,這麼想的話,盤子曹不會傻到自己去殺李瞎子,除非是有人嫁禍,或者,就是他李瞎子自願自殺,我靠,這是怎麼回事?李瞎子沒必要自殺,那誰會嫁禍盤子曹呢?”

封羽細細想了想,這時,王舒秀送來了壺茶水,她放下東西離開出去,封羽接著又說。

“只有一種可能,李瞎子可能真的是自殺。”

封羽只得出一種結果,盤子曹實在沒有必要動手,嫁禍的意義似乎也不大,除了李瞎子自殺,其他可能性不大。

張秀賢似乎想起了什麼,“誒,你說,李瞎子會因為什麼自殺?難道是受了妖王的詛咒?”

封羽搖頭,“事情沒你說的這麼邪性,妖王都被蓮花大師封了起來,哪來什麼詛咒。”

“那你說是因為什麼?”

封羽判斷說:“或許是李瞎子知道了什麼秘密,逼不得已,自己選擇了自殺。”

張秀賢有些猶豫,“你是說,古瀾妖王身上的秘密?什麼秘密?”

封羽搖頭,“我不知道。”

“那你他娘的在這瞎猜什麼,這事兒,不管怎麼著,都有問題,還有那古瀾妖王屍身落在盤子曹手中,不定得要幹出點什麼事兒來,這事裡邊還有貓膩。”

封羽覺得張秀賢說的沒錯,凡事事出必有因,李瞎子的死恐沒那麼簡單。

封羽在腦子裡做了很多假設,揣測半天,最終還是得不出什麼結果來,便和張秀賢說:“這事兒還需你多關注關注,盤子曹要做什麼,我們阻止不了,但我們可以弄清楚事情,搞明白李瞎子跟盤子曹間的關係。”

張秀賢拍了拍胸脯,打著包票說:“這事兒,你丫兒放心,不用你多說,我也差人盯著那盤子曹的,他可是京城的風向標,有什麼動向,下邊的人追都追不過來。”

要說別的,張秀賢或許不感興趣,但論起小道消息,八卦什麼的,他比他舅舅要上心的多。

二人相互沉默了會兒,盤子曹的話題告一段落,二人

許久未見,話題自然是說的絡繹不絕,小到吃喝,大到挖墳掘墓,從清末扯到民國,從北京扯到東北,或許張秀賢就是那個真正懂得封羽的人,二人的所見略同,話題中不免有些許的共同點。

說到東北時,戰爭是再所難免了,日本人頻頻挑釁,打仗是遲早一天的事兒。

張秀賢不由的想起了張滿月來。

“誒?我說,張滿月呢?這人得快有兩年沒影了吧?她不是姓封嗎,人不會現在還在東北吧?你們封家都沒派個人去找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封羽搖頭,表示自己也很無能為力,張滿月的事兒,全家上下只有老爹一人能說,其他人半個字不敢提。

張秀賢又言:“不對,她不是姓封嗎,怎麼還能叫張滿月呢?”

“叫不叫張滿月,這封家說了不算,得是張滿月自己承認才行。”封羽苦笑,“恐怕是很難了,依照張滿月的性子,讓她接受我爹,接受封家,我根本沒有想過,自然而然吧,封家不缺這個閨女,反是我爹他老人家心中過意不去。”

封羽嘆了口氣,又問張秀賢說:“張滿月之前說過,1931北龍有變,莫非說的變故是要打仗了?”

張秀賢揣測了下,“她還會預卜前事?不簡單。厲害的是,丫兒還挺準。”

封羽笑了笑,不知安能辨真偽,張滿月的話說的確實不假,但1931年,東北開戰,和龍脈變動有什麼關聯?

封羽和張秀賢閒談了許久,歡聊直至深夜才肯作罷。

世間有許多事情是叫人無奈的,佛說世間疾苦,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的確如此,人生多有困惑,但依舊得走完一遭。

封羽的人生不過短短三十載,卻經歷了種種,就如陳山海嘴裡常唸叨的一句話,這就是命,命由不得人。

...

張秀賢在封家住了兩天時間,封羽把家裡的事兒安頓了一遍,有王舒秀在,封家大小事宜其實不用擔心。

張秀賢藉著幾日功夫,和封家的姨娘們打好了關係,張羅著給張秀賢說親的事兒即刻就安排上了日程,要不說張秀賢得了他舅舅呂廣成精髓呢,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投其所好,乃是交流的上層手段。

封清和封二在家中閉門不出,平時也不許人去打擾,張秀賢沒什麼接近的機會。

現在外界情況很亂,封家從清末時的衰退到了今日,都是封

清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最難的時候,連吃飯都成問題,現在好不容易緩過勁兒來,決是不想再捲進外界的紛爭中,明哲保身,閉門不出這點,封清做的沒錯。

要說這兩年裡,做過的一件錯事兒,就是孫軍長開清陵時,觀山封家出過力,這事兒看起來沒什麼,但畢竟此事關乎盜門原則問題,為此,封清時常暗罵呂廣成沒安好心,此人就是個冠冕堂皇的衣冠禽獸,但封清只能背地裡罵,這些年呂廣成依靠各方勢力,在許多事情借給了封家方便。

封清無可奈何,對清陵一事兒,只能自我安慰,滿清政權是少數民族政權,不同於華夏民族,所以盜了清陵算不著違背祖師爺遺訓,盜亦有道盜不離道,話雖於此,但還得根據實際情況來。

想必祖師爺會既往不咎,當年觀山太保滅除了其他四大盜門,不也一樣延續到了今日,要說虧心事兒,觀山一門的先人們,做的不比誰少。

不然,不會有封家今日的困局,封家唯一的子嗣,身中異毒,偌大一個盜門世家,面臨斷後的威脅。

封清知道封羽這趟非走不可,說一千道一萬,這都是封羽自己的命。

臨離開封家前,封清和封二出門相送,二老躊躇滿懷,就差沒落下淚來。

年紀大了,許多事情就掛不住心,眼淚也多了起來,要擱平時,封清連句小心的話都不會多講。

封羽大概明白,此行獅子嶺的意義所在,要是解不了身上的曼陀毒,死就一件隨時的事情,更或者會死在了獅子嶺上,總之是前路未知。

張秀賢同封家老小講,“諸位放心,有啥險一定不讓封羽去犯,保準讓小封爺解了毒,取了不化丹榮歸故里。”

張秀賢的話像流水一樣,他自己都記不得說過什麼,封家人不會放在心上。

唯一讓封羽放心不下的,就是王舒秀,倘若自己那天真有意外,她該怎麼辦才好?按她的性子,後半輩子可能得受活寡。

封羽同王舒秀單獨,向她鄭重承諾,自己一定會回來的,因為家裡還有一位等待他的妻子,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封羽是懷著愧疚和信心對王舒秀說的,而王舒秀眼眶一紅,哇的就哭了出來。

王舒秀是大家閨秀,那些肉麻的情話說不出口,她含情脈脈的看著封羽,送別封羽離去。

情深緣淺,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王舒秀的方式,是用無聲的陪伴,告別最深的長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