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半部人物傳記一段諱莫經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封羽一下子彷彿意識到了什麼,這張畫上的封家祠堂其實並不是什麼重要線索,重要的是那個角的標註。

他忽然覺得,他在封家住了這麼久,似乎就在這十幾分鍾的時間裡,他一點都不認識封家了一般,自己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地方,變的十分陌生。

筆記後邊的內容裡大多都是文字了,偶爾有幾幅圖畫,也完全看不明白,整本筆記下來,字跡十分工整,可以看得出來,這位意山公封長門是個極其講究的人,寫的十分有條理,用詞和言語上,頗有文筆。

封羽廢寢忘食的看著,手電光照亮上邊的字跡,一點點讀了起來,同時,內心的疑惑和焦慮到達了一個頂點,心裡的那種感覺很難形容。

筆記的大概內容分為幾個部分,字數足有上萬,封羽無法在短時間內全部看完上邊的內容,但他又害怕筆記帶回去引起他人注意。

在筆記的最前邊則寫道,封家本該是一脈相承的,由此可見,封家內部出現了問題,是分歧出兩撥人的,另一撥人並未露面,封羽也不敢確定他們的存在,記載上寫,當年的這部分人是跟著封長門進入仙王宮的,可仙王宮裡葬的也非是封長門,所以,耳聽得為虛,封羽為了萬全起見,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白天該幹嘛幹嘛,晚上就跑到這地方來讀書。

開始時,封羽覺得這種方式有些奇怪,但隨著筆記上的內容被一點點揭開,便沒有心思再往這方面去想。

接下來的內容將要用一段文字去進行敘述,內容來源於這本《意山公筆記》,也就等同於半部封長門的人物傳記。

......

內容較為亢長,大致記載經封羽翻譯如下:

嘉靖四十四年,封氏一門入戶部,封長谷這年二十歲,雖不任要職,二十歲能入此仕途,皆因封家在明朝廷中的地位與經年累月下的經營。

封長門與封長谷是孿生兄弟,哥哥封長谷只比弟弟封長門早一個時辰,二人長相相似,年輕些的時候,不是熟悉的人都難以分別二人誰是誰的。

封長谷能入戶部,主要因封家一直從事著給皇家尋寶摸金的事情,從明成化年起,就開始尋山瀝水,發天下古陵,封家到了明中後期時,基本很少參與皇陵的修建,最多是到地方看看而已。

封家人心裡明白,他們一家給明朝皇帝修陵多了,必然有一天會惹禍上身,知道太多的往往都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之所以沒動封家,是因為封家多年在朝中的經營與掌握秘密的關鍵。

封家先人們自然不傻,他們知道只有博得皇帝歡心,才能免受於難,所以,便利用老封家人的本事,發陵盜鬥,取天下珍寶獻給皇帝,同時又能填充國庫空虛,光是嘉靖帝在位時期,封家發陵之物填國庫的數目就達上億兩白銀。

嘉靖四十四年入戶部後,封長谷開始

籠絡六部,為自己的道路拓寬檯面。

第二年,嘉靖四十五年嘉靖帝駕崩,同年,隆慶帝繼位,封家升至中書,同樣不予要職,隆慶帝這麼做,全因封長谷在隆慶帝登基時,送了一方三平米的紫紅珊瑚玉,受職掛名是對封家好進行封賞,中書乃是要員重地,封長谷擔著無名空職,與中書門下兩省結交。

隆慶五年,封長谷發陵盜取了一件貓眼夜明珠,此珠在晚上時,放在房間內可比白晝,隆慶帝喜愛至極,給了封長谷少傅一職,位兩品,為東宮輔臣,這足以見得,封長谷的路走的是極其順利無比的,入駐東宮意味著,可為下朝臣。

隆慶帝喜好女色,與他父親嘉慶帝一樣,還喜歡修仙,痴迷於各種長生丹藥,據聞封長谷獻上貓眼夜明珠後,隆慶帝夜夜笙歌,一夜寵幸女子可達十餘人,加上各種媚藥仙藥服用,不出半年臥床不起,又三個月後一命嗚呼。

隆慶六年,隆慶帝駕崩,同年萬曆帝登基,封家秉持著一貫手段,與新朝大臣結交,加上又是少傅一職,萬曆帝一登基,封長谷直接入了宗人府,輔助年幼的萬曆帝。

封長谷這年二十七歲,萬曆帝十歲,十二年後,封長谷已至中年,萬曆帝風華正茂,沒人比封長谷更懂討喜皇帝,萬曆帝勵精圖治,開創了一番盛世萬曆中興,封長谷在萬曆二十年左右時,發陵充庫的銀子高達八千萬兩,乃萬曆中興最大功臣之一。

盛世之後,萬曆帝沉迷享受,萬曆二十年,封長谷做到了宗人府最高位置,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萬曆二十年,封長谷挪用大量資金去往東北修建仙王宮,萬曆帝根本毫不關心,有大臣上諫,萬曆帝回駁,“卿數十年發陵充國庫之財達億萬兩白銀,此不足十分之一,加防邊關之策,朕以為不足以為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萬曆帝一口回絕,其大意就是說,封長谷在朕改革時,發陵提供了億萬兩白銀支援,封長谷所用銀兩不足億萬白銀十分之一,再說,封長谷報的加強邊防,這些錢不足為談,要是真要用錢,封長谷是有那個本事再盜出千萬兩白銀的,沒必要如此冒險大費周章。

萬曆皇帝對封長谷十分相信,這感情不是一日兩日能有的,哪怕是封長谷動用私權用了千萬兩銀子,萬曆帝也覺得不是什麼大事,歸根究底,還是封長谷御人有方。

道完了封長谷的仕途,才能再回過頭來說說封長谷同胞弟弟封長門,《意山公筆記》的書寫者是封長門,在他的觀點裡,其實這位哥哥,一直是個不錯的人,但總歸知人知面不知心,誰也不能得知,蒙在外表的下的人心裡會是什麼樣的。

封長門自幼天賦驚人,性情冷淡,對風水八卦有無師自通的本事,他十幾歲就研習通了周易,又參悟伏羲六十四卦,在風水學中造詣其高,許多時候,封長谷遇到疑冢詭陵,或者是機關佈局極其兇

險的地方,都會請封長門破解。

封長門寫道:“不惑世事,不問人間,幸如吾身,天地自焉。”

封長門看破了世事,人間何許,或如人天地一般自在,二是二歲那年,封長谷入仕途,他便卜過一卦,卦中批言,“山火同燎,欲渡臺河,得仙宮彼端,明君心顫,非不可勢。”

預意何意,後邊自然分曉,此種變故便是老棺山人棺巫溪。

封長門接觸到棺巫溪是在封家祠堂,他同封羽一樣在封家祠堂這片地方找到了許多令人費解的東西,那時候的封家祠堂遠比現在要豐富的多,藏書與藏物處在一個巔峰狀態下,封長門要瞭解尋找一些東西,遠比現在要方便的多。

封羽曾想過在封家祠堂找到更多關於封長門的資訊,但在清朝中期的一次動盪中,祠堂經歷過一次變革,很多東西流失。

記載中沒寫封長門是如何機緣巧合得到棺巫溪的所學,但不難想象,以封長門的聰明,找到這些應該不難。

棺巫溪是棺山人裡顯著的風水大家,他的功績和生平應該享有盛名,他所留下的內容,對棺山人影響深遠,封長門試圖在歷史中尋找出棺巫溪的人生軌跡,經過他留下的東西對比,封長門確實得出了一個驚為天人的秘密,這個要放到後邊一點再說。

嘉靖四十五年,封長門進入了一個漫長的研習過程,他閉關不出,開始對棺巫溪本人與他所留下的風水造詣著重研習,過程十分奇妙,棺巫溪本人雖是生在千年前,可他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十分厲害。

封長門對比了許多後,得出結論,在後世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間,棺巫溪的風水預測接連實現,而且無可厚非的是,這些東西都隱藏在他的風水學所注之中,當然這種東西只有封長門才能破解的出。

封羽在古書《棺山賦》中,對棺巫溪有過大致瞭解,最早的棺山人是在巫溪古鎮的棺材山中,棺山人能通風水玄學,天星秘術,皆來於棺材山懸棺內的天書。

而此天書是幽王尋天下得來的,後被奴隸盜走,藏在了棺材山之內。

棺山人是個極其神秘的存在,而棺巫溪本人也不叫棺巫溪,他當年降世時,天光異現,暗夜如晝,還有史料記載,“庚子年,天星降世,白夜如常,恐天下禍。

最先的一張龍語圖上所要傳達的天女送子,其實就是這幅神話景象。

由此可見,四張龍語圖上的內容關聯甚遠,不過封長門對龍語圖一說,並無特別詳解,按照正常情況,他不可能不知道有龍語圖這麼一回事,給封羽的感覺,反倒像是封長門有什麼其他心思,故意忽略了龍語圖這條重要線索。

封長門必是知道了其中蹊蹺後,有了新的想法,壓龍骨此物十之八九就是封長門的新想法。

封羽心中一緊,覺得自己似乎只離真相幾步之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