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一曲獨守空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雷音山的山夜格外寂靜,在山下向上遠望眾多山寺相連,只有銀月旦旦,山不見煙火燈鳴。

外邊周圍的幾家飯館悉數關了門,只有一家開著門,而裡邊兒的三人聊著正熱。

“說起這伽藍寺,故事得從很早以前說起。”掌櫃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恨不得多說一些好對得起那一個銀元的價格,他好心安理得。

關於伽藍寺的故事,大致說來這樣的。

在南北朝南朝宋文帝時期,一守城將軍奉命駐守洛陽,在駐守期間遇著了一位當地女子,二人一見鍾情,私定終身。

而在這個時候,北朝北魏大軍來犯,將軍奉命出征,臨走時將軍含情脈脈,對女子說:“等我德勝,歸來一定娶你...”

女子一路送別到了城外,看著將軍在馬鞍上頭也不回的離去,留下一個漠然的背影。

此去一走,將軍便是數月,枯等年輪一圈一圈,那時的南朝節節敗退,北魏軍全線出擊,南朝宋文帝不聽朝臣相勸,發動強攻,洛陽城失守,一盞殘燈,山門傾塌,斷了故人魂。

兵荒馬亂之年千年古都洛陽傾塌頹圮,帝都淪為廢墟,殘破不堪,受了重傷的將軍流落在外,思念著故里長高了的草木,懷念這米酒香醇,佳人在旁一曲古箏。

女子苦守終不見將軍歸來,草木深深,城郊牧笛聲依舊悠揚,斑駁了的城門,盤踞著的樹根,女子落坐的石板上只有再等,她終遁入空門,值守孤城。

等到將軍歷經風霜找到了洛陽城外的伽藍寺後,女子早已過世,這裡的人們告訴將軍,一直有位女子常坐在石板上等著心愛的人回來...

將軍感慨,累世情深,紅塵浪跡,再無前世過門,之後將軍也常坐在伽藍寺前的石板上,等待著一人落地生根,這樣,將軍便覺得自己是不孤寂的,在他的世界裡,他與女子在伽藍寺前聽到了雨落紛紛,期盼下世永恆。

故事雖是委婉悽美了些,可其中沒有半點摻雜,掌櫃的還說不信的話,可以到山上伽藍寺前檢視那塊石板,依然還在寺前。

張秀賢便問了句:“那伽藍寺是尼姑庵?怎麼那女子出家到了這地方?大雷音山上還有女和尚廟?”

掌櫃的耐心解釋說:“伽藍一詞來自於梵語,意為僧侶共同的園林,所以伽藍寺中有男僧有女僧,伽藍寺在大雷音山深處,是處苦禪修院,山深處磨鍊意志,是個清修苦門之地,一般沒什麼人會上去。”

張秀賢大驚小怪叫道:“有男僧?還有女僧?我靠,這不得亂套了?還是在山深處。”

掌櫃的一下沒反應過來,打了個疑問,封羽還是瞭解張秀賢,解釋說:“你想什麼呢,苦修的禪僧,在深山處修禪,亂什麼套?你以為人都和你一個想法嗎?”

張秀賢嘿嘿一笑,“我不是怕他們做些不正當的事情麼,這兒可是佛門淨地。”

封羽心裡暗罵,要說佛門淨地人家心裡怕是要比你清楚一萬倍。

掌櫃的笑了笑,大概懂了張秀賢的意思,封羽朝掌櫃說:“別聽他扯犢子,沒別的意思。”

“見怪不怪,其實同你們一樣有疑問的人不止你倆,伽藍寺確實與其他寺院不同,你們要是想去的話,去了自然就能看的出來,不過,我還是先建議二人先上大雷音山主寺難阿寺去,哪有路過佛地不入佛門跪拜的道理,難阿寺必須得去。”

封羽覺得掌櫃這話在理,大老遠從太原一路到大雷音山來,光為了老爹的話只去趟伽藍寺豈不是太虧了,這裡是佛門聖地,自己又是剛從狐仙墓裡出來,祛祛身上晦氣也是好的。

“掌櫃的你說的有理,難阿寺確實是該去一趟的,我們明兒一早先上難阿寺,後天再去伽藍寺,這些日子就有勞掌櫃的稍作指點了,我們山上要帶些什麼,煩勞掌櫃的給準備安排些,到時候自有酬謝。”

掌櫃一聽還有錢賺,臉上樂開花,他立馬回說:“遠來是客,沒問題,這些事情簡單不過,店內有現成東西,佛龕、香油、高香、功德饃,明兒你們過來取一份就行。”

張秀賢點了點頭,把另一個銀元拍到了桌上,“我說,掌櫃的,聽聞這大雷音山故事傳聞甚多啊,十寺裡有九個是聞名的,你得給我們講講,我這人沒別的愛好,就愛聽個故事解悶。”

掌櫃的見盛情難卻,將桌上的銀元收起,給封羽和張秀賢填上了另一壺新茶,又說了個故事。

漢武帝元光二年上巳之日,劉媗於渭河邊相遇了振翊將軍韓衿,劉媗芳心暗許,到了第二年,濮陽黃河決口,漢武帝派十萬人去救災,韓衿督查,劉媗去給韓衿送行,表達了自己心意,韓衿則說:“你年紀還小...”回絕了劉媗。

又過了三年,韓衿戍守定襄,劉媗多次寫信與他,說她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紀,韓衿卻沒有回她。

又是三年,劉媗和姐姐偵查長安,每次遇到韓衿時,心中都是歡喜惶恐。

又三年,劉媗患病,久治不愈,恰趕韓衿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劉媗怕此一別再無見面之日,拖著病體追趕了大軍十里,終至所有氣力用盡,再無法追。那時的她咳血染白衣,憔悴瘦骨立。

元狩元年,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密謀反叛之事敗露,劉媗受牽連被關入大獄。

韓衿為見劉媗一面去求漢武帝,在未央宮前叩首不止,直到額頭破裂,血流滿地,漢武帝卻還是沒能答應他...

這劉媗身故後,韓衿親手將其埋葬在了終南山上,自那以後,長安城裡就流傳有一句歌謠,“塋塋蔓草,歲歲不老;風雨如晦,死生為誰。”

等不到的鬢雪相擁,渭河畔一盞虔誠,終究是綢繆青冢,來世再漱月鳴箏,也許還能道聲久別珍重。

掌櫃的故事簡單卻叫人傷心無比,張秀賢和

封羽沉浸在故事裡,被故事所感染。

封羽問:“自古離別的愛情都是最悽美的,但願人間有真情,不有離別傷啊,掌櫃的,怎麼你這故事都是悽慘的愛情故事呢?”

掌櫃的回答解釋:“二位還是有所不知,那位兄弟剛才說的話說對了一半,大雷音山確實十寺九故事,可初來乍到,大雷音山自古是個情山,在此地出家的和尚,多數都是因情愛所傷。”

張秀賢“我靠”的叫了句,“哪那麼多情情愛愛的,自古只有錢財萬能,我不接受反駁,我說,掌櫃的,說個其他的聽聽,我想聽個和尚打虎的故事,怎麼樣?”

“人掌櫃的都說了,大雷音山出家的和尚多數是因為情愛出家的,你讓人去打虎?是不是走錯了山門了?”

張秀賢故意耍賴,“誰說打虎的就只能是武松,和尚怎麼就打不了虎了。”

封羽朝掌櫃的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掌櫃的告訴他沒有什麼和尚打虎的故事,沒想這掌櫃的反說道:“和尚打虎的故事倒是沒有,但是有其他打虎將的故事,要不聽個打虎將的故事?”

封羽心中暗罵了句,他娘的這有錢還真是能使磨推鬼,在給這掌櫃的幾個銀元,怕是能講出一片天來。

封羽急忙打住,說道:“別別別,掌櫃的,什麼打虎將的故事,不聽了不聽了,今天不早了,我們先回去,故事留的明兒從難阿寺回來在聊。”

封羽拍了把張秀賢,讓他起來回去休息,張秀賢意猶未盡啊,隨便扒拉了兩口飯菜,起身走了出去。

掌櫃的熱情相送,聲稱明兒早過來直接取東西就行,他會準備的妥妥當當, 而封羽只感兩個字,錢真是個好東西。

一夜無話,第二天還得起個大早湊著人群去上難阿寺。

方正是拜佛,就把枝枝一道帶了上,枝枝從沒見過如此多數量的參拜者,人是烏泱泱一片,著急趕著跟下餃子一般,別說枝枝,就是封羽自己也沒見過這樣場面,說到底還是佛教聖地,全國上下雖在一片戰火中,卻不影響人們參拜神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五湖四海來的人一早直奔大雷音山主寺難阿寺而去,在掌櫃的哪兒取了一干東西後,封羽三人便也跟著人群上了山,他們算是落後的一波。

大雷音山的景色宜人,站在半道山路向別處望去,山上可見薄霧瀰漫,基本上都是一座座相連的寺廟,金黃色瓦頂,紅色面牆,真可謂是應了一個詞,興建寺廟。

據說大雷音山上有七百多座寺廟,這規模是相當之大的。

順著人流而行,很快便進了難阿寺,封家出身觀山太保,後人以盜墓取寶為生,一般來說是很少去拜神的,不論道佛,封家人都極少去拜,就是翻遍那本《觀山賦》中記載,拜佛的封家人屈指可數。

封羽自然不願去拜難阿寺中神佛,也就是走個過場,路徑此地,沒有過而不入的道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