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有五個鑽石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是的,價格很合理,這不僅僅是因為迪利普-梅塔與馬努-賈殷所代表的兩個家族為保持同張楠的長期合作關係,這次給出了一個優惠價格,而且同張楠自身的觀點也有關係。

進入九十年代後,彩鑽價格將會翻著個的狂漲,屆時這枚藍鑽百分百價值千萬!

至於再過個十多年進入21世紀,至少進入“兩千萬美元俱樂部”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記得2013年左右,有一枚類似的藍鑽拍出超過2300萬美元的天價,張楠估計那枚天價藍鑽最多也就妮可手中這枚的級別。

500萬美元換枚小小的石頭,要是這筆錢這會投在華夏,能買多少古董?

賬不是這麼算的。

一般古董的自己已經足夠,再多也沒有多少樂趣了;至於真正的精品是可遇而不可求,就算再去掃蕩十回琉璃廠也是得不到的,倒是翁葉銘那可能會有收穫。

幾百上千萬美元花出去就是為了個高興,而且這些鑽石還真是漂亮,能讓人看在眼裡拔不出來!

這就成了,迪利普-梅塔很高興做成了今天的第一筆交易。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還沒完:女人有兩個,不可能只買一枚!

兩個印度土豪在備貨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目前這個問題,價值差不多的鑽石基本上就是“成雙準備”:珍妮也看上了一枚梨型鑽,不過顏色是明豔的橙色。

不是黃色,是標準的橙色,同樣的完美無瑕,豔彩!

切割工藝、外形幾乎與之前的那枚藍鑽一樣,就是稍微大上那麼一絲,有14.82克拉。

彩鑽之中黃鑽較多,而橙色鑽幾乎同藍鑽一樣稀有,馬努-賈殷同樣給出了500萬美元的底價。

很會做生意,一樣的價格,張楠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

而且這枚橙色鑽石等再過個幾年,價值會比那麼藍鑽還要高些,上三千萬妥妥的!

再高也不會賣,自己的女人喜歡就好。

光顧著看鑽石了,之前還沒去看出產地是哪裡,結果拿過來原產地的證書一看:獅子山!

後世一部《血鑽》名氣夠大,讓小半個地球的人都知道了獅子山這個面積只有7萬平方公裡的非洲小國,和非洲出產的大名鼎鼎的“血鑽”。

鑽石美麗,但它卻沒有給獅子山帶來繁榮與富裕,相反,鑽石會給那個西非小國帶去一場深重的災難!

不過如今是1988年,獅子山還會偶爾被西方人稱為非洲小巴黎:為爭奪鑽石礦的控制權,那場長達11年的內戰要到1991年才會在獅子山爆發。

“這也是在安得衛普的交易所裡購買的原石?”

“不,是我們透過在非洲的代理人,直接從獅子山政府手中獲取的原石。

安得衛普方面的本土勢力一直在試圖阻止我們獲取頂級大顆粒鑽石的渠道,不過他們不可能成功。”

賈殷說得很肯定。

張楠笑笑,道:“你們會成功的,我的朋友們。”

印度人當然會成功,進入90年代,印度蘇拉特一座城市就有80萬鑽石加工工人時,安得衛普只剩下800名鑽石工人!

而在70年代,在安得衛普加工鑽石的工人有兩萬五千人。

用不了幾年,安得衛普三、四百億每年的鑽石交易額中,印度人將會佔有三分之二的份額,把猶太人的份額壓縮至四分之一!

對張楠而言,鑽石出自哪裡其實都無所謂,就算是“蘇聯鑽”也行:這會西方世界的消費者一直認為蘇聯出產的鑽石質量不怎麼樣,那也是種帶有政治色彩的全方位策略。

這種宣傳策略甚至讓身為華夏人的項偉榮、關興權等人在八十年代初就都認為蘇聯出產的鑽石質量不好!雖然在去美國之前,除了玻璃刀上的工業鑽石,這兩位壓根就沒親眼見過任何一粒寶石級鑽石!

對於西方鑽石商人們而言,最成功的操作是:竟然能讓“蘇聯鑽”差不多成了人造鑽石的代名詞!

這黑抹的…絕對專業!

當然,張楠腦子裡的“蘇聯鑽”是蘇聯出產的天然寶石級鑽石的意思,人造鑽石自個是不要的。

產地無所謂,是不是從獅子山政府手裡購買,還是出自如今已經實際上控制了不少鑽石產地的“地方政權”這也無所謂。

非洲的鑽石如今就差不多有個四分之一是“血鑽、衝突鑽石”,張楠壓根不在乎這些:自己又不是聖人,非洲大陸上打生打死也不關自個什麼事,最多在看新聞的時候順道瞄上幾眼而已。

……

“妮可,珍妮,我看賈殷先生的公司提供的戒指設計很不錯,我看就在這裡加工得了,帶回紐約再弄麻煩。”

幾枚主要的鑽石都附帶有幾張不同嗯嗯首飾設計圖,以增加客戶的購買慾。

兩個女人都對著自己的手指比劃,張楠清楚她們是怎麼想的。

妮可微微一笑道:“喜歡簡潔的,就做一枚戒指。”

說著從桌子上選出一張設計圖,是最簡單的那一款,完全沒有印度傳統首飾那種繁複的元素:完全突出了鑽石本身特性。

一邊珍妮也抽出一張設計圖,“我就這款。”

同樣的簡單,只不過因為妮可的手指更加修長,鑽石是縱向鑲嵌;珍妮選的那款是橫向鑲嵌,適合她小巧的手型。

那枚“戈爾康達之眼”也被張楠打包買下,一共1430萬美元。

賈殷同梅塔非常高興,這筆生意雖然給出了優惠價,但這兩位也是狠賺了一筆!

張楠估計他們至少賺了一千萬,這還是保守估計:除非自己掌握了原石的供貨渠道,不然利潤就只能被這些鑽石大鱷賺走。

鑽石的利潤有多少?

開採方百分之十最多了,原石交易商大約百分之十五,而賈殷這些加工方如果自己直接出售,就會吃下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再加上一道像紐約的名牌珠寶經銷商,那就是再加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百的利潤:鑽石個頭越小,這利潤比就越高。

賈殷贈送了加工成戒指同項鍊的所有費用,連項鍊需要的配石也由他贈送,而且承擔加工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將有最有經驗的專家級工人操作,最多十天之後就能交貨。

如果是在蒂芙尼加工,至少要三個月,人家就那個譜,誰去都一樣,除非加錢。

生意談成皆大歡喜,唯一的遺憾是一枚賈殷精心準備的40餘克拉圓形鑽石沒入張楠的眼,他原本是想同“戈爾康達之言”成一對的。

至於關興權和項偉榮兩個完全沒有購買的意思:賈殷兩個不知道,這兩位根本不好鑽石這一口,而且艾倫先生的姐姐已經有一套足夠誇張的鑽石首飾在蒂芙尼加工。

至於關興權,這會連個女朋友都還沒,就算需要鑽石,張楠保險箱箱裡留下的那上百枚十克拉以上的鑽石會隨他挑。

再聊了會,張楠問了問目前印度加工鑽石的原石供貨渠道。

“你們有沒有想過直接操作鑽石礦的問題?”

張楠在大概瞭解了一下之後,冷不丁冒出這麼一句。

賈殷稍顯沮喪的答道:“當然有這個想法,這樣才能利潤最大化。

但如今能夠工業化開採的鑽石礦,不是在戴比爾斯的直接控制之下,就是在蘇聯這一類國家手裡,我們就算是想投資也沒地方去投……”

總之一句話:有想法、有資金,但尼-瑪就沒鑽石礦輪的到自己去挖!

張楠忽然笑了,笑得很開心,也笑得讓邊上所有人有點莫名其妙。

又有了條發財之路,還是妥妥的每年能入賬大約10至20億美元的大生意!

笑完了,張楠板起臉,很嚴肅的道:“鑽石礦我有,而且是大礦,你們有沒有興趣合作?”

這下除了項偉榮和關興權還能保持一貫的雲淡風輕,連妮可和珍妮都有點不淡定了,不約而同看了自己的男人一眼---從來沒聽他提過呀!

賈殷和梅塔兩個看了眼張楠,實在忍不住,兩個傢伙互相用印地語交談了幾句。

他們不知道,這裡有個超級語言天才是能聽懂他們的對話的。

關興權之前和張楠說過自己會多國語言,但省略了印地語:蓉城軍區可常要和阿三打教導,關興權之前就會點簡單的印地語對話。

來印度之後的這幾天,印度人的字自己是不會寫,但對話基本上都能聽懂了,在前晚酒會時還說過,只不過賈殷不知道而已。

沒告訴張楠,那是因為之前覺得完全沒必要。

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賈殷兩個還以為大個子是在討論鑽石礦的事,其實他是在進行同步翻譯,大不了用的是剡縣方言。

順便還問了句:“你哪有鑽石礦?”

“下半年就有了,還是一共五個,至少能佔世界寶石級鑽石產量的百分之十。”

一邊的項偉榮插了句:“怎麼想和印度人合作?”

“鑽石這一行華夏三十年內是壓根靠不上,只有印度人能合作,要是和戴爾比斯去合作,那我們最多能喝點湯就不錯了。”

項偉榮沒問礦山在哪,環境不合適,這會也完全沒有必要問太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