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章 助學善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凡回到縣城酒店,打電話把這裡的事情跟王局長說了一下。

王局長那邊馬上跟這邊的警察局聯絡,雙方確認聯手偵察王氏與黑工廠的案子。

下面如何偵察的事,基本上不用張凡操心。

可以肯定的是,王氏這回是完蛋了,鳥族也完蛋了。

想到鳥族要完蛋,張凡心中相當痛快。

然後忽然聯想到臘月,鳥族的完蛋,對她的影響有多大?

鳥族裡有她的親戚和親人哪!

她會不會因此受到牽連?甚至受到誣攀?

好在張凡事先安排臘月去了濱海漁村二叔家裡。張凡已經囑咐過臘月,到了那裡要隱名埋名,甚至不要露出自己家鄉的口音,對外人就說是二叔家的遠親,家裡那邊不好混,投奔二叔來了。

這樣一來,臘月的下落沒人知道,案件就是再往前進展,也不會涉及到她。即使鳥族和王氏咬她,張凡和王局長也可以給她做證,證明她其實是鳥族被脅迫的受害人。

辦完了這些事,張凡按著約定,到前臺給中年男人留了路費,把手機裡的照片給服務員看清楚了,然後便離開酒店,坐車往銅礦出發。

這兩地相距有數百裡地,長客一上午便到了U縣城。

帶著有關資料和證明,又有宮龍生事先打電話給有關部門介紹,說張凡是這次投資銅礦的合夥人,於是,當地主管招商引資的常務副縣長熱情地招待了張凡。

談話中,張凡向副縣長透露了對於投資銅礦的一些顧慮,主要是關於當地村霸的問題。

副縣長拍著胸脯道:“招商引資環境你放心,如果有不法分子破壞招商,影響專案的正常進展,我們主管部門是不會坐視不理的。”

張凡並不為副縣長的表態所動。

根據他的經驗,這些村霸都是在當地經常多年,有一定社會基礎的,甚至有一些基層官員庇護他們,否則他們不可能呼風喚雨。

張凡思考了一會,道:“縣長,據我瞭解,那裡的村霸相當猖狂。我們投資方是來建設的,是來生產的,哪有那麼多精力處理這些事?所以,我這次來,主要是考察一下投資環境的安全係數,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想親自跟那個有名的村霸見見面,大家坐下來談談條件,我們出多少錢,才能雙方相安無事。”

縣長連連點頭,“如果你們雙方能夠事先達成諒解,形成一個備忘錄,我們縣裡是樂見其成。畢竟,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證據把這夥人打掉,有些偵察工作,要暗地裡慢慢行動才行。如果能達成諒解,也給我們縣警察局破案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就這麼定了。”

張凡和副縣長商量好之後,副縣長便把事情安排給鎮長,要鎮長通知村長和村霸,再帶幾位村民代表,一起到縣裡來,跟投資商洽談一下徵地和其它方面的補償事宜。

縣長和鎮長商定,當天晚上在縣正府招待所會議室見面。

傍晚,張凡早早地吃了晚飯,便來到會議室等候。

招商局局長是今晚洽談的主持人,他也來了。

局長一邊聊著,一邊不斷地看著手錶,不時地打電話問鎮長車到哪裡了。

到了約定的七點鐘,鎮長帶著幾個人到了。

不過,沒有那個村霸。

只有村長和幾個村民代表到場。

招商局局長有些不高興,問鎮長是怎麼回事。

鎮長看上去臉色也不大好,因為這是副縣長安排下來的事,他沒有辦成,顯得有些沮喪,跟招商局局長說:“雷子本來是一起來了,車到城關的時候,這小子不知怎麼的,接了一個電話,就改變了主意,下車喝酒去了。”

雷子?

張凡心中一笑:這名字,聽起來很有黑道的味道啊。

看到招商局局長很為難,張凡便大度地揮了揮手,說:“雷子既然有飯局,我們也不必強求,村長和幾位村代表都來了,我們可以談談嘛。至於雷子那邊,村長,你回去跟雷子透露一下我們投資方的意思:我們是來投資做企業的,不是來打架的,和為貴,雷子有什麼要求,儘管一次性提出來,我們參考一下,能滿足的,我們儘量滿足,不能滿足的,大家再談。”

張凡說的“一次性”,意思很明顯:泥馬不要擠牙膏,我今天滿足了你這個,明天你得寸進尺要求那個!

村長和幾個村代表一看就是樸實的農民,對於有人來村裡的地界上投資開礦,相當歡迎,說這是村裡發展的一個機遇,銅礦上馬之後,肯定能帶動村裡的經濟。

張凡見村長和村代表沒有“擺困難,提條件”,沒有說開礦給村裡造成了多大多大的損失,而是以誠相待,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張凡心中頗為感動。又見這些村民穿著,一看就是相當貧困的村子。他便詢問村裡有沒有小學。

村長說,因為村裡比較偏遠,前幾年刮村小學合校並校風時,村裡小學沒有撤掉。另外還有幾個鄰村的孩子也在這裡就學,所以小學裡總共有四十多名學生,兩個老師。

張凡又問辦學資金怎麼樣?

村長明明聽出來張凡問話的意思,但是也沒有格外哭窮,而是顯出一種窮人的高貴,沒有提及“校舍是危房”這類的話,只是介紹說,縣鄉兩級正府撥的辦學款倒是夠用,主要是村民太窮,孩子們課外讀物很少,文具也不齊全,現在已經過了冬天,有些學生還沒有春衣可換。

張凡當即決定先捐款五萬元,給孩子們買圖書、文具,定製校服。

上次與濱海市辛局長建立的助學基金,一直是仝嬈在經營,張凡太忙,今天是第一次親自找了一個資助物件來資助,所以心裡相當痛快。

村長和村代表一聽,紛紛鼓起掌來,表示出莫大的感謝。

張凡笑道:“大家別誤會呀。這事跟我們投資銅礦的事,可以分開考慮。不管我們投資不投資,扶貧助學都是我們基金會應該做、想要做的事。村長,我看這樣,因為基金會有它自己的一套程式,我現在當場能拍板的是五萬元錢,回去後,跟基金會的董事研究一下,下次我們會再來考察一下,把村小學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完善一下。”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