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銅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甬城的文物商店當然比不了京城的琉璃廠和滬上的文物總店,但規模還是有的。而且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通商口岸,這裡貨色不少,很多出售的文物還極有特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這趟張楠就是來當小跟班,其它啥事都不管,純粹當看客。

中午文物商店領導不在,展覽館要呼叫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書畫庫存,這過程非常順利:反正就是分開存放的,用單據一對照,一個小時就搞定!

都堆進工具車的最後一排座位和車斗裡--這是輛樣子怪模怪樣、長得有點像船的工具車,都有三排座,後頭還有個小車鬥。

張楠就沒見過這樣的型號,或許是從東歐哪個國家進口的,連那個車標都沒見過。

一個字:醜!

書畫一拉回位於市中心藥行街的展覽館,留守的工作人員在食堂給幾個人留了點飯,就隨便巴拉兩口,農館長說先要回家去休息一回。

他家距離展覽館也就兩百來米,在一個民國年間修建的西式四合院裡,有一樓的並排四間房子。

張楠記憶中自己讀書時去過兩趟,這樣的住房條件在如今的甬城還算是非常不錯,沒有一定級別想都別想。

張楠幾個就留下了裘波同夏米力看著那堆東西,他和其他兩人也回酒店去休息一下。

下午三點不到點就回到展覽館,一輛五噸的東方風和兩輛掛車都已經到了。

還好院子夠大,不然都停不下。

農館長也回來了,正在和項偉榮聊天。

“姐夫,你怎麼來了?”

“其他駕駛員對寧波不熟悉,我就跟了過來。怎麼樣,裝車?”

裝!

展覽館借來了輛叉車,車廂裡墊上舊布增加摩擦力,先把六門大鐵炮裝了上去,駕駛員再用麻繩捆牢了,免得運輸時滾來滾去出危險。

鐵炮砸不壞,砸了明代傢俱可沒地方哭去!

數量驚人的珍貴舊家具開始分門別類裝車,直忙到入夜,兩輛掛車差不多都給裝滿了!

連張楠這個打醬油的都累得夠嗆,更別說“裝卸工們”。

說起來都讓人很難相信:150餘幅字畫算了21萬外匯券,兩車紫檀與黃花梨傢俱才17萬!

這都已經是展覽館的研究員和財務幾次仔細核對後的結果--如今舊家具比不上字畫,就這麼回事。

加上那些大炮,張楠乾脆先給了10萬美元,有的多的明天再說。

10萬美元,張楠就把整個甬城地區至少一半以上的明清黃花梨、紫檀傢俱給包圓了!

按照農館長的說法:經過特殊時期的原因,如今甬城地區還儲存完好的這兩類傢俱,最經典的展覽館裡至少佔了三分之二,而庫房裡的至少是整個展覽館的百分之九十!

因為時間晚了,就留三位駕駛員在甬城先住一晚,在文化局招待所弄好房間安排住宿吃飯,明早再走。

至於多出來的那輛東風明天還要用:農館長和張楠在裝貨的功夫,抽空進去了一趟小庫房大概看了看,裡面不僅僅有些西洋瓷器,還有大量西洋油畫和幾件西洋傢俱,甚至在最後邊都還有兩尊大理石雕塑。

而大庫房經過這半天的折騰,除了張楠不要的那些數量驚人的“十里紅妝”和出土器物,還有不少零碎,需要明天再看。

……

晚飯吃得就像打仗一樣快,一吃完才7點,開上工具車,張楠和農館長、姐夫和裘波一道,到了甬城有色金屬進出口公司的小倉庫。

已經有人在等著:50來歲的是俞經理,還有位二十七八歲的叫徐金捷的業務員。

農館長和俞經理是老朋友,這趟是來收購有色金屬類古舊貨物的。

至於為什麼是晚上來?農館長可不管這個!

他帶著展覽館收購文物的正規收據,至於對方接下去怎麼做,他管不著也懶得問,反正自己不貪單位一分錢就行了。

“老俞,最近有什麼好東西?”一見面就問。

“我說我的農大局長,我這的好東西一到你眼裡能說個還行就不錯了,老規矩,看貨。”

一進庫房,張楠看到這裡就像剡縣金屬公司的倉庫,只不過堆著的基本上是二手有色金屬,銅、鋁、鋅什麼的都不少。

庫房裡還有個上鎖的單間,開門亮燈。

好傢伙,這裡頭放著的東西絕對吸引人!

到底有啥?

壓扁的歐洲舊銅壺、完好但髒不拉幾的銅盤有一堆,還有大大小小四五個麻布口袋,角落上還豎著個六十來公分高的銅質女性長袍塑像。

“我估計著也就那個銅像你看得上眼。”

一聽這俞經理的話,農館長道:“有沒有人看過?”

“呵呵…你前段時間不是去京城了嘛,這東西是從從南亞進口的一批廢銅材裡找出來的,還有兩個奇形怪狀的舊銅佛像。

等不了,就讓文物商店的老樓先看了,結果那小子小氣的很,這個女銅像才出兩百。

都有20公斤重,他這是打發叫花子!我火氣一上來一樣都沒賣給他!”

看得出這俞經理都還有點尷尬,不過農館長沒多說,而是示意了一下張楠。

當跟班就得有跟班的覺悟,上前把那個銅像搬了過來。

銅像臉部沒有破損和劃痕,但裙襬位置有幾道碰傷,總體給張楠的感覺還可以。

農館長也仔細看了看,一會後道:“這個最多500。”

俞經理一聽,面露笑容也不加價:“行,你是行家。”

說著他又把兩個奇形怪狀的佛像從個口袋裡取了出來,張楠眼尖,看到這個口袋裡裝的似乎是各種個各樣的銅幣。

張楠彎腰乾脆開啟了另外幾個口袋:銅的、鋁的、鎳的,甚至還有一小口袋銀質的老舊錢幣。

“館長,要不要挑一下錢幣?”

張楠會說幾句“阿拉”甬城話,但不標準,說的乾脆是普通話。

剛才做過簡單介紹,農館長說這是跟著自己學習的學生,也不算瞎掰騙人。

“你有興趣就看看。”

這邊俞經理一聽,道:“隨便翻,喜歡就拿幾個,不要錢。過幾天送銀行去,看看能不能選清楚哪些是能兌換的外匯零錢,餘下的全回爐化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