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5章 就是這麼狂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盒子內隨便拿出一枚就是價值十幾、二十萬美元一枚的金幣,裡邊剩下的就不必由其他人清理了,張楠趁著功夫直接就給處理了。

手上這枚5英鎊金質幣淡水清洗後用棉布與不喊任何化學添加劑的紙巾吸乾水分,之後裝入防潮錢幣盒暫存。

盒子先由尼古拉收著,張楠好繼續將盒子裡的其它錢幣都取出來處理乾淨。

大塊頭接過透明錢幣盒,放進褲兜之前好奇的看了看,嘴上蹦出句:“這個老妖婆的脖子怎麼看著比我的還粗?”

尼古拉聽說老闆不怎麼待見英國人,集團裡英國籍員工也極少,這船上乾脆就沒一個英國人,反倒不待見約翰牛的人倒是不少,所以蹦出這麼一句也無傷大雅。

俄國人掏煙約翰牛,美國人其實也不怎麼喜歡英國人,出發點雖有區別,結果一樣。

這邊...

“哈哈...”張楠大笑起來,笑完了道:“在公司裡可別這麼說人家女王,免得有英國籍的夥計要和你切磋一下。”

尼古拉-瓦魯耶夫一聽,連忙道:“是,老闆。

不過看他的樣子,貌似一點不擔心“切磋”的問題,除了老闆身邊那幫子“怪物”之外,尼古拉是誰都不慌!

職業拳手出身,估計還是全世界體型前三絕對沒問題的職業拳王,尼古拉對於“切磋”還是挺自信的。

張楠又看了眼自己這個平時沉默寡言,但在自己人面前有時候又有點耿直加逗比的傢伙,腦子裡突然冒出一些影視劇裡惡搞屠夫、廚子的形象,又將其同英女王的形象結合,忍不住又笑了笑。

不是對屠夫、廚師有意見,誰讓那幫子缺德的導演夠壞,還有老話說的“臉大脖子粗,不是廚子就是屠夫。”實在影響力太廣。

將盒子內其它錢幣都小心取出,一共還有6枚金幣、枚銀幣,都放水盆清洗,去掉上頭的汙漬之後,覺得那個醫生越來越有趣了。

兩枚1795年自由帽十美元鷹洋金幣,美國已知最早的金幣。

看著全幣表面絲滑,底板完好無損,小心處理好之後裝進錢幣盒。

開玩笑道:“我都有點後悔當著這麼多人清理這個盒子了,就這兩枚就值個一百萬一枚沒問題。”

眾人很配合,跟著笑笑,順便恭喜老闆兩句:您那是什麼人呀,您可是超人,會在乎這麼點小錢帶出的辛苦分紅?

分紅比例很小的,別忘了所有人本就拿著豐厚的薪水,而且連船帶所有所需費用都是公司在支付,而公司完全歸屬張楠所有。

這兩枚金幣值錢,其實如今的存世量不會比那枚的“尤娜與獅子”小,市場價能高出近一個數量級,只是因為它們是美國金幣。

美國收藏市場比英國大,且“美國第一枚金幣”的名號就是個超級增值點,很多美國的富豪錢幣收藏者都想有一枚“1795年自由帽十美元”。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些個金幣既是珍稀的古董又是黃金,加上如今美國綜合國力世界第一,這全美第一種金幣不是高價才怪!

還有三枚“1808年美國自由女神臉向左版金幣”,美國造幣史上的代表作之一,同樣近乎未使用,單枚不比之前的“1795年自由帽金鷹”價值低。

最後一枚金幣是“1798年美國自由帽金幣”,這個具張楠所知存世最多10枚,但因為少了“全美第一種金幣”的增值加成,這會50萬美元估計也就到頭了。

剩下的三枚銀幣也都不簡單,特別是其中一枚“1794年美國自由女神銀幣”,可以說是美國最早鑄造的硬幣,目前存世也就100多枚,而且很多磨損嚴重。

至於手上拿著的這枚...

底板完好,無磨損,就表面淡淡一層青色氧化層,張楠給出了00至50萬美元的相對保守估價,這讓附近幾位不怎麼瞭解美國高階錢幣收藏市場的夥計都嚇一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金幣你說一百萬一枚倒還能理解,銀幣都一百萬...

“先生們,你們要理解一幫錢多得沒處去的富豪收藏者對‘美國第一枚硬幣’追求的瘋狂程度。

一入收藏,腦子就很容易發熱,甚至是狂熱!

而且擁有這麼一枚是很有面子的,能增加自己在收藏圈子裡的分量。

說句難聽的,要是收藏裡沒幾個‘第一’撐場面,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錢幣收藏界的頂層,一般貨色量再大也就是個土暴發戶。

還有,就算有了,這人和人之間又要攀比擁有錢幣的儲存狀態。

這枚屬於最頂級的程度...”

餘下兩枚是同一品種,比之前的銀幣都小了一圈,因為它們是半美元。

“1797年美國自由女神半圓銀幣”,張楠給出的判斷是單枚美元上下,也屬於貴得要死!

這會有人猜測之前擁有這批頂級收藏級錢幣的醫生,一定是位當時非常有名的名醫,不然不可能會有如此多的頂級錢幣收藏。

結果被張楠給否了。

“不一定,只要是當初過得去的一名外科醫生都能做到。

第一,以他的收入,加上能有個幾年,最多十幾年的收集時間,要擁有這十來枚錢幣根本不難。

別忘了船在1857年就沉了,盒子裡最早的一枚也就是1794年鑄造,同沉船時間只差了61年。

那時候這些錢幣很多其實還在實際流通過程中,品相好的是可能被人特意存放起來,但溢價不會太誇張,也許就幣值本身的幾倍、十幾倍,甚至兩三倍都有可能。

船沉到今天18年,最後頭這六十來年,也就是19年金本位奔潰後,金幣都成了收藏品、保值品存著,早就不再當錢流通。

這個倒黴醫生蒐集錢幣的年月,難度和如今完全沒有可比性...”

張楠想到些事,上輩子那會的:就95年,自個做古董,皖省的老關係古董商往剡縣送古董時,會順道給自己帶大批量的銀元來。

包老包真,袁大頭送到家55塊錢一枚,沒有品相特別難看的。

除了一萬個裡也不會出現一個的“甘su加字”,送來的袁大頭不講品相,不論品種,什麼三年八年九年十年,有戳無戳原光五彩都是一個樣,更別說版別不版別。

壓根不分,通通55!

龍洋同樣規矩,戳太多太醜的不會送過來,帶兩三個小戳和原光、五彩的都一個樣,除了傳說中的雙龍,其它管你哪個省的、什麼品種,通通85一枚計價,玩得還沒八十年代滬上鬼市裡精細。

除了大頭與龍洋,其他品種一概不經營,因為那年月就這兩種最吃香、最方便大批量倒手。

90年代中期的銀元市場就是這麼狂野,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張楠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加上自己在本地收的那些,湊到至少五百個以上,就送去鵬城沙頭角。

那年月剡縣有兩、三萬人在鵬城那邊開廠、打工,有熟人在那接手的。

袁大頭統一價80,龍洋統一15一枚,除掉路費與開支,跑一趟就是賺個一兩萬。

那皖省人怎麼不直接送鵬城?

千萬不要以網絡時代的眼光去看這些,一是訊息不靈通,二是那年月身上帶著大批財務出遠門都得防著點!

張楠那是當土夫子時認識的“正規古董商”老朋友,人家這才敢來剡縣探探風,幾次生意後才慢慢做大。

要是沒熟人,哪敢一次帶個幾百銀元瞎轉悠,更別說當年去特區,那可是需要辦邊防證的,要過檢查關卡。

帶個一大堆銀元去,當心血本無歸!

至於張楠嘛,坐剡縣發往鵬城的班車,每天都有,兩三萬人在那邊呢。

車老板、駕駛員還熟,就算個別不熟,那也有熟人打招呼,駕駛員有的是辦法幫你藏東西。

再說正規定點班車,檢查那一關的也都早就熟悉了。

鵬城出貨接手的也是剡縣本地人,兩次交道下來,既是熟人又成了朋友,安全又可靠。

上輩子的張楠在進入新世紀後為什麼過得比較寬裕,不是因為存下了多少了不得的青銅器、官窯瓷、名人字畫,底蘊其實來自銀元!

很早就會自己琢磨著留下些似乎少見的版別龍洋,一些極端漂亮的也會留下,90年代中期老送貨去鵬城那幾年,真存下不少。

袁大頭也是類似的情況,但不講究什麼細小版別,也不是收藏八年貨色,雖然那時候就感覺八年大頭特別少。

是收藏袁大頭中夠得上特別“漂亮”或另類標準的貨色,全新無使用痕跡、最頂級五彩光這些會挑出來,用衛生紙包起來後塞塑料袋,然後鎖抽屜裡。

結果後來發現,自己“山東大扣”存了好幾個,更別說進盒子幣後能得高分的量產貨,滿抽屜都是。

至於龍洋,010年後自己清點,老江南都有二十幾個,自己一貫看得特別順眼的江南戊戌龍差不多兩百。

至於宣三,全新、拆筒來的就有兩筒一共六十個,原光、五彩半抽屜,還是越存越值錢。

造總?

以前感覺這傢伙長得太醜,而且數量也不少,就留了百來個特別漂亮的。

上輩子這會就是這麼原始的自我琢磨,因為別說沒地方去買有關銀元的專業書籍,甚至連去買書的概念都沒有!

收藏好錢幣有機遇,更需要的是時代;不說差了18年,就是差個0、0年,這難度與代價都可能是天與地之別!(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