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節:老掌門病死異鄉,天山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浪子江湖笑狂沙】

第四部:南京血淚

第一百二十二章節:老掌門病死異鄉,天山二聖赴弔唁。

書歸正傳,話復前言。話說老掌門霍興都遺體被運回天山草原,運進老天山劍派城堡之時。金獨異霍行仲和銀獨異姚子騏二人當時還是不知道呢,當自己的暗哨、飛鴿傳來資訊之後,還是讓金獨異霍行仲和銀獨異姚子騏二人震驚了,沒有想到兩千多裡地開外的天山老掌門竟然死在了青海與中亞的葉爾羌汗國地域了。

這時,二人思之再三、決定丟棄前朝的恩恩怨怨,決定親赴天山草原老城堡,去弔唁開山老掌門霍興都。於是急忙帶了五、六十個親信、門徒、攜帶一批乾糧和水源、駱駝、以及弔唁的物資,親赴天山山脈的天山草原老城堡(龜茲古城)去一趟。就這樣,金獨異霍行仲和銀獨異姚子騏二人,攜六十個門徒於第二日清晨便起身往西而行,臨行之時金獨異霍行仲將自己的愛徒李錢糧招呼到面前,仔細囑咐看好“樓蘭劍門宗”。

於是,大批駝隊一百多頭駱駝和物資,排列著長長隊伍起身前往白雪皚皚的天山山脈。那山峰林立、峰巒疊嶂的天山山脈和阿爾金山山脈地域而去,這一大幫駝隊縱橫兩千多裡地。這一日,一行六十多人牽著一百多頭駱駝,走進了老綠洲所在的;沙漠裡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帶,並在第三天進入了塔克拉瑪干沙漠裡邊。

一行三個月有餘,終於穿越了大沙漠、大戈壁灘、穿越了號稱“死亡之海”的瑪雅尼期(尼雅古城),這兩千多裡地的西行天山草原之路顯得十分艱苦與勞累。原來,天山劍派開山老掌門霍天都、霍興都父子,為了尋找華凌仙子、雲飛鳳、上明禪師和鐵雲珊,以及主要為了尋找“九幽冥王“鬼谷子”,以及“黑白無常”“牛鬼蛇神”和“八大鬼王”的鬼族所帶走的“天外飛仙”隕鐵。這才不遠萬里遠赴天山山脈和阿爾金山山脈地域的天山草原老城堡(龜茲古城)。為了尋覓“天外飛仙”隕鐵,以乞望得到天地精華,煉成天下“第一奇劍”,從而完成心中統一江湖與武林之鴻願。

最後,天山劍派老掌門霍天都、霍興都父子,在天山草原老城堡(龜茲古城)落了腳並建立了新天山劍派城堡。原來,在當時的東葉爾羌汗國(原東察合臺汗國),新疆天山南麓和塔里木盆地北緣,地處南疆中部,東接巴音郭楞,西與交界原西察合臺汗國以及亦力把裡、葉爾羌和土魯番三國,南與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相鄰,北以天山為分水嶺,同伊犁哈薩克接壤。北屯-喀納斯-月亮灣-臥龍灣-神仙灣-賈登峪地域,南北東西橫跨了古老的中亞西域廣袤的土地、山脈、水源———

原來,伊斯蘭化的喀喇汗國,因兄弟反目、刀兵相殘、父子反水、

互相殘暴,而喀喇汗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國家。一一三四年東喀喇汗國的阿赫馬德汗死後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裡人和葛邏祿人叛亂,被迫邀請被金軍大敗而逃難至此的契丹人耶律大石出兵協助平亂。耶律大石很快平定了康裡和葛邏祿,並把東喀喇汗國降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帶為自己的直轄領地。當年耶律大石定都於八剌沙袞(今吉爾吉斯託克馬克),改年號康國元年。耶律大石自稱古兒汗即世界之王。歷史上稱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權為西遼或喀喇契丹帝國。天禧三十四年耶律真魯古外出遊獵時被蒙古降將、乃蠻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讓位。屈出律儘管沿用西遼國號,但這個政權已不是契丹耶律氏所統治的了。

一二一八年西征的蒙古軍團徹底消滅了西遼政權。隨著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元朝後他同堅持維持舊制的蒙古宗王之間矛盾越來越多並由此最終引發了蒙古帝國的分裂——元朝和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伊爾汗國逐漸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元朝在今天新疆東部的哈密地區設有衛所,而新疆絕大部分地區在當時屬於蒙古四大汗國中的察合臺汗國。東察合臺汗國,只不過這時史籍中更多是用亦力把裡這個名字稱呼東察合臺汗國。

明朝宣德七年、也就是亦力把裡分裂為亦力把裡、葉爾羌和土魯番三國,葉爾羌汗國的創始者賽依德,是東察合臺汗國滿速爾汗的三弟,他聯合另一兄長赫力烈在伊犁河谷和七河流域發動反對滿速爾汗的起義,卻被滿速爾汗鎮壓了下去,於是他逃亡到帕米爾高原並控制了費爾幹盆地,後來又逃往阿富汗的喀布爾城投奔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在巴布爾的幫助下賽依德從中亞揮軍東進,重新統一南疆,建立葉爾羌汗國。葉爾羌汗國的首都在現在的莎車,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吐魯番、哈密、塔里木盆地:汗國版圖的東方是嘉峪關、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克什米爾、西方與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為鄰,與烏茲別克以費爾干納谷地為界,北方以天山為界,與東察合臺吐魯番汗國相鄰。在這一時期喀什噶爾、和田、阿克蘇重新拓展成為商貿繁榮的城市,這些地區的綠洲農業也得到了恢復與發展。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此時也取得了重大進步,維吾爾傳統藝術“十二木卡姆”在熱西德汗時期由汗妃阿曼尼莎汗主持整理成型,成為一個體系。葉爾羌汗國信奉伊斯蘭教並逐漸形成了黑山派和白山派兩大教派:白山派的支持者主要是哈薩克人,而黑山派則主要是吉爾吉斯人支援。後來,土魯番汗國吞併附近的哈刺火州、柳城,日漸強大起來的土魯番開始同明朝爭奪位於如今新疆東部的哈密等衛所。

明王朝自明正統十四年年的土木堡之變後國力出現中衰跡象,儘管後來明朝又有過幾次中興,但始終無法恢復到洪武、永樂、

仁宣時期的強盛局面。與此同時西蒙古瓦剌部也日漸興起,於是在哈密地區形成了明王朝、瓦剌和土魯番三方爭奪的局面。明朝對嘉峪關以西的哈密等衛所的統治模式和內地不大一樣——明朝接管這裡後就讓當地歸附自己的蒙古人在盡忠臣服的基礎上繼續駐守。明成化八年土魯番趁明王朝和瓦剌在對峙中互相削弱的天賜良機出兵攻佔哈密,代表明朝駐守當地的蒙古王公罕慎向北京的大明朝廷求救,卻沒得到任何回覆,不得已之下罕慎聯合其他歸附明朝的蒙古部落同土魯番交戰。在歷經十年的激戰後罕慎成功收復了哈密,然而僅僅一年之後土魯番就設計擒殺罕慎,再次佔領哈密。這時恰逢明王朝在明孝宗的治理下迎來短暫的中興局面,於是明孝宗下詔書斥責土魯番,在明朝的威脅下土魯番被迫放棄已到手的哈密。四年后土魯番再次發兵攻佔哈密,這次明朝決定發兵教訓一下這個對手,於是甘肅巡撫許進率兵挺近哈密,從土魯番人手中收復哈密。土魯番並未就此放棄對哈密的野心,直到王越出任明朝三邊總制後屢次以重兵擊敗土魯番,迫使土魯番消停了十五年。正德八年土魯番策反了哈密指揮使拜牙,使其攜哈密重鎮投降土魯番,此後明朝再未收復過哈密。

此時,金獨異霍行仲和銀獨異姚子騏二人,所攜眾門徒去的阿克蘇臺,土魯番統治下的天山山脈草原的西北疆域的中部,天山山脈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東巴音郭楞,西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西南與喀什地域接壤,南與和田地區相望,北與伊犁的毗鄰,西北以天山山脈中梁與葉爾羌汗國統治下的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相鄰。雄闊的天山山脈全長五千裡地,橫亙亞洲腹地為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天然分界線。天池處於天山東段最高峰博格達峰的山腰,距離(天山老城堡)約近三百裡地,平面海拔一千多丈高度,素為有名的皇帝遊獵的勝地。

這個大駝隊一行三個多月,終於穿越了大沙漠、大戈壁灘、穿越了號稱“死亡之海”的瑪雅尼期(尼雅古城),進入了天山山脈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接近了東巴音郭楞與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地域。當金獨異霍行仲和銀獨異姚子騏二人攜眾門徒到達東察合臺吐魯番汗國管轄的阿克蘇臺古城,離著天山草原老城堡(龜茲古城)還有一百八十多里地了。這時,金獨異霍行仲和銀獨異姚子騏與眾門徒已經勞累萬分,於是決定在阿克蘇臺古城的亞布亞力古鎮休息一天,第二日起身朝著老城堡(龜茲古城)進發,這工夫他們的西行天山草原之路顯得十分艱難了,終於快到達目標地域了。

就在這時,兩個身穿黑衣、蒙著面紗的神秘人物出現在了亞布亞力古城堡鎮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