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致富先修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福貴拉著陶曉偉的手進了堂屋,笑著對劉麗梅說:“阿梅,你還認得他嗎……”

劉麗梅定睛一看,覺得很臉熟,但一下子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你……你不是阿貴的朋友嗎?我們好像見過面。”

陶曉偉燦然一笑:“劉麗梅,真是你,我們在省城一起追過債。你貴人多忘事,不記得了。”

王福貴在旁邊介紹說:“他就是蓮花村谷王,陶曉偉。”

劉麗梅一拍腦袋:“哎呀,你看我……是這個不爭氣的腳痛弄湖塗了……陶曉偉,怎麼不記得?那時是我們的鐵算盤,生意算得很準。我對你印象很深刻。”

陶曉偉兩手一攤,說:“劉麗梅,你真會說笑話。我連生意都不會做,怎麼算得準呢?我現在是十足的農民,跟莊稼打交道。”

王福貴插嘴道:“陶曉偉雖然在蓮花村裡,但是帶領鄉親們幹得轟轟烈烈,研究高產水稻,推廣豐產甘蔗,創辦鄉村書屋,引種經濟林,近年又培育種植特種蔬菜……就靠陶曉偉,我們蓮花村成為陵川縣的小香港,村裡出很多種植大戶,曉偉被村民封為水稻大王。”

劉麗梅讚歎地說:“你真不簡單……”

陶曉偉不好意思了:“王福貴,你別胡扯了……他們那是吹牛。不過,我們蓮花村就是好,土壤肥沃,水量充足,山區氣候特別好,種植東西容易豐收……”

他看著劉麗梅,真誠地說:“劉麗梅,現在你跟了王福貴,就是蓮花村人了。我代表蓮花村群眾歡飲你!”

劉麗梅噗嗤一笑:“嘿,說得像官宣一樣……不過,還真像這麼回事……”

王福貴接過她的話:“怎麼不像?陶曉偉是蓮花村村長,隨時可以代表鄉親們,他的話就是官宣。”

陶曉偉斂起笑:“不開玩笑了……王福貴就喜歡搞氛圍。劉麗梅,你傷得怎麼樣?不嚴重吧。”

劉麗梅都起嘴:“還不是那條爛泥路?依我說,蓮花村很好,但是進出蓮花村的路就不好了。”

陶曉偉想起自己村長的責任,連忙說:“你第一次回村就糟了罪,讓你受苦了。”

王福貴這時才想起給客人倒水,他倒出一碗熱騰騰的開水,遞給陶曉偉,問他道:“這條進村泥路禍害不少人,李廣興也是今天跌斷了肋骨。你是村長,不跟上面反映反映,申請撥款修路嗎?”

陶曉偉接過熱水:“阿貴,政府也有政府的困難。我已經反映很多年了,但是我們這裡是山區,指標沒輪到,估計還要等幾年……”說完,給碗裡吹氣喝水。

王福貴轉轉眼珠,說:“你弟不是在銀行嗎?你想辦法跑跑關係,讓政府出面向銀行貸款修路,這樣,就能儘快解決咱們蓮花村走路難的問題了。”

陶曉偉放下碗:“這個辦法曉傑也想到了,但是,鎮長說,我們山區指標靠後,即使銀行放貸,指標輪不上,也不敢要。”

“為什麼?”王福貴不解地問。

“沒有指標,上面撥不下錢,拿什麼去還銀行,這個責任誰敢挑?”

王福貴想起以前他們自己拉電的事,說:“看來,靠等政府修路已經跟不上村民需要了,等指標下來,不知猴年馬月,就像以前村裡拉電一樣……”

陶曉偉也回憶起那段奮戰創業的事,感嘆地說:“自己動手,我們比別村早好多年用上了電!”

王福貴腦海冒出一個主意,大膽地說:“曉偉,政府有困難,等下去不是辦法……要不,我們自己動手修路,就像以前我們鋪管接水和築壩拉電一樣……”

陶曉偉嚇一跳:“自己修路?你怎麼想得出這個主意?你知道這條泥路有多長嗎?將近二十公裡呢。”

王福貴看著他眼睛說:“這條泥路鄉親們走了多少年了,受的苦還不夠嗎?政府有困難,指標輪不到。難道還要讓它繼續禍害鄉親們?”

陶曉偉搖頭堅決地說:“修築二十公裡的山路,這不是開玩笑的,這個工程大著呢,得用多少材料?得要多少工人?最要緊的事得花多少錢?這麼大的工程,政府才能修,我們自己是沒有辦法的。”

王福貴堅持道:“你忘了你以前是怎麼說的?團結力量大。只要村民團結一心,共同出力,沒有辦不了的事。我們接水拉電不是這麼做過來的嗎?”

陶曉偉越想越可怕:“這個不一樣!以前我們拉水電是小工程,鄉親們咬咬牙出點材料費,大家出工出力,很容易就可以辦成。現在是修路,要修的是二十公裡的山路,工程浩大,資金、材料、人力都不是以前拉水電可以比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福貴堅定地說:“我知道修路比以前拉水電困難,但是,等政府指標,不知猴年馬月大家才有好路走。你想想,我們現在大家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力量比那時大多了。這條泥路除了我們蓮花村人要走,還有河源村、河灣村和谷順村都從這條泥路出入,我們要聯絡他們,動員所有村民一起修路。這樣,力量就壯大了。我看,這條泥路,我們可以自己修,不用等政府指標。”

陶曉偉沉吟一會,說:“你說的是有道理。但是,我是蓮花村村長,我要把好關,替全村鄉親負責。我們好不容易過上了幾年輕鬆日子。現在要自己修路,財力物力人力,全靠村民自己負責。搞不好,路修成了,大夥的生活又退回到解放前了。這不行,我不同意。”

劉麗梅見兩人爭辯不下,掙扎著坐起來,說:“修路是村民大夥的事,你兩個在這裡爭有什麼用?你們同意修路,村民不願意也沒辦法。陶曉偉不是村長嗎?開個村民大會,徵詢大家的意見。大家說修就修,不修就不修。”

王福貴不以為然地說:“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村長的立場不明確,怎麼能發動群眾呢?”他用身體擠擠陶曉偉,真誠地說:“曉偉,你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你該知道,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你看看,我們公婆山下的幾個村莊,資源條件都很好,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就是道路狀況差,運輸困難,影響了鄉村發展……”

陶曉偉打斷他的話:“這個道理我懂。可是,修路是大事,是政府的事。靠群眾怎麼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