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重要人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實際上,原因還有第三點...

那就是,之前梁月所拿出的宇宙飛船,還是太重要了。

儘管只是租賃來的,儘管美國這邊只是憑藉著羅斯父女的個人原因,從梁月手裡拿到了一艘飛船。

但即便如此,這艘飛船卻也是一舉將美利堅帶入了星際時代。

僅僅是一次宇宙航行而已,他們便藉此契機,與阿斯加德人建立了合作關係。

為美國在宇宙探索,星際航天領域翻開了新的篇章。

如今的航天科技,與航天領域的專業門類,已經在悄然間,成為了各業界最熱門的方向。

這裡邊牽扯到的利益太多,不只是個人,以及某個小團體間的利益問題,而是關係到了整個國家的發展戰略。

一般人根本把握不住~

這樣的星際探索,重要性堪比昔日的大海航時代,堪稱是大航海模式的2.0版本,而且是奪命加強版!

而宇宙飛船,就是他們在宇宙間跑馬圈地的最關鍵的技術基礎。

稍微對歷史有點嘗試的人都知道,正因為是先輩們在1.0時代的領先,所以才造就了他們昂撒民族,以及整個西方文明近幾百年來的發達與崛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眼前,又一次大航海時代眼看著即將來臨。

華夏那邊已經無可爭議的,在這方面搶得了先機。

整整四艘宇宙飛船,平日裡只有一艘會被派往與阿斯加德哨站之間的航線,用以運輸各種必要的物資和人員。

其餘的三艘,則紛紛都被用作了對太陽系的整體科研與探索活動!

每次回航地球的時候,這三艘飛船都能滿載而歸!

除了必要的科研實驗之外,華夏人竟然還十分奢侈的用宇宙飛船去運輸從小行星上分解下來的各種金屬原料。

在運送回地球後,不是用作實驗素材和珍貴的樣本採集,而是真的只是當成了一種原料,送進專業的冶煉廠裡給煉了...

每次都幾萬噸幾萬噸的運,有時候一艘船每天就能來回跑上七八趟...

聽說華夏那邊,最近還要單獨拿出一艘飛船來,試著組織一次星系間的航行,打算藉此直接衝出太陽系,向著臨近的星系展開探索啦。

媽惹法克!

好羨慕啊...

所以,跟之前的基因療養技術一樣,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自主製造出能夠供應宇宙航行的飛船來之前。

在他們正式的能夠對外宣告獨立自主的,擁有宇宙航行的技術之前,梁月這邊是不能動的。

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為了你一幫賣藥商人的利益,總不能置大局於不顧吧?

賣藥的,終究還是不如跑馬圈地來的重要啊。

...

跟預料中的情況一樣,柳姨這次是帶著上邊的任務找上門來的。

為的正是基因療養技術在國內的擴產,以及相關生產線的建立事務,

另外,由於本次計劃的推行,國內的領導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那些,但凡與基因療養技術所涉及的領域有所重合的各相關行業,也勢必都會因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有的行業,甚至可能會被這股勢頭捎帶著走向衰微,乃至滅亡!

許多人都會因此而丟掉飯碗,多年來苦心學習的知識體系與專業知識,可能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面臨著淪為無用之物的尷尬境地。

總之,在本次的計劃前瞻和評估裡,受損失的不只是那些食利階層,更是有著許多兢兢業業,辛苦探索的科研技術骨幹。

做出了如此大的犧牲,儘管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戰略,但是為了儘量將這份損失降到最低,緩和這份新興事業所帶來的動盪衝擊。

國內方面,自然也是希望梁月在接下來的合作中,能夠多多的讓出一部分利益。

錢什麼的倒在其次。

畢竟宇宙飛船某人都能拿出來當成彩禮送著玩,他這邊對於那些個從印刷廠裡印出來的小紙片,自然也沒有太多的需求。

國內也並沒有在這方面,去提出什麼多餘的條件。

他們所看中的,其實是基因療養技術背後所構建的豐富知識體系,以及由這個行業所衍生出來的技術分工,相關工藝,產業鏈條,乃至技術標準等等。

這東西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掌握了這一整套的流程,才能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做大做強!

梁月這邊,確切地說,是智腦小武這邊所搞出的這套基因療養技術體系,在醫療,人體基因等多個領域效果顯著,科技含量要遠遠領先於地球當前的水平。

要進行類比,也只能從科幻小說,或影視作品中去尋找相關的技術案例,

在經過了幾個月來的試用之後,這中技術本身的效用已經是有目共睹的。

那成千上萬人的真實病患臨床,以及相關療養案例中,暫時也還沒有出現什麼意外事故。

這種穩定性,與神奇的效果,所代表的自然是更高階的生產力。

將之全部據為己有,無疑才是最好的結果~

但國內方面顯然沒有這樣的奢求,他們本次委託柳姨過來,跟梁月所談的,實際上是希望他能夠正式的在國內投放一條生產鏈。

然後,儘量的從這條鏈條中分出一些不太重要的部分,以及較為基礎和繁瑣的工序交給其他人去做。

除此之外,要是還能再對國內分享一部分該領域的基礎技術出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

"...所以,上邊這次的想法是,先採用高階醫療的策略,小規模推向市場的同時,也要把這方面的費用適當的調高。

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搞一錘子買賣,機器,療養倉,生物藥液什麼的全都由你供應,無論做什麼,到了你這裡都是一口價。

那樣倒是痛快了,但是不利於市場化運營,這次國內打算成規模的開放市場,很多相關服務都得做精細化分工。

最好能再分出個三六九等來,整體上~基因療養的價格得大幅度的提高,拉開跟普通醫療服務的檔次。

這樣才能給那些醫院,醫藥的從業人員留出足夠的生存空間,藥價降低是必然趨勢,國家會在這方面下大力氣跟那些廠商施加壓力。

這樣一來,普通人雖然暫時用不起基因療養服務,但以後看病的費用也同樣會降低,至於基因療養方面的收費標準。

這個可能要得看具體的情況..."

面對柳姨的侃侃而談,梁月在旁邊聽得也是異常認真。

簡單來說,價格方面的制定,以後就不是他一言而決的事情了,會受到多方面,各種因素的影響。

具體情況,還要看梁月這邊,願意從基因療養這根鏈條系中,分出多少流程步驟來。

工藝的要求,完成度,標準,乃至於對基因服務的人為因素等,都會影響到這東西的價格。

從現階段來說,其實梁月分出去的越多,基因療養的價格就會越貴。

因為負責承包這些步驟的廠商增多了,他們旗下也有著大批的員工要養活,各方的運營成本也要考慮在內。

每一個環節都要流出足夠的利益空間,讓人家賺錢。

這樣一來,自然就遠不如他自己一個人幹那麼乾淨清爽。

以往的時候,梁月在對外供給基因藥液,相關器械的時候,往往就只是在各種材料費用的基礎上,酌情增加那麼三兩倍的費用。

生產損耗啊,智慧財產權專利啊,研發投入啊什麼的,根本提都沒提。

現在國內這麼一搞,所要考慮的因素就多了,生產流程中的各方面都需要利益供養,這中間的成本必然就要升高。

在將這種種多樣化的情況都考慮在內,並最終統籌為一,綜合考慮下來,即便最後有國家的補貼,這基因療養服務的價格,也必然會呈現大幅度的增長。

當然,梁月也會因此賺得越多,而且這東西還是壟斷的。

即使是要市場化運營,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有人能突破這個體系。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