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7章 運氣爆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天25至30塊收入,如果加重10公斤背上,算上來回時間,一天平均就能到40塊上下,玩命的錢。

乍一看勞動力似乎真的比較廉價,但這樣的背玉人工作這會有的是人搶著幹。

為啥?

因為廉價只是相對的,且成年人的生活中就沒有“容易”兩個字!

今年上半年,華夏全國的平均每月工資收入大約是458塊多一點,這是城鎮職工的平均收入。

京城老百姓收入最高,數字還特別順口,每月大約666塊6毛6。

那西疆這邊有多少?

372塊多幾毛。

城鎮職工每月就這麼些收入,那農村呢?

養牛、養羊、種植紅棗大戶總有,但畢竟是少數,更別說今年就算在城鎮裡,對很大一部分職工而言都絕不是個令人愉快的年頭。

就如這趟買提-尼亞孜沒帶來的那些個玉礦工的遭遇差不多,承包、改制,下gang等等,經濟變革就是如此。

一天賺點玩命錢,只要礦上有產出、有活幹,背一月至少頂別人倆月,甚至頂叄月。

玩命四、五個就能搞個至少3000,甚至五、六千快錢,比一個城鎮職工的年收入還多。

當然,先提條件是礦場有足夠的產出,不然連老闆都沒錢賺、虧老本的話,背玉人都用不上,礦工得客串,甚至最後大夥的工資都遙遙無期。

承包費拆房子賣地先交了,老闆就靠著玉石賣了之後得錢,一幫人都是一根繩上的蚱蜢,誰都跑不了。

現在好了,老闆們眼看就要發財,那按照老規矩,這幫子一開始就跟著老闆上山的老礦工們,工資最後翻個倍沒問題。

至於背玉人,他們永遠是按勞分配,背多少算多少,這也是規矩!

“150塊錢買來”接近羊脂白玉級別的一條山料礦脈,運氣好,還是大自然的奇蹟!

買提派薩迪克回去招背玉人同新的驢子隊,兩個礦點一起上,人手同運輸能力都會不夠。

安全起見,還讓薩迪克再叫上個年輕夥計一起走。

崑崙山腹地,回程最快得走兩天,半路至少宿營一晚,一個人上路不是什麼好主意。

那...那些孤獨的牧羊人不擔心、不害怕嗎?

有羊在呢,羊是生靈,有羊群相伴時,孤獨的牧羊人們是哪都敢去的。

進過探路,直接從新礦點下山過於危險,從老礦那邊走相對安全——經過多年的開採,那邊下山還是有幾段勉強能算是路。

上午鑿下來的那塊大玉石由艾孜買提和阿爾斯蘭輪換著背,還有兩名經驗豐富的礦工一前一後探路、壓陣保護,先揹著送去老礦區。

真是兩條好漢!

這邊人工開鑿速度慢一些,但出來的玉料完整,值得這麼幹。自己幫不上多少忙,經歷過一開始的欣喜之後,廖凱峰略微覺得有點無趣。

卡吾力帶著點人在那人工打炮眼,這不僅是個力氣活,還特別枯燥,又得有點技術。

人工幹並不是完全不用炸藥,礦脈附近一些岩石的清理,還是得用這威猛的玩意,不然真得鑿到猴年馬月去了!

全人工開採那就是和古人一樣,技術、工具傳統,用鋼釺、大榔頭,開採也基本只能侷限在地表,規模小且效率低,一個礦口一年能有3噸左右的產量就算不錯了。

用上打眼放炮的方法,開山採石這一環節效率是大大提高了,可對於玉石產量卻並沒有實質性的提升,因為一旦爆破不到位,碎的不僅是石頭,還會有玉石。

加上這裡海拔高,連風鑽、電鑽都不太好用,人工鑿炮眼不是一般的浪費時間。

砸榔頭的人得輪換,還得是老手才行,得有經驗,不然扶、轉鋼釺那位心裡絕對陰影一片,時刻得為自己的手擔心。

這邊人工打炮眼,其餘人也不能閒著,都在向老礦區方向稍遠一些的地方清理亂石,讓這一片平臺稍寬敞些,並儘量修上段路出來。

如果簡單砸掉幾塊擋路的大石塊,讓走路段距離內不用爬的通道就能算路的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廖凱峰幫不上什麼忙,也免得添亂,乾脆反方向而行,繞過正在鑿炮眼這兩位,沿著山坡往西邊手腳並用走了一段。

走(爬)出二十幾米,這一片看出去風景很好,直起身站好,從棉外套的大釦子兜裡掏出個傻瓜相機。

開機,比劃著拍了一張風景。

這相機好,是個笨蛋都能“卡嚓”來上一張,這兩天已經拍了能有二十多張,很多都是礦工們的合影,單純風景就幾張。

答應礦工到時候多洗些出來,照片會寄到玉礦廠。

雖已經是90年代中期,但也不是人人都會每年拍照的,甚至幾年都拍不上一張——這還是城市人的情況。

鄉村、偏遠地區的拍得更少,而這于田玉礦廠所在地的地方,全華夏能比這更偏遠、艱苦的地方真不多!

“咔嚓、咔嚓”幾聲加上洗照片,其實花不了幾個錢,卻很快拉近了自己與礦工們之間的距離,買相機這200塊花得值!

這相機簡單,只管取景,其它自動,不然怎麼會叫傻瓜。

廖凱峰對於自己的拍照技術還是有點盲目自信的,照片洗出來之後應該會不錯吧?

低下身,降低重心,小心翼翼轉過身,打算看看能不能給這處新礦點來個全景照。

不得不小心呀,坡太陡,不然萬一一個不留神,這人都可能往下滾個幾十上百米!

可才一低下,廖凱峰就皺了下眉頭,眼睛閃到巖壁那似乎有點不對勁

這附近除了那處新礦點,基本上都是黃褐色的岩石,偶有夾雜著黑色,可就在眼前,積雪反斜坡的一小塊地方露出的是灰白。

“買提,拿根鋼杄,再拿個榔頭過來!”大聲喊了聲。

這會山頂上積雪不厚,不會雪崩。

“什麼?”

那邊正砸大榔頭呢。

不得不重複了一次。

五分鐘後,買提-尼亞孜睜大眼睛看著廖凱峰手中的一塊玉石,道:“一號白。”

“嗯,一號白!兄弟,這次我們兩個不發都不行了!”

照個相都能發現又一處高質量白玉礦點,廖凱峰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運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