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一夜驚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裡是江夏太守府,大將軍蔡瑁、太守黃祖和一眾將領在商討著征討袁術的大計。按說以一個縣令的身份是沒有資格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的,但諸葛亮是諸葛家的繼承人。

這些年諸葛家有些衰弱,是否還能視為荊州的五大世家有不少爭議,起因是諸葛家家主諸葛珪的死。

諸葛珪去世時,其子諸葛瑾、諸葛亮和諸葛均還年幼,便由其弟諸葛玄暫代了家主之位。諸葛玄是個重情義又沒有野心的人,這些年諸葛家在他的手上每況愈下,可他卻只顧教導諸葛瑾和諸葛亮,無心家族瑣事。

雖然不少人暗地裡笑話諸葛玄,但諸葛家在荊州還是有一定的能量的,所以蔡瑁給了諸葛家一點面子,讓諸葛亮也得以參加這樣重要的會議。

此刻,蔡瑁眯著眼打量起諸葛亮。

原本只是面子上的功夫,他沒想到只陪末座的諸葛亮會站出來說這一番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了,自古傳長不傳幼、傳嫡不傳庶。諸葛家身為世家之一,繼承人的位置居然沒有給長子諸葛瑾,而是傳給了諸葛亮,這裡面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蔡瑁嘴角泛起一絲微笑,探道。

“我知道你和孫策的義弟季書有仇怨。可主公的命令是討伐袁術,我們也和劉備的使者有了秘密協議,你讓我轉頭對付孫策,這可是有違君令哦。”

季書劫親的事在荊州和江東之地流傳甚廣,這讓諸葛亮也一時成為了世家間的笑話。見蔡瑁提及,堂下的眾人不由低聲笑了起來。

面對身邊的嘲笑,諸葛亮卻泰然自若,區區雜音根本無法讓他動搖絲毫,他直視蔡瑁正色道。

“我一心為公豈是為了滿足私欲?大王的命令確實是討伐偽帝袁術,可大將軍難道就放任孫策攻佔江夏?若讓孫策攻佔了江夏便和袁術大軍將我等包圍在了安陸、石亭一帶,屆時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矣!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還請大將軍早作決斷!”

這一席話讓堂下瞬間安靜了下來,眾人細細思索。

孫策出兵江夏以此來救援袁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正是圍魏救趙之計。如果孫策真出兵江夏了,他們也必然要回師救援,不然就會陷入諸葛亮方才所說的險境。

想要防備這樣的情況倒也不難,只需留下2萬兵馬加強江夏防務,定能保江夏不失。

可若是屆時孫策沒有出兵江夏,而是趕到石亭幫助袁術呢?蔡瑁大軍就會陷入兵力上的絕對劣勢。這樣的話可就鬧大笑話了,說不定還會被孫策和袁術聯軍殺得大敗。

眾人有些沉默,不敢隨便開口了。蔡瑁也有些棘手地追問諸葛亮道。

“孔明啊,你說的是很有道理。可現在是決定大軍動向,關乎我軍勝敗。你又如何保證孫策不去石亭救援袁術,而是來進攻江夏呢?”

諸葛亮想也不想沉聲道。

“孫策和大王有血海深仇,如今他羽翼豐滿豈會甘心只是幫助袁術解圍?定然會藉此機會吞併荊州!若孫策不來進攻江夏,諸葛亮人頭願獻於大將軍階下。”

所有人都沒想到諸葛亮會做到這個地步,為了讓蔡瑁對付孫策,諸葛亮敢用性命做保。蔡瑁大笑道。

“軍中無戲言!”

諸葛亮亦無懼無畏地答道。

“敢立軍令狀!”

“好!”

蔡瑁大喜過望,站起來大讚一聲,連忙讓人取來筆墨給諸葛亮寫下軍令狀。

諸葛亮說的不錯,孫策出兵江夏的可能確實不得不防,這可是性命相關。只是若真留下兵馬防範江夏,到時在石亭打了敗仗蔡瑁也不好和主公交代。現在有了諸葛亮的軍令狀,贏了最大的功勞還是他的,輸了又有諸葛世家的繼承人在這裡擔著,他何樂而不為呢?

諸葛亮目光如炬,將這些人看得透徹。

“亮還有一計獻給大將軍。”

蔡瑁笑意連連。

“賢侄無須顧慮,儘管直言!”

······

季書和月英趕到北門的時候漢軍已經被殺退,只留下一地屍體。

當塗城暫時安全了。季書褒獎了一番負責城門值夜的將士們,又讓蔣欽、許屠、侯成三人到縣衙集合整理情報。

根據士兵們的描述,可以確定在各個道路設卡駐紮的臨時營地幾乎都是同時遭遇了漢軍的夜襲。一番統計後,在外駐紮的1500士卒只逃回來了700人。若非夜間集結訓練是羽林軍的主要訓練科目之一,士兵們反應迅速,恐怕他們就會在無聲無息之間被殲滅了吧。

這讓季書後背發涼,有一股不祥的預感。這不像是發現了當塗失守急急趕回來的漢軍先鋒,他更像是早已精心設計好的伏兵。不過現在多想也沒用,濃重的夜色是伏擊者的天堂,季書讓眾人暫且退下休息。他斷定既然當塗已經有了防備,漢軍便不會再趁夜攻城,即使是再矮的城牆,他們也需要準備一些簡陋的攻城器械。

但是這一夜恐怕沒有人能安然入睡。

季書天一亮就登上了當塗的城牆檢視敵情。

算上昨晚守城損失的兵馬,羽林軍現在只剩下不到5千人,而此刻當塗的北面、東面、南面已被8千多漢軍包圍了起來,只留下西門外空空蕩蕩的。

圍三缺一,這種攻城法旨在佔據城池,不重視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若是團團包圍,守城士兵必定拼死抵抗,可一旦留下了一條生路,整個守軍的士氣就會下降,他們會想逃跑。

季書那不祥的預感得到了印證。若是蔡瑁回師的先鋒,他們肯定會團團包圍當塗,為後續趕到的蔡瑁大軍爭取時間,屆時一鼓作氣消滅當塗的江東軍。可他們卻放心地留給了羽林軍一條生路,根本無懼羽林軍的逃離。

這真的是一支伏兵,他的身後或許沒有蔡瑁大軍。

那蔡瑁的大軍會在哪裡呢?石亭?可笑,設下伏兵的人豈會把大軍主力丟在石亭?石亭的漢軍恐怕只是虛張聲勢的佯攻罷了,最多不會超過2萬人。他們中計了!

季書一拳狠狠的砸在牆垛上,他焦躁起來,前去征討夏口港的甘寧部和鎮守江夏城的太史慈部恐怕都會受到意料之外的攻擊。

天知道事情會變成什麼樣!

所有的事情好像一夜之間都脫離了正軌,季書心中的恐懼難以訴說。

不能留在這裡,必須趕快走!

到頭來,不管是蔡瑁大軍在不在這支伏兵身後他們都得走,將當塗拱手送出。城外的漢軍彷彿已經料到了這個結果,甚至沒有連夜準備簡陋的攻城器材。

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掌控著一切,是誰?是誰!無盡的恐懼讓季書停住了腳步。

江夏城真的還有救嗎?若他們此刻放棄了當塗前往江夏,等到了江夏城外卻發現城上已經插滿了漢軍的旗幟,那暴露在荒野上得不到糧草補給的羽林軍恐怕不出幾天就會自滅吧。

西門外還有一個渡口,可以乘船返回柴桑。可若如此就等於棄江夏境內的3萬江東軍於不顧!

咦,我以前是怎麼指揮軍隊來著?

季書雙手攙在牆垛上茫然無措,他的眼中漸漸失去了焦距。

“冷靜點!”

月英從身後輕輕地抱住了季書,在他的耳邊柔聲細語。季書這才發現自己渾身都已經變得冰涼,月英軟軟的身子給他帶來了微微的暖意。

“別急!你比諸葛大哥絲毫不差,冷靜些做決斷,我永遠會陪在你身旁的。”

月英毫無顧忌地說出了那個讓季書如此焦躁、恐懼的名字,那個本不該輔佐區區一個劉表的天才。但月英的話不知為何有一種魔力讓季書安心下來,鼻子裡傳來一絲淡淡的甜香讓他卡住的腦殼漸漸運轉。

“走!傳令大軍馬上趕往江夏城。”

再轉過身時,季書的眼神又變得銳利起來,月英開心地笑著點頭。

不多時羽林軍就放棄了當塗城,急行軍向江夏城前進,季書和月英縱馬走在了隊伍的前方。

季書相信,甘寧、諸葛瑾、太史慈、徐盛不會讓他失望的,他賭漢軍攻不破江夏城!

諸葛亮做夢也沒想到此時季書和月英會離開江夏城,若他得知這個訊息定然萬分悔恨自己當初留給了攻打當塗的兵馬圍三缺一之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