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倒黴催的阿拉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遊艇上討論著今天早晨爆發的戰爭,伊拉克在海灣地區當地時間凌晨2點發動閃電戰,這會大概正在進入到巷戰階段。

一談論到戰爭,除了扎克這位警察出身的保鏢,其他保鏢基本個個都是“專家”。

不過這會對伊拉克的最終目的判定,大夥在閒聊的時候還有分歧——是教訓一下就走,還是扶持傀儡政府,或者是最愚蠢的吞併?

現在已經不是半世紀之前的時代,全世界的主流思想是反對侵略,更反對國家之間的戰爭吞併,這導致這會全世界的目光幾乎都注意到了波斯灣,但真沒幾個人相信,或者說想到薩達姆會吞了科威特。

現在薩達姆自信心爆棚,不會想到明年他會輸得那麼慘,然後是12年一個輪迴的溫水煮青蛙,最後自個被送上了絞刑架!

從丹戎班丹碼頭登上“陽光星辰”號遊艇,這抵達打撈點還要段時間,張楠沒去自個常用的主套間,而是在主甲板大餐廳和夥計們閒聊。

自己這會的思維已經放在“黑石”號的出水文物上,但聽到夥計們的討論,張楠也實在忍不住插上兩句。

“打生打死,都是阿拉伯人自己不團結,你一國、我一派的,誰都能去踩上兩腳。加上壞到骨子裡,頭頂上長瘡、腳底下化膿的英國佬,海灣地區永遠不可能安穩。

如果這個薩達姆早生個幾百年,倒是有可能讓海灣地區正正強盛起來,可惜他生得晚了幾個世紀,不可能了,這趟有得他好受的。”

聽到老闆對英國人的比喻,幾個閒著的夥計都笑了:形象!

頭頂生瘡、腳底流膿,這樣比喻英國佬,太形象了!

伊拉克進攻科威特,主要原因是為了石油,但還有類似於邊境線等各種其它問題,比如歷史原因!

幾百年前波斯灣附近屬於奧斯曼帝國,帝國強盛的時候能欺負別人,但到了近代,跟華夏的“我大清”一樣,奧斯曼帝國成為歐亞病夫,英法這些國家就開始懟他。

後來搞了一個阿拉伯大起義系列,在中東一圈的阿拉伯部落集體起義,最終把這一大塊地方從奧斯曼帝國手裡分割了出來。

分出來之後,原本是要成立一個大阿拉伯國家的,但帶頭大哥太多——英、法、俄…..

列強們個個都要分蛋糕享用、劃分地盤,你要合成了,那歸誰?

所以,海灣地區最終又分成了幾大塊:伊拉克跟科威特原本是屬於奧斯曼帝國,伊拉克相當於一個省,而科威特相當於下面的一個縣,當初有類似從屬的關係。

後來這些地方都歸了英國管,“日不落帝國”對付殖民地那可是經驗豐富,按部落來處理劃分管理,這劃一塊,那劃一塊!

部落…

呵呵!

只要人還是自私的,英國佬在那裡的統治就比較輕鬆。

現在伊拉克、沙特、科威特等波斯灣地區國家的國界線很多都是直的,人為在地圖上劃的,而不是“地理劃分”。

等到反殖民運動興起,大家都在那鬧著要獨-立,英國實力已經不是“日不落”,一看擋不住……那行,你們就單過吧!

但要認為英國是良善之輩就錯了,約翰牛退是退,卻在世界各地亂劃線,比如這會去看沙特——一個地理大國,但靠海的沿線分出了很多小國,這就註定了沙特只能是一個富國,不可能是一個強國!

麻煩多呀!

再看伊拉克,那就更悲催了,裡面劃出了一個科威特:這樣一來,伊拉克,這個繼承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的國家幾乎成了個內陸國,只有一個河道伸入到大海,大部分被科威特攔住了。

要出海,要麼靠伊朗,要麼靠科威特。

這樣一來,也就註定了伊拉克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

現在是20世紀後期,沒強大的海軍,你就算在陸地上再強大,那也只能在地區範圍內耍橫。

腿短,沒毛病!

“日不落帝國”崩盤之前,英國佬滿世界都是這樣劃,宗旨就是不能允許地球上再出現能和它對慫的牛逼存在。

對於美國,英國約翰牛是沒辦法了,但其它殖民地他就算退出了,也絕不容許踩到約翰牛頭上!

所以說,20世紀很多七八糟的事情其實都是英國人當初埋的地雷,比如印巴之間的問題,海灣地區的麻煩事也一樣。

薩達姆這個強人上臺,伊拉克立馬就不甘心自己的命運按著英國佬以前的安排往下走,必須要出海!

要出海,只有兩個方法:一是跟伊朗奪,他第一次就是這麼幹的,畢竟兩者比較遠,伊朗還是波斯人,不是一夥滴,打就打了。

於是,兩伊戰爭開打……

打了八年,發現是半斤八兩,誰也吃不下誰,伊拉克知道這條路走不通。

怎麼辦?

只好殺熟,伊拉克盯上了鄰居,也就是堵住他們看海的科威特。

說起來,伊拉克和科威特兩國歷史上更像是兄弟關係,雖然矛盾不小,但照理還沒到殺豬尖刀伺候的程度。

太熟,你說吵架倒是很正常,下狠手其實有點不好意思。

但科威特太誘人了,一是小國,好吞併;二是有石油,超級富,科威特現在土著都是人人住別墅、開豪車。

打科威特,正好把跟伊朗打的時候虧的血本補回來,估計還有得賺。

於是,伊拉克實在沒忍住,先是跟科威特說:你要提高石油價格,我們一起賣高價。

科威特根本不理:石油價格也不是我們兩家就能抬得起來的,還有一幫其它海灣兄弟在呢,那幫傢伙能聽你還是聽我的?

伊拉克又說:要不你免了我的債吧,那些錢是我憑本事借的,應該不用還吧?

科威特斷然拒絕。

於是,伊拉克火大了,在1990月8月2日凌晨2點發動閃電戰,10小時就拿下了科威特,科威特變成了自己的省,總算為自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正了名。

好吧,戰鬥應該還在打,薩達姆也還沒說我現在就要吞了科威特,這會說了都有可能很多人還不會信。

英國人有多壞?

英國佬做的佈置,能讓你在將來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都不安穩!

壞!

壞到骨子裡的壞!

海灣的事情就丟到這,理查德-菲利普船長手裡拿著兩盒錄像帶走進餐廳。

這幾個月老船長先生當起了打撈隊的後勤部長,而這條超豪華遊艇差不多都成了後勤保障船。

老闆暫時不用自己的遊艇,菲利普船長也感覺自己這幾年休息的時間比工作時間都要長得多,還拿著高薪說不過去,這趟也是高高興興幹起了後勤工作。

幾個月的熱帶生活,快把個風度翩翩的船長先生烤成了印第安人,卻還樂此不彼。

海底撈寶,比當個遊輪船長要有趣的多,這會的菲利普都成了忠實的海底探寶愛好者。

而且“大鯊魚”號是駐泊定點打撈,並不需要遊艇像保姆一般老在邊上:加裝了水下攝像影片裝置的“陽光星辰”號還能在附近海域轉悠,派出交通艇帶上艇員客串尋寶船。

遊艇本來就有先進的海底雷達,這下“硬實力”足夠。

燃油消耗小意思,和老闆打過招呼,張楠讓船長先生隨意:這一帶的附近海域沉船不少,或許真的會有些新發現也不一定。

錄像帶拍攝的都是海底畫面,第一盤是同“黑石號”與有關的影像。

餐廳裡安放有電視和錄像機,菲利普把錄像帶往錄像機裡一塞,開啟,道:“老闆,有價值的打撈其實在前天就基本結束,從現在出水的文物看,黑石號運送的貨物基本來自華夏,以陶瓷為主,起始港口就像你上次分析的那樣,百分百是華夏,應該就是羊城……”

螢幕上能夠看到原本被掩埋在珊瑚礁和粘土下的殘留沉船基本露了出來,船體都還儲存基本完整:沉船底部都被清理出來,那裡有個大洞,這裡就應該是觸礁的部位。

海床結構除掉上頭的一層珊瑚外,底下就粘土,當初的情況很可能是滿載的船隻沉沒時激起海底粘土,結果反而把船給覆上了一層海底淤泥,這就是最初的一層保護層,所以“黑石號”還能儲存如此完好

“……我也下水了幾趟,這艘船應該採用的是繩索縫合捆紮船體,從結構看是一艘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單桅縫合帆船。

這種船體結構是典型的阿拉伯船,製作船體時不使用鐵釘,能遠航,12個世紀之前很經典的船舶製造技術。”

船長先生航海歷史知識淵博,張楠一聽,很佩服:都五十掛零的人了,潛水十五六米聽著就跟玩似的,身體一級棒。

第二盤錄像帶是這幾個月菲利普船長和船員們的成果:他們又發現了兩艘沉船。

都不大,殘留長度都在20米之內,就不知道裡邊會不會儲存有有價值的物品。

“運氣不錯!”

看了段第二盤錄影後,張楠稱讚船長先生的運氣。

菲利普這會已經坐在另一側的沙發上,給自己倒了杯水,道:“我是外行,就是在搞明白黑石號沉沒地點的環境後,想著上頭的珊瑚還是依靠沉船的上層殘留依存。

這裡附近珊瑚礁不少,粘土海底環境也不少,我們就搜尋粘土海底的的區域、找珊瑚,笨辦法,沒想著還真有收穫。”

沉船地點距離不遠,兩處沉船點都距離在“黑石號”沉沒點15海里之內,而且水深都在十米之內,這讓張楠都想著親自下水過把癮。

菲利普和船員們是不是運氣爆棚?

算,但也不是!

因為在張楠上輩子發現“泰興號”的那位,在附近海域都找到了七條沉船,只不過因為最後是“跑路”離開印尼附近海域,所以那家夥再沒有機會回來打撈另外幾條沉船。

不過那位也壞,自個得不到,就算這個訊息後來被人捅了出去,他也不說出明確的座標:自個得不到,你個印尼猴子也別想得到!

至於印尼猴子自個,壓根沒能力,也沒技術搜尋那些可能存在的沉船,或者說也沒什麼心思整這個。

漁民如果有偶爾發現,這政府都懶得去插一腳,都不知道這猴子的大腦迴路是怎麼想的。

這片海域在千多年的時間裡都是繁忙的航線區域,天曉得下邊有多少沉船和冤魂,菲利普有足夠先進的裝置,再加上點運氣,利用這幾個月的“業餘時間”找到兩條,這也變得挺正常。

……

抵達“大鯊魚”號,遊艇並排靠攏後,張楠再次乘坐吊籃上了貨船。

夥計們曬得更黑了,特別是華夏籍的夥計們,這看著都似乎成了佤族兄弟:黑,不是一般的黑!

勉勵了大家幾句,不出意外,再過幾天大夥就可以打算回家了。

作業點那邊已經沒有下水的潛水員,“黑石號”的殘骸將會留在海底,將來誰要誰拿走,反正張楠是沒興趣。

如果是在自個的地盤上,那倒有可能想法子把它整體弄上來,但這裡…算了,差不多也該跑路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貨船船長傑米-博斯特維克彙報:“黑石號”上需要撈起來的東西都已經上船,這趟老闆來了,最後的發話就讓張楠來說。

“好了,夥計們,這兩趟打撈正式結束。

不過大家先別高興的太早,我們的菲利普船長又找到兩艘沉船,今天出了印尼猴子的領海之後,明天分開下水檢視下情況。不過除非有重大發現,不然貨船很快就得去趟菲律賓,那邊還有幾千噸有色金屬需要運回美國。

大家的獎金和薪水一分錢不會少,返回美國後至少放假兩個月,我們這兩條船也都該維護整修一下。

特別是我那艘遊艇,船底的有毒防鏽漆都不能百分百擋住該死的藤壺,還得入塢檢修。

但要是另外兩艘小沉船有大發現,那夥計們還得待上段時間。”

最後眾人表示無所謂:以前大半年不回家都很正常,賺得還沒這裡的多,生活條件也沒這裡的好,那樣還不是堅持下來了。

更不用說前兩個月,只要在船上幹十天,就能輪班搭乘遊艇去勿裡洞島休息放鬆兩三天,這樣的生活再過上幾個月都無所謂,只要能趕在新年前回到家裡就行。

出遠洋,時間越長收入越高,大家本來就是為了高薪在出來幹這活。這個時候不拼一拼,回到陸地上可沒這麼高的補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