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蒙驁之死(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國家社稷傳承繼續之根本,全在於血統之延續,出身之正統。顛覆宗廟社稷之罪過,莫過於玩弄陰謀,移花接木。今有大秦相國,兼文信侯呂氏,本乃陽翟之商,卻公然在朝堂之上竊取一國之權柄,盜者,竊國之賊也。

現今秦國大王政,非秦國先王之血脈,實乃呂賊之子。呂賊居心不軌,強佔太后,繼有矇騙先王,妄圖用賊之子竊取秦國王位,我大秦子民豈能容忍乎?

秦國社稷危在旦夕,正位不保,神人共憤。今有先王嫡子蟜,求秦國列代先王護佑,討伐逆賊,以正朝綱。大秦子民,當追隨先王之志,共同討賊。檄文所至,願與諸君共行大事。”

一片百多言的檄文就攤開擺在嬴政面前,嬴政臉色陰沉,一言不發,但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在他身上感受到那種怒火。

“賊子,賊子,全是亂臣賊子。”嬴政突然一把推掉桌子上的所有東西,大聲怒道。

下面呂不韋,李斯,尉繚,蒙恬等人全部跪在地上。

呂不韋此時也不敢說話,檄文上所說雖然不是事實,但是他知道自己確實與太后趙姬有染,但是嬴政卻不是自己的兒子,這是趙姬早就和他說過了的。如今這件事被別人挑明了說出來,俗話說得好無風不起浪,不管嬴政信或者不信,自己都不適合在做這個相國了。還有那樊於期,還是自己舉薦上來的,如今也成了叛軍之將,自己更是有著識人不當的罪過,所以如今在嬴政的盛怒之下,呂不韋也只得跪在地上接受嬴政的怒火。

李斯抬起頭來,開口說道:“王上息怒,如今叛軍勢大,趙國又得了我大秦十數萬大軍,實力更勝以往,現在剿滅叛軍方是大事。”

尉繚接著說道:“太傅所言極是,這叛軍之詞皆是信口雌黃,王上切勿信以為真,如今正是大王勵精圖治,揚我國威之時,請王上速做定奪。”

“臣同意兩位大人的話。”蒙恬說道。

嬴政充滿怒火的眼神看向跪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呂不韋,冷聲說道:“今日相國大人為何一語不發?你們都起來吧,寡人自然不會相信這些賊子的滿口胡言,你們都起來,與寡人一同商議如何解決這些叛軍。”

呂不韋站了起來,拱手說道:“謝王上。臣用人不當,是我大秦一下子損失十萬大軍,這是臣的罪過,無論王上

是打是罰,臣都毫無怨言。”

聽到呂不韋不在自稱本相,而改口稱臣,嬴政倒是有那麼一瞬間有些滿足。自從父王薨逝,秦國的大權基本上就落入了呂不韋的手中,他對自己的父王可以做到溫謙恭讓,但是對於自己這個一手扶持坐上王位的新秦王並不放在眼裡。如今在犯下大錯之後,嬴政本來想藉機趁此免去呂不韋的一切職位,把他打發回封地養老。不過在他把這個想法透露給李斯和尉繚後,他們兩個人卻出人意料的選擇了反對,因為現在還不是除去呂不韋的時機,秦國現在還需要呂不韋去與嫪毐以及王室中人做對手,根據目前的局勢來看,秦國朝堂上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嬴政看了一眼立在呂不韋身後的李斯和嫪毐,然後對呂不韋說道:“此次選人不是相父一人只過,想來那樊於期應該是早就做好了叛出我秦國的準備,只不過這次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使我們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

“不不不,樊於期是臣提拔上來的,他叛逃趙國,原本就是臣的用人不當之罪。那樊於期在上黨郡各城內安插自己的親信,只怪臣當時沒有注意到此人的狼子野心,這才釀成大禍。臣罪無可恕,又遭叛臣賊子汙衊與臣,辱太后清白,臣願辭去相國一職,請王上恩准。”

聽到呂不韋這麼說,嬴政本來生氣的臉上突然想笑,本來他還以為要費上一番功夫才能讓呂不韋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職權交出來,此時由他自己開口,那麼自己是不是要趁勢收回來呢?

想到這裡他看了看李斯,卻瞧見李斯微微地搖了搖頭。嬴政沉下心來,他突然覺得以呂不韋這老狐狸的心計,還有他手中的權利,背後的勢力,他豈會甘心全部交出來?嬴政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嬴政開口向呂不韋勸道:“相父言重了,這樊於期在我秦國十幾年都沒有露出蛛絲馬跡,想來他一定是一個心機深沉之人,這件事不怪相父。蒙卿,你看接下來,該由哪位將軍領兵出征?”

蒙恬一直在旁邊看戲,此時突然被嬴政問起,蒙恬怔了一下,然後躬身答道:“啟稟王上,末將以為此次再出兵平叛,當選以為年老持重,在我秦軍當中有名望的大將前往,不然恐怕面對長安君和十幾萬大軍,我軍取勝恐怕有些難度。”

嬴政想了一下,覺得蒙恬說的有道理,“你還沒告訴寡人到底該派何人去領兵

呢?”

蒙恬笑道:“王上,在我們秦國這樣的大將不在少數,且不說如今身在咸陽城的王翦王老將軍,或末將的祖父,還有末將父親,王齕,王賁等將軍,都可領兵出戰。”

呂不韋接著蒙恬的話說道:“蒙將軍說的不錯,王上,我大秦兵多將廣,而且很多都是我大秦世代為將之人,所以這些將軍應該是都是我大秦忠良之後,王上不必擔憂。”

嬴政突然對嬴政說道:“蒙卿,蒙老將軍此時應該就在秦趙兩國邊境鎮守吧?”

蒙恬說道:“是的,王上。末將祖父在上一次六國聯合攻打我秦國之後,就一直鎮守在邊疆。末將上一次見祖父還是在臣大婚的時候呢。”

“嗯,這麼說來,現在離上黨最近的軍隊應該就是蒙老將軍的軍隊了。既然如此,那就先讓蒙老將軍帶兵前往攻打叛軍,然後傳寡人詔令給蒙毅,讓他在國內招兵買馬,然後作為第二路援軍,支援蒙老將軍。”嬴政對下面站著的幾個人說道。

“諾。”幾人答道。

早在上黨出現叛亂跡象的時候,離上黨郡三百裡外的蒙驁便有了警覺,因為從上黨郡運送給養的隊伍一直遲遲未到,蒙驁派人去上黨查問的人去了也是如同石沉大海一點訊息沒有,甚至人都沒有回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蒙驁感覺不對,他還是繼續派人前去查探。後來終於派去的人回來報信,說上黨郡內出現了許多趙人,而且六城之中已有三座城池將城頭的旗幟改成了趙軍的旗幟。

此時蒙驁才知道大事不好,於是他一邊派人去咸陽送信,一方面調派大軍準備前往上黨郡,他想要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蒙驁此去卻沒有想到這一去便是到了鬼門關。

樊於期和長安君成蟜決心投趙以後,對於離自己最近的蒙驁自然多有關心。蒙驁大軍的一舉一動都被趙國的密探知曉,然後報給了樊於期。

成蟜得知老將軍蒙驁率領秦趙兩國邊境十萬大軍前來攻打自己,便亂了方寸,責怪樊於期將自己領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樊於期在上黨郡城內對長安君成蟜說道:“君上不必擔憂,我們現在手裡有十萬大軍,還有趙國的數萬大軍在一旁協助。那蒙驁最多也就十萬兵馬,我們又是據城而守,君上怕什麼,切看我如何打敗蒙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