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節,摘心挖肝屠村莊,赴雲霧山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長篇武俠小說】浪子江湖笑狂沙

笫二部,京師疑雲

(本故事純屬虛構)

第三十二章節,摘心挖肝屠村莊,赴雲霧山巧攀崖

話復前言,書歸正傳。話說福王贈送戰馬七匹,讓薩忠臣等人北進京師。七匹戰馬風馳電掣般沿著贛撫官道一路北上。不一日,來到一座大山面前。“呵!”!大家一陣驚歎!只見大山縱橫前路,一條羊腸土路蛇形盤臥在大山腳下。山峰高入雲層、藍天、白雲,雲霧翻騰,時無時有、碧綠的花草,蒼松排排,懸崖峭壁、皆比林立。

趙楠巽一馬當先跑在最前面,恰似一道閃電,快似風,跑了一大陣子。他騎馬也累了,再加上前面是一條山道,狹窄、他急忙勒緊馬韁繩“籲!噓!”,趕緊勒住戰馬韁繩,棗紅色戰馬原地“踏踏…”打了好幾轉才停下腳步。趙楠巽騎在馬上仔細端詳前面道路,只見面前高聳的懸崖,有刀削斧砍、懸崖臨空,峭壁光禿禿、裂森森、陡峭的石壁上偶爾的幾根荒草,七扭八歪地長在凸起的岩石上。此山峰異常陡峭,高入雲層。這正是飛鳥飛不過,老鷹恨天低。有詩為證:

清風浸荒草,褐石磯凸空。

禿壁鳥不越,鷹翔落塵埃。

青山雲遮月,霧籠山戀秀。

遠處聞鐘鼓,禪堂草木深。

趙楠巽觀看了一會,一看這山形、這地勢,太險峻了。此時,趙楠巽身後不遠處。煙塵滾滾,絕土揚塵,一溜人馬,車馬揚鞭而來。

“籲…籲…,籲…!”!“楠……楠巽啊!怎麼不跑啊!”!鬼遞頭騎馬過來詢問著。身後的歐陽山也緊跟著,趙楠巽回過頭來一看是鬼遞頭和歐陽山,再後邊才是薩忠臣等人。

“我說鬼三叔,你看前面怎麼走哇!”!鬼遞頭和歐陽山並排走了上來,舉目觀看,“哇!好險啊“!歐陽山一陣子驚歎。“是啊!好險峻的山勢啊!等等後面的人,一會一塊走!籲…!”!鬼遞頭勒緊馬韁繩。看著前面的山道走向和地形。

只見前面大山腳下,一條羊腸毛毛小路,徑直通往大山裂開的縫隙之中。“不知道能不能透過大山?”歐陽山嘀咕著,趙楠巽大聲言道:“我說歐陽兄,過了大山,那可就是撫州府了。”!遠處傳來了鬼無影的叫嚷聲:“喂!烏魚王八羔子的,怎麼不跑了,你們都瘋了,跑這麼快!老子的腸子快飛出來啊!晤呀!老瓜餃子的!!”!不一會功夫,薩忠臣和上官雲、鬼不靈也跟了上來。

鬼遞頭和歐陽山一看大家聚齊了,於是,他衝著身後的人喊了一嗓子:“道路狹窄,前面是峽谷入口,大家一個一個進去,橫排變成豎排,拉開點距離,我打頭陣!”,鬼遞頭喊完話後提馬鞭在馬屁股上輕微的打了一下,“駕…!”。就這樣,鬼遞頭在前,歐陽山緊跟著,其他人也一一跟隨著。

只見不遠處陡峭的石壁上開裂出來一條三、四米寬,像裂縫似的峽谷入口。鬼遞頭、歐陽山帶領著大家一個個走了進去。只見陰暗、潮溼的狹長入口,還有那不見陽光、看不見盡頭的窄小道路。他們七人前行了好一會,這才發現狹谷漸漸越來越寬,陽光也逐漸射入了峽谷裡面。他們又走出去三里來地,再看峽谷已經是寬擴到十多丈了,陽光明媚、山風徐徐。此時,峽谷裡面已經是荒草叢生、路不路、道不道,已經看不見道路了,只有一人多高的荒草,隨著山裡的風兒“呼啦……啦……”作響。歐陽山邊跟在鬼遞頭馬屁股後邊,邊回頭衝著大家喊到:“大家注意啊!前面就快出山口了,趕快跟上來!現在已經看不見小路了,大家跟緊點!”!

半個多時辰,他們騎馬來到了峽谷谷口處,眼前頓時陽光一片,金色的蒿草葉子和野稻草,在峽谷的深色彩中更平添出來另一番大自然的韻味。

雜草叢生的原野裡出現了一段窪地,“咦!大家快看,前面是村莊!”!只見前面出現出來一片小平原,也就是方圓幾里地。在平原的紅土地上呈現出來十幾戶茅草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哇!這景色,太美啊

!”,薩忠臣騎在馬上邊走邊驚歎,這美不勝收的景緻。“是啊!鄉村的景緻!”歐陽山回應了一句。“烏呀!一般!太一般啊!這要是在我們武夷山山區裡,那…,那景色才是天上人間,美不勝收呢!清山綠水,翠玉藍天,白雲霧騰,松柏翠竹、茶香寺煙,鍾靈毓秀。”!鬼無影卻不已為然。上官雲聽著幾個人的交談,他高聲吟誦到:“高山流水輕自音,欲付瑤琴聽清風!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我此去京師,如果能活著回來,我一定在這裡建設一座莊園!欲養桑榆之年!”!趙楠巽卻:“哈哈…”一陣大笑,而後大聲言道:“我說兄臺,就這荒山野嶺、四周全是大山、又是雜草叢生,別蓋完莊園,晚上喂了黃鼠狼,只剩下一堆白骨啊!”!大家一聽趙楠巽說話,“轟…”全樂啊!薩忠臣樂了樂,心裡想誰說話都好聽,就你說話沒人愛聽,不說人話!“哈……哈……”一陣狂笑,打破了小村莊的寧靜,原來是鬼遞頭笑得前仰後合的,他看了看趙楠巽,忙說:“難怪!沒人聽你說話,你啊…”鬼遞頭搖了搖頭話說了半截不說了。

不知不覺中,他們七人走進了莊子,走了一會“咦!怪哉!怎麼沒人啊?”鬼不靈自言自語起來。,他們七人進了村莊後騎馬走了幾家,空空如野,沒人!歐陽山與上官雲一商量,這麼不行!於是走到一戶三間茅草房前他們二人下馬,一推木頭紮成的柴門,走了進去“喂!有人嗎?”!歐陽山與上官雲走進了這戶人家的院落,當他們二人走進茅草房屋子裡面時,大叫一聲:“不好!”!原來,屋裡面全是死人。房間裡床上、地上、屋內、廚房,老少七八口人,屍橫遍地。屋子裡鮮血遍地,濺得牆上也是血跡。最大的老者也有八九十歲了,最小的只有幾個月,是在一個少婦身邊死亡的。歐陽山、上官雲蹲下身子仔細觀察,大吃一驚,原來每個人身上有兩個大窟窿,不知道是什麼人把人的心臟、腎臟全部挖出去了。

“快來人啊!救人那!”!有在外面大呼小叫得,歐陽山、上官雲急忙抽身子往外邊跑去。

歐陽山、上官雲跑到這家大門外邊後,這才發展離著自己東側不遠處,趙楠巽驢嗓門嚷嚷著。這時,閩西三鬼、薩忠臣也趕了過來,與歐陽山、上官雲二人互相看了一下,“走!看看去!”鬼不靈先發話了,幾個人急沖沖跑了過去。

只見在一個院落南側的土牆下邊,有一口石頭切成的石頭井。在石井的旁邊一個溼漉漉的人躺在井臺邊上,趙楠巽蹲守在這個人身旁。趙楠巽喊叫了幾嗓子,回過頭來一看歐陽山、上官雲、閩西三鬼、薩忠臣全都趕了過來。“出什麼事情了?”鬼不靈先發問了。趙楠巽言道:“我剛才走了兩家,全部的人都死啊!而且每個人的心臟、腎臟全給挖走啊!太慘了,後來我來到這家屋子裡面後喊了幾聲,南牆下井裡面有輕微的呼喚聲,我這才一邊喊你們,一邊將這個人救了上來!。鬼無影急忙走到這個人身邊輕聲呼喚道:“老鄉,老鄉,老鄉…,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見那個人衣服撕扯的遍體鱗傷,衣服也一條條的。好一會才睜開眼睛,眉毛動了動,臉上被石頭劃得東一條、西一痕的,他張了張嘴而後緊閉雙眼。小老道薩忠臣也蹲伏下來,從懷中取出來一個小小的葫蘆擰開葫嘴,倒出來兩顆黃豆大小的丹藥給這個人按到嘴裡面,而後接過來身後邊歐陽山遞過來的水葫蘆。給這個人喂了幾口並將丹藥服下。好一會那個人才又睜開雙眼啟動嘴唇輕聲斷斷續續地說:“我們村…來了幾個,捲毛大眼睛的…外國人,他們…說中土話,說什麼亦力巴力,素善巴茄什麼…練功用人皮、人心…進村子後就殺人,挖人心…,我一看不好,這才跳進了水井裡面…,也被他們砍了幾刀!”!這個人說到這裡不說話了。

鬼無影一聽說“亦力巴力”字樣,他大吃一驚,趕從趙楠巽身後邊擠了進來,他蹲著身子衝著地上這個人大聲說:“嗚吧,老瓜餃子的,老鄉,那幫人是不是身穿黑色大袍、頭帶黑色套頭帽子、只露出頭髮和臉、鷹勾鼻子、捲毛、大眼睛!手裡面拿著月牙形彎刀!”!地上這個人一聽大胖墩說這些,他忙又一次開口說:“是!好像是波期人,我以前進撫州府賣柴禾見過,就是那樣的人,他們要人心做什麼…,還有一個人說什麼…雲霧山上清宮!”!上官雲急忙

大聲問道:“雲霧山在哪裡?上清宮在哪?”!地上這個人把左手臂一抬指向南面那座大山峰,輕聲言道:“就在南邊大山裡面,有個老道的道觀,叫上清宮!”!這個人說完後兩眼一閉,腦袋一歪就死了過去。

“老鄉,老鄉,老鄉…”!上官雲急忙大聲叫喊著。小老道薩忠臣一看急忙用手把住脈關,搖了搖頭,嘆了一口輕聲說:“他死啊!沒用啊!可能是傷勢太重啊!”!

此時,大家站了起來。你瞧我、我瞧他,,異口同聲地說道:“明教的後代,他們還活著……”!

這是怎麼回事呢?咱得交代一下,大明王朝洪武皇帝坐天下,朱元璋不僅要過飯、當過和尚,而且還加入過“明教”,利用明教的勢力和元朝舊軍閥的權力,才打下了大明朝的江山。那位說明教是幹什麼的?

古代人十分迷信、封建,崇拜各種教派。明教就是其一,按現代人的說法,那就是“造反派”。利用迷信手段,蠱惑善良的人們,利用手中得來的錢財,進行大規模的造反運動,以此推翻舊皇帝的統制,迎來新的皇帝制度。按現代話說就是“造反!”!

明教原名叫摩尼教和瑣羅亞斯德教。波斯薩珊王朝的國教,名為瑣羅亞斯德教,也被稱為拜火教,唐代傳入中國後稱為祆教。摩尼教亦源於波斯,但其教義與瑣羅亞斯德教衝突,被波斯王判定為邪教。摩尼本人被迫害致死,信徒四散,傳教於世界各地。唐代亦傳入中國,與祆教、景教並稱為三夷教。後來在會昌滅佛時期,三夷教受佛教牽連,一同被滅。祆教基本消失,景教在元朝又有傳入,摩尼教則因當時勢力最大,未被完全消滅,在北宋演化為明教,融合了中國傳統佛道信仰和民間秘密宗教元素。

明教源於波斯國,唐時傳至中土。當時稱為祆教。唐皇在各處敕建大雲光明寺,為我明教的寺院。我教教義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若有金銀財物,須當救濟貧眾,不茹葷酒,崇拜明尊。明尊即是火神,也即是善神。」這一段,即證明小說的這個明教並非單純以摩尼教為原型。

祆教,是瑣羅亞斯德教的譯名,不可與明教混同。小說中明教拜火神,光明頂有聖火,又有「焚我殘軀,熊熊聖火」之語,都是祆教的特色而非明教。明教,顧名思義拜光明而不拜火,明尊是光明之神,秩序之神,永恆之父,而非火神。此外,小說中以明教領導起義,明教宗教和政權相結合的特點,應該是以宋代江南地區方臘等農民起義為原型。所謂「行善去惡,眾生平等」,想必也出自農民起義的口號。歷史上的明教,其教義為「清淨光明,大力智慧」。不過,方臘是否是單純的明教信徒,或是信仰中摻雜了明教成分,到現在仍有爭議。至於元明兩朝,明教式微,信仰元素逐漸流入其他民間秘密宗教之中,其名遂不存於世。歷史上元明之際的「明王出世」,應為白蓮教彌勒信仰之明王,而非摩尼教明尊信仰之明王。

摩尼教遍佈十分廣泛,尤其在安南國、高棉國、南掌君主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亦力巴力、布哈拉,薩非王國、布哈拉、阿拉伯諸部落、大俄羅斯、哈薩克王國、暹羅國、還有韃靼土默特、葉爾羌、吐蕃、和碩特、莫臥兒王國、尼八刺、榜葛刺、若開、東籲、烏思藏宣慰司、朵幹宣慰司。西疆域:瓦刺、哈爾哈、喀爾喀、察哈爾、通古斯。

在大明朝的北邊疆域,新興起來的科爾沁郡大公國和海西女真王朝,雖然崇拜薩滿教,但是在教義上還是相通的,而且在明朝初年,海西女真薩滿教的大法師那茄法措遠赴亦力巴力、布哈拉取天火真經,也吸收了摩尼教的經驗和經典!

當閩西三鬼想到這裡時,心裡有些不寒而立。因為,當今武林中四大武林世家,南風(烽布摧),北柳(柳無知) ;西胡(胡途貌),東靡(靡胡苟)。塞北五煞、江南七聖,曾經全都是摩尼教教徒,而且還是明教的四大護法天王。今天出現了異教徒屠莊之事,會不會與當今武林四大家族有關呢?

薩忠臣雖然不懂其中利害,但是,也聽師傅玄真子講述過明教的興衰歷史!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