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8章 麻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邊張楠是忍不住罵這年份,那頭自個的女人,還有多年來當親妹妹對待的查理茲-塞隆正在將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海難再次搬上銀幕,往玄了說,這是在“亂上添亂”!

亂七八糟各種麻煩多,94、94,諧音“就死”,算是張楠迷信吧。

拍《泰坦尼克號》有錢賺,還能刷名望,誰讓它名氣最大呢!其實它沉了也就死了1500餘人,可有幾人還記得48年華夏“江亞輪”沉沒的海難中,遇難者至少三千以上!

別說記得,除了甬城人之外,如今知道那次海難的都沒幾個!

甬城人為何知道?

因為那次海難中死難者大多是甬城人。

其實不說四十六年前發生的事,去年海地一起海難導致上千人遇難,這事也沒幾個會去關心:犄角旮旯的地方,誰去注意?閒得慌?

海地太沒存在感可以算特例,可87年在菲律賓附近海域,一艘小型油輪撞上條客船,結果單單燒就燒死了至少4000人!

4000多人遇難,差不多是“泰坦尼克號”海難遇難者數量的三倍,可那事也沒幾個人記得,至少菲律賓之外的人如此。

誰掌握了世界上的主流宣傳通道,誰就控制了輿論,不然發生在“泰坦尼克號”上的慘劇早該靠邊站。

吐槽“94”,張楠想著這趟人滿為患的印度有多少人會死於鼠疫,看著桌上的檯曆心煩——94年九月,真是事多!

......

豐盛的晚餐,席間賈殷兄弟等人表示過兩天就去歐洲,這九天隔離下來,加上家裡工廠停工,不少事需要去處理。

至於他們的家人,就當是去歐洲度個假,老打擾張楠這個朋友也不好意思。

張楠挽留了一下,看著朋友們打定主意,也就沒有強求。

鑽石大王們不缺錢,他們的家人同樣有的是錢,對這幫印度闊佬們而言,歐洲的吸引力顯然要比非洲草原、半荒漠有有趣得多。

至於張楠自個,打算再過些天回美國,有段時間沒來波札那,自個在這的老巢要視察,作為酋長委員會的大酋長,也得在這個國家刷點存在感不是。

再說了,自我隔離9天,閒得發毛,就想活動活動。

自家老巢有的是刺激的專案,比如乘坐米格25教練型來次2.5馬赫以上的高速飛行就挺刺激,只不過張楠不會去冒風險而已。

大馬赫數的超音速飛行太冒險,那打獵就屬於常規刺激專案:有段時間沒狩獵,張楠覺得這計劃不錯。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先去北邊的基地核心區檢視了在花崗岩山內挖出的地下倉庫,華夏工程兵與鐵道兵下來的夥計們的技術和效率槓槓滴!

自個的保命殺手鐧大半存在這,加起來能讓整個世界膽寒!

下午離開,返回莊園,打算明天再去趟附近的空軍基地和訓練營看看。

後天拜訪自個的堅實盟友土王先生,之後一道去趟南邊的哈博羅內,然後還要視察北部地區的一處訓練基地。

不過,這個世界很奇妙...

晚餐時,看到電視裡的主體新聞內容居然大變樣了,有關印度鼠疫的內容被大大壓縮,重點成了一艘船!

不是“泰坦尼克號”,但一樣倒黴!

昨天傍晚7點,一艘排水量超過15000噸的大型滾裝客輪“愛沙尼亞”號客輪,離開愛沙尼亞的塔林港,駛往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芬蘭時間28日,就是今天的凌晨零點30分,那艘船居然在芬蘭西南部的波羅的海海域沉了。

沉船不稀奇,全世界範圍內每年多得很,可傷亡慘重,還會被世界主流媒體關注到的就成了稀罕貨色。

電視裡的主持人正在說最新的傷亡統計數字:“根據最新統計結果,已有141人獲救,遇難與失蹤人數超過800人...

另據可靠消息,因為登船統計的時間差原因,部分在開船當天買票上船的乘客並沒有在乘客名冊上,船上實際乘客數要稍多餘登記人數...遇難與實際的失蹤人數可能超過1000人!...”

張楠略微發呆一般看著新聞,腦子裡轉了會,貌似有那麼一絲絲對這次海難的淡淡印象。

極淡,似乎看到過。

電視裡說這是歐洲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海難事故。

歐美人關心,至於其它地區的人,對此也就是瞄一眼、看個熱鬧的心態,不會特別注意,更不會留下多深的印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搜救新聞放了好一會,等畫面換成華爾街股市內容時,張楠心裡微微搖頭,“真是個倒黴催的9月!”

感慨生命脆弱,還是待在自個的地盤上比較安全!

但這腦子裡也有很壞的想法:發生影響廣泛的沉船海難事故,對自家拍攝的電影票房甚至會有促進作用!

萬惡的資本家思維。

第二天視察空軍基地,一架C130運輸機正在做起飛前準備,一隊大約50人的軍事承包商正準備登機。

常有自家公司的軍事承包商從波札那、甘比亞、菲律賓和美國本土的訓練營出發前往全世界,常態,不過這次在張楠眼前的這隊承包商比較特別。

清一色的黑哥們,這樣的情況可少見。

看到老闆麥斯對眼前的情況比較關注,一邊的帕維爾道:“這些應該是要派往尼日三角洲的,除了個別軍官是美國人之外,都是近兩年在波札那本土招募的人員。

訓練三個月至半年,足夠應付西非地區的一些低烈度安保需要,便宜...”

張楠一聽,道:“資源集團在那有油氣開採投資,那五個老牌子集團敢和我們炸刺?”

尼日三角洲並不在尼日,而是在西非的奈及利亞南部,由尼日爾河沖積形成,因此得名。

南瀕幾內亞灣,北起農河與福爾卡多斯河分流處,西起貝南河,東至邦尼河,面積3.6萬平方公裡。

尼日三角洲面積大,人口也不少,擁有奈及利亞20%的人口,超過兩千萬,還佔了該國40%的石油儲量,更是奈及利亞95%政府外匯貿易收入的來源。

西方石油公司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奈及利亞生產油氣,長期佔據著主導地位。

陽光星辰集團進入能源開採市場,自然會和那些個老牌巨頭爭奪資源,非洲的石油很自然成為重點之一。

張楠說的“五老牌”指的是殼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道達爾和阿吉普這五家石油公司,他們原本在奈及利亞擁有該國石油總儲量的一大半!

洪荒巨獸一般體積的陽光星辰集團一腳踩進固有利益分配的非洲石油市場,沒矛盾才有鬼嘞!

不過,張楠猜錯了。

“哈哈...”帕維爾笑了起來,對老闆道:“他們不敢,我們不去找他們的麻煩就不錯了。

是防備奈及利亞那塊三角洲原本的一些抵抗組織,一幫子亂七八糟的游擊隊,打不過尼政府軍,加上資源利益分配不均,現在有找外國投資集團產業的苗頭。

這些人是保護我們公司的利益,很快,那五家老牌公司估計都得來花錢求著聯合力量出人。”

張楠笑笑,“黑非洲,麻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