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芒古斯玉嶸鬼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臺上的女拍賣員十分自信的在臺上講著:“嘉義拍賣行拍賣會即將開始,等下會給大家分發今日拍賣物品的單子,感興趣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呦。”

女拍賣員露出一個魅人的微笑來,前邊坐著的人傳出了一陣掌聲,似乎非常欣賞女拍賣員說話氣場。

臺上很快搭起了一個拍賣臺和展示底座,工作人員穿著的都是制服,看樣子一點不像是拍賣公司,這地方就是個私人內部的場子,還是京城裡名流們和行內大家的場子。

張秀賢在進來前跟封羽說過,這兒的拍賣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不認專家學者,論的是眼裡和人脈,因為這地方拍賣出來的東西,價值基本都是無價之寶,甚至沒什麼人能見得著。價錢在這裡等同於流水,你感覺這東西它值個幾百來萬,但對方說不準還能找著願意花幾千萬來買的主兒,你說拿什麼講道理?

簡單來講,在這兒玩,你得知道拍的是什麼東西,還得知道這東西能值多少,你才有機會開口,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所以說,在這兒是古玩界最心跳的地兒。

而且,可怕的是,贗品在這種地方同樣存在,你必須得有自己兩下子,因為凡是贗品能混到這裡的,基本都不大屬於“假”這個範疇了。

這裡就很有必要提到一點,叫做“源貨”,這東西與正兒八經的真品無異,就是一個窯裡燒製出來的瓷瓶,有的被打上了官窯的名稱,還有那麼幾個沒有出貨,由燒製人自己私底下賣了。這種東西與真的完全一模一樣,連鑑寶師傅都難分真假,你說他不是真的,確實不屬於真品,可說是假的,如假包換,有的甚至比真的還能展現時代細節。

當然,在古玩界和收藏界裡,這種“源貨”的真假性是一直被拍死的,它就是贗品,哪怕就是同一個窯出來的同一批燒製品,沒有出貨,沒有打上官窯名的,就是贗品。

從明清時期起,有大量的“源貨”出現,一來是官窯的監管力度不夠,二來是技術的成熟,能夠產出的成品數量大大上升,原先一窯燒製大概能得六件成品,隨著技術提升後,能得八件甚至十件時,就出現了這樣的“源貨”。

要想分辨這樣的源貨基本上不大可能的,唯一辦法就是靠直覺,對賣家的直覺,從神態和心理判斷,這些人賣的東西是否有鬼,再一個就是對文玩的特殊感覺,接觸古玩時間長的人,看東西的感覺與外人不一樣。

比如青花瓷的整個瓷器完整,但如果是“源貨”,一些厲害的藝術家就能從青花的筆法上,還有整體的流線上判斷出

問題,真正出貨的官窯是容不得有一點瑕疵的,但是,你也不能說這東西有瑕疵就不好,畢竟古代瓷器上畫青花釉的工筆師傅不是一般人,那種神韻不是隨意能模仿的來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幾位身著制服的女工作人員在桌子間分發了拍賣單,拿到拍賣單的人不約而同的發出了感嘆,下面的嘈雜聲越來越大,女工作人員身穿旗袍,長髮披肩,腰非常的細,腿非常長,長相是精挑細選的那種,個個有種大上海女歌星的感覺,她們親自將每份拍賣單發到在場人的手中都會婉而一笑,這種服務讓人覺得自己就是上帝,明顯,這是嘉義拍賣行專門經過培訓的。

封羽才算知道,難怪這地方會有這麼多的各界大佬了,感情嘉義拍賣行還打的一張服務牌,年輕小姑娘對中年人的誘惑力不容小覷,那些家裡頭妻管嚴的,在這兒準能找著自己想要的,說不準哪個姑娘再被大佬看中,從中獲利的必然是嘉義拍賣行。

拍賣單只有薄薄一張,題頭是幾個大字“嘉義拍賣行6月拍賣會拍賣單”。

單子上只有兩樣東西,第一個是件類似於玉璽的東西,讓封羽眼前一亮的是第二件,名字寫的是活銅俑!

在常在感嘆的應該就是這麼一個東西,關鍵字眼在“活”上,封羽腦子裡電光閃過,一時間有種難以言表出的蹊蹺,就感覺椅子上像是長刺,想直接看看這是個什麼鬼東西,但他還是故作鎮定,只能硬著頭皮等下去。

張秀賢有點忐忑,他不停看著拍賣單上活銅俑的圖片,模糊且黑白,他不時的看向封羽,眼神迷離。

封羽當然知道張秀賢是什麼意思,因為這活銅俑與他們在仙王宮地下見到的有異曲同工之處,唯一不一樣的,就是這個活這個字,封羽心說,這嘉義拍賣行不會真有膽子拍賣個活粽子吧?

拍賣單下還有一個噱頭,是今天的壓軸物件,什麼都沒寫,只需要各位等待兩件東西拍完便能揭曉,封羽心裡暗罵嘉義拍賣行的手段,同時又很欽佩,做生意能做的讓人欲罷不能,全京城只此一家。

騷亂了一陣後,臺上的女拍賣員笑容滿面的開始今天的拍賣,她的模樣確實是那種少有的美麗,十分耐看,而且越看越有味道,看她在臺上拍賣東西眼睛始終離不開她人和拍賣品,這就是漂亮女人的優勢所在,嘉義拍賣行深懂人心,要是換個男拍賣員,絕對沒有這為女拍賣員的一半。

女拍賣員輕車熟路的做著介紹,“玉嶸鬼璽,出自百里長林興安嶺明珠芒古斯。”

封羽聽完女拍賣員的介紹,瞬間吸了口冷氣,心裡疑

惑,我靠,芒古斯?這東西怎麼來的?是喊山老漢賣的?那地方兒應該沒人知道!

封羽在臺下坐著,心中有些慌亂,他真正知道張滿月叫他來此的目的何在了,如果不出問題,那個活銅俑,一定也是從芒古斯裡出來的。

封羽遠遠看著那個鬼璽,是仙王宮地下玉洞的玉石顏色,四方底座,底座上雕刻這複雜的造型,那東西似乎與封羽困在玉洞裡見到的神像模樣雷同,腦袋上是片侵染了血清色棉絮物。

璽上的雕刻複雜,光是肉眼可見的造型就有幾個,從封羽的角度看去,有兩隻惡鬼很是突兀,另外還有一些分不清是龍還是魚的造型,遠看還真看不出什麼端倪來。

玉嶸鬼璽的尺寸較大,一看就不是平時用的璽,璽上“鈕”的造型風格也不是王侯將相所用的,那是一種鬼鈕,璽一般都是重要物件,大多用來證明人的身份地位,鈕則是其代表,鬼鈕的璽屬實難見,這上邊的鬼鈕,搞不好是他娘進入鬼界的通行證。

璽的發源最早要追溯到戰國時代,私璽是地位的象徵,不是極品的那種,在現在價錢能賣到五千到上萬兩銀子不等,那些都是一到兩釐米內的小璽,前段時間封羽底下鋪子收上來件南梁朝將軍用的璽,獸鈕的,賣了八千兩銀子,是個不小的數目。

而還有一種方璽,大小能到四五釐米,就是官璽了,多是皇家用的,價錢能翻上幾番,像這種鬼璽就是屬於後者,但它是鬼鈕的,可以說不會有人在這麼個東西上弄個鬼鈕上去,於情於理解釋不通,太不吉利了。

雖然現在有明文規定,一些官璽是不允許私自買賣的,尤其是大號的帝王璽王公璽,但這個鬼璽正好不在範疇,雖然個頭不比那些小,但它不屬於明文規定裡的東西,這嘉義拍賣行是在打擦邊球,不過話說回來,就是真拍賣個帝王璽什麼的,以現在外邊的局勢,恐怕嘉義拍賣行也能擺平,息事寧人,再者說,現場在坐的人中,那個沒有些勢力,這些在他們這兒,基本不叫事兒。

封羽知道這東西肯定是盜墓盜出來的,可是誰盜的呢?喊山老漢?應該不會,他對芒古斯的情懷極其難解,不會去監守自盜,也不大可能是外人進去盜的,知道那地方的人屈指可數,就算如此,封羽相信,喊山老漢也能守的住那片林子。

那會是誰進了仙王宮,並盜出了這些東西的?

難道還有人知道封家的秘密?

想到這兒,封羽忽然腦子閃過一個名字,白曼曼!老爹的老情人!她在十八年前曾進去過仙王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