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黃金列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這條鐵路隧道的走向,西邊連著德國,而往東南就是當初的蘇臺德地區。按照頭頂上通風管道的走向判斷,往東邊用不著走幾十米,這就會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盤。

張楠判斷東邊有問題,那就去看。

放了個訊號中繼器在通風室門口,七個人同上頭打了聲招呼,這就往東走。

隧道裡鐵軌和枕木都還在,有些地方有滲水,但量不大。隧道壁和洞頂並沒有用水泥加固,看著打通這裡的時間應該比二戰那會要早,而且施工要求沒涉及到美觀問題。

看著質量還可以,應該不會有坍塌的危險,頭頂上連突兀出來的岩石都沒有,工程質量很高。

隧道底部應該有極少量的地質裂縫,不然這滲水都能把這裡頭給灌滿了。

這才走出個四五十米,隧道兩側牆上多出兩條沒到隧道頂部的水泥護圈來:很薄,才十幾公分厚度,五六十公分寬。

兩邊中間還各鑲嵌著一根鐵條,鐵條兩側刻著字,關興權打著燈一看,是德文。

“德意志,奧匈帝國,這裡是地下國境線。”

聽關老大這一說,幾個人都明白了:好傢伙,這條隧道至少是在一戰結束前就挖的,難怪看著結構比較早,連隧道內的枕木不僅僅是木頭的,還看著年頭夠早(一般情況下,隧道內枕木會是鋼筋混凝土質地。)。

尋寶尋寶,之前查過大量的二戰資料,並沒有發現這裡有條鐵路隧道的紀錄,而南邊3公里外的那條鐵路也是在二戰前就有了。

原來問題出在時間上:修這裡的時候東南方不叫捷克斯洛伐克,還是奧匈帝國,而這邊的名字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繼續往前,隧道略微有點弧度,在強光照明燈下沒走出幾十米,隧道內不再是空空如也。

“列車!”

看清楚前方出現的物體,張楠不自覺的說了句:前方的鐵軌上出現火車車廂,是貨車。

腦子裡蹦出些納粹藏寶的故事,正想說,沒想著聽關老大道:“停下!海波和蘭迪先陪阿楠回山頂上頭去,你們到了後給個訊號。

之後文棟、馬煒、保羅和林曼分兩組,檢視有沒有詭雷!”

幾聲“明白”,張楠看了眼關老大,說了句:“聽說過?”

燈光有點白,看不清關興權的表情,就聽他道:“黃金列車,傳說在波蘭那邊就有一列,裡邊還佈置了足夠把隧道炸個低朝天的炸-彈,得防著點。

抓緊時間,走吧。”

張楠沒堅持,這就返回。

犯不著冒險,老老實實返回通風室,套上安全繩和上頭說了聲這就慢慢往上爬。

這一百多米可費力,等出了通風口再看到陽光,都有點重回人間的味道。

對著通話器同下邊打了聲招呼,聽關老大說了句:“我們開始排查,等我們的訊息,在徹底安全前你們不要下來。”

張楠惜命,為了個傳說他也不會去湊熱鬧:炸-彈那玩意自個可不懂。

不過也不用太感動,檢查一下傳說中才有可能存在的詭雷,下邊關老大他們還算不上當敢死隊員,以防萬一而已。

下邊的夥計一節節車廂檢查需要時間,而張楠也沒閒著,跑上山脊那和項偉榮研究起了鐵路。

幹嘛研究?

走向。

雖然在下邊的時候已經明白這鐵路通向捷克斯洛伐克,那地面上情況現在到底如何?

從山脊走到山頂,拿著望遠鏡看了好一會,根本沒看到捷克斯洛伐克那除了三公里之外的那條國際鐵路外,還有什麼什麼鐵路的蹤跡。

時間太久了,至少半個世紀以上,甚至都超過了70年,如果當初在一戰後下邊的隧道就被炸掉一頭,那現在德國這邊的克林根塔爾居民裡連知情者都不多了。

為啥是炸了一頭?

下邊的那列貨車車廂是三四十年代的款式,蘭迪判斷的,不可能是一戰時期的貨色。

而在對面的捷克斯洛伐克,會知道這條鐵路的人更加沒有,那邊全是二戰後的移民,原本世代住在那邊的德意志人在二戰後全部被強行驅趕到了德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後來者,壓根不會知道一戰前這條隧道的事。

看了半天,項偉榮說了句:“這坡度夠大。”

張楠點點頭。

按照山勢地形,下邊的隧道連通的鐵路在德國這邊當初應該連線著3公里之外克林根塔爾,不大可能從其它方向上過來。

火車能爬坡,不過因為車輪和鋼軌都是鋼鐵,摩擦係數比較小,所以坡度不可能太大。

就算老家沒鐵路,張楠兩輩子加起來走南闖北的也知道鐵路的坡度不大,按照華夏的標準一般幹線的坡度不會超過千分之25,特別困難的路段基本上也不能超過千分之30。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項偉榮當兵的時候坐過寶成線上的列車,就聽說秦嶺段的坡度達到了千分之33,而據說華夏鐵路最大坡度是在東北的一條支線上,那裡有一段的坡度超過了千分之40!

千分之10的意思就是每前進1000米海拔上升10米,這裡距離克林根塔爾直線大約3公里不到點,山谷裡看著也沒打大圈圈的空間,這當初這一截的鐵路長度3公路多點就到頭了。

3公里零點這海拔就估計上升了有個100米,坡度能有千分之30以上,夠大。

這會看清楚環境後再來看,克林根塔爾那邊新的修國際鐵路和隧道就可能是這邊坡度太大、運輸不便的造成的。

而隧道倒是又變得有可能是二戰尾聲時炸的:山區挖隧道不容易,這裡可能被當作了備用隧道,就像川藏線那邊的二郎山隧道貫通後,山頂的老川藏線照樣是在保養一個道理。

但這樣的研究不需要去多花力氣,隧道內遺留的那列列車才是重點。

等張楠兩人回到通風口那,下邊的訊息來了。

“有兩列分開的列車,一共26節車廂,沒有發現火車頭,外圍也沒有發現詭雷。

東邊距離列車200米之外也被徹底炸塌,我們已經開啟靠西邊的第一節悶罐車,裡邊是阿楠最喜歡的東西。

不過你們暫時還是別下來,我們需要檢查所有車廂門,再看看有沒有問題。”

張楠最喜歡什麼?

當初同關興權兩個人開著輛212吉普去西秦挖寶的時候,張楠就告訴過關老大:他最喜歡黃金!

雖然不知道列車裡還有點什麼,但已經能夠確定:那是列黃金列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