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五十五章 封相拜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朕?”聽到這個稱呼,嬴政有些好奇,“何意?”

尉繚起身說道:“啟稟王上,‘朕’即我也,王上已經是天下共主,地位與我等或與天下販夫走卒不同,稱呼自然也不一樣。《說文》,《爾雅》中均有記載,此字同我。所以,臣以為,朕字適合王上對於自己的稱呼,而不用在自稱寡人這個君王之稱。”

嬴政點點頭,這個稱呼倒是挺合他的心意,不過眼前這些人還是沒有明白自己的心思。“諸位愛卿,寡人。哦不,朕的意思是讓你們商議朕的帝號。當年朕的曾祖曾經與齊王共稱東西二帝,雖然此事後來不了了之,但是在今日朕看來,沒有什麼比起這個帝字更能襯托朕的身份了。”

嬴政的曾祖父昭襄王領秦軍滅掉了周王畿,他便想取代周天子而代之,但是當時的秦國並沒有可以與六國聯手相抗衡的能力,於是昭襄王便拉攏了齊國的國君齊湣王共同稱帝,便是東西二帝,秦王為西帝,齊王為東帝。只不過這件事找來天下所有諸侯的反對,齊湣王沒有實力去與諸國抗衡,於是便將自己的帝號取消了,剩下昭襄王自己,後來秦王見苗頭不對,也是自己取消了帝號,繼續稱王。

而如今天下諸侯俱已被秦國所滅,嬴政若是想要稱帝,天下絕對沒有人敢跳出來反對。嬴政對於李斯說出的那個“泰皇”的尊號頗為不滿,因為他想要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至尊稱號。

蒙毅站起身來對嬴政說道:“王上今日之功績,稱帝乃是理所當然之事。皇字原為燈光之意,後來成為天與神的意思。自上古三皇伏羲,燧人氏以及神農,他們終究是還是肉體凡胎。“帝”卻不然,天上神祇多以帝字為號,曰‘德合天地方稱帝’,意思就是說德行修養到了與天地想和的時候才可以成為‘帝’。王上的功業前所未有,德與天高,理應稱帝。”

聽完蒙毅的話,嬴政忽然來了靈感,他對著眾人說道:“古有三皇五帝,但是他們所轄之地不過朕今日之疆域的一二而已。當今天下在朕手上統一,朕功蓋三皇,德高五帝,朕決定給自己的帝號為‘皇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嬴政的話剛一說完,王宮大殿上的天空忽然起了變化,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空此時竟然迷雲密佈。在雲層之中,有耀眼的雷光閃過,從天空之上傳來雷聲陣陣,震耳欲聾。若是此時有聽力好的人,或許還能聽到在那黑雲之中隱隱有哭聲和怒聲傳來。

黑雲壓頂,將整

個咸陽城的上空籠罩的嚴嚴實實,咸陽城內原本是白天,現在卻和黑夜沒有了兩樣。在街道之上笑談和買賣的百姓商賈們紛紛逃回家中,緊閉大門,更有老人跪在院中,向上天祈禱。

大殿內雖然每時都點燃的燭火,外界這麼大的動靜自然也傳到了殿內。嬴政見到殿內忽然就暗了下來,命趙高出去檢視發生了什麼事。

趙高出去又進來,將外面的天氣變化告訴了嬴政。

“怎麼會突然變天呢?這是不是預示著什麼?”不只是嬴政,連著李斯和蒙恬等人心中也同時在想。

雲夢澤鬼谷宗,王禪正在茅屋內打坐。突然間他似乎是心中有所感言,他睜開眼睛,右手手指在掌心中不停地掐算,似是在推演天機一般。

“今日天降異象,看來是人間又出現了什麼前古未有之舉啊!”王禪在茅屋內喃喃自語。“天象降落在西方,難道是在咸陽城?看來嬴政果然是要走上帝王之路了,不過這樣一來,他就會耗去秦國幾代先王傳下來的氣數,秦國雖然一統天下,但是卻命不久矣,逆天而行,終非善事啊。”

王禪在屋內自言自語,但是守在茅屋門口的兩個弟子卻好像是什麼都沒有聽到,繼續在門口打瞌睡。

天降異象,黑雲遮蓋住了咸陽城整整一天一夜,到了第二日早上,雲散天晴,又好像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皇帝陛下駕到。”趙高站在秦國朝堂上王位旁邊大聲喊道。他喊完之後不久,身著素黑色冕服頭戴帝冠的秦王嬴政走上王位。

“拜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在嬴政坐下之後,由李斯帶頭,朝堂內的所有臣子全部跪倒在地,朝著嬴政跪拜山呼。

嬴政大手一揮,“眾卿平身。”

今日朝堂之上,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在朝堂之上,整個章臺宮內近乎百餘人,幾乎是咸陽內所有的官員的數量。每個人都是精神抖擻,身著官服,站在佇列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高高在上的嬴政身上。

“諸位愛卿,朕觀過去之記載,君王下世之後,即位的君王和大臣都要給先君一個諡號,這樣就會使得後代君王議論前代君王,臣子議論君王是以下犯上之舉。今日就從朕這裡開始,將君王的諡號廢除。也是從今日開始,朕稱秦始皇,朕的兒子,朕的孫子,就是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至萬世,朕的王位傳之無窮。”

陛下聖明。”

“朕與今日稱帝,當大赦天下,犒賞三軍,同時朕覺得當下朝堂弊端甚多。朕思前想後,與左右丞相共同商議,決定將我大秦上下官職從新分配,具體事宜,趙高,宣朕的旨意吧。”

趙高向著嬴政彎腰行禮,然後面向朝堂上的所有大臣,從身後的一個內侍太監手上拿來一卷有些厚重的竹簡,將其開啟,朗聲念道:“大秦皇帝陛下詔曰:我秦國自先王建國以來,承周禮,繼道義,識得天下。然朝堂之上,諸事繁雜,諸卿皆以己任處之,權柄過於繁多。左丞相李斯,持之以恆,輔朕有方,今日免去左右丞相職位,李斯為我大秦丞相,右丞相王綰任太尉,蒙毅為御史大夫,三者同級,皆是朕左膀右臂,為三公。三公之下設九卿,尉繚任奉常,賈賈任郎中令,,禁軍統領章邯任衛尉,......”

這卷始皇帝稱帝之後的第一封詔令很長,趙高每念出一個名字,就有一個人出列跪在地上。等他將詔令唸完之後,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十之八九都跪在了地上,只有少數幾人還站在原地,其中不少人都是文官,武將只剩下了蒙恬一個人。

在趙高唸完之後,所有人都從地上站起身來。嬴政的這封詔令,說是對所有人進行分封,倒不如說是將秦國朝堂之上的權利進行了仔細的劃分,每一個人每一個官職都有了自己的專屬權利。之前秦國一直都是左右丞相制,呂不韋在朝之時因為呂不韋的強勢,導致王綰的存在感不強。呂不韋辭官歸隱之後,王綰和李斯兩人就負責秦國內大大小小的事務,然後將重要之事呈交給秦王嬴政。現在丞相李斯負責一切事務,太尉王綰雖然地位和丞相相等,但是具體負責的事務卻是少了許多,不過王綰年事已高,此舉也未嘗有嬴政憐憫之意。

“現在朕還有一句話要說,眾所周知王翦老將軍已經向寡人辭去官職和帥印,所以現在朕決定將他的職位全部交給朕最信得過的人,那個人就是蒙恬。”

此話一出,除去李斯等幾個熟知其中緣由的人都顯得十分鎮定外,其餘的那些大臣們一片譁然。蒙毅是和丞相等級相等的御史大夫,這個所有大臣們都沒有什麼異議,畢竟蒙毅跟在嬴政身邊二十年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蒙恬居然也成為了掌握秦國也就是整個天下的兵馬大權,如此一來,皇帝陛下之下四位權柄最重的人,蒙家一家就佔了一半,這份榮耀,不可謂不大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