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這一年的九道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崑崙觀中曾有記載,周平王建東周後三年,洛京城外三百裡,七月十五忽然開了三道鬼門,崑崙觀第八代祖師邙秋,監察各地龍脈時發現洛京城陰氣滔天,有陰兵過路,隨封之。

往後六十年,再封。

從邙秋之後,崑崙觀人發現每到鬼門開始,總會開在三大幹龍脈的所在之處。

漢太祖建都長安,驪山下始皇陵東二十裡,於立秋時現六道鬼門,有陰兵過路,崑崙觀第十四代祖師杭野山監察龍脈到此,遇六隊陰兵過路,勸其不返,隨以一把七寸桃木劍,仗劍殺陰兵餘萬名,逼其退回鬼門。

那一年的鬼門前,陰魂陣陣,無數亡魂無處所歸,此地後來成了一處絕地,草木不生,牲畜遠避。

過六十年,再封。

建業十二年,秦淮河西開九道鬼門,崑崙觀第三十二代祖師公子長巡龍脈到此。

南唐後,黃河第七道彎處,鬼門大開九道,崑崙觀第七十八代祖師商雀央巡龍脈到此,此次陰兵眾多勸其不返,反擾其兩岸居民,掠奪生氣,引得黃河斷流,民不聊生,崑崙觀祖師一怒之下殺得陰兵屍橫遍野,足有一天一夜,但奈何各鬼門陰兵層出不斷,最後祖師商雀央擺下崑崙劍陣,以自身陽壽為根基,損耗其生氣,直接轟塌了九道鬼門,斷其陰兵迴路,這才將此誅殺乾淨,而崑崙觀這一代祖師也身隕黃河下,連具全屍都沒有留下,因為商雀央以損耗陽壽和生氣為代價時,最後關頭一身皮肉都隨風而散了。

崑崙觀人大為震怒,第七十七代祖師長梁道人也就是商雀央的師傅,率其門下七位弟子來到黃河斷流處,強行再次開啟了這幾道鬼門,率弟子各入一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日後,崑崙觀各弟子從鬼門回返,除了長梁道人以外,七名弟子只回來三人,其餘四名崑崙觀弟子全部戰死在了鬼門裡,但由此以後有幾百年除了在中元節那天開了一扇鬼門,其餘時間再也未開了,那個年代道門中有知情人說是崑崙觀人血戰鬼門,最後不得不逼的那邊定下約束,三百六十年不能再開鬼門。

這個訊息跟崑崙觀典籍中所記載的也差不多,那一年長梁道人領弟子進入鬼門之後一路血戰殺向鬼門內腹地,雖然有弟子戰死在了裡面,但崑崙觀的名頭也徹底的把那邊給鎮住了,最後對方不得不出現幾位大人物和崑崙觀進行和談,才算是息事寧人了。

外面的訊息大概只描述出了十之一二,真正的隱秘只有崑崙觀人才知曉,遠不是傳言的那麼簡單,那麼的輕描淡寫。

真正的事實是,當時透過鬼門的卻為崑崙觀當代的弟子,但之後除了長梁道人以外,鬼門裡所有的崑崙觀弟子全都用上了道家的請神上身的神打術,將前幾代祖師爺請到了自己的身上,這才會殺得鬼門裡不得不化干戈為玉帛了,不然以當代崑崙觀弟子的實力,還不足以讓鬼門內那幾處地方低頭說一聲服。

因為,九道鬼門後並不只是傳說中的陰曹地府,還有另外幾處陽間以外的地方。

比如,周皇帝的出身之處。

時隔三百多年後,鬼門再開也平和了許多,前些年的那種流血衝突也並沒有再出現了,一晃又過去了幾百年,直到在第一百三十二代崑崙觀主陳青山巡視龍脈來到了秦嶺山的禹王山,還有一同隨他而來的師弟楊來玉,再次遇上了九道鬼門開。

陳青山呵斥了一句“崑崙觀主,觀下行走陳青山在此坐鎮”之後,就靜靜的站在了一塊山石上身前飄著一把桃木劍,審視著下方從鬼門走出的陰兵,但凡他們要是敢有所異動的話,陳青山絕對會仗劍殺去。

當年商雀央和另外幾位弟子的戰死,對崑崙觀來說也是一場巨大的損失,從那以後崑崙觀中就留下了一條訓誡。

“再有陰兵過路違反約定,殺千百以儆效尤!”

楊來玉還站在山頂,默默的看著下方,多天之前他還在外遊歷,陳青山忽然給他傳信,告訴他鬼門要在秦嶺開了,讓楊來玉隨同他一起走一趟。

當時楊來玉還比較詫異,巡視龍脈這種事歷年來都只有觀下行走一人擔當的,從來都不會召喚其他弟子的,除非出現不可預測的狀況,這種情形很少見,在崑崙觀的歷史上也不過就出現寥寥幾次而已。

陳青山跟他說道:“我感覺會有一個變數可能出現,我怕自己應付不了,你陪我一趟,為我掠陣就是了。”

楊來玉這才在今年年三十的時候也趕來了禹王山,會同陳青山一起監視這次的九道鬼門開。

這時候,半山腰上,當那幾道鬼門開了以後,大隊的陰兵列隊出來,初時陰兵寂靜無聲,默默的站在鬼門前,很快黑壓壓的一片陰兵就佈滿了在了整片山坡上,於此同時門裡還有陰兵魚貫而出。

這時,九隊陰兵之前,似乎各走出一位將領模樣打扮的人,抬頭看了眼山石上盯著下方的陳青山,他鼻子裡冷冷的“哼”了一聲,身前的七寸桃木劍的劍尖則是輕點了三下,警告的味道相當濃重了。

那九名將領默默的看了他一眼後就收回了眼神,然後無聲無息間,忽然擺動兩手各自插下了幾面旗杆,一直深入到地下。

再往後,沒過多久,這禹王山上忽然顫了一顫,地下隱約有一聲龍吟傳來。

“亢!”

中幹龍的龍脈被引動了,源源不斷龍氣被抽了出來,匯聚於半山腰上。

以往,每次鬼門開啟的時候,不管是在建業,洛京還是驪山,都開在了龍脈所在之處,要的無非就是這片大地下龍脈常年累月所積攢出來的龍氣。

這片土地並不單單只是誰的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種話在崑崙觀人的眼中根本是不存在的,龍脈可以動,只要不破就行,崑崙觀有監察之職,但也不會阻撓,前提是做的別太過分了。

這也是崑崙觀和鬼門後的約定,你們取可以,要注意點分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