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二 趙雲是唯一合適的人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想要辦大事,就要有好的幫手。

誰是好的幫手呢?

陸議。

郭瑾十六歲認識了十五歲的陸議,如今已經十六年過去了,他與陸議早已心意相通,互相之間非常瞭解。

辦事的時候,他們可以互相配合的很默契,很有章法,郭瑾無論有什麼想要做的,哪怕自己不說出來,陸議都能提前去辦。

這讓郭瑾感到非常舒服。

哪怕和從小一起長大的盧毓相處都沒有和陸議相處那麼舒服。

所以在辦事情的時候,他更喜歡和陸議商量。

無論是稱帝之前,還是稱帝之後。

對於郭鵬把陸議安排到自己身邊這件事情,郭瑾一直都覺得非常慶幸。

如此有才華的人要是不能成為自己的心腹,必然會成為自己的心頭大患。

於是他找來了陸議,把這件事情和陸議說了一下。

然後表示他要懲處張飛,以儆效尤,震懾軍中老資格的將領,並且就此詢問陸議有什麼看法。

陸議有點意外郭瑾會和自己商量這件事情。

這種事情似乎不是他這個職位和層級的人可以去辦的,真要商量,應該召開兵部和參謀臺的聯席會議,公開商議。

陸議的公開身份只是民政部下轄的一個司中的郎中,很低階的一個中央小官。

也就是掛著南書房侍讀的頭銜,否則群臣都會感覺新皇帝對自己的小團隊是不是太苛刻了。

但是他一個民政部的行政官員也能對軍事問題指手畫腳嗎?

陸議感到有些不安。

“陛下,臣只是民政部郎中,不便於對軍事問題發表看法。”

這個表態讓郭瑾覺得蠻舒服的。

真的,陸議跟隨他很久,但是出身於江東敵對政權的經歷讓他時刻謹小慎微,比起那些沒有規矩的人來說,他對待郭瑾的態度更讓郭瑾滿意,所以郭瑾更願意和他相處、談話。

就是這種對他尊重,對他有距離而又不顯得生疏的態度。

皇帝是很苛刻的,是非常難伺候的人,陸議卻能把握好其中的度。

於是郭瑾搖了搖頭。

“在我這裡,你不是民政部郎中,而是南書房侍讀,我有什麼問你的,你回答就是,不逾越,我也不是要你去辦事,只是問問。”

“臣……遵旨。”

陸議放下了心,點了點頭:“陛下要懲處張益德將軍?”

“嗯。”

“可是,張益德是老將,資歷深厚,在軍中威望很大,此番還立了功,驟然處置,恐怕會引起軍心動盪。”

陸議有些擔憂。

郭瑾搖了搖頭。

“張飛肆意妄為,不按照命令行事,此番打亂了子龍將軍的任務部署,讓很多將領沒了功勞,大家看在他老資格的面子上敢怒不敢言,實際上,想要收拾他的人並不在少數。”

“陛下的意思是,軍中同樣有一股勢力對張益德不滿?”

“那是自然。”

郭瑾點了點頭:“張益德十分霸道,任意奪取軍功,仗著自己資格老,就不認真執行命令,肆意妄為,不僅我不滿,其他那些將領肯定也不滿,我要懲處他,一定會有人支援。”

“陛下如此說,倒也是對的,但是陛下,此事的關鍵點不在於張益德本人,而在於張益德是太上皇的舊部,陛下懲處張益德,太上皇那邊……會不會……”

陸議看著郭瑾的臉色。

郭瑾抿了抿嘴唇。

“太上皇那邊我自然會去交代,你不用擔心,你幫我籌備一個懲處張益德的流程。”

“這不是難事,但是陛下,若要懲處張益德,最好,可以有人帶頭上表,言明張益德的過錯,陛下剛剛即位,不應該直接明了的表示對太上皇舊部的不滿。

這種事情,最好還是讓太上皇舊部來做,這樣可以為陛下轉移視線,不至於讓外人覺得這是陛下的意思,否則陛下的壓力會很大。”

陸議給出了建議,讓郭瑾稍微猶豫了一下。

他認為陸議說得有道理。

張飛畢竟是郭鵬舊部,元從老將,雖然職位不高,但是地位很高,聲望很大。

貿然處理,而且還是自己直接出手,很容易會讓朝臣和武將們感覺自己這樣做是在打擊軍隊裡的太上皇舊部,好為自己人騰出空間。

這種情況一旦把持不好,就會造成軍隊裡太上皇舊部的集體不安。

樹立權威是有必要的,但是造成軍隊老將的集體不安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郭瑾並沒有打算清洗軍隊裡的郭鵬舊部,只是要殺雞儆猴,讓這些人清楚的認識到時代變了,從而乖乖的待著,別有異心,等他們逐漸老去,自然而然會實現新老交替。

到那個時候,軍隊裡自然就是郭瑾的學生們當家做主,他的地位自然安穩。

可是現在若要強行對張飛下手,也不是不行,憑藉皇帝權威,強行殺了他又如何呢?

但是這樣做就太容易讓人以為自己是等不急要清洗太上皇舊部了,太急著想要掌握軍權,甚至挑戰太上皇的權威了。

到時候軍心不穩是小事,郭鵬誤會他是大事,別的都無所謂,關鍵在於郭鵬對他的信任,他的統治法統,是郭鵬給他的,他不能讓郭鵬不滿意。

於是郭瑾點了點頭。

“伯言,你說的是對的,這件事情不能由我親自出手,至少不能由我來發起。”

“陛下英明。”

陸議隨手一個馬屁拍上。

於是,郭瑾很快做出了決斷,下令嘉獎徵西軍隊,就地賞賜軍隊牛酒,然後下令他們凱旋,回來搞獻俘儀式。

獻俘儀式結束之後,再殺他一個出其不意!

這件事情必須要認真對待,必須要嚴肅處理,寧可擴大不能縮小,否則遺禍無窮!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新帝上任也要燒幾把火。

正好,這第一把火就從軍隊裡面開始燒!

維護軍規軍法的同時,也要樹立起他郭瑾在軍隊裡說一不二的地位。

老家夥們,時代變了,現在,我才是那個說話算數的人!

郭瑾決心已定。

只是,誰來帶頭發起對張飛的攻擊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張飛地位高,這個人選一定要非常合適,否則彈劾不動張飛,還會落得一身腥氣,成為笑柄。

人選範圍自然是確定的,就是此次的西征諸將,因為只有他們擁有對張飛最直接和最合理的憤怒與不滿,提出彈劾也是眾人可以預料和接受的。

而西征諸將之中,要說地位足夠、身份足夠、說話分量重,還能彈劾動張飛的,實際上並不多。

曹休和曹純是親族將領,地位的確特殊,但是這兩人的資歷都沒有張飛深厚,年輕也小,他們要是敢於動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是有人在背後指示。

關羽和張飛關係密切,估計不願意這樣做,不然還真是奇怪的事情。

李典的身份地位和資歷遠不如張飛,彈劾不動,還容易招致白眼,估計不願意做。

小字輩們更是如此,想都別想,他們要是越級彈劾張飛,這背後主使是誰,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樣算起來,只有一個人合適做這件事情。

趙雲。

趙雲的身份地位和資歷都在張飛之上,還是本次行動的主帥,張飛直接違背的是他的命令,他來彈劾張飛,是夠格的,是非常合適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他和郭瑾有姻親關係,但是趙雲素來公允,有賢名,他主動出手,不太容易被大家認為是郭瑾在背後主使。

也不會有人願意相信是郭瑾在背後主使,更容易讓人們覺得這是趙雲對張飛不尊帥令的反制行為,是趙雲出於對自己權威的維護而進行的努力。

郭瑾的嫌疑會小很多。

從更深一層次的關係來說,郭瑾認為這樣做,會讓趙雲的聲望受損。

因為張飛畢竟是你的部下,你彈劾部下,彈劾多年一起奮戰的戰友,這樣的行為會讓大家感到意外、擔心,甚至是寒心。

不管張飛是不是犯錯了,你彈劾了他,就有了彈劾其他人的可能。

從此以後,趙雲好好先生的處境就沒有了,一如現在的郭嘉。

而這正是郭瑾需要的。

趙雲本來就資歷深厚,是太上皇舊部,元從老將,一身榮譽,位高權重,這一次遠征獲勝,更是聲威卓著,在五虎大將只剩三人的情況下,他在軍隊裡的威望迅速攀升。

他將迅速超越張遼、于禁,成為皇帝之下軍中第一人,還是職業生涯沒有汙點的第一人。

這怎麼能行?

這嚴重觸犯了封建帝王的利益,觸碰到了封建帝王的安全線。

就算他是趙可嵐的父親,和皇帝有姻親關係,素來忠誠,老實可靠,郭鵬也非常喜歡他,但是這身份地位和聲望未免也太高了一些。

高到了讓郭瑾感到不安的地步。

沒有理由的不安,就是不安,就是發自內心的不安。

必須要削弱他的聲望,壞他的名聲,讓他的部下都不能傾心歸附他,這樣才能讓威望不足的新皇帝感到寬心,感到舒適。

所以,讓他對多年戰友張益德親自下手,就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郭瑾還記得郭鵬為他分析什麼人可以用什麼人不可以用的時候所說的那些話。

帝王對待臣下,是有方式方法的,用人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才華多高,而是他是否有威脅。

這才是帝王用人的第一要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御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