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家和萬事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誰放的火?”秦志邦氣憤地問,“要是燒到我家,我不會放過他。”

張興走到陶曉偉跟前,不解地問他:“秦老四家在村子中央,跟這裡離得遠,一枝花怎麼知道這裡出現火災呢?”

陶曉偉想了想,說:“在災害面前,動物往往比人靈敏,有時候人對災害毫無察覺,動作就靈敏地捕捉到不妙的訊號。那年唐山大地震就出現這種怪異的現象。地震前一天,郊區的王蓋山下,群眾發現成群的老鼠竄到路上,大老鼠領著小老鼠,互相搖著尾巴,驚慌失措逃跑。群眾不明底細,不把它當回事兒,沒有想到要預防地震,只覺得好像要下雨,結果造成重大災難。”

“一枝花是老公雞,有靈性,肯定感覺到火災的不妙資訊,才不停地啼叫給我們報警。沒有一枝花報警,我們大家就遭殃了。”

秦志邦走過來,氣沖沖地說:“村長,現在火災消除了,我們要找出放火的人,要狠狠地罰他,不然沒法跟這麼多救火的群眾交代。”

陶曉偉拍拍手電筒:“我手電電量不足,光線暗。誰的手電夠亮,借給我。我們沿著火線找,找到火源就知道火災是從哪裡引起的。”

“村長,我是四節電池,夠亮。”覃光輝舉著一支長手電走上前,“我照電筒,你們跟上來。”

一行人循著火燒過的灰盡向村邊走,找到菜地旁,火災的線路很清楚,是從菜地地埂燒上來的。大家繼續沿著燒黑的地埂灰盡走,終於找到了火災的源頭,那是一攤冒著燻煙的火堆,一部分稻草樹葉還沒有燃盡。

陶曉華生氣地說:“就是這裡,這是火災的源頭。這塊菜地是誰家的?”

大家紛紛舉起電筒往四下探照辨認。

“覃光亮的菜地。”張興第一個認出來了,“肯定是鄭美蘭燒的火堆。鄭美蘭呢,叫她過來。”

找到了火災源頭,群眾個個滿面怒容,義憤填膺。

鄭美蘭戰戰兢兢走到自家菜地的火堆跟前,感覺到大家的憤怒,急得哇一聲哭起來。

“鄭美蘭,你看看,你幹的好事!”秦志邦不留情地罵道,“你燒起的這堆火,霜凍沒防著,卻差點把全村都燒燬了!”

鄭美蘭慌忙解釋:“我哪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昨晚我在這裡點燃火堆,正好張宏哥從旁邊路過,天氣冷,我們就趕回家了……張宏哥,你替我說兩句……我真的不知道火怎麼會燒到了村邊。”

陶曉偉嚴肅地說:“鄭美蘭,我們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你該知道,火災無情警鍾長鳴的道理,我們在大會小會宣傳多少遍了,你怎麼還是這麼麻痺大意?野外用火,星星點點都是敵。放火跟防敵人一樣,不可大意。”

鄭美蘭把頭搗得像公雞啄米:“我知道錯了,我知道錯了……我一定改,以後燒火一定記住你說的要求。”

秦志邦憤憤不平:“你犯這個錯誤,害苦了多少人,你看看!”他一邊指指周邊疲憊不已的村民,一邊教訓道,“村長說,要罰你,要扣你的冰火世界分紅錢。”

鄭美蘭慌得轉向陶曉偉,帶著哭腔叫起來:

“村長,別罰我!我不是故意的……你知道我多難嗎?覃光亮自己跑去外面打工,一分錢沒得,還把家裡的錢拿去給人家騙光了。屋裡丟下我一個人伺候莊稼,原本就累得直不起腰,忙不過來。偏偏女兒不聽話,天天跟我頂嘴,還不斷經常逃學。我沒有一天過得安頓,心煩呀。哪知道屋漏偏逢連夜雨?那晚我匆匆給各處菜地燒火燻煙,忙得頭要爆裂,每處點燃火堆,我都要攏一攏四周的草葉,怕火苗蔓延出來。沒想到怕啥來啥,偏偏這裡火堆燃到地埂,燒到村邊,引起火災。好在各位鄉親拼命救火,才防住火情。謝謝大家。但是,千萬不要罰我,我已經苦得沒辦法過了……”

陶曉偉看她一把鼻涕一把淚,心裡很難過,他想起還在外面闖拼的覃力堅覃光亮,咬咬嘴唇,提高嗓門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各位鄉親,你們都聽到鄭美蘭的哭訴了。發家致富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但是致富靠勤勞,勤勞才能致富。發家致富沒有捷徑,更沒有歪門邪道。想走捷徑,靠歪門邪道,是發不了財的,只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災禍,甚至還累及家人……我們是改革開放的新農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胸懷祖國,放眼未來,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腳下有方向,身上才有力量。特別是年輕人,你們記住了,好日子是幹出來的。想發財,靠汗水換來;要致富,靠勤奮開路……”

他越說越激動,說到情深處,妙語連珠,極富感染力。

啪啦啪啦——鄉親們忍不住鼓起掌,掌聲熱烈持久。

陶曉偉揚揚手,示意大家停下,繼續說到:“還有,你們都經常聽到一句話,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和和睦睦,有話好商量,彼此溝通理解,團結協作,這樣一家人心情好,情緒好,勞動效率高,生產收成強。要是一家人不和睦,你爭我吵,誰都沒有好心情,吃飯都不香,還怎麼開展生產勞動?鄭美蘭這個教訓要記住。鄭美蘭,以後跟孩子講話要有耐心,不能急,更不能打罵。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好商量。一屋之內,一家之間,能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大事?”

啪啦啪啦——群眾一邊鼓掌,一邊側頭議論起來:

“講得好,家裡的事,爭吵沒用,鬧得大家都難過。我就有親身體會。”

“就是嘛,有話好說,有事商量。家和萬事興。”

“你呀,以後別總是罵老婆了。這樣家風不好,影響孩子成長。”

“誒,老八,我看你經常打罵孩子,書上說,這是家暴。要是在城裡,大家見了會報警,你得進派出所接受教育。”

“咱村在家裡最喜歡打罵的人是誰?”

“那還用說,覃力堅一家人唄。他沒出去打工的時候,村裡天天聽到他們倆的打罵聲。父母爭吵,受累的是孩子,覃濤覃山就委屈了,經常被爸爸媽媽拿來出氣。覃濤還好,懂事。覃山就遭殃了,不學好。”

……

陶曉偉聽著大家的議論,靈機一動,想到一個主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