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除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猜測再條條是道,仍是摻雜主觀情感的聯想。若無鐵證如山,便是留給不軌者使小動作的餘地。

郭知宜有一點點完美主義傾向,慣於在腦中預先構建幾種事態發展的可能模型,反覆比較權衡之後,挑出在約束條件下的最優選擇。

劫軍糧,造軍器。地頭蛇一般的匪寇,聲名赫赫的地方大員。郭知宜在四者間畫上雙向箭頭,眉目斂著,手指一下一下地點在案上。

若不是解州兵力已全數被調往全線,她都要懷疑解州刺史暗藏擁兵自重的心思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範質行路不快,落後陸韶一步趕至靈運城,爾後未再前進,駐留靈運城歇息。

休養一日後,郭知宜孤身而至。

“少見,郡主莫非厭棄了家兄?”範質不時咳嗽兩聲,啜飲口茶緩緩,眼角帶笑,打趣出聲。

郭知宜斂裙端坐對面,抬手止住範質欲起身的動作,“此行想與你談些公事,自是不好教他在場。”

“公事?”

“我想同範公子做筆交易。”郭知宜拿出一張疊得四四方方的紙,按住一角,推到範質身邊。

範質的視線先是在對方臉上停留片刻,隨後下降落到面前的白紙。手指搭上紙張一角,展開,逐行看去,神態漸凝,喜怒不顯。

室內瀰漫著無言的沉默,窗外的雀鳥鳴聲因這安靜而變得突出。郭知宜不緊不慢地喝茶,並不出言催促。打眼瞧去,那觀賞綠樹白雲的目光似乎還挺閒適恬淡。

但範質可不會真的這麼認為。透過兩人之間無形的流動的風,他清楚地看到對方凌厲的眉眼,挺直的肩背,和利落綁起的長髮,這姿容很容易叫人聯想至一柄秀麗的長劍。

鋒芒半藏。

他心下輕嘆,放下紙張,出聲:“郡主在這份契書說,剿滅山匪後,一應冶鐵器物、作坊保留,解州軍器鑄造交由在下經營,十年之後再收歸朝廷。”

郭知宜:“嗯,這十年之內,賺得的銀錢你可與朝廷對半分。”

範質輕笑了下:“郡主確定朝廷會同意嗎?朝廷明令嚴禁私造軍器,郡主此舉豈非公然違令?”

郭知宜:“我在契書中也寫了,不但朝廷會派人盯著,而且十年裡也不是任何時候都能鑄造軍器,戰時一過,你便只能冶鐵造農具。”

範質搖搖頭,推回去那封契書,“承蒙郡主賞識,只是私人參與鑄造軍器之先河一開,猶如臨洪開閘,暴利之下,人性無存,往後諸事便再不是人能控制得了的。郡主與在下,誰也當不起王朝的罪人。”

郭知宜按按眉頭,退而求其次,“那便等這些器具作坊充公之後,租借於你,隨你鑄造非軍用器具,譬如農具或是鍋碗類平素用具。頭三年不收你利錢,你也無需交稅錢,往後七年,算你與朝廷共同持有這些個作坊,依舊是你管事,朝廷按照提供的器具、原料、地方等一應要件,作價與你攤分賺得的銀錢。”

範質微微頷首:“郡主開出的條件十分誘人,按照契書,在下需為郡主找出解州山匪所製售軍器的去向。但是如果在下能力不足,未找出那批軍器的去向……”

“這個交易仍然作數。”

範質起身,拱手:“那便請郡主靜候佳音。”

郭知宜淡淡笑了下:“解州匪禍乃頑癬痼(gù)疾,萬一除不掉,你可就白忙活一場了。”

範質:“在下以為,匪寇再兇悍,也不及北面遼人粗獷兇殘。”

郭知宜眉眼彎了下。兩人就細節條文商討半晌,終於敲定一紙契書。

郭知宜一張一張收起鋪開的紙張,“我這就著人快馬加鞭送到京城,交政事堂過目。”

範質拱手:“郡主想的周到。”

--

話分兩頭。

郭知宜與範質協商之際,高行周已遵皇帝暗諭悄悄帶著一隊人馬離開瞭解州城,直奔北面周漢交戰之地。

郭知宜隨行親衛帶人無聲無息地潛入刺史府,在府中吃食用水中投放迷藥,一夜之間控制住整座府邸。侍衛被打暈綁住,女眷被關押在房中,刺史王異信被秘密帶走。佔地極大的府邸從外面看一如往日的氣派。

郭意城闊步穿過長廊,步伐急速,腰間懸佩碰撞出凌亂的聲音。

陸韶落後他一步,走路無聲,“刺史府未搜出任何可疑書信,但屬下按郡主的意思,派人核查了刺史府及各院的賬本,刺史夫人在重點審查之列。經查,刺史夫人院中入賬和出賬數目所去甚多,多筆賬目記錄模糊。彙總梳理所有可疑記錄後發現,所有疑點均指向刺史夫人的胞弟。其弟每月定時會送給刺史夫人大量銀錢,數額之巨遠超其家尋常經營所得,果不其然,暗探在其府中密室搜出大量和山寨賊寇的往來信件。”

郭意城越聽眉頭皺得越緊,雙手緊攥,像被碰觸到逆鱗的幼龍,慍怒的面龐初露威嚴之相。

陸韶垂首,“郡主請康王殿下儘快定奪。”

“沒什麼好說的,勾結匪寇,私造軍器,好一個王異信,九個腦袋都不夠他砍的。”

陸韶:“還有山中匪寇,也請康王殿下早做決斷。”

郭意城微微側首:“安安怎麼說?”

陸韶略一思索:“郡主的意思,殿下本來就是此次解州之行的主事者,先前的作為也讓人側目。殿下年少有為,是國之幸事,殿下多出出手是好事,教人知道大周潛龍伏虎,傑才輩出,不是什麼宵小都能覬覦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郡主覺得殿下成長許多,也堪當大任。”

浩蕩的風穿過廊間,激揚起少年壯志。郭意城腦中一肅,胸口百般情緒翻湧,滿溢到嘴邊化成一聲驕傲的冷哼:“不用你們說。”

他轉過頭,深吸幾口氣,掐住沸騰的情緒,腦中盤算:“如今官軍攻勢兇猛,賊寇開始抱團取暖,強攻已不佔上風,不如智取。因利而聚,必因利而散,山寨與山寨之間並非同氣連枝,說不定還有血仇,中間一定有隙可乘。”

郭意城喃喃:“可是,該怎麼利用呢?”

--

三日後,解州城外駐紮的千餘兵馬一夜之間消失無蹤。

往後的接連幾日,陸陸續續有外鄉人進出解州城,眼神遊移,飄忽不定,似乎有意觀察什麼。然而,不論怎麼觀察,這座處處灰磚黛瓦的城池和從前看不出什麼分別,褪色的杏旗迎風招搖,街上行人來來往往,小攤販的叫賣聲、乞兒的討飯聲、婦人的討價還價聲、小兒的哭聲笑聲,高低錯落,交織成一曲再尋常不過的市井雜樂。

環城諸山的山賊再三探查,戒備心一點一點一點地降低。

爾後,埋伏在城中的郭意城和陸韶開始帶人在山中隨機遊走,專挑兩三個山寨地盤的交界處徘徊,逮到落單的山賊就下手,一出手必得手,動完手立刻撤,乾淨、利落,不留一點痕跡。

如此,反反覆覆。

縱然理智告訴山寨的寨主這有可能是圈套,但情感上他容不得有人在他臉面上反覆橫跳。且不說叫別的寨子看了笑話,自家山寨裡的兄弟都因為這事看他的眼神不太正常。窩囊。是,他怎麼不知道。但是能動手嗎?萬一是官兵的陷阱呢?他左右為難。

理智派終究是少數,尤其是在一群重意氣的山賊中。於是——清點人馬,出寨,伏擊近來頻頻暗殺他們兄弟的人。

然而,躲在暗處的新仇人沒蹲到,鬼鬼祟祟的舊仇人蹲到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